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元芮波)
中山陵与孙中山崇拜和记忆
领袖崇拜是政治领袖或者政治集团本着扩大政治影响、增进政治权威之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
组织地进行种种宣传,或者倡导各种公共性的行动,来树立某个领袖人物至高无上的政治形象。在近代中
国,国民党为确立“党治国家”的权威,通过中山陵的营造和谒陵活动,逐渐确立起孙中山的国家偶像、
精神权威的地位,增进对孙中山的领袖崇拜和记忆。
[1]P376
本文试图以“中山陵”为视角,分析中山陵在构
建孙中山的领袖崇拜与记忆中所起的作用。
一、孙中山去世与各地的追悼活动
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经历二次革命、护国
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之后,晚年的孙中山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确立起明确、
坚决的反帝立场。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孙中
山的一生孜孜以求,追求着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
遗嘱葬于南京紫金山麓。
民国初年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思虑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前途,期望某个能够力挽狂澜、拯救时艰的
新式民族英雄的出现。孙中山特殊的生命历程、思想抱负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这种心理期待的最佳人选。
这种期待和寄托心理随着孙中山本人的逝世而弥漫开来。作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元首,孙中山在近代中国历
史上无疑具有特殊地位。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人极力颂扬孙中山的伟大,尤其称颂他在开创现代中国
历史新纪元方面的独特地位,并且有人将他与美国的华盛顿、俄国的列宁相提并论。如戴季陶的挽联云:
“继往开来道统直追孔子;吊民伐罪功业并美列宁”。即使政治立场不同的一方,他们同样承认孙中山作
为共和元勋的历史地位,对其谋求国家富强、民生幸福的孜孜努力颇表钦敬。当时民国政权的代表临时执
政段祺瑞,得知孙中山逝世后立即发布哀悼令:“前临时大总统孙文,倡导共和,肇我华夏。辛亥之役,
成功不居。仍于国计算民生,殚心擘画,宏谟毅力,薄海同钦。”西方的一些报刊更将孙中山与印度之甘
地、土耳其之凯末尔、俄之列宁、美之威尔逊并列为“现代五杰之先知先觉者”。
1925年3月19日,孙中山的灵柩从协和医院移往中央公园社稷坛。从3月24日至4月1日在中央公
园举行的公祭仪式,各界前往参加仅签字留名者就达75万多人,当时几乎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参加了公祭
仪式,足见民众对于孙中山的崇拜之情。在公祭结束后,国民党将孙中山的灵柩移至西山碧云寺,举行暂
厝仪式。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举行孙中山的追悼仪式。少数追悼活动由民间团体组织举办,但大部分、
尤其是省市级大规模追悼会,则是由各地国民党党部操办,旨在利用孙中山追悼仪式,宣传孙中山崇拜。
广东省的追悼仪式遍布全省,直至县城及乡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孙中山最先被广东民众奉为精神领袖。
通过对孙中山的悼念活动,民众初步确立对孙中山的偶像崇拜,这是中国政治空间第一次大规模拓展
与利用国家与政党的力量有效地向下层渗透。在孙中山的追悼仪式营造氛围中,民众不同程度上形成对“孙
中山”象征符号的共同记忆。通过对孙中山的哀悼仪式,不仅让人们寄托哀思,更使人们了解孙中山,认
同孙中山的政治意涵,并能继承遗志,为再造民国奋斗。国民党也通过普及化的哀悼仪式,吸引和动员大
批民众参与,大大地提升了该党在民众中的声望。从孙中山的哀悼中催生出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主义精神,
激起对孙中山缅怀和崇拜心理。
当时关于孙中山的葬礼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进入民国,最高规格的葬礼为国葬。在1917年4
月,北京政府分别为开国元勋黄兴,反袁护国功臣蔡锷举行国葬典礼。段祺瑞政府在1925年3月17日议
决为孙中山举行“国葬”。但对于国民党来说,孙中山身后丧事并不仅仅是对孙中山个人的交代,而且关
系到孙中山历史地位的构型和国民党政治资源的积累。国民党人自然不愿意看到此种权力落入自己的政敌
之手,主张“葬仪用国民体制,以示平等”。
[4]P864
[2]
