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7日发(作者:旗恩霈)
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配制250mL0.1mol·L-1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可以不管它
答案 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K+2SO4溶于水,所得溶液中K的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分子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D.11.2LH2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答案 B
解析 硫酸钾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24,1 mol K2SO4溶于水,所得溶液中K+的数目为2N-A,A错误;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分子的数目为NA,B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大于2NA,C错误;没有明确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11.2 L H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含有氢原子的数目,D错误。
3.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的量:Na2CO3<NaHCO3
答案 C
解析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热稳定性:Na2CO3>NaHCO3,A错误;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B错误;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C正确;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的量:Na2CO3=NaHCO3,D错误。
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电解2Na+Cl2↑
2O3+3H2=====2Al+3H2O
2O3+3CO=====2Fe+3CO2
2(熔融)=====Mg+Cl2↑
答案 B
解析 金属钠的冶炼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钠,A正确;金属铝的冶炼为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而不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铝,B错误;金属铁的冶炼为热还原法,通常为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C正确;金属镁的冶炼为电解熔融氯化镁,D正确。
5.以下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NaOH和H2O为氧化剂
D.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则硅也可以与盐酸反应
答案 A
解析 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常用材料,A正确;粗硅制备单晶硅时先使粗硅与氯气反应产生产生SiCl4,杂质也与氯气反应产生氯化物,然后利用氯化物沸点的不同,蒸馏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的四氯化硅,再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就得到纯净的硅单质,因此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在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反应的实质是Si+4H2O===H4SiO4+2H2↑,H4SiO4===H2SiO3+H2O,2NaOH+ H2SiO3===Na2SiO3+2H2O,几个反应方程式叠加而来,故可知只有第一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Si为还原剂, H2O为氧化剂,C错误;硅与氢氟酸反应产生四氟化硅和氢气,但不与盐酸反应,D错误。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操作
把过量的Fe粉加入硝酸中充分反应,滴入KSCN溶液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l箔插入稀硝酸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现象
溶液呈红色
溶液变浑浊
无现象
试纸变蓝色
解释、结论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电解高温△B
析出了Na2CO3晶体
Al在硝酸中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浓氨水呈碱性
C
D
答案 D
解析 过量的Fe粉加入硝酸中充分反应,生成Fe(NO3)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A错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析出了NaHCO3晶体,B错误;Al在浓硝酸中
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Al箔插入浓硝酸中无现象,C错误;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氨水呈碱性,D正确。
7.把Vm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Mg2+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SO24完全沉淀为BaSO4。则原混合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B.C.50002b-a-1mol·L
V52b-amol·L-1
V2b-amol·L-1
V10002b-amol·L-1
V+D.答案 A
解析 一份中发生的反应是Mg2++2OH-===Mg(OH)2↓,则原溶液中含有n(Mg2+)=--5×0.5amol=2.5amol;另一份发生的反应:Ba2++SO2则原溶液中含有n(SO24===BaSO4↓,4)=5bmol,根据溶液中电中性,2n(Mg)+n(K)=2n(SO4),则n(K)=2×5bmol-2×2.5mol,10bmol-5mol50002b-a-1其浓度是=mol·L。
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现有NO与NH3的混合物共1mol充分反应,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2
B.有0.6molNH3被氧化
C.生成还原产物2.8g
D.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mol或0.7mol
答案 D
解析 由方程式6NO+4NH3===5N2+6H2O可知,6 mol NO得到3 mol还原产物N2,4 mol NH3得到2 mol氧化产物N2,相差1 mol N2,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 g即0.05 mol,则相当于0.3 mol NO和0.2 mol NH3反应,由题意可知NO和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中一种过量,所以有两种情况:0.3 mol NO和0.7 mol NH3或0.2 mol NH3和0.8 mol NO反应。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或4∶1,A错误;有0.2 mol NH3被氧化,B错误;生成还原产物0.15 mol,即4.2 g,C错误;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 mol或0.7 mol,D正确。
9.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的是( )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的原因
2++2-+
A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
萃取剂加的太多
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
B
C
D
答案 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
萃取时,振荡溶液,静置不分层
蒸馏时,发现冷凝管破裂
解析 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加热温度过低,溶液蒸干温度过高,则均因受热不均匀蒸发皿破裂,A正确;若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B正确;静臵不分层,与萃取剂选择有关,与加的萃取剂的量无关,C错误;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均可使冷凝管骤冷而炸裂,D正确。
