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敛语儿)
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例
徐清;李玉芳
【摘 要】taking Hangzhou city of Wensanlu Roa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lock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the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on the Wensanlu Roa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treet by
street to block the evolution of it are summarized,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geographic conditions,development,market
positioning,industry structure,development mode,management system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the development mode of Wensanlu Roa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lock 4 successful experiences,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market positioning,scientific management,reasonable
supporting pilot format,business environment to on this
basis,further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street block
development ideas and suggestions.%本文以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由街向街区发展的历史演变演变做了总结归纳,全面分析了其区位条件、发展历程、市场定位、业态布局、开发模式、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得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模式的4大成功经验,即特色市场定位、科学管理先导、业态配套合理、商旅环境带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
【年(卷),期】2011(000)011
【总页数】4页(P56-59)
【关键词】商业特色街;文三路;发展模式;经验
【作 者】徐清;李玉芳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723.1
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对处于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我国至关重要,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打造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商业特色街街区化的发展是关键环节。因此在从街向街区发展的商业街发展大趋势的推进下,街区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但通过对十余年理论成果的整理学习,笔者发现目前对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模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为以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例,从开发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模式等方面对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
1、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区位条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杭州全力打造的18条商业特色街之一,其以总长3.5公里的 “中国特色商业街”——文三路电子一条街为主轴,以条带状延伸,东起莫干山路、西至丰潭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余杭塘河,街区长3200米,宽30米,面积约11.44平方公里。其在空间形态分类上属于带状商业街。
2、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现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聚集了3000多家IT企业,
6万多IT人才,是浙江省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娱乐产业、IT产品的集聚地和发散地,名列全国五大科技街区之一。其除了保持着较快的产业发展速度外,业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功能,打造了响亮的街区产业品牌,目前已成为一个产业设施完善、服务水平先进、市场体系健全、商贸流通繁荣的示范区块。
3、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是(1990年—1995年)民间自发,萌芽奠定阶段:以1990年西湖电子集团成立的杭州电子卖场为起点,实现了文三路电子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1992年电子市场开始出现IT相关产品货柜,1993年底,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电子市场增加了二楼楼层。第二阶段(1995年—2000年)是市场选择,产业集聚阶段:1999年底,杭州颐高数码广场(高新电脑城二期工程)进行建设,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抹上了浓浓的电脑特色色彩。第三阶段(2000年3月——2003年10月)是商企互动,厚积薄发阶段:2000年3月颐高数码广场开业;2002年8月颐高西溪数码港开业。2003年,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建设列入杭州市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范围。第四阶段(2003年10月—至今)是品牌效应,华丽蜕变阶段。短短八年时间,街区先后成立新高新电脑城、颐高文三路第四,入驻宏图三胞、国美,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成功开园,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列入国家、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科技厅服务业重点扶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服务业项目专项资助;荣获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2010杭州生活品质数字生活点评区块”称号。
不难看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从1990年的第一家电子卖场的成立到如今7大IT产品卖场,2大家电卖场,6大创业园,28幢商务高档写字楼,1800多家IT产业经销商,其经历了沿街叫卖、地摊式市场到专业店、专卖店、特许经营店等多个阶段。
图1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图