国民党人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构建“国父”这一精神
偶像,将之推广为整个国家的象征,使党员和国人“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与信念的坚定”,从而营造出一
种新式象征权威,确立“总理孙先生”的独特地位。
二、中山陵的修建与“奉安大典”
孙中山的遗嘱中选择安葬于南京紫金山麓,这与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内涵之间有一定
关联,南京凝聚着汉人的种族历史记忆。孙中山主张推翻满族统治,光复汉人政权,“葬身南京紫金山麓,
不忘辛亥革命也”。孙中山试图通过葬身南京,为身后的国民党和全体国民留下一个强烈的信号,提醒他
们继续努力,以完成自己身前未竟之功。
在北京的治丧活动结束之后,国民党人随即开始在南京为孙中山修筑墓地。中山陵的修筑,从1925
年4月勘察墓址到1929年春主体工程完工,前后用了4年时间,国民党人专门设立“孙中山先生丧事筹
备委员会”主持陵墓修建和丧葬事宜。当时中山陵的设计方案由葬事筹备处面向国内外公开竞征,这是对
传统陵墓设计方式的大胆革新,国民党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一种民主、开放、求新的姿态。最终
吕彦直的设计图案大获赞赏,他设计的中山陵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意,“形势及气魄极似中
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聘请吕彦直为建筑师,负责建造过程中的所有设计、绘图、
拟文、填发付款证书、监督、验收等事务。
中山陵的修建,采取“开放的纪念性”的构想,与中国传统的陵墓相比,中山陵体现鲜明的公共性和
平民气质,其纪念功能面向更加广泛的大众;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体现中西结合的特征,传达中国文化的时
代出新。中山陵的祭堂内顶为斗式样藻井,墓室的内顶为穹隆状藻井,按照吕彦直的设计,都用青、白、
红三色小块砌磁镶饰,拼成国民党党徽形状,白日居中,青天环绕,外色为红色底面,象征着“青天白日
满地红”之意。同样,中山陵有着许多文字衬饰。牌坊中门门楣上,刻着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
字;陵门中门上方镶有一块石额,上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字,祭堂3扇门的门楣,分别刻着
张静江所书“民族”“民权”、“民生”6个篆体金字,中门上方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镏金大字的石
额。在陵墓中所有文字当中,碑文别具深意。碑身背面空白无物,正面只有简短的三行文字,自右至左
竖排为:“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山陵的碑文虽然只有短短13字,
却彰显出人们对他的极力尊崇之意,也凸显“党葬”的性质,强调以党的名义来安葬孙中山。
中山陵的整体结构和细部装饰,营造了古朴淡雅、宏壮开阔、贴近自然的氛围,突出一个纳天地之正
气、取中外之精华、承继往开来的形象。国民党人努力表现出孙中山人生境界的伟大与高远,不仅是为了
让孙中山永垂不朽,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伟大、高远境界的推崇、期求和自许,树立起“孙中山”这一偶
像,作为新式国家权威的象征和凝聚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1929年5月底举行的孙中山的“奉安大典”仪式同样强化民众对孙中山的记忆与崇拜。1925年4
月以后,孙中山的遗体一直“暂厝”北京香山碧云寺,直到1929年5月孙中山的灵榇从北京运往南京中
山陵正式安葬。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声势波及全国,奉安大典的迎榇宣传列车停靠北平—浦口沿线27
个车站,在各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巡游宣传活动中,采用公开演讲、散发宣传品、演放有关孙中山
革命事迹的各种电影,用留声机播放孙中山的演说唱片,张贴各种迎榇图画和标语等宣传手段。现场参与
巡游宣传活动者以地方党务和公务人员、学生、军人、有组织的工人居多。在各地的民众积极参与下,借
助现代的组织技术和传播手段,国民党将领袖崇拜意识灌输到了普通民众身上。
孙中山的奉安大典是纪念孙中山最隆重的一次“党葬”仪式。奉安大典的规模前所未有,震动全国,
超越了传统帝王葬礼在时间、空间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局限,在全国各地产生广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与到政治活动,极大地增强政党的组织力量。
[11]P152
