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IT圈 admin 31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9日发(作者:瓮阑)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认识

全球化问题由来已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升温,引起了各领域——政治、经济、学术等的高度关注。有人用戴安娜王妃的不幸遭遇描述了全球化:一位英国的王妃与她的埃及男友,坐在一辆由一名比利时男子驾驶的跑车上,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追逐。司机刚刚喝了几杯苏格兰威士忌,驾驶着拥有荷兰引擎的德国跑车穿梭在法国的街道上。在一条隧道里发生了车祸,一位美国医生用产自巴西的药抢救戴妃。戴妃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虽然用这种方式描述全球化有些不人道,但是它却把全球化这个日益复杂的概念以一种异常生动的方式描述出来,让我们对全球化的图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特,莱维首先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意在表达各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象。所以,全球化实际上是对经济维度上的一种趋势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也使全球化的概念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宇燕教授在其所著的《全球化与中国发展》一书中描述了全球化问题兴起的五个背景:柏林墙的倒塌、全球问题的凸显、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IT产业)的勃兴、国际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提高、世界格局的变迁。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又可以称为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在此期间爆发了产业革命。主要表现为欧洲一些殖民国家对外推行掠夺性贸易,强行为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国国际地域分工创造了条件。当时的国际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偿地获取原料,反过来在殖民地倾销自己的商品。第二,19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级阶段,又可以称为工业化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产业重点从轻工纺织转向重工业发展,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而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朝向片面专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和工业原料、粮食的供应基地。第三,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经济全化的高级

1

阶段,又可以称为信息化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技术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着经济特别是商业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开始迈进信息社会的门槛。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成思危在《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一文中将经济全球化概括为四个特征:第一,以金融为核心。他认为,金融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互动中发展,其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过程中货币的虚拟化程度增加,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因其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迅速增大,流动速度越来越快,金融工具(虚拟资本)交易的规模急剧扩张,虚拟经济不断膨胀,世界金融市场的集成程度不断提高,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第二,以知识为基础。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基础,伴随知识经济一同向前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综合要素(与教育、科技、管理有关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但综合要素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知识有关的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第三,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作用就是缩小了空间的距离,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21世纪,在经济发展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从全球的角度制定战略,从全球的角度考虑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带动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人从生产力运动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

2

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做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作为世界科技革命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迅速扩大,经济科技化与信息化带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要素资源加快流动,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十年使产出和收益增加一倍。世界银行估计,中国使3亿人口摆脱贫困,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有如此迅猛的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1’979-2004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为15. 7%,两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同期,人均名义GDP年均增长为14. 3%,三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4%。中国经济正在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发展。

1.借力使力——以外向型经济为杠杆,撬动中国经济快步向前发展

3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战略。从1979年中国建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开始,除了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外,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一直稳步增加,并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迎来了一个FDI(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FDI金额为1 10亿元,2002年则突破5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当年世界吸引外资及接受FDI的第一大国。近几年来,中国实际利用FDI一直保持世界前三位,2007年全年实际利用非融资机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748亿美元。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而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则为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通过吸引外商投资,营造开放的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中增强了竞争实力。通过开展跨国经营,一大批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如华源、海尔、联想等一些优势企业,正在加快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并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万向、远大、新希望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最为活跃的力量;一批以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也开始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

此外,外向型经济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中国抓住了三次机遇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抓住机遇开放沿海,培育出纺织品、服装等外向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机电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加大开放力度,家电、手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群纷纷涌现,促进了机电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出口。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以大力承接IT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为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IT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成功实现了IT产业从国民经济新兴产业到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第、一、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1. 9:47.O:41. I。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未来,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

4

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单位:%)①图

2, 自强自立一以扩大内需为基础,带动中国经济阔步向前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了国内外的资源流动和重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9亿元,2004年发展到53950亿元,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 6万亿元,增长13%以上,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幅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手机用户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第二大公用互联网。2006年,居民消费占中国GDP的38. 3:《,比1990年的945 1亿元增加了80157亿元,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14. 3%。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提升,正在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并没有忽视本身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外向型的发展为中国引进资金、技术和境外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国内需求的拉动,是建立在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以2006年为例,在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与货物及服务的净出口对于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8. 9%、40. 7%和20. 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4. 2%、4,3%和2. 2%,内需的拉动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 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

