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发(作者:娄莱)
专 业
………………
..
密
………………
教 学 班
.
封
………………
..
装
学生证号
………………………
..
订
学生姓名
…………………
线
座位
…………………………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二〇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12 级 冶金技术班 专业 电解铝生产工艺 试卷(1)
命题:李亚明 审题:朱淑艳 2014年 6 月 12日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30分。
评卷人
1.写出铝电解反应方程式 2Al2O3+ 3C==4Al+ 3CO2↑ ,从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
理论上每生产一吨铝需要 1889kg 氧化铝。
2.效应分摊压降是通过对 效应系数 和 应持续时间 来进行控制。
3.槽工作电压是由电解槽的 阳极压降 、 阴极压降 、分解压降
、 电解质压降 、 槽周围母线压降 组成。
4.电解质分子比是指电解质中 氟化钠 与 氟化铝 的分子数之比。中性
电解质分子比 等于3 ,分子比 大于3 的为碱性电解质,分子比 小于3 的
为酸性电解质。
5.铝电解生产中,铝水与电解质的分离靠两种液体的 密度差 实现,在实际生
产中,只有减小 电解质 的密度来增大 密度差 使两种液体分离良好。
6.电解槽的极距一般指 阳极底掌 到 铝液镜面 之间的垂直距离。
7.直流电单耗是由 电流效率 和 槽平均电压 决定的。
8.电解质中氧化铝的溶解量随分子比的降低而 降低 。
9.冰晶石—氧化铝熔液的粘度随氧化铝浓度增大而 增加 。
10.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电流效率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增加而 增加 。
11.氟化镁能 减少 铝在冰晶石—氧化铝溶液中的溶解损失量。
12.氟化锂的主要缺点是明显降低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 溶解度 和 溶解速度 。
13.在电解槽的使用过程中,氟化钙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 炉帮 的形成。
14.添加碳酸锂时,要考虑电解质中氟化铝的 损失 和氧化铝的 生成 。
15.氟化镁的主要优点是降低电解质的 初晶点 。
第1页 共6页
得 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评卷人
(√ )1、在熄灭效应过程中,应根据效应电压的高低确定熄灭效应的时间。
(× )2、电解质电阻随着分子比的降低而降低。
(√ )3、焦粒焙烧法是利用焦粒产生的热量进行焙烧。
(× )4、随着电解质中氟化铝量的增加,电解质电阻将会下降。
(× )5、降低设定电压就能降低直流电单耗。
(√ )6、分子比为2.4~2.55的电解质属于酸性电解质。
(√ )7、电解槽发生效应时,如果效应指示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表示电解槽内存
在局部短路现象。
(√ )8、电解质中有过剩的氟化铝时,铝液-电解质的界面张力将增大。
(× )9、冰晶石—氧化铝熔液在960℃时的密度比铝液大。
(× )10、铝电解的极化电压等于分解电压。
得 分
三、选择题:每空1 分, 共10分。
评卷人
1.铝的电化当量是( C )。
A、0.3356kg/A.h B、2.980 kg/A.h C、0.3356g/A.h或2.980A.h/g D、
2980 A.h/g
2.阳极碳块的作用是( C )。
A、导电 B、平衡磁场 C、导电和参加反应 D、平衡磁场和参加反应
3.下列添加剂能降低电解质熔液密度的是( C )。
A、CaF2和NaCl B、CaF2和MgF2 C、NaCl和LiF D、MgF2和LiF
4.铝电解过程中,发生在阴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2Al2O3+ 3C==4Al+ 3CO2↑ B、Al2O3 +C==Al +CO2+ CO
C、Al3 +3e==Al D、C2O2 - 4e==CO2
5.下列添加剂能提高氧化铝在电解质熔液溶解度的是( D )。
A、CaF2和NaCl B、NaCl和LiF C、MgF2和LiF D、以上都不是
6.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中,阳极上的电解产物是( D )。
A、铝液 B、CO2气体 C、CO气体 D、CO2和CO气体
7.电耗率(直流电单耗)是由( C )决定的。
A、电流强度 B、槽电压 C、槽电压和电流效率 D、电流效率
8.在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中,焙烧效果最好的是( C )。
A、铝液焙烧法 B、焦粒焙烧法 C、燃气焙烧法 D、无法比较
9.电解质分子比是指电解质中( A )的分子数之比。
第2页 共6页
专 业
………………
..
密
………………
教 学 班
.
