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归骏奇)
ISG15蛋白促进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对Ⅰ型IFN表达
抑制的研究
陶洁;廖金虎;张倩;张信军;朱国强
【摘 要】为研究ISG15蛋白与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相互作用关
系,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ISG15基因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C129中,转染于
MDBK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SG15蛋白的细胞系E53.将猪源BVDV-
2分别感染E53细胞和MDBK细胞,收集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并测定病毒的
TCID50.结果显示ISG15蛋白对猪源BVDV-2复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定
量PCR检测猪源BVDV-2感染E53细胞内ISG15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病毒
感染的E53细胞内ISG1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猪源BVDV-2感染
能够显著提高ISG15基因的表达.此外,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经poly I:C处理后
感染SH-28株的MDBK和E53细胞内IFN-α和IFN-β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MDBK细胞内IFN-α和IFN-β表达量分别下降约2.49倍和3.31倍,而在E53细
胞中,IFN-α和IFN-β的表达量分别下降约6.29倍和9.71倍,表明过量表达ISG15
蛋白能够促进猪源BVDV-2对Ⅰ型IFN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猪源
BVDV-2逃逸细胞先天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年(卷),期】2015(037)009
【总页数】5页(P716-720)
【关键词】ISG15蛋白;猪源BVDV-2;Ⅰ型干扰素
【作 者】陶洁;廖金虎;张倩;张信军;朱国强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
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
201106;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
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
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
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
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
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852.65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流行日益广泛,在
国内外猪群中的感染现状已相当严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通常,猪感
染BVDV 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或表现出类似于猪瘟症状,因此猪BVDV 感染和
CSFV 感染常被混淆[2]。这不仅给猪瘟检疫带来了困难,也给BVDV 防控添加了
新的难题。BVDV 感染动物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以此逃避宿主先天免疫功能,并
在宿主机体中呈持续性感染[3]。研究证实,只有非致细胞病变(NCP)型BVDV 实
验性感染动物才能诱发持续性感染[4]。目前,关于BVDV 逃避机体先天免疫的机
制尚不清楚,而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制定更全面的防控措施,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控
制BVDV 在猪群和牛群中的感染。
泛素样蛋白ISG15 是干扰素α/β(IFN-α/β)信号的一个负调控因子,该蛋白可以抑
制多种DNA 病毒和RNA 病毒的增殖,属于宿主的天然免疫蛋白[5]。因此,阐明
ISG15 和猪源BVDV-2 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更清楚的了解ISG15 抗病毒机
制,也可以为深入研究猪源BVDV-2 逃避细胞先天免疫作用的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毒株、细胞、多抗及质粒 猪源BVDV-2 SH-28 株由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牛
肾细胞系(MDBK)和质粒pEC129[6]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教授赠予;
鼠抗ISG15 多克隆抗体由本实验室制备; DH5α 由本实验室保存。
1.2 主要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T4 DNA 连接酶、r Taq DNA 聚合酶、DL2000
Marker 均购自TaKaRa公司;Donor Equine Serum(HS)购自Hyclone(Thermo
scientific);G418 Sulfate 购自Sigma-Aldrich 公司;TRIzol Reagent、