10.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先根据Fe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然后加入氧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Fe被氧化剂氧化成Fe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的存在,注意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不反应溶液也可以变红,所以不能选用高锰酸钾氧化二价铁离子。
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2+3+2+3+3+
A.1∶1∶1B.1∶3∶1
C.3∶3∶8D.1∶1∶4
答案 D
解析 稀溶液中各物质的氧化性顺序为HNO3>Fe(NO3)3>Cu(NO3)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①Fe+4HNO3===Fe(NO3)3+NO↑+2H2O;②Fe+2Fe===3Fe;③Fe+Cu2+2+3+2+2+===Cu+Fe;从图像中可知铁为1 mol时,无Fe生成,发生的反应是①消耗硝酸为4 mol,生成Fe3+1 mol;再加入1 mol铁发生反应②生成Fe2+物质的量为3 mol,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2 mol,其中原溶液中的Fe3+物质的量1 mol;再加入1 mol铁发生反应③,此时又生成Fe2
+物质的量为1 mol,说明原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1 mol;综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Fe(NO3)3为1 mol,Cu(NO3)2物质的量为1 mol,HNO3物质的量为4 mol,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
---12.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24、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Na、SO4、NO3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答案 D
解析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Fe和NO3。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A正确;NO3在酸性条件2++2--2+--下,把Fe2+→Fe3+,本身转化成NO,2NO+O2===2NO2,产生红棕色的气体,B正确;加入硫-酸后阴离子的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24,溶液显电中性,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含有的离子是Fe、Na、SO4、NO3,C正确;过滤、洗涤、灼烧,最终的固体的质量为Fe2O3,质量为0.5×160 g=80 g,D错误。
+13.已知NH4+AlO-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Cl、AlCl3和2+2H2O===Al(OH)3↓+NH3·2++2--HCl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并不断搅拌,可能发生以下离子反应:
①H+OH===H2O;②Al(OH)3+OH===AlO2+2H2O;③Al+3OH===Al(OH)3↓;④NH4-+OH-===NH3·H2O;⑤NH+H2O。
4+AlO2+2H2O===Al(OH)3↓+NH3·+---3+-+其正确的离子反应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⑤D.①④③②
答案 B
解析 H+结合OH-能力最强,因此先发生H++OH-===H2O;根据Al3++3NH3·H2O===Al(OH)3↓+3NH4,得知Al得OH能力强于NH4,第二步发生:Al+3OH+3+-+3+---===Al(OH)3↓;继续滴加NaOH溶液,此时NH+因此反应为NH+H2O,4结合OH,4+OH===NH3·最后是Al(OH)3+OH-===AlO-2+2H2O,因此反应顺序是①③④②。
14.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缩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CO和HCl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答案 C
解析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其中不含有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气体;根据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也可能是含有HCl。再通过灼热CuO,气体体都没有变化,可能不含有CO;根据反应方程式:CO+CuO=====Cu+CO2可知,含有CO。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不变,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缩小。说明含有CO2气体,该气体可能是HCl反应产生,也可能是CO反应产生;也可能是二者都含有,反应产生的CO2,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说明含有N2。通过以上方向可知在混合气体组成中,一定含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故选项C正确。
15.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 D
解析 KI与CuSO4发生反应2Cu2++4I-===2CuI↓+I2,铜元素由+2价降为+1价,则转移2
mol e时生成 2 mol白色沉淀,A错误;通入SO2时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通入SO2时,SO2作还原剂,I2作氧化剂,C错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2分)将16.8g碳酸氢钠与11.7g过氧化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得到残余固体X。
(1)写出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气体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残余固体X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O2、2O2、Na2CO3
、2O2、NaOH、Na2CO3
(3)向固体X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请以V(HCl)为横坐标,V(CO2)为纵坐标,画出产生CO2的体积和加入稀盐--△
酸溶液体积的关系。
答案 (1)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C
(3)4.48
解析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均能与Na2O2反应,反应原理是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由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16.8 g碳酸氢钠即0.2 mol分解生成0.1 mol
Na2CO3、0.1 mol CO2、0.1 mol H2O,然后11.7 g过氧化钠即0.15 mol,先与0.1 mol CO2反应生成0.1 mol碳酸钠,剩余0.05 mol过氧化钠与0.05 mol水反应生成0.1 mol NaOH,最后的固体的物质为0.2 mol碳酸钠及0.1 mol NaOH,故答案为C。(3)向固体X中滴加盐酸,先中和0.1 mol NaOH,需要盐酸的体积为0.1 mol÷1 mol·L-1=0.1 L,再与0.2 mol Na2CO3反应生成0.2 mol NaHCO3,此时需要盐酸的体积为0.2 mol÷1 mol·L-1=0.2 L,继续滴加盐酸与0.2 mol
NaHCO3反应生成0.2 mol CO2,体积为0.2 mol×22.4 L·mol-1=4.48 L,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0.2 mol÷1 mol·L-1=0.2 L,则得到产生CO2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图。