封
………………
..
装
学生证号
………………………
..
订
学生姓名
…………………
线
座位
…………………………
.
A、氟化钠与氟化铝 B、氟化铝与氟化钠 C、氟化钠与氧化铝 D、氧化铝与氟化铝
10.在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中,操作程度最简单的是( A )。
A、铝液焙烧法 B、焦粒焙烧法 C、燃气焙烧法 D、无法比较
得 分
四、多选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评卷人
1.铝液焙烧法与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相比较,描述正确的是(D、E )
A、 焙烧速度快;B、焙烧能量利用率高; C、焙烧效果好; D、操作简单;
E、对内衬寿命影响大。
2.新启动电解槽为形成规整稳定的炉膛,在启动后期应( B、C、D )
A、保持低电解质水平;B、保持适当高的槽电压;C、设置较短的AEW间隔;
D、保持高分子比; E、设置正常生产时的加料间隔。
3.以下对确定出铝量的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A、C、E )
A、正常情况下,每次出铝量要接近出铝周期内的产铝量;
B、保持高铝水平生产;
C、槽况异常时,可利用出铝量调整失控的炉膛和生产技术条件;
D、确保电解槽内的在产铝量;
E、在正常生产时,出铝量要平稳,避免急剧的波动。
4.铝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损失是(A、B、C )。
A、铝的溶解损失 B、电流空耗 C、钠离子放电 D、氧化铝的溶解损失
5.盘存电解槽中在产铝量所选择的惰性指示剂必须满足(A、B、C )。
A、在铝液中易于溶解和扩散均匀化 B、不进入阳极和电解质中
C、由原料带来的惰性指示剂量基本稳定 D、惰性指示剂必须具有导电性
6.造成铝电解过程中电流效率降低的原因是(A、B、C )。
A、铝的溶解损失 B、电流空耗 C、钠离子放电 D、机械和物理损失
7.下面对铝电解槽阳极效应于生产有利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B、D、F )。
A、可调整电解槽的热平衡;B、可作为Al2O3投入量的校正依据;
C、可促进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D、可洁净电解质,清理阳极底掌,规整炉膛;
E、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促进氧化铝迅速参与电化学反应;
F、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使局部突出的伸腿熔化使炉膛规整。
8.阳极消耗速度与(A、B、C )有关。
A、阳极电流密度 B、电流效率 C、阳极假比重 D、阳极真比重
9.导电母线的电压降取决于(A、B、C )
A、电阻率 B、电流密度 C、母线长度 D、电流效率
第3页 共6页
10.降低电解质导电度的添加剂有(A、C、D)
A、氟化铝 B、氟花锂 C、氟花钙 D、氟化镁
得 分
五、简答题: 每小题4分, 共8分。
评卷人
1.保持适当的铝水平有什么作用?电解质水平过低对电解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 保持适当铝水平的作用是:
1)它保护着阴极碳块,减少生成炭化铝;
2)它使阳极
底掌中央部位多余的热量通过这层良导体传输到阳极四周,使槽内各部分温度趋
于均匀;
3)它填充了槽底上高洼不平之处,使电流比较均匀地通过槽底;
4)高铝液层能够削弱磁场产生的作用力。
电解质水平过低对电解生产的影响有:
1)电解槽水平过低时,电解槽的热稳定性小,电解质温度容易波动;
2)溶解氧化铝的量减少,电解槽容易生成沉淀;
3)电解质容易冷缩,粘度增大,甚至造成电压波动;
4)严重时阳极效应系数增大,电耗增加。
2.简述铝电解的基本原理及阴、阳上的电化学反应式。
答:电解槽通入直流电,溶解在电解质里的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阳极
上得到气态物质,在阴极上即得到液体铝,其电化学反应为:阳极反应:3O2-(络合
的) 1.5C-6e→1.5CO2
阴极反应:2Al3 (络合的) 6e→2AL
合并上二式,则得总反应式:
Al2O3 1.5C=2Al 1.5CO2
得 分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 共12分。
评卷人
1.已知电解质质量为6t,分子比为2.8,Al2O3的含量3%,MgF2含量为5%,现将调
整分子比为2.3,求所需添加的氟化铝量。
答:设K——冰晶石分子比;W——冰晶石的质量;X——NaF质量;Y——AlF3质量
电解质中的冰晶石质量为:W=6000*(1-0.08)=5520(kg)
X+Y=W
第4页 共6页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娄莱)
专 业
………………
..