Lipofectamine LTX and PlusTMReagent、SuperScript First-Strand Synthesis
System for RT-PCR购自Invitrogen 公司;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购自Roche 公司;poly I:C 购自Sigma公司。
1.3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 中登录的牛IFN 刺激因子ISG15 基因序列
(AF069133)设计一对引物,并在上下游引物末端分别引入NheⅠ和Bam HⅠ酶
切位点。引物由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表1)。
内参基因GAPDH、IFN-α、IFN-β 和ISG15 基因荧光定量PCR 引物由上海
Invitrogen 公司设计并合成(表1)。
表1 各基因的PCR 引物Table 1 PCR primers for amplification of the genes
1.4 ISG15 基因的扩增及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以人源IFN-α-2A 刺激MDBK
细胞后[7],提取细胞总RNA 并反转录制备cDNA,采用引物ISG15-1/2 PCR 扩
增ISG15 基因。以NheⅠ和Bam HⅠ双酶切后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C129 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C-ISG15,并进行测序鉴定。
1.5 稳定表达ISG15 蛋白细胞系的构建与筛选将G418 设定10 个浓度梯度,以
100 μg/mL 为递增值,分别为100 μg/mL~1 000 μg/mL,每组设3 个平行样。
连续培养10 d~14 d,待MDBK 细胞全部死亡时G418 的最低浓度为MDBK 细
胞最佳筛选浓度[8]。筛选稳定细胞系时使用的浓度比最佳筛选浓度高一个稀释度,
维持液浓度为最佳筛选浓度的一半。
参照Lipofectamine LTX and PlusTM Reagent 说明书,将pEC129-ISG15 转染
MDBK 细胞;培养6 h后,将细胞上清液换成含有10 % HS 的DMEM 完全培养
液。同时设置空质粒对照。参照文献[9]方法,将转染24 h 后的MDBK 细胞传代
至新的6 孔细胞板中(约2×104 个/孔)。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液更换为含最佳工
作浓度G418 的完全培养液进行抗性筛选;每2 d~3 d 更换一次培养基,直至阴
性对照组中细胞全部死亡;将转染质粒细胞孔内筛选培养基更换为维持培养基,即
调整G418 终浓度为300 μg/mL,继续培养细胞,直至6 孔板中长出单克隆细胞
团;将其进行胰酶消化传代,以含300 μg/mL G418 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并逐渐
扩大培养,形成稳定的传代细胞系,将其命名为E53。
1.6 稳定表达ISG15 蛋白细胞系的鉴定
1.6.1 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将第10 代建立的细胞系E53 铺于24 孔培养板,以
鼠抗ISG15 多克隆血清(1∶2 500)为一抗,FITC 标记的羊抗鼠IgG(1∶5 000)为
二抗进行ISG15 蛋白表达的IFA 鉴定[10]。
1.6.2 Western blot 鉴定 将第10 代建立的细胞系E53 细胞裂解后,进行收集细
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 电泳,转膜后以鼠抗ISG15 多克隆抗体(1∶2 500)为
一抗,HRP 标记的羊抗鼠IgG(1∶5 000)为二抗,进行ISG15 蛋白表达的
western blot 鉴定。
1.7 病毒增长曲线的绘制 将病毒(1 MOI)分别感染单层MDBK 细胞和E53 细胞。
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并分别测定其TCID50,绘制病毒在两
种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增长曲线。
1.8 I 型IFN 的荧光定量PCR 检测 弃去细胞上清,加入1 mL 细胞裂解液,4 ℃
作用30 min,收集单层细胞,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吸取400 μL上清液,
参照PrimeScriptTM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 说明书,提取细胞总
RNA 并反转录。将cDNA 稀释3 倍后作为模板,按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说明书,采用SYBR Green I 法进行荧光定量PCR 扩增,以
GAPDH 基因为内参,检测各样品中I 型IFN 的相对表达量。同时设阴性对照,检
测数据利用2-△△CT 方法进行处理[11]。采用SPASS13.0 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
析。
1.9 ISG15 对病毒诱导I 型IFN 表达影响的检测取等量的E53 细胞和MDBK 细胞
分别铺于6 孔细胞板中,24 h 后各孔内加入终浓度为50 μg/mL 的poly I:C;作
用6 h 后,各孔加入1 MOI BVDV-2;吸附1 h 后,弃去细胞上清,分别加入
DMEM 维持液继续培养;24 h 后,收集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细胞内
IFN-α 和IFN-β 的表达情况。
2 结果
2.1 ISG15 基因的扩增及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鉴定利用ISG15-1/2 引物PCR 扩增
ISG15 基因,结果显示,扩增片段约为500 bp,与预期相符(图1)。将PCR 扩增
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C129 中,经鉴定,重组质粒pEC-ISG15
构建正确。
图1 ISG15 的PCR 扩增Fig.1 Amplification of ISG15 gene by PCRM:DNA