5

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自强自立,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3.充满活力——以创新型制度为依托,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建立环境友好社会。2006年,中国正式公布了第一份“绿色GDP”,以构建“绿色经济”为目标,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奠定了基础。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结束时,实现单位GDP能耗比“十五”降低20%的指标。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看,每年较“十五”相应年份能耗降低都超过209《,因此总体上降低20%能耗的指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而且正在为中国经济的阔步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让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者),在温饱的基础上享有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由温饱走向小康,由小康走向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起来了。2004年至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实现了1 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与1999年相比,农民人均减负140元。2006年国家用于农业的良种补贴已经达到40. 7亿元。除此之外,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九年义务制教育,都为中国农民带了巨大的实惠。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积极促进公平教育而做出的努力。这些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后劲。

再次,改善商务环境,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噌长的好处。中国在经济上的比较优势使得它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个大卖家,同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40:《以上的高储蓄率又使得它成为一个大买家。因此,中国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机会,中国正努力将这一巨大市场向世界全面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清理、修订和完善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形成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涉外经贸法律体系。如,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已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提前半年兑现了外贸经营权开放的承诺。中国政府

6

还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法制化的新阶段。“人世”以来,中国的平均关税率从“人世”时的15. 3%降到了9.9》《,其中工业品的平均关税从14. 8%降到了9.0%,农产品关税从23. 29《降到了15. 3%。中国还根据《信息技术协议》,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了所有信息品的关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最低的一个国家。这些政策的实施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起到了作用,并且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很多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壁垒相应降低,使中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加速器和发动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经济增长之快描述为‘;超乎寻常“,其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西蒙,约翰逊认为:世界经济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在经济改革和追求可持续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功,这一点没有得到国际的足够承认。

(一)从宏观层次看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 中国经济与亚洲共舞——引领亚洲经济快速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亚洲地区所有经济体均从中国不断开放的经济政策和日益发展的经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加入WTO以后,亚洲经济能迅速恢复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因素功不可没。国际机构普遍认为:近几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世界所有地区,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中国经济占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的比重已经上升到41.

3%。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亚洲对美国经济的依存度相对减弱,由此出现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减缓,亚洲经济则因中国经济强劲扩张而加快。这在战后的亚洲经济史上尚属罕见。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对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上升的牵引作用。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使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率(按市场汇率计算)提高了O.7~2. 1个百分点。特别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经济均出现负增长,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更

7

加凸显。据世界银行统计,扣除中国经济,1998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负增长1.4%,由于当年中国经济增长了7.8%,使该地区整体经济增长了O.7%。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增长性衰退,亚洲“四小龙”经济全面下滑,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GDP分别下降2. 4%和2.2%,香港地区GDP只增长了0.5%。然而,当年中国经济增长8. 3%,使亚洲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3.2%,但扣除中国为1. 7%。由此可见,中国对2001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

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其中不乏“中国特需”的拉动。时任首相小泉不得不承认, “我不认为中国经济是对日本的威胁”,因为对中国的出口拉动了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世界周报》2007年新年号刊取名《受中国影响的日本经济前景》,文章指出,目前左右日本经济动向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日本必须坦诚面对中国的影响。

2. 中国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共舞——使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形势转好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明显转好,几乎昕有地区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外形势趋于稳定,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实现正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在全球159个国家中,人均GDP下降的国家由2004年的15个国家减少到2006年的7个和2007年的个。这是该数据设立40余年以来的最好结果。而人均GDP增长超过3%的国家由2004年的86个增加到2006年的92个。

1990-200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①图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普遍改变了对全球化的看法,开始积极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自1990年以来,按市场汇率计算,如果扣除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降低1. 2~0. 8个百分点。尤其是2001年,剔除中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由2.6%降到1.4%。可见,当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

世界银行高度评价了中国商品对世界商品市场,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贡献。据世界银行统计,过去10年中国商品进口增长了477%,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的出口地。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63%为中间产品,31%为半成品,79%以上的进口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国进口的快速增长,使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非石油产品出口增长了153%,全球市场份额提高了2。3个百分点。

8

IMF和世界银行均认为,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IMF前总裁拉托最近指出:2007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他甚至认为,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种增长模式能够持续。我们期望中国,以及将来的印度,能够进一步发挥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因中国因素引发的扩散效应,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明显转好。这种“中国效应”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力所不能及的。

