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青尔槐)
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
摘 要: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特别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两种重要的致思取向。伦理相对主义强调道德的特殊性、不确定性、暂时性,伦理绝对主义则强调道德的普遍性、确定性、永恒性。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背离的张力。廓清二者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社会伦理学的研究和现实道德的建设。
关键词: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绝对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1605
一、什么是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是伴随整个人类伦理思想史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致思取向。宽泛地说,伦理相对主义(ethical
relativism)也称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它认为道德只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或时代,道德规范、道德原则以及道德体系总是暂时的、不确定的、有限的、缺乏普遍性的,不存在普遍有效和永恒不变的道德。与伦理相对主义正相对立的伦理绝对主义(ethical absolutism)又被称为道德绝对主义(moral
absolutism)一般而言,这两个概念是同义的,可互换使用;也有学者认为两者间存在细微差别。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绝对主义之间
的关系也是如此。。伦理绝对主义通常认为存在着绝对的、普适于全人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形态中的人都同等适用,它是永恒不变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不仅伦理相对主义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且伦理绝对主义也呈现出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呈现出相互更替、此起彼伏的特征,在同一历史时期则相互交织在一起。就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伦理相对主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处于萌芽阶段,中世纪时期,具有绝对主义特征的基督教神学伦理更是占据支配、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初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破除基督教神学伦理体系的同时竭力为新的社会建构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的伦理体系,它们的思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绝对主义倾向,伦理相对主义的倾向还不明显;到现当代时期,伦理相对主义茁壮成长,在一定时期内一度压倒伦理绝对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对普世伦理的追求也是伦理绝对主义的表现。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既在同一历史时期相互交织,又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相互更替。
从中西文化的比较来看,西方伦理思想既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也蕴含着一定的绝对主义因素;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较为清晰。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主要单一地
呈现出了浓厚的伦理绝对主义色彩。
究竟什么是伦理相对主义?什么是伦理绝对主义?本文没有给出严格的界定。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对一个概念给予形式逻辑的静态的界定往往不利于我们把握一个具有漫长发展历史的思想对象,也就是说,由于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经历了不同形态的历史演变,因而我们只能在伦理思想史的历史追溯中才能对其予以动态的把握。另一方面,对“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的界定有赖于哲学层面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概念;而哲学层面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概念本身也是宽泛的、模糊的,需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历史运动的追踪才能加以辩证地把握。
二、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的复杂关系
当我们说伦理或道德是相对的或者绝对的时,“相对的”与“绝对的”究竟各自意指什么?这需要从哲学层面来予以探究。
什么是相对的?什么是绝对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哲学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被运用的许多概念一样,虽然被我们经常使用,可是我们对它们却是“日用而不知”,没有探询其具体的、精确的规定。娄永清教授在一篇探讨相对性范畴的论文中指出[1],相对性范畴包括五种相互联系的规定性,即对立依存性、条件制约性、流动变化性、比较区别性和尺度选择性在笔者
看来,娄永清教授所说的比较区别性和尺度选择性可以合并为一类,它们都是与主体对参照物的选择紧密相关。另外,与“相对性”相对应,“绝对性”范畴则具有独立自存性、无条件制约性、稳定不变性、尺度同一性等含义,此文不再赘述。。首先,对立依存性是相对性的第一层含义。在哲学上,人们通常把无对立面的、独立自存的东西叫做绝对的,而把处于对立关系中的、相互依存的东西看作是相对的。其次,条件制约性是相对性的第二含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凡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即是绝对的,而有条件的、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则是相对的。条件制约性使事物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层次性等特性,这些都是事物的条件制约性所产生出来的相对性形式。第三,相对性意指变化流动性。在大千世界中,变化生灭的事物是相对的事物,不动不变的东西是永恒绝对的东西。变化又分量变和质量,它们各自都有多种表现形式。第四,相对性意指比较区别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事物或矛盾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运动与静止、先进与落后、贫困与富裕、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普遍与特殊等等,无不是相互比较的结果;事物之间的比较既可能以某种客观事物的参照物或标准,也可能以主体本身为参照物或标准;既可以通过改变客观参照物或标准来进行比较,或通过改变主体类型(个体、群体、类)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认知模式来进行比较。所以这些不同种类的比较都会影响到比较的结果。一个事物、一种状态或一种性质
