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罕琳怡)
第3O卷第4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0 No.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ug.2009
文章编号:1672—6987(2009)04—0337—04
氯化聚乙烯/丁腈橡胶 共混胶的过氧化物硫化
高新文,陈春花,曹江勇。辛振祥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摘 要:考察了氯化聚乙烯/丁腈橡胶(CM/NBR)共混胶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其性能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CP和TAIC用量分别为2.5和3.5份时共混胶有最佳的力
学性能。同时通过流化仪得到了CM和NBR有相近的硫化交联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
子,进一步证明了DCP和TAIC的最佳用量为,2.5和3.5份。
关键词:CM;NBR;并用胶;硫化动力学;活化能
中图分类号:TQ 330.38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zati0n of the Peroxide Vulcanized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Nitrile Rubber Blends
GAO Xin’wen,CHEN Chun-hua,CAO Jiang-yong,XIN Zhen-xiang
(Key Laboratory of Rubber—plastics,Ministry of Edu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China)
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oxide vulcanization process of CM/NBR rubber
blends were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rubber blends behaved the best mechanical
property when the dosages of DCP and TAlC were 2.5 and 3.5 phr.Addtionally,CM
and NBR rubbers showed a similar activation energy and frequency factor as studied by
the rheometer,which proved that the best composition of the dosages of DCP and TAlC
were 2.5 and 3.5 phr.
Key words:CM;NBR;blends;vulcanization kinetics;activation energy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是聚乙烯通过氯取
代反应而制成的无规生成物。由于主链上不含双
键,CM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抗臭氧性、耐化学药
品性和抗冲击性能,同时由于含有大量的氯原子
侧基,C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1],广泛应用于汽车
1 实验部分
1.1材料与仪器
CM135B(氯含量35 ),青岛海晶化工有限
公司;NBR3430(丙烯腈含量34 ),德国拜尔公
司;TAlC,浙江黄岩东海化工厂;DCP,上海高桥
用燃料油管。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其耐油性逊于
丁腈橡胶(NBR),硫化速度较慢,交联剂的选择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等。本工作考察了CM/
NBR并用胶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通过计算CM
和NBR的硫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及频率因子,找
出了DCP与TAIC的最佳用量。
收稿日期:2008—09—1 7
作者简介:高新文(1982~),男,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
石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其它原材料均为市售。
开放式炼胶机,X(S)K一160,上海双翼橡塑机
械有限公司;自动硫化机,HS 1007-RTMO,佳鑫
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硫化测定仪,GT—
M2000一A,台湾高铁公司;电子拉力机,AI-
338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O卷
7000S,台湾高铁公司。
1.2基本配方
化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说明DCP可以明显提高
共混胶的交联密度。但是在实际的硫化过程中,
存在着歧化反应,阻碍大分子的交联,且自由基浓
基本配方(份):CMI35B 50,NBR3430 50,
MgO 4.0,三盐0.5,DCP变量,TAIC变量。
配方变量见表1。
表1胶料配方变量
Table 1 Experimental formulations
1.3性能测试
压缩永久变形按照GB 1683—81法压缩