3. 中国经济与世界共舞——拉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在过去近30年中,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周期规律,而且使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这固然有美国经济的牵引作用,但不乏中国经济强劲持续扩张的拉动。尤其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性衰退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使世界经济免于严重衰退,其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据IMF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 6%,远高于美国的6.7%。如果扣除中国,当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2. 5%降到1.8%。事实上, 自2001年以来,无论按购买力还是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两位数以上。

2000-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①图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市场汇率计算,1980-200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为14%,美国为20. 7%;2001-200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升到14. 5%,美国则下降为19%;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01-200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31%,超过美国的12. 8%。另外,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预测,按2005年时购买力平价计算,2006-202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美国的15. 9%,年均达到26. 7%,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大的火车头。

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混乱,使世界经济阴霾笼罩,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至so%,但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经济形势不错,将抵消美国经济增长减缓风险。特别是中国,2007年经济增长了11. 4%,无论按购买力平价还是按市场汇率计算,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引擎。

据IMF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将达到1个百分点;对世

9

界经济影响为O.4个百分点,原因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将减缓;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只有0. 2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将减缓到4.8%。但是IMF对2009-2012年世界经济的中期预期由原先的4。8%调高到5. 1%。在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全面影响尚难评估的情况下,IMF调高对未来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实属前所未有,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国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

(二)从微观层次看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双向调节商品价格

所谓双向调节商品价格就是指,一方面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但压低西方进口商品的价格,而且压低国内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速,促使中国原材料产品进口急剧增长,由此拉动资源国,尤其是发展中资源国的出口增长,推动国际原材料价格恢复性上涨。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罗戈夫认为,美国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半要归功于进入美国的廉价的中国商品,并且即使在经济低谷情况下,中国产品仍可让销售商获得极高的利润率。联合国在《2007年亚太经济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2005年,由于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商品,使美国通胀率下降0.28个百分点,欧盟的通胀率下降0.37个百分点,日本下降O.65个百分点,新加坡则下降O.7个百分点。

中国从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中国需求”拉动全球原材料需求旺盛,促使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支出状况明显改善。在中国商品进口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达到56. 3%。2004年,中国从非洲和拉美的进口分别增长87. 2%和45. 9%,与两的贸易逆差达到18. 2亿美元和35. 4亿美元。2005年,从非洲和拉美的商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2%和3. 6%上升到3.2%和4%。2006年,除中东欧地区外,所有发展中地区均实现了经常项目顺差,合计达到5442亿美元,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终于扭转了长期逆差的困局,经常项目顺差分别达到199亿美元和487亿美元。这一切开始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环境,特别是给最不发达国家,如非洲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中国与全球化》报告中强调,“中国需求”使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生产者从中获益,尤其对一些非洲国家,没有哪

10

一种援助可以如此好地帮助这些国家改善生活,对他们产品的需求是最好的援助。

虽然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不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加速发展的唯一因素,但中国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尤其是进口大量原材料产品,确实是拉动这些国家自本世纪以来经济普遍好转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近几年“南南合作”如日中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2.逐年扩大进口规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商品进口在世界商品市场所占的比重低,影响小。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中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为o.8%;改革开放前20年,商品进口占世界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至1998年的2. 996;

1999-2006年,情况发生变化,进口商品增长速度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占世界的比重增加3. 8个百分点,至2006年时达到6.7%,年均增加O.54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持续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自身经济拓宽外部发展空间,也给世界各国带来诸多商品市场机遇。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速一直在加快,由20世纪80年代的年平均水平增长14. 2%和90年代的15. 5%,加快到2001-2006年的23.