等等方面,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往往与我们对事物进行的比较或区别紧密相关。相对性的对立依存性、条件制约性、变化流动性这三种含义侧重于事物的客观性内容的一面;其比较区别性含义则侧重于事物的主观认知的一面。
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的复杂现象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追溯到哲学层面的相关思想。我们知道,在西方哲学中存在着绝对主义(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的对立,“我用‘客观主义’来指谓这种基本信念:存在有或者必定有一些永久的与历史无关的模式或框架,在确定理性、知识、真理、实在、善行和正义的性质时,我们最终可以诉诸这些模式或框架。”[2](p9)绝对主义或客观主义通常意指这样一类思想观点或理论:它认为存在着一个不依赖于我们的客观现实的世界,这一世界所具有的确定的属性和本质能够被我们所认知;它通常直接断言事物本身的性质,认为世界本身具有普遍性、绝对不变性。相对主义往往是从认识论入手进行论证,认为世界本身是多样的、变化多端的、其性质和状态都是相对的。哲学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这种对立对各学科都产生了影响,“在知识和文化生活中弥漫着一种不安气氛。它几乎影响到每一学科和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这种不安表现为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当代思维在此与彼这相互作用的两极间徘徊。即使那些为冲破这一思维框架而做出的尝试最终也常常回到这些规范的对立上来。”[2](p1)哲学层面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
立在伦理学上的体现就是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的对立。
与哲学层面的相对性范畴相适应,道德的相对性或伦理的相对性也具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道德不是独立自存的东西,它作为构成社会生活的一个要素,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或科学等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从这一点来看,道德具有相对性。其次,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包括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地理环境、人口、民族、宗教等等,都会对道德的状况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由此造成的道德的差异性、多样性、层次性等等性质都体现了道德的相对性。再次,从历史的发展看,道德随着时代或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道德原则还是具体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改变,道德具有变易性,这也是道德相对性的一面;最后,从认识主体的角度而言,参照物或比较标准的不同,道德所呈现出来的性质就有很大差别。与客观自然的事物相比,道德具有更多的主观性;与个人的思想观念相比,道德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道德与个体的道德相比,个体的道德易变而社会的道德则相对稳定不变;某些道德规范按照此一道德评价标准来看是合理的、正当的或善的,按照彼一评价标准来看则是不正当的或恶的,如此等等,在不同认识主体的眼中或按照不同的标准,同一道德体系可能具有极其不同的性质,这一点也充分展示了道德的相对性。无论我们夸大道德相对性上述含义的任一个方面,使其片面化或走向极端,都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或伦理
相对主义 与对道德相对性或伦理相对性含义的四个方面的阐述相对应,道德绝对性或伦理绝对性的含义亦复如是;不再赘述。。伦理绝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分别与哲学层面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相一致。
从哲学或认识论层面来说,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的产生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各自强调而造成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种性质,它们是不可分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两类属性;片面强调或主张其中的普遍性、共性、同一性、稳定性的一面,就走向了绝对主义;片面主张或强调特殊性、个性、差异性、变异性这一面就走向了相对主义。不同的学者和思想家由于其个人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或者揭示了事物中的绝对性一面,或者揭示了其相对性的一面。个人或学派对事物性质(矛盾)相对性一面的强调通常被视为“某某相对主义”,而另一些思想者和学派对事物性质(矛盾)的绝对性一面的强调则被称为“某某绝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的产生正是如此。
道德的绝对性(普遍性、同一性、确定性)与相对性(特殊性、差异性、变易性)是人类道德生活现象(现实)所具有的两个方面,但是,生活在不同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的个人以及生活在相同的地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下的个人,常常表现出对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
性的不同追求或偏好。有的人侧重于道德的绝对性,强调道德的同一性、普适性和确定性;有的人则倾向于道德的相对性,强调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变易性(或灵活性)。就伦理思想的倾向而言,西方文化更多地倾向于道德的相对性,而东方文化则更多地倾向于道德的绝对性。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人——特别是不同的学者——常常在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这两个方面走向极端,使道德绝对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成为伦理思想史上的两种极端。