密
………………
教 学 班
.
封
………………
..
装
学生证号
………………………
..
订
学生姓名
…………………
线
座位
…………………………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二〇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12 级 冶金技术班 专业 电解铝生产工艺 试卷(1)
命题:李亚明 审题:朱淑艳 2014年 6 月 12日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30分。
评卷人
1.写出铝电解反应方程式 2Al2O3+ 3C==4Al+ 3CO2↑ ,从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
理论上每生产一吨铝需要 1889kg 氧化铝。
2.效应分摊压降是通过对 效应系数 和 应持续时间 来进行控制。
3.槽工作电压是由电解槽的 阳极压降 、 阴极压降 、分解压降
、 电解质压降 、 槽周围母线压降 组成。
4.电解质分子比是指电解质中 氟化钠 与 氟化铝 的分子数之比。中性
电解质分子比 等于3 ,分子比 大于3 的为碱性电解质,分子比 小于3 的
为酸性电解质。
5.铝电解生产中,铝水与电解质的分离靠两种液体的 密度差 实现,在实际生
产中,只有减小 电解质 的密度来增大 密度差 使两种液体分离良好。
6.电解槽的极距一般指 阳极底掌 到 铝液镜面 之间的垂直距离。
7.直流电单耗是由 电流效率 和 槽平均电压 决定的。
8.电解质中氧化铝的溶解量随分子比的降低而 降低 。
9.冰晶石—氧化铝熔液的粘度随氧化铝浓度增大而 增加 。
10.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电流效率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增加而 增加 。
11.氟化镁能 减少 铝在冰晶石—氧化铝溶液中的溶解损失量。
12.氟化锂的主要缺点是明显降低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 溶解度 和 溶解速度 。
13.在电解槽的使用过程中,氟化钙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 炉帮 的形成。
14.添加碳酸锂时,要考虑电解质中氟化铝的 损失 和氧化铝的 生成 。
15.氟化镁的主要优点是降低电解质的 初晶点 。
第1页 共6页
得 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评卷人
(√ )1、在熄灭效应过程中,应根据效应电压的高低确定熄灭效应的时间。
(× )2、电解质电阻随着分子比的降低而降低。
(√ )3、焦粒焙烧法是利用焦粒产生的热量进行焙烧。
(× )4、随着电解质中氟化铝量的增加,电解质电阻将会下降。
(× )5、降低设定电压就能降低直流电单耗。
(√ )6、分子比为2.4~2.55的电解质属于酸性电解质。
(√ )7、电解槽发生效应时,如果效应指示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表示电解槽内存
在局部短路现象。
(√ )8、电解质中有过剩的氟化铝时,铝液-电解质的界面张力将增大。
(× )9、冰晶石—氧化铝熔液在960℃时的密度比铝液大。
(× )10、铝电解的极化电压等于分解电压。
得 分
三、选择题:每空1 分, 共10分。
评卷人
1.铝的电化当量是( C )。
A、0.3356kg/A.h B、2.980 kg/A.h C、0.3356g/A.h或2.980A.h/g D、
2980 A.h/g
2.阳极碳块的作用是( C )。
A、导电 B、平衡磁场 C、导电和参加反应 D、平衡磁场和参加反应
3.下列添加剂能降低电解质熔液密度的是( C )。
A、CaF2和NaCl B、CaF2和MgF2 C、NaCl和LiF D、MgF2和LiF
4.铝电解过程中,发生在阴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2Al2O3+ 3C==4Al+ 3CO2↑ B、Al2O3 +C==Al +CO2+ CO
C、Al3 +3e==Al D、C2O2 - 4e==CO2
5.下列添加剂能提高氧化铝在电解质熔液溶解度的是( D )。
A、CaF2和NaCl B、NaCl和LiF C、MgF2和LiF D、以上都不是
6.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中,阳极上的电解产物是( D )。
A、铝液 B、CO2气体 C、CO气体 D、CO2和CO气体
7.电耗率(直流电单耗)是由( C )决定的。
A、电流强度 B、槽电压 C、槽电压和电流效率 D、电流效率
8.在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中,焙烧效果最好的是( C )。
A、铝液焙烧法 B、焦粒焙烧法 C、燃气焙烧法 D、无法比较
9.电解质分子比是指电解质中( A )的分子数之比。
第2页 共6页
专 业
………………
..
密
………………
教 学 班
.