3%。这与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增加,消费市场相对激活以及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直接关联。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外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以建造港口、道路、桥梁、机场、电厂、通讯网络、铁路等,需要进口大量外国的商品与服务。结果是,中国居民的购买力将大幅度提高,消费市场规模十分巨大。美国国会报告列举了四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一是汽车市场。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将增加6倍,至1. 4亿辆。二是飞机市场。未来2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飞机市场,将购买价值1830亿美元的2300架飞机。三是消费市场。到2014年,中国将继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家庭支出将达到3. 7亿美元,占世界总消费的11%。四是进口市场。未来10年,中国进口商品将增长347%,从2006年的7920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7520亿美元。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将同步增长,由2006年的55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080亿美元。

从美国国会研究局的报告描述的远景看,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对中国未来市场规模的研究深刻而透彻,美国的政治家们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当前,美

11

国对华贸易纷争与摩擦不断, 目的是为了未来占领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

主要经济体对中国出口所占比重变动 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近10年来,各国对发达国家的商品出口均下降,但对新兴大国尤其是对华出口比重则增加,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出口增长6. 5倍,但对美、德、 日的出口下降了19%。第二,全球所有地区对华出口均呈增长态势,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增幅更高。例如,非洲对中国的出口由1960-1973年的1.1%增加到1996-2006年的8.7%,增幅近7倍;拉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对华出口增长达7. 7倍和5.6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增长了4. 8倍。这说明,在进口方面,中国对国际贸易的贡献日益增大。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能在如此短时间、从所有地区进口均实现如此高的增长,这在国际贸易史上实属罕见。

3.高度开放中国市场

摩根士丹利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和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有本质不同,因为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让其他国家更容易从其成长中获益。美国《新闻周刊》文章认为,中国采取了与日本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 日本当年聚焦于出口导向经济并封闭国内市场,而中国向外国开放投资和贸易。英国《经济学家》“中国与世界经济”专题报告认为,仅关注中国在全球产出和出口中上升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同样是全球供应和需求的推动者。在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中,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是最高之一。

据IMF统计,2004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贸易占GDP比重)到76. 3%,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也超过拉美地区,甚至高于欧元区。在1990-2004年的14年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猛增49. 5个百分点,远高于美国的5.1个百分点、日本的4. 8个百分点和欧元区的16. 3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进口占GDP比重为36. 7%,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15.1%)、日本(1 1.6%)

和欧元区 (34.5%), 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印度(2.7%)、印尼(30.1%)和拉美地区(25.7%)。据WTO计,2006年,中国进口商品占GDP比重为29. 7%,高于美国的14. 5%和日本的13. 3%。

据中国海关统计,1978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足10%,2006年达到65. 5%,如果加上服务贸易则提高到71. 8%,在28年中增加了62个百分点,市场开放

12

之快实属空前。

中国在短期内大幅下调关税。如,在1990-2005年的15年间,关税下降幅度高达76%。此外,无论是简单关税还是加权关税,中国的关税在新兴市场中总是较低的。以2005年为例,中国简单税低于阿根廷的10. 9%、巴西的12. 6%、印度的17. 7%和埃及的16. 9%。需要指出的是,中国2005年的简单关税与加权关税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0. 5和6.5%)。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合著的《中国资产负债表》一书作者之一、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拉迪认为,中国为国内企业提供的实际关税保护水平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样证实这一说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进口关税总额占进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is%降到2.2 9《,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对本国企业提供实际关税保护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4.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2006年,居民消费占中国GDP的38. 3%,低于1990年的50. 6%。但是,居民消费支出额由1990年的945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0157亿元,增加了7. 5倍,年均增长14. 3%,增长之快居世界之首。而且依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之间,居民消费将出现井喷式增长,消费占GDP的比重将呈快速上升趋势。我们根据最近5年GDP增长率推算,考虑到人民币2%一3%的年升值率,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可望达到8000~9000美元,GDP规模估计将在10万亿一12万亿美元之间。

尤其是在未来的10多年当中,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将带动居民消费需求更上一层楼。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城镇人口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17. 9%提高到2006年的43。9%,但依然低于世界平均8. 3个百分点。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世界银行预测,2005-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年均增长2.7%,到2030年达到60. 3%,届时城市人口将达到8. 726亿。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小康社会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预示着中国居民住和行的条件将持续改善,家庭电气化程度将提高,私人轿车拥有量将增加。社会进

13

步,文明、小康生活的实现,都将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的研究报告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0年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赶上或超过美国,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届时,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将上升为40%,居民消费支出占世界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3.3’3%增加到8.4% (按市场汇率),超过日本的6. 6%,成为继美国(30.9%)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得到过机会,也遇到过挑战,收获过成功,也遭遇过失败。无论怎样,中以自己稳健的发展之路向世人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14