道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还通过道德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表现出来。在任何社会中,结成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生活中必须以普遍共同认可的、确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来指导人们的行为,维系社会秩序,这就使得一个社会的道德具有确定性、共同性、普适性即具有道德的绝对性;从历史的纵向看,不同时代的道德要求总是不一样的,道德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道德的历史性充分地彰显出了道德的相对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人类历史上并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不同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不同,其所产生的道德体系也不同。列宁曾在1920年召开的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会议上说:“我们不相信有永恒的道德,并且要揭穿一切关于道德的骗人的鬼话。……”[3](p306)列宁在此指出,共产主义的道德是由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也是承认道德的相对性而反对将道
德片面的绝对化的。正如科学的历史性并不排斥或否定科学的确定性和绝对性一样,我们也不能以道德的历史性(变易性)和多样性来否定道德的确定性和普遍性,道德的相对性并不排斥和否定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正如整个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一样,既有普遍性(共性)又有特殊性(个性),既有着民族(或地域)性又有能够互相沟通的共同性。后现代思想家福柯在《尼采,系谱学,历史》一书中说,“规则本身是空洞的,偏激的和不确定的;它们不具有人格,可以服从任何目的。”[4](p146)那些掌握了规则的特殊集团便可以把他们的特殊解释强加于规则中。因此,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的伦理体系,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从历史中保持不变的规范概念(或名称符号)来说,它不包含任何具体而确定的内容,可以装入任何内容,因而它们是相对的;从每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些规范又总是被当下的特殊集体赋予了具体而明确的道德内容,因而这些规范又是确定的、绝对的。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精神现象,它们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与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麦金泰尔所说,任何一种道德哲学都以某种社会学为前提,一种道德思潮或致思取向总是与人们生活的社会整体相联系。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替是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历史产物。社会结构既包括从宏观的社会构成要素划分的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这三个社会生活基本方面或基本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又包括从微观的个体出发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划分的个人生活领域(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一般而言,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里,由于生产方式的长期稳定不变,生产规模狭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薄弱,社会生活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关系松散,社会结构具有同质性或未分化的特征,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在存在方面缺乏独立性、各自在功能方面缺乏自主性,各领域之间在需要方面缺乏互补性,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的联结主要通过政治力量自上而下的强制来实现;个人没有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空间,个体的私人生活依附于不同层次——家庭、社区或更大范围内的社群——的公共生活。这种同质的、具有机械性联系的社会结构在道德上必然形成普遍的、一元的道德体系即伦理绝对主义的理论体系。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系统,并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决定和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分工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不断发展使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既呈现出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互独立、相互离异的发展趋势和性质;异质性或高度分化性成为现代社会结构的突出特征。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还是在其他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政治与文化三大领域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非常明显,个人的私人生活空间也摆脱了各个层次群体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支配而独立,获得了较独立的活动
空间。社会结构的异质性和高度分化的特征使得现代社会的道德生活呈现出高度分化的态势,这一社会结构的质变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的盛行共同造成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的多样性、易变性、不确定性,这样,道德普遍性的要求退居幕后或被边缘化,伦理相对主义的诉求便占据道德生活和道德思想的中心,在伦理学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三、如何看待伦理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凡是极力主张伦理相对性一面而忽视其绝对性一面的即属伦理相对主义,而极力强调伦理绝对性一面而忽视其相对性一面的则属于伦理绝对主义。应当说,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分别是对道德本身所固有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单向的、片面的强调,它们是对道德中客观存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形而上学的割裂。
就道德本身的产生和存在而言,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体系的产生,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这必然涉及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就道德思维的趋向来看,它逻辑地具有不断抽象上升的发展冲动,这即是其追求绝对性的趋势;但就任何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体系的目的来看,它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现实,因而又必须结合现实,融入现实,这又使得一部分理论思想家走向相对性。应当说,绝对性和相对性是道德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张力。