17.(14分)Ⅰ.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aNa2O2===2Na2FeO4+bX+2Na2SO4+cO2↑,该反应中物质X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lO、OH、FeO4、Cl、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FeO24转移_________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还原产物--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Ⅱ.已知:2Fe+2I===2Fe+I2,2Fe+Br2===2Fe+2Br。
(1)含有1molFeI2和2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2mol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含amolFeI2和b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cmolCl2,当I、Fe、Br完全被氧化时,c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Ⅰ.(1)Na2O b=2c+8
(2)①2Fe(OH)3+3ClO+4OH===2FeO4+3Cl+5H2O ②3 0.15
Ⅱ.(1)I-、Fe2+ n(I-)=2mol、n(Fe2+)=2mol
(2)c=3(a+b)/2
解析 Ⅰ.(1)根据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X应是Na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1 mol氧化钠得电子1 mol,生成1 mol Na2FeO4失电子4 mol,生成1 mol O2失电子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b=2c+8。(2)①2Fe(OH)3+3ClO-+4OH-===2FeO2②每生成1 mol
4+3Cl+5H2O;-FeO24转移3 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2+2+3+-2+-2--0.15 mol。Ⅱ.(1)根据已知方程式,可知还原性Cl-
18.(10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比较实用的有数十种,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装置,请你说出一种温度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2)水浴加热 (冰水)冷凝装置
(3)2NaClO2+Cl2===2NaCl+2ClO2
解析 (1)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还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2)图中所示的装臵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臵,B为ClO2的收集装臵,C为尾气吸收装臵,A应控制温度为60 ℃,温度控制方法为水浴加热;B应冷却分离,B部分还应补充冰水冷凝装臵。(3)由微观过程可知,氯气与NaClO2反应,由原子及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2NaClO2+Cl2===2NaCl+2ClO2。
19.(9分)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O3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O3)∶V(NaOH)=___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为此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固体)+H2SO4(浓)===Na2SO4+SO2↑+H2O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产生BaSO4的原因是
①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并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aCO3+2SO2+O2=====2CaSO4+2CO2
-(2)①1∶2 ②Ca2++OH-+HSO3===CaSO3↓+H2O
高温(3)②A中产生的SO2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③饱和NaHSO3 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④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解析 (1)根据题意,碳酸钙与二氧化硫、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2)①假设生成的NaHSO3物质的量都为2 mol,Na2SO3+SO2+H2O===2NaHSO3,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 mol,需1 mol Na2SO3;NaOH+SO2===NaHSO3,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也为2 mol,需2 mol
高温
NaOH,假设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c mol·L-1,两种吸收液体积比12V(Na2SO3)∶V(NaOH)=∶=1∶2。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发生反应:NaOH+ccSO2===NaHSO3,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NaHSO3+Ca(OH)2===CaSO3↓+NaOH+H2O,离子反应为Ca+OH+HSO3===CaSO3↓+H2O,使NaOH溶液再生。(3)②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与BaCl2溶液反应,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H2SO4+BaCl2===BaSO4↓+2HCl。③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N2,排出装臵中的空气,然后滴加浓硫酸,Na2SO3+H2SO4===Na2SO4+SO2↑+H2O,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所以B中的试剂是饱和NaHSO3,除去白雾。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20.(10分)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
2+--
(1)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证明无色气体是N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每有催化剂10molN2生成,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比__________。
(3)若将上述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其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写出实验室由NH4Cl和Ca(OH)2加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喷泉实验,若在水中加入酚酞,得到红色喷泉。该实验体现了氨气的两个重要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取下橡皮帽,注射器口处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2∶3 (3)3NO2+H2O===2HNO3+NO
(4)不正确 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5)①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集满 ②氨气易溶于水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
解析 (1)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可取下橡皮帽,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或注射器出口处有红棕色气体),说明无色气体为NO;反应4NH3+6NO=====5N2+6H2O中,NO为氧化剂,催化剂400 ℃△NH3为还原剂,氮气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因此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比为2∶3。
(3)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4)由于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的浓度相等,故该说法错误。
2+