Marker;1:ISG15 fragment amplified by PCR
2.2 稳定表达ISG15 蛋白细胞系的鉴定 经筛选,MDBK 细胞的最佳筛选浓度为
600 μg/mL G418,获得单克隆细胞团后,即利用300 μg/mL G418 的维持液进
行扩大培养。
以ISG15 多克隆抗体为一抗,对第10 代稳定细胞系E53 进行IFA 和western
blot 检测,同时设MDBK 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稳定细胞系E53能够稳
定表达ISG15 蛋白(图2)。
图2 过表达ISG15 细胞系E53 的IFA(A)和western blot(B)的鉴定Fig.2
Idetification of the ISG15 over-expressed cell line E53 by IFA(A)and western
blot(B)1:ISG15 over-expressed cell line E53;2:MDBK cells
2.3 ISG15 蛋白对BVDV-2 复制的影响 将BVDV-2以1 MOI 的剂量分别感染
E53 和MDBK 细胞,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其病毒滴度,并绘制病毒增长曲线。
结果表明,病毒在MDBK 细胞中滴度呈逐渐递增趋势,60 h 时病毒滴度达到峰值
(TCID50为10-6.5);在E53 细胞中,病毒滴度虽有所增长,但变化趋势不大,
60 h 时TCID50为10-3.8(图3)。两者差异显著(p<0.05),表明过表达ISG15 蛋
白对BVDV-2的复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图3 ISG15 蛋白对猪源BVDV-2 复制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ISG15 protein
on the replication of BVDV-2
2.4 BVDV-2 感染对ISG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将BVDV-2 以1 MOI 的剂量感染
E53 细胞同时设未感染的E53 细胞空白对照;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并提取
其总RNA,利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ISG15 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病毒感染的E53 细胞中ISG15 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
对照E53 细胞,48 h 时ISG15 基因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表明BVDV-2 感
染细胞后能够促进ISG15 的表达(图4)。
图4 猪源BVDV-2 感染细胞对ISG15 基因表达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pig
BVDV-2 infection on the relative mRNA transcription levels of ISG15 gene
2.5 ISG15 基因对BVDV-2 诱导I 型IFN 表达的影响 病毒感染MDBK 和E53 细
胞,结果表明均能够抑制由poly I:C 诱导产生的IFN-α 和IFN-β。MDBK细胞中,
IFN-α 和IFN-β 表达量分别下降约2.49 和3.31 倍;而E53 细胞中,IFN-α 和
IFN-β 分别下降约6.29 倍和9.71 倍,表明ISG15 蛋白的存在能够提高BVDV-2
抑制I 型IFN 表达的能力(图5)。
图5 ISG15 促进BVDV-2 抑制I 型IFN 表达Fig.5 The role of ISG15 on BVDV-
2 inhibited IFN-I
3 讨论
研究报道,ISG15 在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
复制,从而发挥抗病毒功能[12]。因此,研究ISG15 蛋白和猪源BVDV-2 之间相
互作用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ISG15 的抗病毒机制,也为猪源BVDV-2 逃避细胞
先天免疫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为BVDV 持续性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有助于制定更全面的BVDV 防控措施及BVDV 新型疫苗的研制。
SH-28 株是由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株NCP 型猪源BVDV-2 分离株,以此为基
点,结合以前所做的基础工作,本实验展开猪源BVDV-2 和ISG15 相互作用研究。
结果显示BVDV-2 SH-28 株在E53 细胞系中增殖速度明显下降,表明过量表达
ISG15 能够抑制猪源BVDV-2 复制。此外,感染BVDV-2 可以促进细胞内ISG15
的表达,这可能是由于BVDV-2感染细胞,激活了细胞的先天免疫,使ISG15 表
达量升高,从而发挥其抗病毒功能。此外,我们还研究了ISG15 蛋白对猪源
BVDV-2 抑制I 型IFN 表达的影响,将SH-28 株分别感染经poly I:C 处理的
MDBK 细胞和E53 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不同细胞内I 型IFN 的表达情
况,结果表明经SH-28株感染后,E53 细胞内I 型IFN 表达下降的倍数高于
MDBK 细胞内I 型IFN 下降的倍数,表明ISG15能够促进猪源BVDV-2 抑制I 型
IFN 的表达,为探索BVDV-2 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关文献】
[1]戴益民,张文波,刘文峰,等.江西部分地区猪瘟疑似病例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情况的初步
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7):12-14.