伦理相对主义在充分揭示或彰显道德相对性的同时,忽视、遮蔽或抛弃了道德所具有的绝对性的一面;伦理绝对主义则在充分揭示或彰显道德绝对性一面的同时,忽视、遮蔽或抛弃了道德所具有的相对性的一面。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正是由于它们各自对所揭示的部分真理的片面的或极端的强调而使自己陷入片面和谬误。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可谓各有所得又各有所失。
既然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各有得失,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充分借鉴它们各自所获得的真理性内容,又要避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伦理的相对性与伦理的绝对性不是相互反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兼容的。正如科学的历史性并不排斥或否定科学的确定性和绝对一样,伦理的相对性也并不排斥和否定伦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当然要寻求普遍性,但是伦理学又必须以其具体灵活的方针服务现实、服务社会。伦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和实践学科;它既源于现实、超出现实又要回归现实、指导现实。追求着普遍性的伦理学说总是受制于其生长的社会生活的土壤,各种伦理学总是追求着普遍性而又不能摆脱其特殊性和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伦理学既要在理论研究中寻求普遍与确定,又要立足于现实加强针对性,保持特殊性,实现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既相互对立又内在地统一。它们各有其真理性和片面性。伦理相对主义强调差异、差别或多样性;伦理绝对主义强调相同、同一或普遍性,肯定秩序、制度、共同生活所必须的原则与规范。伦理相对主义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道德的多样性、多元性、暂时性,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往和民族生活中相互尊重、保持多元文化,保持宽容的心态,给予他人在道德追求和道德选择上以自由的空间。只有把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所各自揭示的真理性内容辩证地结合起来,把它们二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理论争论中所产生的偏颇和错谬予以抛弃,才能在现当代社会的伦理学研究和现实社会的道德建构中切实呈现出伦理学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娄永清.论相对性范畴[j].中国社会科学,1997(4).
[2] [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3]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 [法]l·德赖弗斯,保罗·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张建超,张静,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彭介忠)
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青尔槐)
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
摘 要: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特别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两种重要的致思取向。伦理相对主义强调道德的特殊性、不确定性、暂时性,伦理绝对主义则强调道德的普遍性、确定性、永恒性。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背离的张力。廓清二者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社会伦理学的研究和现实道德的建设。
关键词: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绝对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1605
一、什么是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是伴随整个人类伦理思想史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致思取向。宽泛地说,伦理相对主义(ethical
relativism)也称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它认为道德只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或时代,道德规范、道德原则以及道德体系总是暂时的、不确定的、有限的、缺乏普遍性的,不存在普遍有效和永恒不变的道德。与伦理相对主义正相对立的伦理绝对主义(ethical absolutism)又被称为道德绝对主义(moral
absolutism)一般而言,这两个概念是同义的,可互换使用;也有学者认为两者间存在细微差别。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绝对主义之间
的关系也是如此。。伦理绝对主义通常认为存在着绝对的、普适于全人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形态中的人都同等适用,它是永恒不变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不仅伦理相对主义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且伦理绝对主义也呈现出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呈现出相互更替、此起彼伏的特征,在同一历史时期则相互交织在一起。就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伦理相对主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处于萌芽阶段,中世纪时期,具有绝对主义特征的基督教神学伦理更是占据支配、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初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破除基督教神学伦理体系的同时竭力为新的社会建构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的伦理体系,它们的思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绝对主义倾向,伦理相对主义的倾向还不明显;到现当代时期,伦理相对主义茁壮成长,在一定时期内一度压倒伦理绝对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对普世伦理的追求也是伦理绝对主义的表现。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既在同一历史时期相互交织,又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相互更替。
