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弓长钰)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成章实验中学八年级(上)
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
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体重约是500kg
B.正常体温约是39.2℃
C.身高约为160dm
D.脉搏正常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0s
•
2.乘坐汽车前往中考考场时,小明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木
C.所乘坐的汽车
•
B.路上的行人
D.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
3.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以下自然现象与“起雾”现象物态变化相
同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地面上的积水一会儿就干了
C.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露水的形成
D.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
4.下列光现象与运动员射击时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
A.
B.
手影
后视镜中的景物
1
C.
D.
雨后彩虹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
5.小明利用一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5cm,由此
可判断( )
A.小明测量中只有一次测量数据是有效的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C.该物体长度最接近2.42cm
D.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避免了误差
•
6.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东、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年进行了太空授课。关于他们在太空讲课的描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刘洋说话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她的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陈东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
8
m/s
D.蔡旭哲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真空传声效果好
•
7.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
B.乙图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沿B的方向
C.使用丙图体温计测体温时,先要用手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
D.使用丙图体温计测体温前,要用沸水对其进行消毒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铁块压成铁片,其质量不变
2
B.宇航员把铁块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变小
C.装在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氧气密度不变
D.同一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
9.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非晶体材料填充的小球,当温度升高时,球内
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熔化的是( )
A. B.
C.
D.
•
10.战国时期,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
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实像
•
11.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3
•
12.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2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少选的得2分。)
•
13.下列关于各图所展示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
B.乙图:摩托车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丙图:两声音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D.丁图:用木棍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
14.如图所示为小度智能屏,小明正在利用智能屏通过网络与妈妈进行远程视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屏上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4
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镜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为了让妈妈看到更大的“小明”,小明应靠近智能屏上的摄像头
•
15.如图所示,MN为水面,PQ为法线,水面下A处有潜水员,水面上方
B、C处分别有小明和小红。他们分别通过水面观察对方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员和小红看到的小明的像都是实像
B.潜水员看到小明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小红观察到小明像的光路中,OC是反射光线
D.潜水员和小明能互相看到对方的像,说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16.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实验研究中,利用电子秤和量筒
测量了几组液体A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相应液体的体积V,并绘出了m-V图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 )
A.该液体密度为0.8g/cm
3
B.60mL的该液体质量为68g
C.量筒质量为20g
D.若此瓶装了60mL的另一种液体B后总质量为92g,则液体B的密度是1.1g/cm
3
三、填空与作图题(本题6个小题,17-20题每空1分,21、22每题2分,共14分。)
•
17.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叫 的不可见光。若按下“音量+”键改变的是电视机发声
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电视机喇叭振动的 (填“频率”或“振幅”)增大。
5
•
1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
“照相机”或“投影仪”)的镜头。
•
19.如图是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
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
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20.小明在做“测量纸片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图中秒表每格为0.5s。
在该次实验中,纸片通过上段路程s
1
的平均速度v
1
= m/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
m/s;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纸片下落时做的是 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
21.按要求作图,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其入射光线的
大致位置和对应的反射光线。
6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弓长钰)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成章实验中学八年级(上)
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
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体重约是500kg
B.正常体温约是39.2℃
C.身高约为160dm
D.脉搏正常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0s
•
2.乘坐汽车前往中考考场时,小明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木
C.所乘坐的汽车
•
B.路上的行人
D.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
3.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以下自然现象与“起雾”现象物态变化相
同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地面上的积水一会儿就干了
C.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露水的形成
D.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
4.下列光现象与运动员射击时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
A.
B.
手影
后视镜中的景物
1
C.
D.
雨后彩虹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
5.小明利用一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5cm,由此
可判断( )
A.小明测量中只有一次测量数据是有效的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C.该物体长度最接近2.42cm
D.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避免了误差
•
6.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东、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年进行了太空授课。关于他们在太空讲课的描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刘洋说话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她的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陈东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
8
m/s
D.蔡旭哲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真空传声效果好
•
7.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
B.乙图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沿B的方向
C.使用丙图体温计测体温时,先要用手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
D.使用丙图体温计测体温前,要用沸水对其进行消毒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铁块压成铁片,其质量不变
2
B.宇航员把铁块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变小
C.装在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氧气密度不变
D.同一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
9.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非晶体材料填充的小球,当温度升高时,球内
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熔化的是( )
A. B.
C.
D.
•
10.战国时期,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
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实像
•
11.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3
•
12.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2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少选的得2分。)
•
13.下列关于各图所展示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
B.乙图:摩托车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丙图:两声音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D.丁图:用木棍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
14.如图所示为小度智能屏,小明正在利用智能屏通过网络与妈妈进行远程视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屏上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4
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镜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为了让妈妈看到更大的“小明”,小明应靠近智能屏上的摄像头
•
15.如图所示,MN为水面,PQ为法线,水面下A处有潜水员,水面上方
B、C处分别有小明和小红。他们分别通过水面观察对方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员和小红看到的小明的像都是实像
B.潜水员看到小明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小红观察到小明像的光路中,OC是反射光线
D.潜水员和小明能互相看到对方的像,说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16.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实验研究中,利用电子秤和量筒
测量了几组液体A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相应液体的体积V,并绘出了m-V图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 )
A.该液体密度为0.8g/cm
3
B.60mL的该液体质量为68g
C.量筒质量为20g
D.若此瓶装了60mL的另一种液体B后总质量为92g,则液体B的密度是1.1g/cm
3
三、填空与作图题(本题6个小题,17-20题每空1分,21、22每题2分,共14分。)
•
17.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叫 的不可见光。若按下“音量+”键改变的是电视机发声
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电视机喇叭振动的 (填“频率”或“振幅”)增大。
5
•
1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
“照相机”或“投影仪”)的镜头。
•
19.如图是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
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
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20.小明在做“测量纸片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图中秒表每格为0.5s。
在该次实验中,纸片通过上段路程s
1
的平均速度v
1
= m/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
m/s;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纸片下落时做的是 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
21.按要求作图,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其入射光线的
大致位置和对应的反射光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