2024年1月27日发(作者:旗恩霈)
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配制250mL0.1mol·L-1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可以不管它
答案 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K+2SO4溶于水,所得溶液中K的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分子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D.11.2LH2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答案 B
解析 硫酸钾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24,1 mol K2SO4溶于水,所得溶液中K+的数目为2N-A,A错误;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分子的数目为NA,B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大于2NA,C错误;没有明确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11.2 L H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含有氢原子的数目,D错误。
3.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的量:Na2CO3<NaHCO3
答案 C
解析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热稳定性:Na2CO3>NaHCO3,A错误;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B错误;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C正确;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的量:Na2CO3=NaHCO3,D错误。
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电解2Na+Cl2↑
2O3+3H2=====2Al+3H2O
2O3+3CO=====2Fe+3CO2
2(熔融)=====Mg+Cl2↑
答案 B
解析 金属钠的冶炼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钠,A正确;金属铝的冶炼为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而不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铝,B错误;金属铁的冶炼为热还原法,通常为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C正确;金属镁的冶炼为电解熔融氯化镁,D正确。
5.以下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NaOH和H2O为氧化剂
D.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则硅也可以与盐酸反应
答案 A
解析 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常用材料,A正确;粗硅制备单晶硅时先使粗硅与氯气反应产生产生SiCl4,杂质也与氯气反应产生氯化物,然后利用氯化物沸点的不同,蒸馏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的四氯化硅,再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就得到纯净的硅单质,因此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在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反应的实质是Si+4H2O===H4SiO4+2H2↑,H4SiO4===H2SiO3+H2O,2NaOH+ H2SiO3===Na2SiO3+2H2O,几个反应方程式叠加而来,故可知只有第一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Si为还原剂, H2O为氧化剂,C错误;硅与氢氟酸反应产生四氟化硅和氢气,但不与盐酸反应,D错误。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操作
把过量的Fe粉加入硝酸中充分反应,滴入KSCN溶液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l箔插入稀硝酸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现象
溶液呈红色
溶液变浑浊
无现象
试纸变蓝色
解释、结论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电解高温△B
析出了Na2CO3晶体
Al在硝酸中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浓氨水呈碱性
C
D
答案 D
解析 过量的Fe粉加入硝酸中充分反应,生成Fe(NO3)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A错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析出了NaHCO3晶体,B错误;Al在浓硝酸中
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Al箔插入浓硝酸中无现象,C错误;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氨水呈碱性,D正确。
7.把Vm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Mg2+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SO24完全沉淀为BaSO4。则原混合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B.C.50002b-a-1mol·L
V52b-amol·L-1
V2b-amol·L-1
V10002b-amol·L-1
V+D.答案 A
解析 一份中发生的反应是Mg2++2OH-===Mg(OH)2↓,则原溶液中含有n(Mg2+)=--5×0.5amol=2.5amol;另一份发生的反应:Ba2++SO2则原溶液中含有n(SO24===BaSO4↓,4)=5bmol,根据溶液中电中性,2n(Mg)+n(K)=2n(SO4),则n(K)=2×5bmol-2×2.5mol,10bmol-5mol50002b-a-1其浓度是=mol·L。
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现有NO与NH3的混合物共1mol充分反应,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2
B.有0.6molNH3被氧化
C.生成还原产物2.8g
D.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mol或0.7mol
答案 D
解析 由方程式6NO+4NH3===5N2+6H2O可知,6 mol NO得到3 mol还原产物N2,4 mol NH3得到2 mol氧化产物N2,相差1 mol N2,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 g即0.05 mol,则相当于0.3 mol NO和0.2 mol NH3反应,由题意可知NO和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中一种过量,所以有两种情况:0.3 mol NO和0.7 mol NH3或0.2 mol NH3和0.8 mol NO反应。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或4∶1,A错误;有0.2 mol NH3被氧化,B错误;生成还原产物0.15 mol,即4.2 g,C错误;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 mol或0.7 mol,D正确。
9.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的是( )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的原因
2++2-+
A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
萃取剂加的太多
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
B
C
D
答案 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
萃取时,振荡溶液,静置不分层
蒸馏时,发现冷凝管破裂
解析 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加热温度过低,溶液蒸干温度过高,则均因受热不均匀蒸发皿破裂,A正确;若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B正确;静臵不分层,与萃取剂选择有关,与加的萃取剂的量无关,C错误;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均可使冷凝管骤冷而炸裂,D正确。