从中西文化的比较来看,西方伦理思想既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也蕴含着一定的绝对主义因素;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较为清晰。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主要单一地
呈现出了浓厚的伦理绝对主义色彩。
究竟什么是伦理相对主义?什么是伦理绝对主义?本文没有给出严格的界定。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对一个概念给予形式逻辑的静态的界定往往不利于我们把握一个具有漫长发展历史的思想对象,也就是说,由于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经历了不同形态的历史演变,因而我们只能在伦理思想史的历史追溯中才能对其予以动态的把握。另一方面,对“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的界定有赖于哲学层面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概念;而哲学层面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概念本身也是宽泛的、模糊的,需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历史运动的追踪才能加以辩证地把握。
二、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的复杂关系
当我们说伦理或道德是相对的或者绝对的时,“相对的”与“绝对的”究竟各自意指什么?这需要从哲学层面来予以探究。
什么是相对的?什么是绝对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哲学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被运用的许多概念一样,虽然被我们经常使用,可是我们对它们却是“日用而不知”,没有探询其具体的、精确的规定。娄永清教授在一篇探讨相对性范畴的论文中指出[1],相对性范畴包括五种相互联系的规定性,即对立依存性、条件制约性、流动变化性、比较区别性和尺度选择性在笔者
看来,娄永清教授所说的比较区别性和尺度选择性可以合并为一类,它们都是与主体对参照物的选择紧密相关。另外,与“相对性”相对应,“绝对性”范畴则具有独立自存性、无条件制约性、稳定不变性、尺度同一性等含义,此文不再赘述。。首先,对立依存性是相对性的第一层含义。在哲学上,人们通常把无对立面的、独立自存的东西叫做绝对的,而把处于对立关系中的、相互依存的东西看作是相对的。其次,条件制约性是相对性的第二含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凡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即是绝对的,而有条件的、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则是相对的。条件制约性使事物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层次性等特性,这些都是事物的条件制约性所产生出来的相对性形式。第三,相对性意指变化流动性。在大千世界中,变化生灭的事物是相对的事物,不动不变的东西是永恒绝对的东西。变化又分量变和质量,它们各自都有多种表现形式。第四,相对性意指比较区别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事物或矛盾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运动与静止、先进与落后、贫困与富裕、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普遍与特殊等等,无不是相互比较的结果;事物之间的比较既可能以某种客观事物的参照物或标准,也可能以主体本身为参照物或标准;既可以通过改变客观参照物或标准来进行比较,或通过改变主体类型(个体、群体、类)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认知模式来进行比较。所以这些不同种类的比较都会影响到比较的结果。一个事物、一种状态或一种性质
等等方面,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往往与我们对事物进行的比较或区别紧密相关。相对性的对立依存性、条件制约性、变化流动性这三种含义侧重于事物的客观性内容的一面;其比较区别性含义则侧重于事物的主观认知的一面。
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的复杂现象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追溯到哲学层面的相关思想。我们知道,在西方哲学中存在着绝对主义(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的对立,“我用‘客观主义’来指谓这种基本信念:存在有或者必定有一些永久的与历史无关的模式或框架,在确定理性、知识、真理、实在、善行和正义的性质时,我们最终可以诉诸这些模式或框架。”[2](p9)绝对主义或客观主义通常意指这样一类思想观点或理论:它认为存在着一个不依赖于我们的客观现实的世界,这一世界所具有的确定的属性和本质能够被我们所认知;它通常直接断言事物本身的性质,认为世界本身具有普遍性、绝对不变性。相对主义往往是从认识论入手进行论证,认为世界本身是多样的、变化多端的、其性质和状态都是相对的。哲学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这种对立对各学科都产生了影响,“在知识和文化生活中弥漫着一种不安气氛。它几乎影响到每一学科和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这种不安表现为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当代思维在此与彼这相互作用的两极间徘徊。即使那些为冲破这一思维框架而做出的尝试最终也常常回到这些规范的对立上来。”[2](p1)哲学层面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
立在伦理学上的体现就是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的对立。
与哲学层面的相对性范畴相适应,道德的相对性或伦理的相对性也具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道德不是独立自存的东西,它作为构成社会生活的一个要素,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或科学等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从这一点来看,道德具有相对性。其次,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包括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地理环境、人口、民族、宗教等等,都会对道德的状况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由此造成的道德的差异性、多样性、层次性等等性质都体现了道德的相对性。再次,从历史的发展看,道德随着时代或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道德原则还是具体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改变,道德具有变易性,这也是道德相对性的一面;最后,从认识主体的角度而言,参照物或比较标准的不同,道德所呈现出来的性质就有很大差别。与客观自然的事物相比,道德具有更多的主观性;与个人的思想观念相比,道德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道德与个体的道德相比,个体的道德易变而社会的道德则相对稳定不变;某些道德规范按照此一道德评价标准来看是合理的、正当的或善的,按照彼一评价标准来看则是不正当的或恶的,如此等等,在不同认识主体的眼中或按照不同的标准,同一道德体系可能具有极其不同的性质,这一点也充分展示了道德的相对性。无论我们夸大道德相对性上述含义的任一个方面,使其片面化或走向极端,都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或伦理