二、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1、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市场定位分析。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以市场经营为主体的街区,专业性消费程度较高,属于市场型特色街区。即该街区各商铺展卖同一大类商品,或经营同一业态,商家聚集拢市。其实质是一个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市场(陆诤岚,2007)。作为西湖“首善之区”的新载体,杭州市打造“品质之城”、“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名片之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以科技为文化载体,突出硅谷精神和书院文化,将“蓝图大道,数字生活”作为其功能定位,将完善三大集群(科技市场集群、科技创业集群、科技楼宇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子信息第一街的品牌目标作为最终定位。
2、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业态现状分析。在业态分布上,街区以电子产业研究与科技研发为主导产业,配套数码销售、餐饮休闲,并带动住宿、金融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业态布局,促进了从传统的、单一的购物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街区借鉴国内外知名商业街如法国的著名商业街香榭丽舍大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的经验,合理调整了商业结构,据2008年数据统计,批发/零售业占据多数,其比例为44.8%;其次是餐饮业、金融业、文教,比例分别是19.4%,14.6%,12.7%;住宿、家政服务和康体娱乐型业态总比例为8.5%。这些业态还不包括街区几大市场中的电子商铺(图2)。由此看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发展多功能的同时,还需注重业种组合的搭配比例,增加休闲娱乐设施的配套。
3、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开发模式分析。街区建设采用了“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模式,建设资金的筹措、道路设施的整治、特色街的招商等将全部通过市场化运作加以完成,这有助于加快特色街的建设和发展,在后期又大量引入品牌企业,带动街区品质的提升。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了一
个独特的基本模式:面向两个市场,建立两套功能相对独立的业态系统;以三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大型商业集群为核心,构成文三路电子信息街产业的主体框架和骨干层次;以分布于沿街高度组织化的中小商业设施为基础,形成科技街商业服务的基础层次;以涵盖沿街的电子商务网络为支持系统,形成虚拟商业服务网络。简言之,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两套商业系统、三个集群和一个网络体系所构成的互动互补、协调发展的商业服务体系,即“123”商业模式。
图3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123”独特商业发展模式
4、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管理制度。2003年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开街同日,就设立了街区管委会,其下设置综合科、产业科、管理科等部门,对街区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管委会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工作计划、工作执行、工作绩效的督查制度,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月度工作计划制度、领导班子周工作计划制度、各科室每周工作汇总制度、每月工作督查通报制度等制度,不仅建立并完善了街区入驻企业的数据库,更与区城管办、区行政执法局以及其他街道联动合作,有效推进整个文三商圈的建设。
5、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创新机制分析。商业街的发展应在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进步的源泉,每年都组织企业向外拓展视野,参加国内多个有影响力的展会,通过赴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参展,以拓展企业的视野,提高企业吸收创新的能力,以明确市场定位、实现向多功能转变、继承历史文脉、创造良好购物环境为四大抓手,真正将“创新”融入营销方式、服务水平、零售业态、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
图4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创新机制
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发展经验
1、专业市场明确,产业集聚显定位。商业街的定位是决定商业街生存与发展的前
提条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以电子产业研究与科技研发为主导业态,数码销售,休闲餐饮为配套业态的商业特色街。其通过引导建立专业门类齐全的创业孵化体系,重点发展知识服务业、IT产品流通业和街区配套服务业,其中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现代化办公设备、现代通讯产品、光机电产口、生物及现代医药制品为其主要经营领域。自开街以来,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一直秉承“北有中关村,南有文三街”的电子产业特色街的理念,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进行打造。目前已形成了以“产、学、研合作,科、工、贸一体化”为特色的市场、楼宇、园区三大产业集群,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四大产品系列,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示范区”、“浙江省电子信息商标品牌基地”,其电子商务企业占杭州市80%以上,产业基础扎实。街区已基本做到杭州市民购买和批发数码产品的必到之地。
2、节事平台搭建,科学管理为先导。举办大型街区活动,对聚旺人气,提高知名度,打造街区品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管委会携手颐高、百脑汇等十大IT商贸巨头,举办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特色风采展示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国际电脑节、杭州电子竞技节等、中国国际动漫节、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商会成立仪式、休闲购物节等活动,并通过政策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孵化器平台、著名商标品牌培育平台的构筑,加强了宣传力度,营造了街区IT市场浓厚的科技和商贸氛围,进一步扩大了品牌效应。
3、业态布局合理,配套基础不可少。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适应时代潮流,以IT通讯为第一业态,餐饮,银行为第二、三业态进行打造建设。在IT业态方面,以9大园区,28幢商务大楼,1800多经营企业为支撑,将新兴的动漫卡通数字娱乐产业融入街区的业态布局中,贯通了IT产业的上下链,从纵深领域推动IT产业的深耕细作,增强了街区的产业辐射力;在整体业态方面,合理分配布局,努力拓展商圈范围,通过与金融、文教、娱乐、餐饮等多种业态的有机结合,提高街区综合
竞争力。
