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辛甲)
资料说明:
1. 印度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脊线、北界,即第4,15,26,37项,6—9月一律用999
代替。
2. 东亚槽位置、强度和冷空气,即第65,66,70项,6—8月用999代之。
3. 23—44项(即副高脊线、北界)在无副高体时以最小值代替,45项(即:西伸脊点)以
最大值代替。
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是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再处理资料,版权归国家气候
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所有,不得向外部门散发;如在业务和科研工作中使用,请注明资
料来源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Tel:;Email: predict@
资料的起始时间是1951年1月,资料数据全都为整形。
以下这个程序是用来读这个资料的:
parameter(iva=74,imon=12,iyr=100)
dimension hc068(iva,imon,iyr)
open(10,file=’hc068’,err=200)
read(10,100) (((hc068(k,i,j),k=1,iva),i=1,imon),j=1,iyr)
100 format(37I5)
200 continue
close(10)
环流特征量序号
1.北半球副高面积指数(5E-360)
2.北非副高面积指数(20W-60E)
3.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面积指数(110W-60E)
4.印度副高面积指数(65E-95E)
5.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10E-180)
6.东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75W-115W)
7.北美副高面积指数(110W-60W)
8.大西洋副高面积指数(55W-25W)
9.南海副高面积指数(100E-120E)
10.北美大西洋副高面积指数(110W-20W)
11.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10E-115W)
12.北半球副高强度指数(5E-360)
13.北非副高强度指数(20W-60E)
14.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强度指数(110W-60E)
15.印度副高面积强度指数(65E-95E)
16.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10E-180)
17.东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75W-115W)
18.北美副高强度指数(110W-60W)
19.大西洋副高强度指数(55W-25W)
20.南海副高强度指数(100E-120E)
21.北美大西洋副高强度指数(110W-20W)
22.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10E-115W)
23.北半球副高脊线(5E-360)
24.北非副高脊线(20W-60E)
25.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脊线(110W-60E)
26.印度副高脊线(65E-95E)
27.西太平洋副高脊线(110E-150E)
28.东太平洋副高脊线(175W-115W)
29.北美副高脊线(110W-60W)
30.大西洋副高脊线(55W-25W)
31.南海副高脊线(100E-120E)
32.北美大西洋副高脊线(110W-20W)
33.太平洋副高脊线(110E-115W)
34.北半球副高北界(5E-360)
35.北非副高北界(20W-60E)
36.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北界(110W-60E)
37.印度副高北界(65E-95E)
38.西太平洋副高北界(110E-150E)
39.东太平洋副高北界(175W-115W)
40.北美副高北界(110W-60W)
41.大西洋副高北界(55W-25W)
42.南海副高北界(100E-120E)
43.北美大西洋副高北界(110W-20W)
44.太平洋副高北界(110E-115W)
45.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
46.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1区,60E-150E)
47.太平洋区极涡面积指数(2区,150E-120W)
48.北美区极涡面积指数(3区,120W-30W)
49.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指数(4区,30W-60E)
50.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5区,0-360)
51.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1区,60E-150E)
52.太平洋区涡强度指数(2区,150E-120W)
53.北美区极涡强度指数(3区,120W-30W)
54.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4区,30W-60E)
55.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5区,0-360)
56.北半球极涡中心位置(JW)
57.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JQ)
58.大西洋欧洲环流型W
59.大西洋欧洲环流型C
60.大西洋欧洲环流型E
61.欧亚纬向环流指数(IZ,0-150E)
62.欧亚经向环流指数(IM,0-150E)
63.亚洲纬向环流指数(IZ,60E-150E)
64.亚洲经向环流指数(IM,60E-150E)
65.东亚槽位置(CW)
66.东亚槽强度(CQ)
67.西藏高原(25N-35N,80E-100E)
68.西藏高原(30N-40N,75E-105E)
69.印缅槽(15N-20N,80E-100E)
70.冷空气
71.编号台风
72.登陆台风
73.太阳黑子
74.南方涛动指数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辛甲)