相对主义 与对道德相对性或伦理相对性含义的四个方面的阐述相对应,道德绝对性或伦理绝对性的含义亦复如是;不再赘述。。伦理绝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分别与哲学层面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相一致。
从哲学或认识论层面来说,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的产生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各自强调而造成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种性质,它们是不可分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两类属性;片面强调或主张其中的普遍性、共性、同一性、稳定性的一面,就走向了绝对主义;片面主张或强调特殊性、个性、差异性、变异性这一面就走向了相对主义。不同的学者和思想家由于其个人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或者揭示了事物中的绝对性一面,或者揭示了其相对性的一面。个人或学派对事物性质(矛盾)相对性一面的强调通常被视为“某某相对主义”,而另一些思想者和学派对事物性质(矛盾)的绝对性一面的强调则被称为“某某绝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的产生正是如此。
道德的绝对性(普遍性、同一性、确定性)与相对性(特殊性、差异性、变易性)是人类道德生活现象(现实)所具有的两个方面,但是,生活在不同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的个人以及生活在相同的地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下的个人,常常表现出对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
性的不同追求或偏好。有的人侧重于道德的绝对性,强调道德的同一性、普适性和确定性;有的人则倾向于道德的相对性,强调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变易性(或灵活性)。就伦理思想的倾向而言,西方文化更多地倾向于道德的相对性,而东方文化则更多地倾向于道德的绝对性。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人——特别是不同的学者——常常在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这两个方面走向极端,使道德绝对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成为伦理思想史上的两种极端。
道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还通过道德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表现出来。在任何社会中,结成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生活中必须以普遍共同认可的、确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来指导人们的行为,维系社会秩序,这就使得一个社会的道德具有确定性、共同性、普适性即具有道德的绝对性;从历史的纵向看,不同时代的道德要求总是不一样的,道德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道德的历史性充分地彰显出了道德的相对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人类历史上并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不同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不同,其所产生的道德体系也不同。列宁曾在1920年召开的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会议上说:“我们不相信有永恒的道德,并且要揭穿一切关于道德的骗人的鬼话。……”[3](p306)列宁在此指出,共产主义的道德是由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也是承认道德的相对性而反对将道
德片面的绝对化的。正如科学的历史性并不排斥或否定科学的确定性和绝对性一样,我们也不能以道德的历史性(变易性)和多样性来否定道德的确定性和普遍性,道德的相对性并不排斥和否定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正如整个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一样,既有普遍性(共性)又有特殊性(个性),既有着民族(或地域)性又有能够互相沟通的共同性。后现代思想家福柯在《尼采,系谱学,历史》一书中说,“规则本身是空洞的,偏激的和不确定的;它们不具有人格,可以服从任何目的。”[4](p146)那些掌握了规则的特殊集团便可以把他们的特殊解释强加于规则中。因此,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的伦理体系,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从历史中保持不变的规范概念(或名称符号)来说,它不包含任何具体而确定的内容,可以装入任何内容,因而它们是相对的;从每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些规范又总是被当下的特殊集体赋予了具体而明确的道德内容,因而这些规范又是确定的、绝对的。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精神现象,它们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与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麦金泰尔所说,任何一种道德哲学都以某种社会学为前提,一种道德思潮或致思取向总是与人们生活的社会整体相联系。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替是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历史产物。社会结构既包括从宏观的社会构成要素划分的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这三个社会生活基本方面或基本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又包括从微观的个体出发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划分的个人生活领域(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一般而言,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里,由于生产方式的长期稳定不变,生产规模狭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薄弱,社会生活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关系松散,社会结构具有同质性或未分化的特征,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在存在方面缺乏独立性、各自在功能方面缺乏自主性,各领域之间在需要方面缺乏互补性,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的联结主要通过政治力量自上而下的强制来实现;个人没有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空间,个体的私人生活依附于不同层次——家庭、社区或更大范围内的社群——的公共生活。