[2]王新平,周绪斌.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1998,19(1):1-4.
[3]骆延波,张绍学,柴家前,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免疫机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0,31(2):214-216.
[4]Peterhans E,Schweizer :a pestivirus inducing tolerance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J].Biologicals,2013,41(1):39-51.
[5]Sadler A J,Williams B eron-inducible antiviral effectors[J].Nat Rev
Immunol,2008,8(7):559-568.
[6]Wang Lin-shu,Sunyer J O,Bello L to C3d enhances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E2 glycoprotein of type 2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J].J Virol,2004,78(4):1616-1622.
[7]蔡新斌.ISG15 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与猪瘟病毒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2011.
[8]林美娟,薛志平,陈平华,等.抗生素G418 在甘蔗组织培养中的最佳筛选浓度[J].福建农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1):6-10.
[9]龙鼎新,李小玲,温元武.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COS7细胞系的筛选和鉴定[J].中南医学科学
杂志,2012,40(1):11-13.
[10]任敏,焦海宏,林燕清,等.基因2 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J].中国动物
传染病学报,2009,(4):20-25.
[11]韩猛立,黄新,钟发刚.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对IFN-α,β,γ mRNA 转录的
影响[J].中国 兽医学报,2012,32(008):1110-1115.
[12]刘畅乔,王琛,耿运琪.类泛素蛋白ISG15 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
展,2006,33(11):1023-1029.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归骏奇)
ISG15蛋白促进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对Ⅰ型IFN表达
抑制的研究
陶洁;廖金虎;张倩;张信军;朱国强
【摘 要】为研究ISG15蛋白与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相互作用关
系,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ISG15基因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C129中,转染于
MDBK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SG15蛋白的细胞系E53.将猪源BVDV-
2分别感染E53细胞和MDBK细胞,收集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并测定病毒的
TCID50.结果显示ISG15蛋白对猪源BVDV-2复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定
量PCR检测猪源BVDV-2感染E53细胞内ISG15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病毒
感染的E53细胞内ISG1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猪源BVDV-2感染
能够显著提高ISG15基因的表达.此外,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经poly I:C处理后
感染SH-28株的MDBK和E53细胞内IFN-α和IFN-β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MDBK细胞内IFN-α和IFN-β表达量分别下降约2.49倍和3.31倍,而在E53细
胞中,IFN-α和IFN-β的表达量分别下降约6.29倍和9.71倍,表明过量表达ISG15
蛋白能够促进猪源BVDV-2对Ⅰ型IFN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猪源
BVDV-2逃逸细胞先天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年(卷),期】2015(037)009
【总页数】5页(P716-720)
【关键词】ISG15蛋白;猪源BVDV-2;Ⅰ型干扰素
【作 者】陶洁;廖金虎;张倩;张信军;朱国强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
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
201106;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
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
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