4、休闲环境创新,商旅互动要抓牢。细节决定成败,总结国内外特色街区的成功之处都是将细微处做到极致。如慕尼黑市的十字交叉广场式的步行商业街(纽豪森大街、凡思大街),将传统商业街道和古建筑遗产融合在一起:大街、广场的空间设计了绿化、雕塑、街灯、喷泉、坐椅、路牌设施,路面用彩色条石和马赛克铺装,两旁配上红、黄、灰三种颜色的街灯,构成了优美和谐的环境空间,带动了街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陈为民)。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依托“最清洁城区”、“洁美窗口”建设,在街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造上煞费苦工,通过街区立面整治,道路交通限制,自行车租赁点设置,商场购物环境改善等多种措施,联动周边景区,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开启了商旅互动的新模式。
四、结论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发展过程中,业态不断丰富,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品牌形象愈加突出,经济贡献尤为显著,综合竞争实力稳步提升,为杭州市打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就都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不无关联。通过对文三路电子信息特色街区的发展模式研究,笔者认为街区化模式对我国商业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特色定位。特色街区的特色定位是首要的。特色定位要考虑街道自身的发展优势,而对新创建的特色街区,则要考虑街区的可能的目标市场。比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作为市场型的特色街区,其主题非常明确直观,专营高科技电子类展品,消费者前往特色街区的目的也非常明确——购买这类商品。
2、配套设施。特色街区的配套设施包括休息场所、餐饮、公共交通、停车场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充分利用西湖区便利的对外交通优势和景区优势,大力推广公共自行车,解决了道路拥挤现状。
3景观服务。随着商业特色街与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商业街面临着景
区化提升问题。如何由散、低、挤、乱向注重休闲功能、空间开放程度高、环境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商业街成为景区化商业街区的瓶颈。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景观演变具有典型性,高层大体量建筑的不断出现,门面装修、街道铺装不断精致化,停车面积、绿地等开始规模化。
4、政策方针。政策导向和建设方针直接关系到商业街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方针。通过规划引导,做好街区化发展的业态布局和特色定位,整合好促进街区化发展的投资环境,然后由企业去投资建设改造街区,发挥街区经营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国华.杭州商业游憩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08.
[2]陆诤岚.对城市特色街区发展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7,(2).
[3]王珰,史芬芬,肖芳.专业商品市场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汉正街市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4).
[4]王希来.论商业街的定位[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5]兴平,崔功豪.大都市专门化街区研究[J].规划师,2003,(6).
[6]张歆梅.城市商业街研究发展综述[J].商业研究,2007A,(11).
[7]张歆梅.城市主题街区概念及构成要素 [J].城市问题,2007B,(9).
[8]张芷.我国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构想[J].现代财经,2007,(3).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敛语儿)
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例
徐清;李玉芳
【摘 要】taking Hangzhou city of Wensanlu Roa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lock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the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on the Wensanlu Roa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treet by
street to block the evolution of it are summarized,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geographic conditions,development,market
positioning,industry structure,development mode,management system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the development mode of Wensanlu Roa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lock 4 successful experiences,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market positioning,scientific management,reasonable
supporting pilot format,business environment to on this
basis,further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street block
development ideas and suggestions.%本文以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由街向街区发展的历史演变演变做了总结归纳,全面分析了其区位条件、发展历程、市场定位、业态布局、开发模式、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得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模式的4大成功经验,即特色市场定位、科学管理先导、业态配套合理、商旅环境带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
【年(卷),期】2011(000)011
【总页数】4页(P56-59)
【关键词】商业特色街;文三路;发展模式;经验
【作 者】徐清;李玉芳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723.1
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对处于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我国至关重要,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打造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商业特色街街区化的发展是关键环节。因此在从街向街区发展的商业街发展大趋势的推进下,街区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但通过对十余年理论成果的整理学习,笔者发现目前对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模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为以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例,从开发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模式等方面对商业特色街街区化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
