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作文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爱良畴)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作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迈出了中国
人遨游星汉的第一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
开启了中国人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壮举。
18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
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
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
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
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
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
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
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又是一载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
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
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
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
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让我们一同期待神舟十三号乘组在浩瀚苍穹再立新功,创造属于中国的太空探索新纪
录。
弘扬航天精神,书写时代篇章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
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
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还将首次在轨飞行6个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
将刷新聂海胜等人刚刚创造的110天的在轨飞行记录,创造新的中国高度。标志着中国航
天事业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展现了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
新贡献。
坚持独立自主,勇追航天强国梦。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回望“神舟”的飞天航
迹,中华民族“摘星揽月上九天”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而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更
进一步,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
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中国
载人飞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航天人不懈探索,顽强拼搏,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自立自强,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现了一次次零的突破。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再次彰显出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决心,为实现航天强国梦不懈努
力奋斗。
弘扬航天精神,勇攀科技新高峰。每一次成功发射,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每一次“腾飞”,都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把攻关当作永恒的课题,把
钻研当作天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奋斗不息,攻关不止,
攻克一道道难关,摧毁一个个顽固堡垒,以无数个“0到1”的突破,凝聚成丰硕的成果,
中国航天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探索浩瀚宇宙无止境,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破题攻关,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揭开宇宙的奥秘。
发挥制度优势,勇创航天新奇迹。载人飞船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
倾尽了技术团队的心血,聚合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以雄厚的国家实力做支撑,为科学
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集中
各界力量,汇聚多方智慧,共筑强国梦。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集
中协调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效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彰显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弘扬
载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实现“航
天梦”助推“中国梦”。
爱国精神在浩瀚苍穹永放光芒
①据悉,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
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 从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州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
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州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
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
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 这意味着,相较于神
州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
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背景:神舟13号于今日发射 )
②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
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
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
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他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一般难以承受。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
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 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
图”。 (提出论点:中国航天人是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者)
③在最近的神州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
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劳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
亲还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的站在鱼塘边播撒饲料、立于秧苗旁灌溉土地。中国航天人的
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
唯独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来自普通人家的航天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把
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
④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
虽然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
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却累并快乐着。虽然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
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
停按钮”。 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
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
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写中国航天人具有强大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⑤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
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与神州十三号的航天员一道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
我们依然要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
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
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
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倡导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保持闯劲和韧劲,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爱良畴)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作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迈出了中国
人遨游星汉的第一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
开启了中国人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壮举。
18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
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
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
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
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
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
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
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又是一载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
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
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
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
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让我们一同期待神舟十三号乘组在浩瀚苍穹再立新功,创造属于中国的太空探索新纪
录。
弘扬航天精神,书写时代篇章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
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
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还将首次在轨飞行6个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
将刷新聂海胜等人刚刚创造的110天的在轨飞行记录,创造新的中国高度。标志着中国航
天事业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展现了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
新贡献。
坚持独立自主,勇追航天强国梦。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回望“神舟”的飞天航
迹,中华民族“摘星揽月上九天”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而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更
进一步,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
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中国
载人飞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航天人不懈探索,顽强拼搏,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自立自强,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现了一次次零的突破。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再次彰显出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决心,为实现航天强国梦不懈努
力奋斗。
弘扬航天精神,勇攀科技新高峰。每一次成功发射,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每一次“腾飞”,都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把攻关当作永恒的课题,把
钻研当作天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奋斗不息,攻关不止,
攻克一道道难关,摧毁一个个顽固堡垒,以无数个“0到1”的突破,凝聚成丰硕的成果,
中国航天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探索浩瀚宇宙无止境,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破题攻关,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揭开宇宙的奥秘。
发挥制度优势,勇创航天新奇迹。载人飞船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
倾尽了技术团队的心血,聚合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以雄厚的国家实力做支撑,为科学
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集中
各界力量,汇聚多方智慧,共筑强国梦。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集
中协调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效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彰显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弘扬
载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实现“航
天梦”助推“中国梦”。
爱国精神在浩瀚苍穹永放光芒
①据悉,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
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 从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州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
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州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
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
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 这意味着,相较于神
州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
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背景:神舟13号于今日发射 )
②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
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
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
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他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一般难以承受。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
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 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
图”。 (提出论点:中国航天人是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者)
③在最近的神州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
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劳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
亲还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的站在鱼塘边播撒饲料、立于秧苗旁灌溉土地。中国航天人的
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
唯独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来自普通人家的航天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把
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
④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
虽然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
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却累并快乐着。虽然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
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
停按钮”。 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
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
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写中国航天人具有强大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⑤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
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与神州十三号的航天员一道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
我们依然要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
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
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
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倡导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保持闯劲和韧劲,开创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