资料说明:
1. 印度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脊线、北界,即第4,15,26,37项,6—9月一律用999
代替。
2. 东亚槽位置、强度和冷空气,即第65,66,70项,6—8月用999代之。
3. 23—44项(即副高脊线、北界)在无副高体时以最小值代替,45项(即:西伸脊点)以
最大值代替。
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是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再处理资料,版权归国家气候
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所有,不得向外部门散发;如在业务和科研工作中使用,请注明资
料来源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Tel:;Email: predict@
资料的起始时间是1951年1月,资料数据全都为整形。
以下这个程序是用来读这个资料的:
parameter(iva=74,imon=12,iyr=100)
dimension hc068(iva,imon,iyr)
open(10,file=’hc068’,err=200)
read(10,100) (((hc068(k,i,j),k=1,iva),i=1,imon),j=1,iyr)
100 format(37I5)
200 continue
close(10)
环流特征量序号
1.北半球副高面积指数(5E-360)
2.北非副高面积指数(20W-60E)
3.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面积指数(110W-60E)
4.印度副高面积指数(65E-95E)
5.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10E-180)
6.东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75W-115W)
7.北美副高面积指数(110W-60W)
8.大西洋副高面积指数(55W-25W)
9.南海副高面积指数(100E-120E)
10.北美大西洋副高面积指数(110W-20W)
11.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10E-115W)
12.北半球副高强度指数(5E-360)
13.北非副高强度指数(20W-60E)
14.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强度指数(110W-60E)
15.印度副高面积强度指数(65E-95E)
16.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10E-180)
17.东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75W-115W)
18.北美副高强度指数(110W-60W)
19.大西洋副高强度指数(55W-25W)
20.南海副高强度指数(100E-120E)
21.北美大西洋副高强度指数(110W-20W)
22.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10E-115W)
23.北半球副高脊线(5E-360)
24.北非副高脊线(20W-60E)
25.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脊线(110W-60E)
26.印度副高脊线(65E-95E)
27.西太平洋副高脊线(110E-150E)
28.东太平洋副高脊线(175W-115W)
29.北美副高脊线(110W-60W)
30.大西洋副高脊线(55W-25W)
31.南海副高脊线(100E-120E)
32.北美大西洋副高脊线(110W-20W)
33.太平洋副高脊线(110E-115W)
34.北半球副高北界(5E-360)
35.北非副高北界(20W-60E)
36.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北界(110W-60E)
37.印度副高北界(65E-95E)
38.西太平洋副高北界(110E-150E)
39.东太平洋副高北界(175W-115W)
40.北美副高北界(110W-60W)
41.大西洋副高北界(55W-25W)
42.南海副高北界(100E-120E)
43.北美大西洋副高北界(110W-20W)
44.太平洋副高北界(110E-115W)
45.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
46.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1区,60E-150E)
47.太平洋区极涡面积指数(2区,150E-120W)
48.北美区极涡面积指数(3区,120W-30W)
49.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指数(4区,30W-60E)
50.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5区,0-360)
51.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1区,60E-150E)
52.太平洋区涡强度指数(2区,150E-120W)
53.北美区极涡强度指数(3区,120W-30W)
54.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4区,30W-60E)
55.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5区,0-360)
56.北半球极涡中心位置(JW)
57.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JQ)
58.大西洋欧洲环流型W
59.大西洋欧洲环流型C
60.大西洋欧洲环流型E
61.欧亚纬向环流指数(IZ,0-150E)
62.欧亚经向环流指数(IM,0-150E)
63.亚洲纬向环流指数(IZ,60E-150E)
64.亚洲经向环流指数(IM,60E-150E)
65.东亚槽位置(CW)
66.东亚槽强度(CQ)
67.西藏高原(25N-35N,80E-100E)
68.西藏高原(30N-40N,75E-105E)
69.印缅槽(15N-20N,80E-100E)
70.冷空气
71.编号台风
72.登陆台风
73.太阳黑子
74.南方涛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