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
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
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852.65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流行日益广泛,在
国内外猪群中的感染现状已相当严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通常,猪感
染BVDV 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或表现出类似于猪瘟症状,因此猪BVDV 感染和
CSFV 感染常被混淆[2]。这不仅给猪瘟检疫带来了困难,也给BVDV 防控添加了
新的难题。BVDV 感染动物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以此逃避宿主先天免疫功能,并
在宿主机体中呈持续性感染[3]。研究证实,只有非致细胞病变(NCP)型BVDV 实
验性感染动物才能诱发持续性感染[4]。目前,关于BVDV 逃避机体先天免疫的机
制尚不清楚,而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制定更全面的防控措施,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控
制BVDV 在猪群和牛群中的感染。
泛素样蛋白ISG15 是干扰素α/β(IFN-α/β)信号的一个负调控因子,该蛋白可以抑
制多种DNA 病毒和RNA 病毒的增殖,属于宿主的天然免疫蛋白[5]。因此,阐明
ISG15 和猪源BVDV-2 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更清楚的了解ISG15 抗病毒机
制,也可以为深入研究猪源BVDV-2 逃避细胞先天免疫作用的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毒株、细胞、多抗及质粒 猪源BVDV-2 SH-28 株由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牛
肾细胞系(MDBK)和质粒pEC129[6]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教授赠予;
鼠抗ISG15 多克隆抗体由本实验室制备; DH5α 由本实验室保存。
1.2 主要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T4 DNA 连接酶、r Taq DNA 聚合酶、DL2000
Marker 均购自TaKaRa公司;Donor Equine Serum(HS)购自Hyclone(Thermo
scientific);G418 Sulfate 购自Sigma-Aldrich 公司;TRIzol Reagent、
Lipofectamine LTX and PlusTMReagent、SuperScript First-Strand Synthesis
System for RT-PCR购自Invitrogen 公司;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购自Roche 公司;poly I:C 购自Sigma公司。
1.3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 中登录的牛IFN 刺激因子ISG15 基因序列
(AF069133)设计一对引物,并在上下游引物末端分别引入NheⅠ和Bam HⅠ酶
切位点。引物由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表1)。
内参基因GAPDH、IFN-α、IFN-β 和ISG15 基因荧光定量PCR 引物由上海
Invitrogen 公司设计并合成(表1)。
表1 各基因的PCR 引物Table 1 PCR primers for amplification of the genes
1.4 ISG15 基因的扩增及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以人源IFN-α-2A 刺激MDBK
细胞后[7],提取细胞总RNA 并反转录制备cDNA,采用引物ISG15-1/2 PCR 扩
增ISG15 基因。以NheⅠ和Bam HⅠ双酶切后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C129 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C-ISG15,并进行测序鉴定。
1.5 稳定表达ISG15 蛋白细胞系的构建与筛选将G418 设定10 个浓度梯度,以
100 μg/mL 为递增值,分别为100 μg/mL~1 000 μg/mL,每组设3 个平行样。
连续培养10 d~14 d,待MDBK 细胞全部死亡时G418 的最低浓度为MDBK 细
胞最佳筛选浓度[8]。筛选稳定细胞系时使用的浓度比最佳筛选浓度高一个稀释度,
维持液浓度为最佳筛选浓度的一半。
参照Lipofectamine LTX and PlusTM Reagent 说明书,将pEC129-ISG15 转染
MDBK 细胞;培养6 h后,将细胞上清液换成含有10 % HS 的DMEM 完全培养
液。同时设置空质粒对照。参照文献[9]方法,将转染24 h 后的MDBK 细胞传代
至新的6 孔细胞板中(约2×104 个/孔)。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液更换为含最佳工
作浓度G418 的完全培养液进行抗性筛选;每2 d~3 d 更换一次培养基,直至阴
性对照组中细胞全部死亡;将转染质粒细胞孔内筛选培养基更换为维持培养基,即
调整G418 终浓度为300 μg/mL,继续培养细胞,直至6 孔板中长出单克隆细胞
团;将其进行胰酶消化传代,以含300 μg/mL G418 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并逐渐
扩大培养,形成稳定的传代细胞系,将其命名为E53。
1.6 稳定表达ISG15 蛋白细胞系的鉴定
1.6.1 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将第10 代建立的细胞系E53 铺于24 孔培养板,以