[10]P145
[9]
[8]
[7]
[6]
[5]
奉安大典同样具有强大而广泛的社会动员功能,将全国各地大批民众纳入孙中山纪念体系,动员下层民众
对孙中山的追悼纪念仪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
旷世盛典,孙中山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国民党也逐步取得民众的认同,加强其统治的政治合法性。
三、谒陵活动与孙中山的领袖崇拜
孙中山安葬中山陵后,谒陵成为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将孙中山与中山陵视为正义化身和
民族象征。谒陵作为表达政治主张的形式之一,逐步成为民国新的常态性仪式,并得以广泛举行。总理陵
园管理委员会当局于1929年9月颁布《谒陵规则》,规定中山陵祭堂每天都对游人开放,3—10月每天开
放9个小时,11—2月每天开放7小时。中山陵建成之后,前往参谒、游览者络绎不绝。据总理陵园管理
委员会警卫处的统计,从1929年9月到1931年5月,谒陵人数即有33.5万,最多的月份达到67000人,
最少的月份也有2000人。
[12]P318
中山陵不仅是孙中山的陵墓,国民党还从传统礼仪予以其民国宗庙的法统地位。一般大规模的集体谒
陵仪式都有祭文,让世人感受到国民政府振兴国家的努力之诚,同时使得谒陵者在仪式中深切感受到赓续
总理遗志的神圣使命。国民党将谒陵活动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每逢孙中山纪念日、重大节日都举行大规
模谒陵仪式。在大规模的集体谒陵活动中,谒陵者齐集祭堂后,一般举行如下仪式:全体肃立、奏乐、全
体唱党歌、向孙中山坐像敬献花圈,向孙中山坐像行“最敬礼”(三鞠躬),恭读“总理遗嘱”,全体低头
默念三分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人们加深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
在中山陵,除了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组织的定期和临时性集体谒陵行为以外,各级、各地党政军警机关、
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不定期的集体谒陵活动更加频繁。人们从各地到达中山陵后,在山下广场即可仰视
中山陵祭堂,当人们经过一条长达480米的墓道,进入陵门,登上392级台阶,抬眼便见祭堂大门上方“天
地正气”四个大字,以及门楣上的“民权”、“民族”、“民生”六个字,体悟中山陵所承载的政治意蕴。步
入祭堂,便见孙中山的雕像巍然居中而坐,双目平视。头顶上方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图案,古朴而庄严。堂
内墙壁的石刻文字,简洁而有力。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传达着一种无声而有形的力量,使谒陵者的心态
一时间仿佛超越了时空,沉浸在“孙中山”这一形象所连接起来的意义网络里。当人们瞻仰孙中山的高大
坐像,崇敬和哀思油然而生,再参与庄严神圣的祭拜仪式,立即融入仪式所营造的庄严、神圣的祭奠氛围。
整个仪式过程充满着宗教式的崇拜和虔诚,更容易升华人们的情感,增强其对孙中山的崇拜心理,铭刻难
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民国时期的谒陵活动,使得孙中山及中山陵成为近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象征符号。对孙中山的
偶像崇拜其最本质的内核是民族主义,因此,谒陵仪式的功能是凝聚中华民族、激发民族主义,它在建构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强化民族认同方面曾经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反复的谒陵纪念活动,将“孙中山”这一
形象与之相连的意义体系不断传输给国人,强化国人的主流历史记忆。
[13]
中山陵这座独特的纪念建筑逐渐
深入人心,向国人传递政治意蕴与历史记忆。
四、结语
孙中山逝世后,全国各地兴起的追悼活动,民众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对“孙中山”象征符号的共同记
忆。通过对孙中山的哀悼仪式,不仅让人们寄托哀思,而且对孙中山有更多的民族认同。国民党自命为孙
中山的忠诚继承者,强调通过孙中山崇拜来统领人心,凝聚民气,建构国民对“党治国家”的认同。中山
陵的修建树立起孙中山这一精神偶像,作为凝聚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奉安大典”的党葬仪式,广泛唤
起民众对孙中山的历史记忆,将孙中山的领袖崇拜灌输到普通民众身上。庄严肃穆的谒陵纪念活动,不仅
将“孙中山”的记忆深入国民心中,更激发起国人的民族意识,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强化民族的认同。建