25 ,在23℃恒压72 h测出硫化胶恒定形变压
缩永久变形;耐油性能按GB/T 1690—92在100
℃下放置72 h后测体积变化率及质量变化率;热
空气老化按GB/T 3512—2001在100℃下老化72
h;拉伸强度按GB/T 528—1992测试。
1.4试样的制备
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1 mm,NBR和CM分
别薄通5次,然后共混,再薄通5次,待用。把辊
距调到2 mm,将塑炼后的生胶放人开炼机,待包
辊后,依次加入氧化镁、三盐等小料,最后加入
DCP和TAIC,分别打三角包、打卷各5次,然后
出片。停放16 h后翻炼,在25 t油压平板硫化机
上硫化试片。
2结果与讨论
2.1共混胶硫化特性
DCP和TAIC硫化体系对共混胶硫化特性
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不同配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
Table 2 C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ML/(dN・m)0.96
MH/(dN・m)8.7
£10/S 75
tgo/S 737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DCP和TAIC用量增
加胶料最高扭矩值增大,胶料焦烧时间缩短,正硫
度过高,歧化反应率增大,所以随着DCP用量的
增加,t。。出现增加的趋势。
2.2硫化体系对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DCP和TAIC用量对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
响,结果见表3。
表3不同硫化橡胶的力学性能
Table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从表3可以看出共混胶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
变化情况。
(1)拉伸强度随DCP和TAIC用量的增加先
增大后减小,在DCP和TAIC用量分别为2.5份
和3.5份时拉伸强度为8.2 MPa。随着硫化剂用
量增加胶料的交联密度逐渐增大,交联网络结构
由不完善到完善,但交联密度进一步增大又破坏
了交联结构,使其存在缺陷。所以胶料的拉伸强
度随交联剂的增大先升高后减小。
(2)随着DCP用量增加,胶料的压缩永久变
形减小,当DCP和TAIC用量大于2.5份和3.5
份时,胶料有较小的压缩永久变形,变形值小于
11.6 。胶料的压缩永久变形反映了胶料的弹
性和耐蠕变的能力。增加DCP的用量,胶料的交
联密度提高,耐蠕变能力增大,所以胶料有较低的
压缩永久变形。
(3)随DCP和TAIC用量增加,老化后拉伸
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DCP和
TAIC用量分别超过2.5份和3.5份时胶料有较
高的保持率。这可能是因为在热空气老化条件
第4期 高新文等:氯化聚乙烯/丁腈橡胶共混胶的过氧化物硫化 339
下,交联助剂TAIC用量较多时,发生环化均相聚
lnV—InA~E/RT
∞
(1)
(2)
M
合,由于环化低聚物与橡胶相容性存在差异,因而
体系可能出现相分离I3]。随着DCP用量增加,共
混胶交联密度增大。交联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形
成不完善的交联网络,老化性能下降。
(4)随着TAIC和DCP用量增加,胶料浸油
V一(MH—ME)/(z9o~t10)
式中: 交联速率;Mu——最大转矩(N・
2 2 1 3 2 2 1
m);M ——最小转矩(N・m);t 。——硫化交联
5 0 5 0
3
5 0 5 O
诱导时间(S); 。。——工艺正硫化交联时间(s);
T——绝对温度(K);R——气体常数(8.314 J・
(tool・K) );E——硫化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3 3 2 4 3 3 2
前后的质量变化率减小。当DCP和交联助剂
4
5 O 5 O 5 0 5 0
TAIC用量增多,胶料的交联密度增大、交联网络
(J・mol );A——频率因子。
密集度大,油类小分子扩散人橡胶大分子间的能
表4分别列出了CM与NBR在不同DCP和
力下降,共混胶浸油后质量变化率减小。
TAIC用量及不同温度下的硫化特性值。
7 O 8 6
2.3 CM与NBR的表观活化能与频率因子 由表4中的数据( 。。一t 。)和(MH—ML)代入
7 7 9 5
双组分构成的两相聚合物其结构为3种区域
式(2),计算得到 。由式(1)中一ln 与1/丁作
结构,即2种聚合物各自独立的相和在2相之间
图(见图1),由斜率和截距得到E和A(见表5)。
L L L O O L
的界面层。如果共混物体系内每一种聚合物相的
从表5可以看出,C1与N1、C3与N3、C4与
硫化反应的阿累尼乌斯表观活化能[4 相近时,则
6 9 3 3 5m
N4有着相似的活化能,C1与N1的频率因子相
意味着硫化反应的活化分子所越过的临界能都大
近。由此可知,当采用DCP为2.5份、TAIC为
致相同,这样就可以增大两相聚合物同步硫化的
3.5份时,CM与NBR两相有相匹配的硫化速
0 3 5 7
6 O 7 7
可能性 引。
率,实现了两相硫化相容,进一步证明了共混胶在
利用杨启发[5 对硬橡胶硫化交联过程M 、
DCP和TAIC用量分别为2.5和3.5份时有最
ME、t。。、t 。的关系可以得到:
佳的力学性能。
L L
6
%
6
∞
蚰
3
∞
4
表4不同配方CM和NBR的硫化特性值
Table 4 C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2 2 2 1
1 1 4 9
配方号DCP/份TAIC/份
6 O 2 2
t9o—tlo MH—ML £9o—tl0 MH—ML 9o一£1o
*:c1~C4表示CM配方,N1~N4表示NBR配方,配方中只有硫化体系变量;t单位s;M单位dN・m.