鼠抗ISG15 多克隆血清(1∶2 500)为一抗,FITC 标记的羊抗鼠IgG(1∶5 000)为
二抗进行ISG15 蛋白表达的IFA 鉴定[10]。
1.6.2 Western blot 鉴定 将第10 代建立的细胞系E53 细胞裂解后,进行收集细
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 电泳,转膜后以鼠抗ISG15 多克隆抗体(1∶2 500)为
一抗,HRP 标记的羊抗鼠IgG(1∶5 000)为二抗,进行ISG15 蛋白表达的
western blot 鉴定。
1.7 病毒增长曲线的绘制 将病毒(1 MOI)分别感染单层MDBK 细胞和E53 细胞。
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并分别测定其TCID50,绘制病毒在两
种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增长曲线。
1.8 I 型IFN 的荧光定量PCR 检测 弃去细胞上清,加入1 mL 细胞裂解液,4 ℃
作用30 min,收集单层细胞,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吸取400 μL上清液,
参照PrimeScriptTM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 说明书,提取细胞总
RNA 并反转录。将cDNA 稀释3 倍后作为模板,按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说明书,采用SYBR Green I 法进行荧光定量PCR 扩增,以
GAPDH 基因为内参,检测各样品中I 型IFN 的相对表达量。同时设阴性对照,检
测数据利用2-△△CT 方法进行处理[11]。采用SPASS13.0 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
析。
1.9 ISG15 对病毒诱导I 型IFN 表达影响的检测取等量的E53 细胞和MDBK 细胞
分别铺于6 孔细胞板中,24 h 后各孔内加入终浓度为50 μg/mL 的poly I:C;作
用6 h 后,各孔加入1 MOI BVDV-2;吸附1 h 后,弃去细胞上清,分别加入
DMEM 维持液继续培养;24 h 后,收集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细胞内
IFN-α 和IFN-β 的表达情况。
2 结果
2.1 ISG15 基因的扩增及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鉴定利用ISG15-1/2 引物PCR 扩增
ISG15 基因,结果显示,扩增片段约为500 bp,与预期相符(图1)。将PCR 扩增
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C129 中,经鉴定,重组质粒pEC-ISG15
构建正确。
图1 ISG15 的PCR 扩增Fig.1 Amplification of ISG15 gene by PCRM:DNA
Marker;1:ISG15 fragment amplified by PCR
2.2 稳定表达ISG15 蛋白细胞系的鉴定 经筛选,MDBK 细胞的最佳筛选浓度为
600 μg/mL G418,获得单克隆细胞团后,即利用300 μg/mL G418 的维持液进
行扩大培养。
以ISG15 多克隆抗体为一抗,对第10 代稳定细胞系E53 进行IFA 和western
blot 检测,同时设MDBK 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稳定细胞系E53能够稳
定表达ISG15 蛋白(图2)。
图2 过表达ISG15 细胞系E53 的IFA(A)和western blot(B)的鉴定Fig.2
Idetification of the ISG15 over-expressed cell line E53 by IFA(A)and western
blot(B)1:ISG15 over-expressed cell line E53;2:MDBK cells
2.3 ISG15 蛋白对BVDV-2 复制的影响 将BVDV-2以1 MOI 的剂量分别感染
E53 和MDBK 细胞,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其病毒滴度,并绘制病毒增长曲线。
结果表明,病毒在MDBK 细胞中滴度呈逐渐递增趋势,60 h 时病毒滴度达到峰值
(TCID50为10-6.5);在E53 细胞中,病毒滴度虽有所增长,但变化趋势不大,
60 h 时TCID50为10-3.8(图3)。两者差异显著(p<0.05),表明过表达ISG15 蛋
白对BVDV-2的复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图3 ISG15 蛋白对猪源BVDV-2 复制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ISG15 protein
on the replication of BVDV-2
2.4 BVDV-2 感染对ISG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将BVDV-2 以1 MOI 的剂量感染
E53 细胞同时设未感染的E53 细胞空白对照;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并提取
其总RNA,利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ISG15 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病毒感染的E53 细胞中ISG15 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
对照E53 细胞,48 h 时ISG15 基因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表明BVDV-2 感
染细胞后能够促进ISG15 的表达(图4)。
图4 猪源BVDV-2 感染细胞对ISG15 基因表达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pig