2024年1月9日发(作者:瓮阑)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认识

全球化问题由来已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升温,引起了各领域——政治、经济、学术等的高度关注。有人用戴安娜王妃的不幸遭遇描述了全球化:一位英国的王妃与她的埃及男友,坐在一辆由一名比利时男子驾驶的跑车上,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追逐。司机刚刚喝了几杯苏格兰威士忌,驾驶着拥有荷兰引擎的德国跑车穿梭在法国的街道上。在一条隧道里发生了车祸,一位美国医生用产自巴西的药抢救戴妃。戴妃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虽然用这种方式描述全球化有些不人道,但是它却把全球化这个日益复杂的概念以一种异常生动的方式描述出来,让我们对全球化的图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特,莱维首先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意在表达各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象。所以,全球化实际上是对经济维度上的一种趋势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也使全球化的概念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宇燕教授在其所著的《全球化与中国发展》一书中描述了全球化问题兴起的五个背景:柏林墙的倒塌、全球问题的凸显、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IT产业)的勃兴、国际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提高、世界格局的变迁。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又可以称为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在此期间爆发了产业革命。主要表现为欧洲一些殖民国家对外推行掠夺性贸易,强行为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国国际地域分工创造了条件。当时的国际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偿地获取原料,反过来在殖民地倾销自己的商品。第二,19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级阶段,又可以称为工业化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产业重点从轻工纺织转向重工业发展,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而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朝向片面专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和工业原料、粮食的供应基地。第三,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经济全化的高级

1

阶段,又可以称为信息化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技术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着经济特别是商业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开始迈进信息社会的门槛。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成思危在《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一文中将经济全球化概括为四个特征:第一,以金融为核心。他认为,金融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互动中发展,其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过程中货币的虚拟化程度增加,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因其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迅速增大,流动速度越来越快,金融工具(虚拟资本)交易的规模急剧扩张,虚拟经济不断膨胀,世界金融市场的集成程度不断提高,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第二,以知识为基础。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基础,伴随知识经济一同向前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综合要素(与教育、科技、管理有关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但综合要素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知识有关的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第三,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作用就是缩小了空间的距离,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21世纪,在经济发展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从全球的角度制定战略,从全球的角度考虑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带动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人从生产力运动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

2

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做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作为世界科技革命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迅速扩大,经济科技化与信息化带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要素资源加快流动,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十年使产出和收益增加一倍。世界银行估计,中国使3亿人口摆脱贫困,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有如此迅猛的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1’979-2004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为15. 7%,两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同期,人均名义GDP年均增长为14. 3%,三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4%。中国经济正在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发展。

1.借力使力——以外向型经济为杠杆,撬动中国经济快步向前发展

3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战略。从1979年中国建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开始,除了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外,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一直稳步增加,并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迎来了一个FDI(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FDI金额为1 10亿元,2002年则突破5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当年世界吸引外资及接受FDI的第一大国。近几年来,中国实际利用FDI一直保持世界前三位,2007年全年实际利用非融资机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748亿美元。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而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则为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通过吸引外商投资,营造开放的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中增强了竞争实力。通过开展跨国经营,一大批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如华源、海尔、联想等一些优势企业,正在加快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并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万向、远大、新希望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最为活跃的力量;一批以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也开始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

此外,外向型经济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中国抓住了三次机遇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抓住机遇开放沿海,培育出纺织品、服装等外向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机电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加大开放力度,家电、手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群纷纷涌现,促进了机电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出口。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以大力承接IT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为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IT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成功实现了IT产业从国民经济新兴产业到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第、一、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1. 9:47.O:41. I。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未来,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

4

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单位:%)①图

2, 自强自立一以扩大内需为基础,带动中国经济阔步向前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了国内外的资源流动和重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9亿元,2004年发展到53950亿元,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 6万亿元,增长13%以上,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幅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手机用户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第二大公用互联网。2006年,居民消费占中国GDP的38. 3:《,比1990年的945 1亿元增加了80157亿元,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14. 3%。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提升,正在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并没有忽视本身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外向型的发展为中国引进资金、技术和境外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国内需求的拉动,是建立在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以2006年为例,在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与货物及服务的净出口对于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8. 9%、40. 7%和20. 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4. 2%、4,3%和2. 2%,内需的拉动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 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