筑承载着历史,巍峨的中山陵彰显着孙中山的伟大品格与不朽精神,激励着后人为民族富强而努力奋斗。
【注释】:
[1]李恭忠 :《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第376页
[2]文娜:《从挽联看孙中山去世后的政坛恩怨》,领导文萃,2013年第7期
[3]当时围绕着孙中山的葬礼有着“国葬”与“党葬”之争,北京段祺瑞政府授予孙中山“国葬”的名分,
国民党人为实现孙中山的未竟事业,主张将革命目标融入丧事操办中,以“党葬”的名义确立国民党为孙
中山等人开创的现代中国革命的当然继承者。
[4] 茅家琦: 《孙中山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64页
[5] 马晓,周学鹰,《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中山陵的建筑设计意匠》,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6] 在中山陵修筑过程中,建筑师吕彦直起到重要作用,他不仅是中山陵的设计者,而且负责所有中山陵
工程,监理陵工,积劳成疾,在陵墓即将落成之际病逝。1930年,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决议,在陵墓奠基
室内为吕彦直立纪念碑。
[7] 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 惠之:《中山陵为何无墓志铭》,文史博览,2016年第1期
[9] 沙文涛:《国民党对孙中山丧事的政治运作》,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第2期
[10] 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11]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
第 152页
[12] 李恭忠 :《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3]陈蕴茜:《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构建》,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第318页
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元芮波)
中山陵与孙中山崇拜和记忆
领袖崇拜是政治领袖或者政治集团本着扩大政治影响、增进政治权威之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
组织地进行种种宣传,或者倡导各种公共性的行动,来树立某个领袖人物至高无上的政治形象。在近代中
国,国民党为确立“党治国家”的权威,通过中山陵的营造和谒陵活动,逐渐确立起孙中山的国家偶像、
精神权威的地位,增进对孙中山的领袖崇拜和记忆。
[1]P376
本文试图以“中山陵”为视角,分析中山陵在构
建孙中山的领袖崇拜与记忆中所起的作用。
一、孙中山去世与各地的追悼活动
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经历二次革命、护国
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之后,晚年的孙中山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确立起明确、
坚决的反帝立场。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孙中
山的一生孜孜以求,追求着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
遗嘱葬于南京紫金山麓。
民国初年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思虑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前途,期望某个能够力挽狂澜、拯救时艰的
新式民族英雄的出现。孙中山特殊的生命历程、思想抱负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这种心理期待的最佳人选。
这种期待和寄托心理随着孙中山本人的逝世而弥漫开来。作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元首,孙中山在近代中国历
史上无疑具有特殊地位。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人极力颂扬孙中山的伟大,尤其称颂他在开创现代中国
历史新纪元方面的独特地位,并且有人将他与美国的华盛顿、俄国的列宁相提并论。如戴季陶的挽联云:
“继往开来道统直追孔子;吊民伐罪功业并美列宁”。即使政治立场不同的一方,他们同样承认孙中山作