图1 ~InV与T一 关系图
Fig.1 The relationship of—lnV and T一
6 O
7 1
%黜湖
5 5
2 2
0 L
7
3 3
5 5
3 9
4
9
6
5
9
O
6
0
9
3
4 1
3
4
1
2
4
34O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表5不同配方CM和NBR的E及A值
第3O卷
(3)随着DCP和TAIC用量增加,胶料老化
Table 5 E and A value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变化率和浸油后质量变化率呈下降趋势。在
DcP用量为2.3~3.5份、TAIC用量为1.0~
1.5份时共混胶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当DCP用
量大于3.5份时共混胶有较好的耐油性能。
(4)得到了CM/NBR共混胶在硫化体系
DCP为2.5份、TAIC为3.5份时有相近的活化
能和频率因子,其宏观表现出具有相匹配的硫化
3结论
(1)在助交联剂TAIC的作用下,过氧化物
DCP均裂为自由基,并与交饱和的氯化聚乙烯和
不饱和的丁腈橡胶发生了交联反应。随着DCP
和TAIC用量增加,共混胶最高扭矩值增大,焦烧
时间缩短。
(2)随着DCP和TAIC用量增加,拉伸强度、
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压缩永久变形减小。在
DCP用量为2.5份、TAIC用量为3.5份时,胶料
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速率,进一步证明了CM/NBR硫化体系的最佳
用量。
参 考 文 献
[1]谢随志,刘登祥,周鸣峦.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3杨清芝.现代橡胶工艺学[M3.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129-134.
[3]苏志忠,陈朝晖,王迪珍.助交联剂TAC和TAIC对EPDM
过氧化物硫化的影响EJ].橡胶工业,2000,47(10):594—
598.
[43夏少武.活化能及其计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10.
E5I杨启发.丁基橡胶硫化动力学分析[J].合成橡胶工业,
1993,16(5):283.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罕琳怡)
第3O卷第4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0 No.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ug.2009
文章编号:1672—6987(2009)04—0337—04
氯化聚乙烯/丁腈橡胶 共混胶的过氧化物硫化
高新文,陈春花,曹江勇。辛振祥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摘 要:考察了氯化聚乙烯/丁腈橡胶(CM/NBR)共混胶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其性能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CP和TAIC用量分别为2.5和3.5份时共混胶有最佳的力
学性能。同时通过流化仪得到了CM和NBR有相近的硫化交联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
子,进一步证明了DCP和TAIC的最佳用量为,2.5和3.5份。
关键词:CM;NBR;并用胶;硫化动力学;活化能
中图分类号:TQ 330.38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zati0n of the Peroxide Vulcanized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Nitrile Rubber Blends
GAO Xin’wen,CHEN Chun-hua,CAO Jiang-yong,XIN Zhen-xiang
(Key Laboratory of Rubber—plastics,Ministry of Edu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China)
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oxide vulcanization process of CM/NBR rubber
blends were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rubber blends behaved the best mechanical
property when the dosages of DCP and TAlC were 2.5 and 3.5 phr.Addtionally,CM
and NBR rubbers showed a similar activation energy and frequency factor as studied by
the rheometer,which proved that the best composition of the dosages of DCP and TAlC
were 2.5 and 3.5 phr.