BVDV-2 infection on the relative mRNA transcription levels of ISG15 gene
2.5 ISG15 基因对BVDV-2 诱导I 型IFN 表达的影响 病毒感染MDBK 和E53 细
胞,结果表明均能够抑制由poly I:C 诱导产生的IFN-α 和IFN-β。MDBK细胞中,
IFN-α 和IFN-β 表达量分别下降约2.49 和3.31 倍;而E53 细胞中,IFN-α 和
IFN-β 分别下降约6.29 倍和9.71 倍,表明ISG15 蛋白的存在能够提高BVDV-2
抑制I 型IFN 表达的能力(图5)。
图5 ISG15 促进BVDV-2 抑制I 型IFN 表达Fig.5 The role of ISG15 on BVDV-
2 inhibited IFN-I
3 讨论
研究报道,ISG15 在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
复制,从而发挥抗病毒功能[12]。因此,研究ISG15 蛋白和猪源BVDV-2 之间相
互作用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ISG15 的抗病毒机制,也为猪源BVDV-2 逃避细胞
先天免疫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为BVDV 持续性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有助于制定更全面的BVDV 防控措施及BVDV 新型疫苗的研制。
SH-28 株是由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株NCP 型猪源BVDV-2 分离株,以此为基
点,结合以前所做的基础工作,本实验展开猪源BVDV-2 和ISG15 相互作用研究。
结果显示BVDV-2 SH-28 株在E53 细胞系中增殖速度明显下降,表明过量表达
ISG15 能够抑制猪源BVDV-2 复制。此外,感染BVDV-2 可以促进细胞内ISG15
的表达,这可能是由于BVDV-2感染细胞,激活了细胞的先天免疫,使ISG15 表
达量升高,从而发挥其抗病毒功能。此外,我们还研究了ISG15 蛋白对猪源
BVDV-2 抑制I 型IFN 表达的影响,将SH-28 株分别感染经poly I:C 处理的
MDBK 细胞和E53 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不同细胞内I 型IFN 的表达情
况,结果表明经SH-28株感染后,E53 细胞内I 型IFN 表达下降的倍数高于
MDBK 细胞内I 型IFN 下降的倍数,表明ISG15能够促进猪源BVDV-2 抑制I 型
IFN 的表达,为探索BVDV-2 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关文献】
[1]戴益民,张文波,刘文峰,等.江西部分地区猪瘟疑似病例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情况的初步
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7):12-14.
[2]王新平,周绪斌.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1998,19(1):1-4.
[3]骆延波,张绍学,柴家前,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免疫机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0,31(2):214-216.
[4]Peterhans E,Schweizer :a pestivirus inducing tolerance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J].Biologicals,2013,41(1):39-51.
[5]Sadler A J,Williams B eron-inducible antiviral effectors[J].Nat Rev
Immunol,2008,8(7):559-568.
[6]Wang Lin-shu,Sunyer J O,Bello L to C3d enhances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E2 glycoprotein of type 2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J].J Virol,2004,78(4):1616-1622.
[7]蔡新斌.ISG15 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与猪瘟病毒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2011.
[8]林美娟,薛志平,陈平华,等.抗生素G418 在甘蔗组织培养中的最佳筛选浓度[J].福建农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1):6-10.
[9]龙鼎新,李小玲,温元武.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COS7细胞系的筛选和鉴定[J].中南医学科学
杂志,2012,40(1):11-13.
[10]任敏,焦海宏,林燕清,等.基因2 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J].中国动物
传染病学报,2009,(4):20-25.
[11]韩猛立,黄新,钟发刚.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对IFN-α,β,γ mRNA 转录的
影响[J].中国 兽医学报,2012,32(008):1110-1115.
[12]刘畅乔,王琛,耿运琪.类泛素蛋白ISG15 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
展,2006,33(11):1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