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2023年暨南大学《821-材料综合》考研真题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拓跋真)
2023年暨南大学《821 材料综合》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级代码:821材料综合
考生请注意: 《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卷包括A《基础化学》、B《材料科
学基础》两项内容。请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未来拟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只能
从A、B两项中任选其中一项作答,如果两项都做,仅记A项的成绩。请在答
题纸上标明所选答卷类型。
A、
基础化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 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共10小题,每小
题1分,共计10分)
( )1.由于
r
G
m
= -RTlnK
Ө
,所以温度升高,K
Ө
减小。
( )2.H
2
O的沸点高于H
2
S的沸点,是因为H—O键的键能大于H—S键的键能。
( )3.溶度积规则不适用于难溶弱电解质。
( )4.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5.H
3
PO
4
的共轭碱同时又是HPO
4
2-
的共轭酸。
( )6.氢键是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一类化学键。
( )7.I
2
与CCl
4
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 )8.酚酞为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显酸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碱色。
( )9.将0℃冰放入0℃葡萄糖溶液中,冰会逐渐溶化。
( )10.波函数
2
的空间图像为电子云。
共7页,第1页
二、 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四次测定某溶液的浓度,结果分别为:0.2041、0.2049、0.2043、0.2046,单位为mol·L
-1
,
则该实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
2.原子序数Z = 42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价电子构型为 ,位于 周期
族,属于 区。
3. N
2
+ 3H
2
2NH
3
r
H
m
= -46 kJ·mol
-1
,反应达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N
2
生成NH
3
的转
化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 压缩混合气体: ;
(2) 引入H
2
: ;
(3) 恒压下引入稀有气体:
。
4. [PtCl
4
(NH
3
)
2
]的命名为
,配体是
,配位原子是
,配位数是
。
5. 将被测物吸光度控制在
范围可使透光率读数误差较小,控制的方法是
或
。
6. 强碱能够直接准确滴定弱酸的判据是
。强碱滴定多元弱酸能否分步滴定的条件
是
。
7.将10 mL 0.001 mol·L
-1
AgNO
3
溶液和10 mL 0.005 mol·L
-1
KBr溶液混合制备AgBr溶胶,将
此溶胶置于外加电场中,则胶粒向
移动。若在此溶胶中加入等量的Na
3
PO
4
或AlCl
3
,
则加入
(填写“Na
3
PO
4
”或者“AlCl
3
”)更容易使溶胶发生聚沉。
三、 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配体中,何种配体是螯合剂
A. NH
3
C. H
2
N-NH
2
( )2. 298K,将氢电极(H
2
的p = 100 kPa)插入纯水中,电极电位
为
A. -0.414 V
C. +0.000 V
( )3. 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A. 入射光波长
C. 液层厚度
B. 溶液浓度
D. 入射光强度
B. -0.207 V
D. +0.414 V
B. Cl
-
D. EDTA
共7页,第2页
( )4. 实验测得[
25
Mn(CN)
6
]
4-
的磁矩为1.73
B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n
2+
以d
2
sp
3
杂化轨道成键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定量分析中,可采取校正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
C. pH = 4.75,其有效数字为3位
( )6. 标定NaOH的基准试剂草酸(H
2
C
2
O
4
·2H
2
O),若其固体含有少量中性杂质,则标
定出NaOH溶液的浓度会
A. 偏高
C. 无影响
( )7. 某一元弱酸HA的
K
a
= 1.0×10
-5
,则NaA的标准解离常数为
B. Mn
2+
未成对电子数是1
C. [
25
Mn(CN)
6
]
4-
为外轨型配离子 D. [
25
Mn(CN)
6
]
4-
为正八面体构型
B. 精密度用误差表示,只有在消除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精密度高,准确度才高
D. 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相符,导致的误差为系统误差
B. 偏低
D. 无法确定
A. 1.0×10
-9
C. 1.0×10
-19
B. 1.0×10
-2
D. 1.0×10
-5
( )8. 已知φ
Ө
(Ti
+
/Ti) = - 0.34 V,φ
Ө
(Ti
3+
/Ti) = 0.72 V,则φ
Ө
(Ti
3+
/Ti
+
)为
A. (0.72 + 0.34) / 2 V
C. (0.72 3 + 0.34) / 2 V
( )9. 下列反应中
r
S
m
> 0的是
A. 2H
2
(g) + O
2
(g) = 2H
2
O(g)