Key words:CM;NBR;blends;vulcanization kinetics;activation energy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是聚乙烯通过氯取
代反应而制成的无规生成物。由于主链上不含双
键,CM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抗臭氧性、耐化学药
品性和抗冲击性能,同时由于含有大量的氯原子
侧基,C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1],广泛应用于汽车
1 实验部分
1.1材料与仪器
CM135B(氯含量35 ),青岛海晶化工有限
公司;NBR3430(丙烯腈含量34 ),德国拜尔公
司;TAlC,浙江黄岩东海化工厂;DCP,上海高桥
用燃料油管。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其耐油性逊于
丁腈橡胶(NBR),硫化速度较慢,交联剂的选择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等。本工作考察了CM/
NBR并用胶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通过计算CM
和NBR的硫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及频率因子,找
出了DCP与TAIC的最佳用量。
收稿日期:2008—09—1 7
作者简介:高新文(1982~),男,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
石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其它原材料均为市售。
开放式炼胶机,X(S)K一160,上海双翼橡塑机
械有限公司;自动硫化机,HS 1007-RTMO,佳鑫
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硫化测定仪,GT—
M2000一A,台湾高铁公司;电子拉力机,AI-
338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O卷
7000S,台湾高铁公司。
1.2基本配方
化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说明DCP可以明显提高
共混胶的交联密度。但是在实际的硫化过程中,
存在着歧化反应,阻碍大分子的交联,且自由基浓
基本配方(份):CMI35B 50,NBR3430 50,
MgO 4.0,三盐0.5,DCP变量,TAIC变量。
配方变量见表1。
表1胶料配方变量
Table 1 Experimental formulations
1.3性能测试
压缩永久变形按照GB 1683—81法压缩
25 ,在23℃恒压72 h测出硫化胶恒定形变压
缩永久变形;耐油性能按GB/T 1690—92在100
℃下放置72 h后测体积变化率及质量变化率;热
空气老化按GB/T 3512—2001在100℃下老化72
h;拉伸强度按GB/T 528—1992测试。
1.4试样的制备
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1 mm,NBR和CM分
别薄通5次,然后共混,再薄通5次,待用。把辊
距调到2 mm,将塑炼后的生胶放人开炼机,待包
辊后,依次加入氧化镁、三盐等小料,最后加入
DCP和TAIC,分别打三角包、打卷各5次,然后
出片。停放16 h后翻炼,在25 t油压平板硫化机
上硫化试片。
2结果与讨论
2.1共混胶硫化特性
DCP和TAIC硫化体系对共混胶硫化特性
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不同配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
Table 2 C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ML/(dN・m)0.96
MH/(dN・m)8.7
£10/S 75
tgo/S 737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DCP和TAIC用量增
加胶料最高扭矩值增大,胶料焦烧时间缩短,正硫
度过高,歧化反应率增大,所以随着DCP用量的
增加,t。。出现增加的趋势。
2.2硫化体系对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DCP和TAIC用量对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
响,结果见表3。
表3不同硫化橡胶的力学性能
Table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从表3可以看出共混胶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
变化情况。
(1)拉伸强度随DCP和TAIC用量的增加先
增大后减小,在DCP和TAIC用量分别为2.5份
和3.5份时拉伸强度为8.2 MPa。随着硫化剂用
量增加胶料的交联密度逐渐增大,交联网络结构
由不完善到完善,但交联密度进一步增大又破坏
了交联结构,使其存在缺陷。所以胶料的拉伸强
度随交联剂的增大先升高后减小。
(2)随着DCP用量增加,胶料的压缩永久变
形减小,当DCP和TAIC用量大于2.5份和3.5
份时,胶料有较小的压缩永久变形,变形值小于
11.6 。胶料的压缩永久变形反映了胶料的弹
性和耐蠕变的能力。增加DCP的用量,胶料的交
联密度提高,耐蠕变能力增大,所以胶料有较低的
压缩永久变形。
(3)随DCP和TAIC用量增加,老化后拉伸