1、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区位条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杭州全力打造的18条商业特色街之一,其以总长3.5公里的 “中国特色商业街”——文三路电子一条街为主轴,以条带状延伸,东起莫干山路、西至丰潭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余杭塘河,街区长3200米,宽30米,面积约11.44平方公里。其在空间形态分类上属于带状商业街。
2、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现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聚集了3000多家IT企业,
6万多IT人才,是浙江省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娱乐产业、IT产品的集聚地和发散地,名列全国五大科技街区之一。其除了保持着较快的产业发展速度外,业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功能,打造了响亮的街区产业品牌,目前已成为一个产业设施完善、服务水平先进、市场体系健全、商贸流通繁荣的示范区块。
3、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是(1990年—1995年)民间自发,萌芽奠定阶段:以1990年西湖电子集团成立的杭州电子卖场为起点,实现了文三路电子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1992年电子市场开始出现IT相关产品货柜,1993年底,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电子市场增加了二楼楼层。第二阶段(1995年—2000年)是市场选择,产业集聚阶段:1999年底,杭州颐高数码广场(高新电脑城二期工程)进行建设,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抹上了浓浓的电脑特色色彩。第三阶段(2000年3月——2003年10月)是商企互动,厚积薄发阶段:2000年3月颐高数码广场开业;2002年8月颐高西溪数码港开业。2003年,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建设列入杭州市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范围。第四阶段(2003年10月—至今)是品牌效应,华丽蜕变阶段。短短八年时间,街区先后成立新高新电脑城、颐高文三路第四,入驻宏图三胞、国美,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成功开园,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列入国家、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科技厅服务业重点扶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服务业项目专项资助;荣获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2010杭州生活品质数字生活点评区块”称号。
不难看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从1990年的第一家电子卖场的成立到如今7大IT产品卖场,2大家电卖场,6大创业园,28幢商务高档写字楼,1800多家IT产业经销商,其经历了沿街叫卖、地摊式市场到专业店、专卖店、特许经营店等多个阶段。
图1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图
二、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1、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市场定位分析。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以市场经营为主体的街区,专业性消费程度较高,属于市场型特色街区。即该街区各商铺展卖同一大类商品,或经营同一业态,商家聚集拢市。其实质是一个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市场(陆诤岚,2007)。作为西湖“首善之区”的新载体,杭州市打造“品质之城”、“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名片之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以科技为文化载体,突出硅谷精神和书院文化,将“蓝图大道,数字生活”作为其功能定位,将完善三大集群(科技市场集群、科技创业集群、科技楼宇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子信息第一街的品牌目标作为最终定位。
2、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业态现状分析。在业态分布上,街区以电子产业研究与科技研发为主导产业,配套数码销售、餐饮休闲,并带动住宿、金融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业态布局,促进了从传统的、单一的购物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街区借鉴国内外知名商业街如法国的著名商业街香榭丽舍大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的经验,合理调整了商业结构,据2008年数据统计,批发/零售业占据多数,其比例为44.8%;其次是餐饮业、金融业、文教,比例分别是19.4%,14.6%,12.7%;住宿、家政服务和康体娱乐型业态总比例为8.5%。这些业态还不包括街区几大市场中的电子商铺(图2)。由此看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发展多功能的同时,还需注重业种组合的搭配比例,增加休闲娱乐设施的配套。
3、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开发模式分析。街区建设采用了“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模式,建设资金的筹措、道路设施的整治、特色街的招商等将全部通过市场化运作加以完成,这有助于加快特色街的建设和发展,在后期又大量引入品牌企业,带动街区品质的提升。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了一
个独特的基本模式:面向两个市场,建立两套功能相对独立的业态系统;以三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大型商业集群为核心,构成文三路电子信息街产业的主体框架和骨干层次;以分布于沿街高度组织化的中小商业设施为基础,形成科技街商业服务的基础层次;以涵盖沿街的电子商务网络为支持系统,形成虚拟商业服务网络。简言之,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两套商业系统、三个集群和一个网络体系所构成的互动互补、协调发展的商业服务体系,即“123”商业模式。
图3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123”独特商业发展模式
4、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管理制度。2003年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开街同日,就设立了街区管委会,其下设置综合科、产业科、管理科等部门,对街区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管委会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工作计划、工作执行、工作绩效的督查制度,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月度工作计划制度、领导班子周工作计划制度、各科室每周工作汇总制度、每月工作督查通报制度等制度,不仅建立并完善了街区入驻企业的数据库,更与区城管办、区行政执法局以及其他街道联动合作,有效推进整个文三商圈的建设。