(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11. 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 N
2
+
< N
2
< N
2
2-
C. N
2
< N
2
2-
< N
2
+
( )12. 下列各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递增的顺序正确的为
A. Mg < Na < Al
C. Si < P < As
B. He < Ne < Ar
D. B < C < N
B. N
2
2-
< N
2
+
< N
2
D. N
2
< N
2
+
< N
2
2-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B. N
2
(g) + 3H
2
(g) = 2NH
3
(g)
D. CO
2
(g)+ 2NaOH(aq) =Na
2
CO
3
(aq)+H
2
O(l) C. NH
4
Cl(s) = NH
3
(g) + HCl(g)
B. (0.72 - 0.34) / 2 V
D. (0.72 3 + 0.34) V
共7页,第3页
( )13. 用0.1 mol · L
-1
NaOH分别滴定同浓度同体积的HCl和HAc,相同的是
A. 化学计量点的pH值
C. 突跃范围
( )14. 用波长相同的单色光测定甲、乙两种浓度不同的同一种有色物质,若甲溶液用
厚度为1 cm的吸收池,乙溶液用2 cm的吸收池进行测定,结果吸光度相同,甲乙两溶液
的关系是
A. 甲与乙浓度相等
C. 甲的浓度是乙的2倍
( )15.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C. 渗透浓度相同
( )16. 在pH = 9.00的缓冲溶液中,CO
2
将以下列哪种形态为主(H
2
CO
3
的p
K
a1
=6.37,
p
K
a2
=10.25)
A. H
2
CO
3
C. CO
3
2
( )17.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L·mol
-1
·s
-1
,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 0
C. 2
( )18. 下列各组原子轨道中不能叠加成键的是
A. p
x
- p
y
C. s - p
x
( )19. 根据下列四物质在25℃时的溶度积常数判断其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K
sp
(PbI
2
) = 7.1×10
-9
,
K
sp
(AgIO
3
) = 3.0×10
-8
,
K
sp
[Pb(OH)
2
] = 1.2×10
-15
,
B. NaOH过量后的滴定曲线形状
D. 滴定曲线的起点
B. 乙的浓度是甲的2倍
D. 甲的浓度是乙的1/4倍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质量浓度相同
B. HCO
3
D. CO
2
B. 1
D. 3
B. p
x
- p
x
D. s - p
z
K
sp
(BaSO
4
) = 1.1×10
-10
A. PbI
2
C. Pb(OH)
2
B. AgIO
3
D. BaSO
4
( )20. 下列各状态电子的钻穿能力的大小顺序是
A. 4s<4p<4d<4f
C. 4f<4s<4p<4d
B. 4s>4p>4d>4f
D. 4p<4d<4f<4s
共7页,第4页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拓跋真)
2023年暨南大学《821 材料综合》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级代码:821材料综合
考生请注意: 《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卷包括A《基础化学》、B《材料科
学基础》两项内容。请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未来拟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只能
从A、B两项中任选其中一项作答,如果两项都做,仅记A项的成绩。请在答
题纸上标明所选答卷类型。
A、
基础化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 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共10小题,每小
题1分,共计10分)
( )1.由于
r
G
m
= -RTlnK
Ө
,所以温度升高,K
Ө
减小。
( )2.H
2
O的沸点高于H
2
S的沸点,是因为H—O键的键能大于H—S键的键能。
( )3.溶度积规则不适用于难溶弱电解质。
( )4.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5.H
3
PO
4
的共轭碱同时又是HPO
4
2-
的共轭酸。
( )6.氢键是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一类化学键。
( )7.I
2
与CCl
4
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 )8.酚酞为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显酸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碱色。
( )9.将0℃冰放入0℃葡萄糖溶液中,冰会逐渐溶化。
( )10.波函数
2
的空间图像为电子云。
共7页,第1页
二、 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四次测定某溶液的浓度,结果分别为:0.2041、0.2049、0.2043、0.2046,单位为mol·L
-1
,
则该实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
2.原子序数Z = 42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价电子构型为 ,位于 周期
族,属于 区。
3. N
2
+ 3H
2
2NH
3
r
H
m
= -46 kJ·mol
-1
,反应达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N
2
生成NH
3
的转
化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 压缩混合气体: ;
(2) 引入H
2
: ;
(3) 恒压下引入稀有气体:
。
4. [PtCl
4
(NH
3
)
2