5

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自强自立,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3.充满活力——以创新型制度为依托,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建立环境友好社会。2006年,中国正式公布了第一份“绿色GDP”,以构建“绿色经济”为目标,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奠定了基础。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结束时,实现单位GDP能耗比“十五”降低20%的指标。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看,每年较“十五”相应年份能耗降低都超过209《,因此总体上降低20%能耗的指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而且正在为中国经济的阔步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让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者),在温饱的基础上享有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由温饱走向小康,由小康走向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起来了。2004年至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实现了1 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与1999年相比,农民人均减负140元。2006年国家用于农业的良种补贴已经达到40. 7亿元。除此之外,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九年义务制教育,都为中国农民带了巨大的实惠。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积极促进公平教育而做出的努力。这些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后劲。

再次,改善商务环境,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噌长的好处。中国在经济上的比较优势使得它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个大卖家,同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40:《以上的高储蓄率又使得它成为一个大买家。因此,中国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机会,中国正努力将这一巨大市场向世界全面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清理、修订和完善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形成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涉外经贸法律体系。如,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已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提前半年兑现了外贸经营权开放的承诺。中国政府

6

还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法制化的新阶段。“人世”以来,中国的平均关税率从“人世”时的15. 3%降到了9.9》《,其中工业品的平均关税从14. 8%降到了9.0%,农产品关税从23. 29《降到了15. 3%。中国还根据《信息技术协议》,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了所有信息品的关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最低的一个国家。这些政策的实施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起到了作用,并且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很多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壁垒相应降低,使中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加速器和发动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经济增长之快描述为‘;超乎寻常“,其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西蒙,约翰逊认为:世界经济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在经济改革和追求可持续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功,这一点没有得到国际的足够承认。

(一)从宏观层次看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 中国经济与亚洲共舞——引领亚洲经济快速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亚洲地区所有经济体均从中国不断开放的经济政策和日益发展的经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加入WTO以后,亚洲经济能迅速恢复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因素功不可没。国际机构普遍认为:近几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世界所有地区,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中国经济占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的比重已经上升到41.

3%。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亚洲对美国经济的依存度相对减弱,由此出现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减缓,亚洲经济则因中国经济强劲扩张而加快。这在战后的亚洲经济史上尚属罕见。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对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上升的牵引作用。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使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率(按市场汇率计算)提高了O.7~2. 1个百分点。特别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经济均出现负增长,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更

7

加凸显。据世界银行统计,扣除中国经济,1998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负增长1.4%,由于当年中国经济增长了7.8%,使该地区整体经济增长了O.7%。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增长性衰退,亚洲“四小龙”经济全面下滑,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GDP分别下降2. 4%和2.2%,香港地区GDP只增长了0.5%。然而,当年中国经济增长8. 3%,使亚洲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3.2%,但扣除中国为1. 7%。由此可见,中国对2001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

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其中不乏“中国特需”的拉动。时任首相小泉不得不承认, “我不认为中国经济是对日本的威胁”,因为对中国的出口拉动了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世界周报》2007年新年号刊取名《受中国影响的日本经济前景》,文章指出,目前左右日本经济动向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日本必须坦诚面对中国的影响。

2. 中国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共舞——使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形势转好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明显转好,几乎昕有地区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外形势趋于稳定,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实现正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在全球159个国家中,人均GDP下降的国家由2004年的15个国家减少到2006年的7个和2007年的个。这是该数据设立40余年以来的最好结果。而人均GDP增长超过3%的国家由2004年的86个增加到2006年的92个。

1990-200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①图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普遍改变了对全球化的看法,开始积极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自1990年以来,按市场汇率计算,如果扣除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降低1. 2~0. 8个百分点。尤其是2001年,剔除中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由2.6%降到1.4%。可见,当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

世界银行高度评价了中国商品对世界商品市场,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贡献。据世界银行统计,过去10年中国商品进口增长了477%,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的出口地。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63%为中间产品,31%为半成品,79%以上的进口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国进口的快速增长,使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非石油产品出口增长了153%,全球市场份额提高了2。3个百分点。

8

IMF和世界银行均认为,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IMF前总裁拉托最近指出:2007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他甚至认为,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种增长模式能够持续。我们期望中国,以及将来的印度,能够进一步发挥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因中国因素引发的扩散效应,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明显转好。这种“中国效应”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力所不能及的。