为共和元勋的历史地位,对其谋求国家富强、民生幸福的孜孜努力颇表钦敬。当时民国政权的代表临时执
政段祺瑞,得知孙中山逝世后立即发布哀悼令:“前临时大总统孙文,倡导共和,肇我华夏。辛亥之役,
成功不居。仍于国计算民生,殚心擘画,宏谟毅力,薄海同钦。”西方的一些报刊更将孙中山与印度之甘
地、土耳其之凯末尔、俄之列宁、美之威尔逊并列为“现代五杰之先知先觉者”。
1925年3月19日,孙中山的灵柩从协和医院移往中央公园社稷坛。从3月24日至4月1日在中央公
园举行的公祭仪式,各界前往参加仅签字留名者就达75万多人,当时几乎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参加了公祭
仪式,足见民众对于孙中山的崇拜之情。在公祭结束后,国民党将孙中山的灵柩移至西山碧云寺,举行暂
厝仪式。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举行孙中山的追悼仪式。少数追悼活动由民间团体组织举办,但大部分、
尤其是省市级大规模追悼会,则是由各地国民党党部操办,旨在利用孙中山追悼仪式,宣传孙中山崇拜。
广东省的追悼仪式遍布全省,直至县城及乡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孙中山最先被广东民众奉为精神领袖。
通过对孙中山的悼念活动,民众初步确立对孙中山的偶像崇拜,这是中国政治空间第一次大规模拓展
与利用国家与政党的力量有效地向下层渗透。在孙中山的追悼仪式营造氛围中,民众不同程度上形成对“孙
中山”象征符号的共同记忆。通过对孙中山的哀悼仪式,不仅让人们寄托哀思,更使人们了解孙中山,认
同孙中山的政治意涵,并能继承遗志,为再造民国奋斗。国民党也通过普及化的哀悼仪式,吸引和动员大
批民众参与,大大地提升了该党在民众中的声望。从孙中山的哀悼中催生出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主义精神,
激起对孙中山缅怀和崇拜心理。
当时关于孙中山的葬礼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进入民国,最高规格的葬礼为国葬。在1917年4
月,北京政府分别为开国元勋黄兴,反袁护国功臣蔡锷举行国葬典礼。段祺瑞政府在1925年3月17日议
决为孙中山举行“国葬”。但对于国民党来说,孙中山身后丧事并不仅仅是对孙中山个人的交代,而且关
系到孙中山历史地位的构型和国民党政治资源的积累。国民党人自然不愿意看到此种权力落入自己的政敌
之手,主张“葬仪用国民体制,以示平等”。
[4]P864
[2]
国民党人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构建“国父”这一精神
偶像,将之推广为整个国家的象征,使党员和国人“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与信念的坚定”,从而营造出一
种新式象征权威,确立“总理孙先生”的独特地位。
二、中山陵的修建与“奉安大典”
孙中山的遗嘱中选择安葬于南京紫金山麓,这与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内涵之间有一定
关联,南京凝聚着汉人的种族历史记忆。孙中山主张推翻满族统治,光复汉人政权,“葬身南京紫金山麓,
不忘辛亥革命也”。孙中山试图通过葬身南京,为身后的国民党和全体国民留下一个强烈的信号,提醒他
们继续努力,以完成自己身前未竟之功。
在北京的治丧活动结束之后,国民党人随即开始在南京为孙中山修筑墓地。中山陵的修筑,从1925
年4月勘察墓址到1929年春主体工程完工,前后用了4年时间,国民党人专门设立“孙中山先生丧事筹
备委员会”主持陵墓修建和丧葬事宜。当时中山陵的设计方案由葬事筹备处面向国内外公开竞征,这是对
传统陵墓设计方式的大胆革新,国民党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一种民主、开放、求新的姿态。最终
吕彦直的设计图案大获赞赏,他设计的中山陵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意,“形势及气魄极似中
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聘请吕彦直为建筑师,负责建造过程中的所有设计、绘图、
拟文、填发付款证书、监督、验收等事务。
中山陵的修建,采取“开放的纪念性”的构想,与中国传统的陵墓相比,中山陵体现鲜明的公共性和
平民气质,其纪念功能面向更加广泛的大众;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体现中西结合的特征,传达中国文化的时
代出新。中山陵的祭堂内顶为斗式样藻井,墓室的内顶为穹隆状藻井,按照吕彦直的设计,都用青、白、
红三色小块砌磁镶饰,拼成国民党党徽形状,白日居中,青天环绕,外色为红色底面,象征着“青天白日
满地红”之意。同样,中山陵有着许多文字衬饰。牌坊中门门楣上,刻着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
字;陵门中门上方镶有一块石额,上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字,祭堂3扇门的门楣,分别刻着