封
………………
..
装
学生证号
………………………
..
订
学生姓名
…………………
线
座位
…………………………
.
A、氟化钠与氟化铝 B、氟化铝与氟化钠 C、氟化钠与氧化铝 D、氧化铝与氟化铝
10.在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中,操作程度最简单的是( A )。
A、铝液焙烧法 B、焦粒焙烧法 C、燃气焙烧法 D、无法比较
得 分
四、多选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评卷人
1.铝液焙烧法与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相比较,描述正确的是(D、E )
A、 焙烧速度快;B、焙烧能量利用率高; C、焙烧效果好; D、操作简单;
E、对内衬寿命影响大。
2.新启动电解槽为形成规整稳定的炉膛,在启动后期应( B、C、D )
A、保持低电解质水平;B、保持适当高的槽电压;C、设置较短的AEW间隔;
D、保持高分子比; E、设置正常生产时的加料间隔。
3.以下对确定出铝量的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A、C、E )
A、正常情况下,每次出铝量要接近出铝周期内的产铝量;
B、保持高铝水平生产;
C、槽况异常时,可利用出铝量调整失控的炉膛和生产技术条件;
D、确保电解槽内的在产铝量;
E、在正常生产时,出铝量要平稳,避免急剧的波动。
4.铝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损失是(A、B、C )。
A、铝的溶解损失 B、电流空耗 C、钠离子放电 D、氧化铝的溶解损失
5.盘存电解槽中在产铝量所选择的惰性指示剂必须满足(A、B、C )。
A、在铝液中易于溶解和扩散均匀化 B、不进入阳极和电解质中
C、由原料带来的惰性指示剂量基本稳定 D、惰性指示剂必须具有导电性
6.造成铝电解过程中电流效率降低的原因是(A、B、C )。
A、铝的溶解损失 B、电流空耗 C、钠离子放电 D、机械和物理损失
7.下面对铝电解槽阳极效应于生产有利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B、D、F )。
A、可调整电解槽的热平衡;B、可作为Al2O3投入量的校正依据;
C、可促进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D、可洁净电解质,清理阳极底掌,规整炉膛;
E、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促进氧化铝迅速参与电化学反应;
F、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使局部突出的伸腿熔化使炉膛规整。
8.阳极消耗速度与(A、B、C )有关。
A、阳极电流密度 B、电流效率 C、阳极假比重 D、阳极真比重
9.导电母线的电压降取决于(A、B、C )
A、电阻率 B、电流密度 C、母线长度 D、电流效率
第3页 共6页
10.降低电解质导电度的添加剂有(A、C、D)
A、氟化铝 B、氟花锂 C、氟花钙 D、氟化镁
得 分
五、简答题: 每小题4分, 共8分。
评卷人
1.保持适当的铝水平有什么作用?电解质水平过低对电解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 保持适当铝水平的作用是:
1)它保护着阴极碳块,减少生成炭化铝;
2)它使阳极
底掌中央部位多余的热量通过这层良导体传输到阳极四周,使槽内各部分温度趋
于均匀;
3)它填充了槽底上高洼不平之处,使电流比较均匀地通过槽底;
4)高铝液层能够削弱磁场产生的作用力。
电解质水平过低对电解生产的影响有:
1)电解槽水平过低时,电解槽的热稳定性小,电解质温度容易波动;
2)溶解氧化铝的量减少,电解槽容易生成沉淀;
3)电解质容易冷缩,粘度增大,甚至造成电压波动;
4)严重时阳极效应系数增大,电耗增加。
2.简述铝电解的基本原理及阴、阳上的电化学反应式。
答:电解槽通入直流电,溶解在电解质里的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阳极
上得到气态物质,在阴极上即得到液体铝,其电化学反应为:阳极反应:3O2-(络合
的) 1.5C-6e→1.5CO2
阴极反应:2Al3 (络合的) 6e→2AL
合并上二式,则得总反应式:
Al2O3 1.5C=2Al 1.5CO2
得 分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 共12分。
评卷人
1.已知电解质质量为6t,分子比为2.8,Al2O3的含量3%,MgF2含量为5%,现将调
整分子比为2.3,求所需添加的氟化铝量。
答:设K——冰晶石分子比;W——冰晶石的质量;X——NaF质量;Y——AlF3质量
电解质中的冰晶石质量为:W=6000*(1-0.08)=5520(kg)
X+Y=W
第4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