3. 中国经济与世界共舞——拉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在过去近30年中,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周期规律,而且使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这固然有美国经济的牵引作用,但不乏中国经济强劲持续扩张的拉动。尤其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性衰退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使世界经济免于严重衰退,其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据IMF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 6%,远高于美国的6.7%。如果扣除中国,当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2. 5%降到1.8%。事实上, 自2001年以来,无论按购买力还是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两位数以上。

2000-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①图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市场汇率计算,1980-200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为14%,美国为20. 7%;2001-200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升到14. 5%,美国则下降为19%;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01-200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31%,超过美国的12. 8%。另外,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预测,按2005年时购买力平价计算,2006-202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美国的15. 9%,年均达到26. 7%,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大的火车头。

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混乱,使世界经济阴霾笼罩,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至so%,但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经济形势不错,将抵消美国经济增长减缓风险。特别是中国,2007年经济增长了11. 4%,无论按购买力平价还是按市场汇率计算,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引擎。

据IMF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将达到1个百分点;对世

9

界经济影响为O.4个百分点,原因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将减缓;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只有0. 2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将减缓到4.8%。但是IMF对2009-2012年世界经济的中期预期由原先的4。8%调高到5. 1%。在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全面影响尚难评估的情况下,IMF调高对未来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实属前所未有,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国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

(二)从微观层次看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双向调节商品价格

所谓双向调节商品价格就是指,一方面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但压低西方进口商品的价格,而且压低国内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速,促使中国原材料产品进口急剧增长,由此拉动资源国,尤其是发展中资源国的出口增长,推动国际原材料价格恢复性上涨。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罗戈夫认为,美国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半要归功于进入美国的廉价的中国商品,并且即使在经济低谷情况下,中国产品仍可让销售商获得极高的利润率。联合国在《2007年亚太经济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2005年,由于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商品,使美国通胀率下降0.28个百分点,欧盟的通胀率下降0.37个百分点,日本下降O.65个百分点,新加坡则下降O.7个百分点。

中国从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中国需求”拉动全球原材料需求旺盛,促使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支出状况明显改善。在中国商品进口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达到56. 3%。2004年,中国从非洲和拉美的进口分别增长87. 2%和45. 9%,与两的贸易逆差达到18. 2亿美元和35. 4亿美元。2005年,从非洲和拉美的商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2%和3. 6%上升到3.2%和4%。2006年,除中东欧地区外,所有发展中地区均实现了经常项目顺差,合计达到5442亿美元,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终于扭转了长期逆差的困局,经常项目顺差分别达到199亿美元和487亿美元。这一切开始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环境,特别是给最不发达国家,如非洲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中国与全球化》报告中强调,“中国需求”使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生产者从中获益,尤其对一些非洲国家,没有哪

10

一种援助可以如此好地帮助这些国家改善生活,对他们产品的需求是最好的援助。

虽然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不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加速发展的唯一因素,但中国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尤其是进口大量原材料产品,确实是拉动这些国家自本世纪以来经济普遍好转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近几年“南南合作”如日中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2.逐年扩大进口规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商品进口在世界商品市场所占的比重低,影响小。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中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为o.8%;改革开放前20年,商品进口占世界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至1998年的2. 996;

1999-2006年,情况发生变化,进口商品增长速度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占世界的比重增加3. 8个百分点,至2006年时达到6.7%,年均增加O.54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持续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自身经济拓宽外部发展空间,也给世界各国带来诸多商品市场机遇。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速一直在加快,由20世纪80年代的年平均水平增长14. 2%和90年代的15. 5%,加快到2001-2006年的23.

