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巫昭昭)
12月24日
测量 米、千米的认识
认识毫米、分米;以毫米为单位进行测量;较长路
程的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常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物体;质量单位之间的
进率及换算;吨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巩固测量长度的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概念。
2、能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3、运用知识估计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性理解与理性理解,准确地换算和应用。
难点:整体把握长度和质量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测量”,想一想,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
长度单位: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质量单位: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你能描述一下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吗?
2、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巩固下知识体系。
二、基本练习
1、填上合适的数。
1米—3分米=( )分米 16厘米+54厘米=( )分米
9000米=( )千米 6000米+4000米=( )千米
6千米=( )米 5千米—3000米=( )米
4吨=( )千克 2200千克—200千克=( )吨
2、填单位。
一个玻璃杯子高约1_______。
一根短绳长约2_______。
一把尺子厚约____毫米。
小明的身高是____厘米。
长江长约6200____。
北京到武汉的铁路约长3315______。
一只大熊猫重约70____。
一只小狗重6____。
蓝鲸重60_____。
三、解决问题:
1.一根长1米8分米的木料,据成同样长的三根,用作桌子腿,这个桌子高多少?
2.小明坐车去奶奶家玩,途中要走306千米。他早上9时出发,汽车每小时行85千米,中
午12时能到吗?
3.一辆载重3吨的货车,装4台700千克的机器,超载吗?
2
四.画一画
把图中相距1200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并写出具体路线,列出算式。
五.知识拓展:
1. 小红的家里和学校相距150米,她早上忘记代数学书了,她回家去拿书,一共要走多少
米才能把书拿回?
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吨40千克 3040千克 30吨400千克 3004千克
8米2毫米 8米2分米 8千米2米 8米2厘米
3. 小红七点半从家出发去科技馆,11:30才到达,她每小时行6千米。沿原路返回,每小
时只行4千米,需要行几小时?
12月25日 计算的综合复习: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减法的估算;(2)
加减法的验算:意义;方法;培养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巩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方法,验算和估算的知识。
2、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加减法的计算作为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估算的意义和方法;验算的重要性。
难点:从计算的意义上理解加减法的原理,并熟练地应对各种进位和退位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想一想,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巫昭昭)
12月24日
测量 米、千米的认识
认识毫米、分米;以毫米为单位进行测量;较长路
程的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常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物体;质量单位之间的
进率及换算;吨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巩固测量长度的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概念。
2、能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3、运用知识估计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性理解与理性理解,准确地换算和应用。
难点:整体把握长度和质量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测量”,想一想,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
长度单位: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质量单位: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你能描述一下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吗?
2、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巩固下知识体系。
二、基本练习
1、填上合适的数。
1米—3分米=( )分米 16厘米+54厘米=( )分米
9000米=( )千米 6000米+4000米=( )千米
6千米=( )米 5千米—3000米=( )米
4吨=( )千克 2200千克—200千克=( )吨
2、填单位。
一个玻璃杯子高约1_______。
一根短绳长约2_______。
一把尺子厚约____毫米。
小明的身高是____厘米。
长江长约6200____。
北京到武汉的铁路约长3315______。
一只大熊猫重约70____。
一只小狗重6____。
蓝鲸重60_____。
三、解决问题:
1.一根长1米8分米的木料,据成同样长的三根,用作桌子腿,这个桌子高多少?
2.小明坐车去奶奶家玩,途中要走306千米。他早上9时出发,汽车每小时行85千米,中
午12时能到吗?
3.一辆载重3吨的货车,装4台700千克的机器,超载吗?
2
四.画一画
把图中相距1200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并写出具体路线,列出算式。
五.知识拓展:
1. 小红的家里和学校相距150米,她早上忘记代数学书了,她回家去拿书,一共要走多少
米才能把书拿回?
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吨40千克 3040千克 30吨400千克 3004千克
8米2毫米 8米2分米 8千米2米 8米2厘米
3. 小红七点半从家出发去科技馆,11:30才到达,她每小时行6千米。沿原路返回,每小
时只行4千米,需要行几小时?
12月25日 计算的综合复习: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减法的估算;(2)
加减法的验算:意义;方法;培养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巩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方法,验算和估算的知识。
2、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加减法的计算作为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估算的意义和方法;验算的重要性。
难点:从计算的意义上理解加减法的原理,并熟练地应对各种进位和退位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想一想,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