10.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先根据Fe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然后加入氧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Fe被氧化剂氧化成Fe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的存在,注意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不反应溶液也可以变红,所以不能选用高锰酸钾氧化二价铁离子。
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2+3+2+3+3+
A.1∶1∶1B.1∶3∶1
C.3∶3∶8D.1∶1∶4
答案 D
解析 稀溶液中各物质的氧化性顺序为HNO3>Fe(NO3)3>Cu(NO3)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①Fe+4HNO3===Fe(NO3)3+NO↑+2H2O;②Fe+2Fe===3Fe;③Fe+Cu2+2+3+2+2+===Cu+Fe;从图像中可知铁为1 mol时,无Fe生成,发生的反应是①消耗硝酸为4 mol,生成Fe3+1 mol;再加入1 mol铁发生反应②生成Fe2+物质的量为3 mol,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2 mol,其中原溶液中的Fe3+物质的量1 mol;再加入1 mol铁发生反应③,此时又生成Fe2
+物质的量为1 mol,说明原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1 mol;综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Fe(NO3)3为1 mol,Cu(NO3)2物质的量为1 mol,HNO3物质的量为4 mol,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
---12.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24、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Na、SO4、NO3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答案 D
解析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Fe和NO3。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A正确;NO3在酸性条件2++2--2+--下,把Fe2+→Fe3+,本身转化成NO,2NO+O2===2NO2,产生红棕色的气体,B正确;加入硫-酸后阴离子的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24,溶液显电中性,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含有的离子是Fe、Na、SO4、NO3,C正确;过滤、洗涤、灼烧,最终的固体的质量为Fe2O3,质量为0.5×160 g=80 g,D错误。
+13.已知NH4+AlO-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Cl、AlCl3和2+2H2O===Al(OH)3↓+NH3·2++2--HCl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并不断搅拌,可能发生以下离子反应:
①H+OH===H2O;②Al(OH)3+OH===AlO2+2H2O;③Al+3OH===Al(OH)3↓;④NH4-+OH-===NH3·H2O;⑤NH+H2O。
4+AlO2+2H2O===Al(OH)3↓+NH3·+---3+-+其正确的离子反应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⑤D.①④③②
答案 B
解析 H+结合OH-能力最强,因此先发生H++OH-===H2O;根据Al3++3NH3·H2O===Al(OH)3↓+3NH4,得知Al得OH能力强于NH4,第二步发生:Al+3OH+3+-+3+---===Al(OH)3↓;继续滴加NaOH溶液,此时NH+因此反应为NH+H2O,4结合OH,4+OH===NH3·最后是Al(OH)3+OH-===AlO-2+2H2O,因此反应顺序是①③④②。
14.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缩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CO和HCl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答案 C
解析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其中不含有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气体;根据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也可能是含有HCl。再通过灼热CuO,气体体都没有变化,可能不含有CO;根据反应方程式:CO+CuO=====Cu+CO2可知,含有CO。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不变,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缩小。说明含有CO2气体,该气体可能是HCl反应产生,也可能是CO反应产生;也可能是二者都含有,反应产生的CO2,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说明含有N2。通过以上方向可知在混合气体组成中,一定含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故选项C正确。
15.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 D
解析 KI与CuSO4发生反应2Cu2++4I-===2CuI↓+I2,铜元素由+2价降为+1价,则转移2
mol e时生成 2 mol白色沉淀,A错误;通入SO2时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通入SO2时,SO2作还原剂,I2作氧化剂,C错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2分)将16.8g碳酸氢钠与11.7g过氧化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得到残余固体X。
(1)写出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气体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残余固体X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O2、2O2、Na2CO3
、2O2、NaOH、Na2CO3
(3)向固体X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请以V(HCl)为横坐标,V(CO2)为纵坐标,画出产生CO2的体积和加入稀盐--△
酸溶液体积的关系。
答案 (1)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C
(3)4.48
解析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均能与Na2O2反应,反应原理是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由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16.8 g碳酸氢钠即0.2 mol分解生成0.1 mol
Na2CO3、0.1 mol CO2、0.1 mol H2O,然后11.7 g过氧化钠即0.15 mol,先与0.1 mol CO2反应生成0.1 mol碳酸钠,剩余0.05 mol过氧化钠与0.05 mol水反应生成0.1 mol NaOH,最后的固体的物质为0.2 mol碳酸钠及0.1 mol NaOH,故答案为C。(3)向固体X中滴加盐酸,先中和0.1 mol NaOH,需要盐酸的体积为0.1 mol÷1 mol·L-1=0.1 L,再与0.2 mol Na2CO3反应生成0.2 mol NaHCO3,此时需要盐酸的体积为0.2 mol÷1 mol·L-1=0.2 L,继续滴加盐酸与0.2 mol
NaHCO3反应生成0.2 mol CO2,体积为0.2 mol×22.4 L·mol-1=4.48 L,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0.2 mol÷1 mol·L-1=0.2 L,则得到产生CO2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图。