张静江所书“民族”“民权”、“民生”6个篆体金字,中门上方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镏金大字的石
额。在陵墓中所有文字当中,碑文别具深意。碑身背面空白无物,正面只有简短的三行文字,自右至左
竖排为:“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山陵的碑文虽然只有短短13字,
却彰显出人们对他的极力尊崇之意,也凸显“党葬”的性质,强调以党的名义来安葬孙中山。
中山陵的整体结构和细部装饰,营造了古朴淡雅、宏壮开阔、贴近自然的氛围,突出一个纳天地之正
气、取中外之精华、承继往开来的形象。国民党人努力表现出孙中山人生境界的伟大与高远,不仅是为了
让孙中山永垂不朽,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伟大、高远境界的推崇、期求和自许,树立起“孙中山”这一偶
像,作为新式国家权威的象征和凝聚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1929年5月底举行的孙中山的“奉安大典”仪式同样强化民众对孙中山的记忆与崇拜。1925年4
月以后,孙中山的遗体一直“暂厝”北京香山碧云寺,直到1929年5月孙中山的灵榇从北京运往南京中
山陵正式安葬。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声势波及全国,奉安大典的迎榇宣传列车停靠北平—浦口沿线27
个车站,在各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巡游宣传活动中,采用公开演讲、散发宣传品、演放有关孙中山
革命事迹的各种电影,用留声机播放孙中山的演说唱片,张贴各种迎榇图画和标语等宣传手段。现场参与
巡游宣传活动者以地方党务和公务人员、学生、军人、有组织的工人居多。在各地的民众积极参与下,借
助现代的组织技术和传播手段,国民党将领袖崇拜意识灌输到了普通民众身上。
孙中山的奉安大典是纪念孙中山最隆重的一次“党葬”仪式。奉安大典的规模前所未有,震动全国,
超越了传统帝王葬礼在时间、空间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局限,在全国各地产生广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与到政治活动,极大地增强政党的组织力量。
[11]P152
[10]P145
[9]
[8]
[7]
[6]
[5]
奉安大典同样具有强大而广泛的社会动员功能,将全国各地大批民众纳入孙中山纪念体系,动员下层民众
对孙中山的追悼纪念仪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
旷世盛典,孙中山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国民党也逐步取得民众的认同,加强其统治的政治合法性。
三、谒陵活动与孙中山的领袖崇拜
孙中山安葬中山陵后,谒陵成为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将孙中山与中山陵视为正义化身和
民族象征。谒陵作为表达政治主张的形式之一,逐步成为民国新的常态性仪式,并得以广泛举行。总理陵
园管理委员会当局于1929年9月颁布《谒陵规则》,规定中山陵祭堂每天都对游人开放,3—10月每天开
放9个小时,11—2月每天开放7小时。中山陵建成之后,前往参谒、游览者络绎不绝。据总理陵园管理
委员会警卫处的统计,从1929年9月到1931年5月,谒陵人数即有33.5万,最多的月份达到67000人,
最少的月份也有2000人。
[12]P318
中山陵不仅是孙中山的陵墓,国民党还从传统礼仪予以其民国宗庙的法统地位。一般大规模的集体谒
陵仪式都有祭文,让世人感受到国民政府振兴国家的努力之诚,同时使得谒陵者在仪式中深切感受到赓续
总理遗志的神圣使命。国民党将谒陵活动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每逢孙中山纪念日、重大节日都举行大规
模谒陵仪式。在大规模的集体谒陵活动中,谒陵者齐集祭堂后,一般举行如下仪式:全体肃立、奏乐、全
体唱党歌、向孙中山坐像敬献花圈,向孙中山坐像行“最敬礼”(三鞠躬),恭读“总理遗嘱”,全体低头
默念三分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人们加深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
在中山陵,除了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组织的定期和临时性集体谒陵行为以外,各级、各地党政军警机关、
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不定期的集体谒陵活动更加频繁。人们从各地到达中山陵后,在山下广场即可仰视
中山陵祭堂,当人们经过一条长达480米的墓道,进入陵门,登上392级台阶,抬眼便见祭堂大门上方“天