3%。这与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增加,消费市场相对激活以及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直接关联。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外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以建造港口、道路、桥梁、机场、电厂、通讯网络、铁路等,需要进口大量外国的商品与服务。结果是,中国居民的购买力将大幅度提高,消费市场规模十分巨大。美国国会报告列举了四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一是汽车市场。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将增加6倍,至1. 4亿辆。二是飞机市场。未来2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飞机市场,将购买价值1830亿美元的2300架飞机。三是消费市场。到2014年,中国将继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家庭支出将达到3. 7亿美元,占世界总消费的11%。四是进口市场。未来10年,中国进口商品将增长347%,从2006年的7920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7520亿美元。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将同步增长,由2006年的55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080亿美元。

从美国国会研究局的报告描述的远景看,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对中国未来市场规模的研究深刻而透彻,美国的政治家们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当前,美

11

国对华贸易纷争与摩擦不断, 目的是为了未来占领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

主要经济体对中国出口所占比重变动 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近10年来,各国对发达国家的商品出口均下降,但对新兴大国尤其是对华出口比重则增加,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出口增长6. 5倍,但对美、德、 日的出口下降了19%。第二,全球所有地区对华出口均呈增长态势,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增幅更高。例如,非洲对中国的出口由1960-1973年的1.1%增加到1996-2006年的8.7%,增幅近7倍;拉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对华出口增长达7. 7倍和5.6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增长了4. 8倍。这说明,在进口方面,中国对国际贸易的贡献日益增大。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能在如此短时间、从所有地区进口均实现如此高的增长,这在国际贸易史上实属罕见。

3.高度开放中国市场

摩根士丹利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和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有本质不同,因为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让其他国家更容易从其成长中获益。美国《新闻周刊》文章认为,中国采取了与日本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 日本当年聚焦于出口导向经济并封闭国内市场,而中国向外国开放投资和贸易。英国《经济学家》“中国与世界经济”专题报告认为,仅关注中国在全球产出和出口中上升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同样是全球供应和需求的推动者。在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中,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是最高之一。

据IMF统计,2004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贸易占GDP比重)到76. 3%,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也超过拉美地区,甚至高于欧元区。在1990-2004年的14年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猛增49. 5个百分点,远高于美国的5.1个百分点、日本的4. 8个百分点和欧元区的16. 3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进口占GDP比重为36. 7%,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15.1%)、日本(1 1.6%)

和欧元区 (34.5%), 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印度(2.7%)、印尼(30.1%)和拉美地区(25.7%)。据WTO计,2006年,中国进口商品占GDP比重为29. 7%,高于美国的14. 5%和日本的13. 3%。

据中国海关统计,1978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足10%,2006年达到65. 5%,如果加上服务贸易则提高到71. 8%,在28年中增加了62个百分点,市场开放

12

之快实属空前。

中国在短期内大幅下调关税。如,在1990-2005年的15年间,关税下降幅度高达76%。此外,无论是简单关税还是加权关税,中国的关税在新兴市场中总是较低的。以2005年为例,中国简单税低于阿根廷的10. 9%、巴西的12. 6%、印度的17. 7%和埃及的16. 9%。需要指出的是,中国2005年的简单关税与加权关税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0. 5和6.5%)。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合著的《中国资产负债表》一书作者之一、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拉迪认为,中国为国内企业提供的实际关税保护水平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样证实这一说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进口关税总额占进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is%降到2.2 9《,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对本国企业提供实际关税保护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4.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2006年,居民消费占中国GDP的38. 3%,低于1990年的50. 6%。但是,居民消费支出额由1990年的945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0157亿元,增加了7. 5倍,年均增长14. 3%,增长之快居世界之首。而且依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之间,居民消费将出现井喷式增长,消费占GDP的比重将呈快速上升趋势。我们根据最近5年GDP增长率推算,考虑到人民币2%一3%的年升值率,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可望达到8000~9000美元,GDP规模估计将在10万亿一12万亿美元之间。

尤其是在未来的10多年当中,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将带动居民消费需求更上一层楼。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城镇人口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17. 9%提高到2006年的43。9%,但依然低于世界平均8. 3个百分点。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世界银行预测,2005-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年均增长2.7%,到2030年达到60. 3%,届时城市人口将达到8. 726亿。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小康社会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预示着中国居民住和行的条件将持续改善,家庭电气化程度将提高,私人轿车拥有量将增加。社会进

13

步,文明、小康生活的实现,都将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的研究报告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0年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赶上或超过美国,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届时,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将上升为40%,居民消费支出占世界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3.3’3%增加到8.4% (按市场汇率),超过日本的6. 6%,成为继美国(30.9%)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得到过机会,也遇到过挑战,收获过成功,也遭遇过失败。无论怎样,中以自己稳健的发展之路向世人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14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