17.(14分)Ⅰ.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aNa2O2===2Na2FeO4+bX+2Na2SO4+cO2↑,该反应中物质X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lO、OH、FeO4、Cl、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FeO24转移_________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还原产物--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Ⅱ.已知:2Fe+2I===2Fe+I2,2Fe+Br2===2Fe+2Br。
(1)含有1molFeI2和2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2mol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含amolFeI2和b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cmolCl2,当I、Fe、Br完全被氧化时,c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Ⅰ.(1)Na2O b=2c+8
(2)①2Fe(OH)3+3ClO+4OH===2FeO4+3Cl+5H2O ②3 0.15
Ⅱ.(1)I-、Fe2+ n(I-)=2mol、n(Fe2+)=2mol
(2)c=3(a+b)/2
解析 Ⅰ.(1)根据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X应是Na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1 mol氧化钠得电子1 mol,生成1 mol Na2FeO4失电子4 mol,生成1 mol O2失电子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b=2c+8。(2)①2Fe(OH)3+3ClO-+4OH-===2FeO2②每生成1 mol
4+3Cl+5H2O;-FeO24转移3 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2+2+3+-2+-2--0.15 mol。Ⅱ.(1)根据已知方程式,可知还原性Cl-
18.(10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比较实用的有数十种,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装置,请你说出一种温度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2)水浴加热 (冰水)冷凝装置
(3)2NaClO2+Cl2===2NaCl+2ClO2
解析 (1)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还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2)图中所示的装臵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臵,B为ClO2的收集装臵,C为尾气吸收装臵,A应控制温度为60 ℃,温度控制方法为水浴加热;B应冷却分离,B部分还应补充冰水冷凝装臵。(3)由微观过程可知,氯气与NaClO2反应,由原子及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2NaClO2+Cl2===2NaCl+2ClO2。
19.(9分)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O3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O3)∶V(NaOH)=___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为此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固体)+H2SO4(浓)===Na2SO4+SO2↑+H2O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产生BaSO4的原因是
①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并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aCO3+2SO2+O2=====2CaSO4+2CO2
-(2)①1∶2 ②Ca2++OH-+HSO3===CaSO3↓+H2O
高温(3)②A中产生的SO2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③饱和NaHSO3 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④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解析 (1)根据题意,碳酸钙与二氧化硫、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2)①假设生成的NaHSO3物质的量都为2 mol,Na2SO3+SO2+H2O===2NaHSO3,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 mol,需1 mol Na2SO3;NaOH+SO2===NaHSO3,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也为2 mol,需2 mol
高温
NaOH,假设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c mol·L-1,两种吸收液体积比12V(Na2SO3)∶V(NaOH)=∶=1∶2。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发生反应:NaOH+ccSO2===NaHSO3,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NaHSO3+Ca(OH)2===CaSO3↓+NaOH+H2O,离子反应为Ca+OH+HSO3===CaSO3↓+H2O,使NaOH溶液再生。(3)②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与BaCl2溶液反应,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H2SO4+BaCl2===BaSO4↓+2HCl。③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N2,排出装臵中的空气,然后滴加浓硫酸,Na2SO3+H2SO4===Na2SO4+SO2↑+H2O,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所以B中的试剂是饱和NaHSO3,除去白雾。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20.(10分)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
2+--
(1)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证明无色气体是N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每有催化剂10molN2生成,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比__________。
(3)若将上述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其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写出实验室由NH4Cl和Ca(OH)2加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喷泉实验,若在水中加入酚酞,得到红色喷泉。该实验体现了氨气的两个重要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取下橡皮帽,注射器口处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2∶3 (3)3NO2+H2O===2HNO3+NO
(4)不正确 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5)①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集满 ②氨气易溶于水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
解析 (1)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可取下橡皮帽,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或注射器出口处有红棕色气体),说明无色气体为NO;反应4NH3+6NO=====5N2+6H2O中,NO为氧化剂,催化剂400 ℃△NH3为还原剂,氮气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因此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比为2∶3。
(3)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4)由于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的浓度相等,故该说法错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