]的命名为
,配体是
,配位原子是
,配位数是
。
5. 将被测物吸光度控制在
范围可使透光率读数误差较小,控制的方法是
或
。
6. 强碱能够直接准确滴定弱酸的判据是
。强碱滴定多元弱酸能否分步滴定的条件
是
。
7.将10 mL 0.001 mol·L
-1
AgNO
3
溶液和10 mL 0.005 mol·L
-1
KBr溶液混合制备AgBr溶胶,将
此溶胶置于外加电场中,则胶粒向
移动。若在此溶胶中加入等量的Na
3
PO
4
或AlCl
3
,
则加入
(填写“Na
3
PO
4
”或者“AlCl
3
”)更容易使溶胶发生聚沉。
三、 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配体中,何种配体是螯合剂
A. NH
3
C. H
2
N-NH
2
( )2. 298K,将氢电极(H
2
的p = 100 kPa)插入纯水中,电极电位
为
A. -0.414 V
C. +0.000 V
( )3. 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A. 入射光波长
C. 液层厚度
B. 溶液浓度
D. 入射光强度
B. -0.207 V
D. +0.414 V
B. Cl
-
D. EDTA
共7页,第2页
( )4. 实验测得[
25
Mn(CN)
6
]
4-
的磁矩为1.73
B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n
2+
以d
2
sp
3
杂化轨道成键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定量分析中,可采取校正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
C. pH = 4.75,其有效数字为3位
( )6. 标定NaOH的基准试剂草酸(H
2
C
2
O
4
·2H
2
O),若其固体含有少量中性杂质,则标
定出NaOH溶液的浓度会
A. 偏高
C. 无影响
( )7. 某一元弱酸HA的
K
a
= 1.0×10
-5
,则NaA的标准解离常数为
B. Mn
2+
未成对电子数是1
C. [
25
Mn(CN)
6
]
4-
为外轨型配离子 D. [
25
Mn(CN)
6
]
4-
为正八面体构型
B. 精密度用误差表示,只有在消除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精密度高,准确度才高
D. 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相符,导致的误差为系统误差
B. 偏低
D. 无法确定
A. 1.0×10
-9
C. 1.0×10
-19
B. 1.0×10
-2
D. 1.0×10
-5
( )8. 已知φ
Ө
(Ti
+
/Ti) = - 0.34 V,φ
Ө
(Ti
3+
/Ti) = 0.72 V,则φ
Ө
(Ti
3+
/Ti
+
)为
A. (0.72 + 0.34) / 2 V
C. (0.72 3 + 0.34) / 2 V
( )9. 下列反应中
r
S
m
> 0的是
A. 2H
2
(g) + O
2
(g) = 2H
2
O(g)
(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11. 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 N
2
+
< N
2
< N
2
2-
C. N
2
< N
2
2-
< N
2
+
( )12. 下列各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递增的顺序正确的为
A. Mg < Na < Al
C. Si < P < As
B. He < Ne < Ar
D. B < C < N
B. N
2
2-
< N
2
+
< N
2
D. N
2
< N
2
+
< N
2
2-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B. N
2
(g) + 3H
2
(g) = 2NH
3
(g)
D. CO
2
(g)+ 2NaOH(aq) =Na
2
CO
3
(aq)+H
2
O(l) C. NH
4
Cl(s) = NH
3
(g) + HCl(g)
B. (0.72 - 0.34) / 2 V
D. (0.72 3 + 0.34) V
共7页,第3页
( )13. 用0.1 mol · L
-1
NaOH分别滴定同浓度同体积的HCl和HAc,相同的是
A. 化学计量点的pH值
C. 突跃范围
( )14. 用波长相同的单色光测定甲、乙两种浓度不同的同一种有色物质,若甲溶液用
厚度为1 cm的吸收池,乙溶液用2 cm的吸收池进行测定,结果吸光度相同,甲乙两溶液
的关系是
A. 甲与乙浓度相等
C. 甲的浓度是乙的2倍
( )15.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C. 渗透浓度相同
( )16. 在pH = 9.00的缓冲溶液中,CO
2
将以下列哪种形态为主(H
2
CO
3
的p
K
a1
=6.37,
p
K
a2
=10.25)
A. H
2
CO
3
C. CO
3
2
( )17.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L·mol
-1
·s
-1
,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 0
C. 2
( )18. 下列各组原子轨道中不能叠加成键的是
A. p
x
- p
y
C. s - p
x
( )19. 根据下列四物质在25℃时的溶度积常数判断其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K
sp
(PbI
2
) = 7.1×10
-9
,
K
sp
(AgIO
3
) = 3.0×10
-8
,
K
sp
[Pb(OH)
2
] = 1.2×10
-15
,
B. NaOH过量后的滴定曲线形状
D. 滴定曲线的起点
B. 乙的浓度是甲的2倍
D. 甲的浓度是乙的1/4倍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质量浓度相同
B. HCO
3
D. CO
2
B. 1
D. 3
B. p
x
- p
x
D. s - p
z
K
sp
(BaSO
4
) = 1.1×10
-10
A. PbI
2
C. Pb(OH)
2
B. AgIO
3
D. BaSO
4
( )20. 下列各状态电子的钻穿能力的大小顺序是
A. 4s<4p<4d<4f
C. 4f<4s<4p<4d
B. 4s>4p>4d>4f
D. 4p<4d<4f<4s
共7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