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DCP和
TAIC用量分别超过2.5份和3.5份时胶料有较
高的保持率。这可能是因为在热空气老化条件
第4期 高新文等:氯化聚乙烯/丁腈橡胶共混胶的过氧化物硫化 339
下,交联助剂TAIC用量较多时,发生环化均相聚
lnV—InA~E/RT
∞
(1)
(2)
M
合,由于环化低聚物与橡胶相容性存在差异,因而
体系可能出现相分离I3]。随着DCP用量增加,共
混胶交联密度增大。交联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形
成不完善的交联网络,老化性能下降。
(4)随着TAIC和DCP用量增加,胶料浸油
V一(MH—ME)/(z9o~t10)
式中: 交联速率;Mu——最大转矩(N・
2 2 1 3 2 2 1
m);M ——最小转矩(N・m);t 。——硫化交联
5 0 5 0
3
5 0 5 O
诱导时间(S); 。。——工艺正硫化交联时间(s);
T——绝对温度(K);R——气体常数(8.314 J・
(tool・K) );E——硫化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3 3 2 4 3 3 2
前后的质量变化率减小。当DCP和交联助剂
4
5 O 5 O 5 0 5 0
TAIC用量增多,胶料的交联密度增大、交联网络
(J・mol );A——频率因子。
密集度大,油类小分子扩散人橡胶大分子间的能
表4分别列出了CM与NBR在不同DCP和
力下降,共混胶浸油后质量变化率减小。
TAIC用量及不同温度下的硫化特性值。
7 O 8 6
2.3 CM与NBR的表观活化能与频率因子 由表4中的数据( 。。一t 。)和(MH—ML)代入
7 7 9 5
双组分构成的两相聚合物其结构为3种区域
式(2),计算得到 。由式(1)中一ln 与1/丁作
结构,即2种聚合物各自独立的相和在2相之间
图(见图1),由斜率和截距得到E和A(见表5)。
L L L O O L
的界面层。如果共混物体系内每一种聚合物相的
从表5可以看出,C1与N1、C3与N3、C4与
硫化反应的阿累尼乌斯表观活化能[4 相近时,则
6 9 3 3 5m
N4有着相似的活化能,C1与N1的频率因子相
意味着硫化反应的活化分子所越过的临界能都大
近。由此可知,当采用DCP为2.5份、TAIC为
致相同,这样就可以增大两相聚合物同步硫化的
3.5份时,CM与NBR两相有相匹配的硫化速
0 3 5 7
6 O 7 7
可能性 引。
率,实现了两相硫化相容,进一步证明了共混胶在
利用杨启发[5 对硬橡胶硫化交联过程M 、
DCP和TAIC用量分别为2.5和3.5份时有最
ME、t。。、t 。的关系可以得到:
佳的力学性能。
L L
6
%
6
∞
蚰
3
∞
4
表4不同配方CM和NBR的硫化特性值
Table 4 C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2 2 2 1
1 1 4 9
配方号DCP/份TAIC/份
6 O 2 2
t9o—tlo MH—ML £9o—tl0 MH—ML 9o一£1o
*:c1~C4表示CM配方,N1~N4表示NBR配方,配方中只有硫化体系变量;t单位s;M单位dN・m.
图1 ~InV与T一 关系图
Fig.1 The relationship of—lnV and T一
6 O
7 1
%黜湖
5 5
2 2
0 L
7
3 3
5 5
3 9
4
9
6
5
9
O
6
0
9
3
4 1
3
4
1
2
4
34O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表5不同配方CM和NBR的E及A值
第3O卷
(3)随着DCP和TAIC用量增加,胶料老化
Table 5 E and A value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变化率和浸油后质量变化率呈下降趋势。在
DcP用量为2.3~3.5份、TAIC用量为1.0~
1.5份时共混胶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当DCP用
量大于3.5份时共混胶有较好的耐油性能。
(4)得到了CM/NBR共混胶在硫化体系
DCP为2.5份、TAIC为3.5份时有相近的活化
能和频率因子,其宏观表现出具有相匹配的硫化
3结论
(1)在助交联剂TAIC的作用下,过氧化物
DCP均裂为自由基,并与交饱和的氯化聚乙烯和
不饱和的丁腈橡胶发生了交联反应。随着DCP
和TAIC用量增加,共混胶最高扭矩值增大,焦烧
时间缩短。
(2)随着DCP和TAIC用量增加,拉伸强度、
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压缩永久变形减小。在
DCP用量为2.5份、TAIC用量为3.5份时,胶料
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速率,进一步证明了CM/NBR硫化体系的最佳
用量。
参 考 文 献
[1]谢随志,刘登祥,周鸣峦.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3杨清芝.现代橡胶工艺学[M3.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129-134.
[3]苏志忠,陈朝晖,王迪珍.助交联剂TAC和TAIC对EPDM
过氧化物硫化的影响EJ].橡胶工业,2000,47(10):594—
598.
[43夏少武.活化能及其计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10.
E5I杨启发.丁基橡胶硫化动力学分析[J].合成橡胶工业,
1993,16(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