地正气”四个大字,以及门楣上的“民权”、“民族”、“民生”六个字,体悟中山陵所承载的政治意蕴。步
入祭堂,便见孙中山的雕像巍然居中而坐,双目平视。头顶上方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图案,古朴而庄严。堂
内墙壁的石刻文字,简洁而有力。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传达着一种无声而有形的力量,使谒陵者的心态
一时间仿佛超越了时空,沉浸在“孙中山”这一形象所连接起来的意义网络里。当人们瞻仰孙中山的高大
坐像,崇敬和哀思油然而生,再参与庄严神圣的祭拜仪式,立即融入仪式所营造的庄严、神圣的祭奠氛围。
整个仪式过程充满着宗教式的崇拜和虔诚,更容易升华人们的情感,增强其对孙中山的崇拜心理,铭刻难
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民国时期的谒陵活动,使得孙中山及中山陵成为近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象征符号。对孙中山的
偶像崇拜其最本质的内核是民族主义,因此,谒陵仪式的功能是凝聚中华民族、激发民族主义,它在建构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强化民族认同方面曾经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反复的谒陵纪念活动,将“孙中山”这一
形象与之相连的意义体系不断传输给国人,强化国人的主流历史记忆。
[13]
中山陵这座独特的纪念建筑逐渐
深入人心,向国人传递政治意蕴与历史记忆。
四、结语
孙中山逝世后,全国各地兴起的追悼活动,民众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对“孙中山”象征符号的共同记
忆。通过对孙中山的哀悼仪式,不仅让人们寄托哀思,而且对孙中山有更多的民族认同。国民党自命为孙
中山的忠诚继承者,强调通过孙中山崇拜来统领人心,凝聚民气,建构国民对“党治国家”的认同。中山
陵的修建树立起孙中山这一精神偶像,作为凝聚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奉安大典”的党葬仪式,广泛唤
起民众对孙中山的历史记忆,将孙中山的领袖崇拜灌输到普通民众身上。庄严肃穆的谒陵纪念活动,不仅
将“孙中山”的记忆深入国民心中,更激发起国人的民族意识,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强化民族的认同。建
筑承载着历史,巍峨的中山陵彰显着孙中山的伟大品格与不朽精神,激励着后人为民族富强而努力奋斗。
【注释】:
[1]李恭忠 :《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第376页
[2]文娜:《从挽联看孙中山去世后的政坛恩怨》,领导文萃,2013年第7期
[3]当时围绕着孙中山的葬礼有着“国葬”与“党葬”之争,北京段祺瑞政府授予孙中山“国葬”的名分,
国民党人为实现孙中山的未竟事业,主张将革命目标融入丧事操办中,以“党葬”的名义确立国民党为孙
中山等人开创的现代中国革命的当然继承者。
[4] 茅家琦: 《孙中山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64页
[5] 马晓,周学鹰,《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中山陵的建筑设计意匠》,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6] 在中山陵修筑过程中,建筑师吕彦直起到重要作用,他不仅是中山陵的设计者,而且负责所有中山陵
工程,监理陵工,积劳成疾,在陵墓即将落成之际病逝。1930年,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决议,在陵墓奠基
室内为吕彦直立纪念碑。
[7] 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 惠之:《中山陵为何无墓志铭》,文史博览,2016年第1期
[9] 沙文涛:《国民党对孙中山丧事的政治运作》,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第2期
[10] 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11]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
第 152页
[12] 李恭忠 :《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3]陈蕴茜:《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构建》,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第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