5、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创新机制分析。商业街的发展应在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进步的源泉,每年都组织企业向外拓展视野,参加国内多个有影响力的展会,通过赴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参展,以拓展企业的视野,提高企业吸收创新的能力,以明确市场定位、实现向多功能转变、继承历史文脉、创造良好购物环境为四大抓手,真正将“创新”融入营销方式、服务水平、零售业态、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
图4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创新机制
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发展经验
1、专业市场明确,产业集聚显定位。商业街的定位是决定商业街生存与发展的前
提条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以电子产业研究与科技研发为主导业态,数码销售,休闲餐饮为配套业态的商业特色街。其通过引导建立专业门类齐全的创业孵化体系,重点发展知识服务业、IT产品流通业和街区配套服务业,其中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现代化办公设备、现代通讯产品、光机电产口、生物及现代医药制品为其主要经营领域。自开街以来,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一直秉承“北有中关村,南有文三街”的电子产业特色街的理念,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进行打造。目前已形成了以“产、学、研合作,科、工、贸一体化”为特色的市场、楼宇、园区三大产业集群,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四大产品系列,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示范区”、“浙江省电子信息商标品牌基地”,其电子商务企业占杭州市80%以上,产业基础扎实。街区已基本做到杭州市民购买和批发数码产品的必到之地。
2、节事平台搭建,科学管理为先导。举办大型街区活动,对聚旺人气,提高知名度,打造街区品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管委会携手颐高、百脑汇等十大IT商贸巨头,举办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特色风采展示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国际电脑节、杭州电子竞技节等、中国国际动漫节、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商会成立仪式、休闲购物节等活动,并通过政策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孵化器平台、著名商标品牌培育平台的构筑,加强了宣传力度,营造了街区IT市场浓厚的科技和商贸氛围,进一步扩大了品牌效应。
3、业态布局合理,配套基础不可少。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适应时代潮流,以IT通讯为第一业态,餐饮,银行为第二、三业态进行打造建设。在IT业态方面,以9大园区,28幢商务大楼,1800多经营企业为支撑,将新兴的动漫卡通数字娱乐产业融入街区的业态布局中,贯通了IT产业的上下链,从纵深领域推动IT产业的深耕细作,增强了街区的产业辐射力;在整体业态方面,合理分配布局,努力拓展商圈范围,通过与金融、文教、娱乐、餐饮等多种业态的有机结合,提高街区综合
竞争力。
4、休闲环境创新,商旅互动要抓牢。细节决定成败,总结国内外特色街区的成功之处都是将细微处做到极致。如慕尼黑市的十字交叉广场式的步行商业街(纽豪森大街、凡思大街),将传统商业街道和古建筑遗产融合在一起:大街、广场的空间设计了绿化、雕塑、街灯、喷泉、坐椅、路牌设施,路面用彩色条石和马赛克铺装,两旁配上红、黄、灰三种颜色的街灯,构成了优美和谐的环境空间,带动了街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陈为民)。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依托“最清洁城区”、“洁美窗口”建设,在街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造上煞费苦工,通过街区立面整治,道路交通限制,自行车租赁点设置,商场购物环境改善等多种措施,联动周边景区,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开启了商旅互动的新模式。
四、结论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发展过程中,业态不断丰富,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品牌形象愈加突出,经济贡献尤为显著,综合竞争实力稳步提升,为杭州市打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就都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不无关联。通过对文三路电子信息特色街区的发展模式研究,笔者认为街区化模式对我国商业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特色定位。特色街区的特色定位是首要的。特色定位要考虑街道自身的发展优势,而对新创建的特色街区,则要考虑街区的可能的目标市场。比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作为市场型的特色街区,其主题非常明确直观,专营高科技电子类展品,消费者前往特色街区的目的也非常明确——购买这类商品。
2、配套设施。特色街区的配套设施包括休息场所、餐饮、公共交通、停车场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充分利用西湖区便利的对外交通优势和景区优势,大力推广公共自行车,解决了道路拥挤现状。
3景观服务。随着商业特色街与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商业街面临着景
区化提升问题。如何由散、低、挤、乱向注重休闲功能、空间开放程度高、环境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商业街成为景区化商业街区的瓶颈。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景观演变具有典型性,高层大体量建筑的不断出现,门面装修、街道铺装不断精致化,停车面积、绿地等开始规模化。
4、政策方针。政策导向和建设方针直接关系到商业街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方针。通过规划引导,做好街区化发展的业态布局和特色定位,整合好促进街区化发展的投资环境,然后由企业去投资建设改造街区,发挥街区经营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国华.杭州商业游憩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08.
[2]陆诤岚.对城市特色街区发展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7,(2).
[3]王珰,史芬芬,肖芳.专业商品市场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汉正街市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4).
[4]王希来.论商业街的定位[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5]兴平,崔功豪.大都市专门化街区研究[J].规划师,2003,(6).
[6]张歆梅.城市商业街研究发展综述[J].商业研究,2007A,(11).
[7]张歆梅.城市主题街区概念及构成要素 [J].城市问题,2007B,(9).
[8]张芷.我国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构想[J].现代财经,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