这种同质的、具有机械性联系的社会结构在道德上必然形成普遍的、一元的道德体系即伦理绝对主义的理论体系。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系统,并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决定和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分工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不断发展使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既呈现出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互独立、相互离异的发展趋势和性质;异质性或高度分化性成为现代社会结构的突出特征。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还是在其他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政治与文化三大领域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非常明显,个人的私人生活空间也摆脱了各个层次群体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支配而独立,获得了较独立的活动
空间。社会结构的异质性和高度分化的特征使得现代社会的道德生活呈现出高度分化的态势,这一社会结构的质变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的盛行共同造成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的多样性、易变性、不确定性,这样,道德普遍性的要求退居幕后或被边缘化,伦理相对主义的诉求便占据道德生活和道德思想的中心,在伦理学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三、如何看待伦理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凡是极力主张伦理相对性一面而忽视其绝对性一面的即属伦理相对主义,而极力强调伦理绝对性一面而忽视其相对性一面的则属于伦理绝对主义。应当说,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分别是对道德本身所固有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单向的、片面的强调,它们是对道德中客观存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形而上学的割裂。
就道德本身的产生和存在而言,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体系的产生,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这必然涉及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就道德思维的趋向来看,它逻辑地具有不断抽象上升的发展冲动,这即是其追求绝对性的趋势;但就任何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体系的目的来看,它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现实,因而又必须结合现实,融入现实,这又使得一部分理论思想家走向相对性。应当说,绝对性和相对性是道德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张力。
伦理相对主义在充分揭示或彰显道德相对性的同时,忽视、遮蔽或抛弃了道德所具有的绝对性的一面;伦理绝对主义则在充分揭示或彰显道德绝对性一面的同时,忽视、遮蔽或抛弃了道德所具有的相对性的一面。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正是由于它们各自对所揭示的部分真理的片面的或极端的强调而使自己陷入片面和谬误。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可谓各有所得又各有所失。
既然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各有得失,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充分借鉴它们各自所获得的真理性内容,又要避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伦理的相对性与伦理的绝对性不是相互反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兼容的。正如科学的历史性并不排斥或否定科学的确定性和绝对一样,伦理的相对性也并不排斥和否定伦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当然要寻求普遍性,但是伦理学又必须以其具体灵活的方针服务现实、服务社会。伦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和实践学科;它既源于现实、超出现实又要回归现实、指导现实。追求着普遍性的伦理学说总是受制于其生长的社会生活的土壤,各种伦理学总是追求着普遍性而又不能摆脱其特殊性和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伦理学既要在理论研究中寻求普遍与确定,又要立足于现实加强针对性,保持特殊性,实现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既相互对立又内在地统一。它们各有其真理性和片面性。伦理相对主义强调差异、差别或多样性;伦理绝对主义强调相同、同一或普遍性,肯定秩序、制度、共同生活所必须的原则与规范。伦理相对主义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道德的多样性、多元性、暂时性,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往和民族生活中相互尊重、保持多元文化,保持宽容的心态,给予他人在道德追求和道德选择上以自由的空间。只有把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所各自揭示的真理性内容辩证地结合起来,把它们二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理论争论中所产生的偏颇和错谬予以抛弃,才能在现当代社会的伦理学研究和现实社会的道德建构中切实呈现出伦理学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娄永清.论相对性范畴[j].中国社会科学,1997(4).
[2] [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3]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 [法]l·德赖弗斯,保罗·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张建超,张静,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彭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