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美国航空炸弹系列

IT圈 admin 99浏览 0评论

2024年11月5日发(作者:平衍)

就是美国“宝石路”Paveway( 又译作“铺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

“宝石路”II GBU-10 907公斤炸弹

“宝石路”II GBU-12 227公斤炸弹,是美军现役最小的激光制导炸弹

“宝石路”II GBU-16 454公斤炸弹

“宝石路”III GBU-24 907公斤炸弹,其具有穿透功能的战斗部使其和GBU-27、

GBU-28又被称为“穿透炸弹”

“宝石路”III GBU-27 907公斤炸弹,挂载于F-117战斗轰炸机

“宝石路”III GBU-28 2270公斤炸弹,是美军现役最大的激光制导炸弹

JDAM

“杰达姆”(JDAM)又叫“联合制导攻击武器”,这种炸弹是为适应美国空军和海军发 展要求而

研制的,是一种用美军现存的普通常规炸弹升级发展而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导的

全天候、自动寻的常规炸弹。

由Mk-80 250磅、Mk-81 500磅、Mk-83 1,000磅和Mk-84 2,000磅常规炸弹改进而来的

“杰达姆”(JDAM)分别编号为GBU-29、GBU-30、GBU-31和GBU-32等。

这种炸弹尾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置,能够在任何天气情况下精确命中目

标,不象一般的激光制导武器容易受到云、雾以及其他恶劣的天气的限制。“杰达姆”(JDAM)

能从距离目标24公里的高度投下,并在GPS的矫正下精确落到目标之上,误差仅在13米

之内,并达到95%的系统可靠性。

B-1,B-2,B-52,F/A-18,F-16飞机都可投掷此物。而且B-2可同时用2枚JDAM对两个目

标同时进行攻击。

附:

一、JDAM炸弹的研制概况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海/空军计划实施一项称为“先进炸弹系列”的研究计划,旨在研

制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常规炸弹。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开始实施“恶劣天气用精确

制导弹药”(AWPGM)计划,目的是针对第三代激光制导炸弹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缺点,

发展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第四代制导炸弹。“联合

直接攻击弹药(JDAM)”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制导炸弹就是最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制导炸弹,

该炸弹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首次使用。

JDAM制导炸弹系列现有多种型号,代号为GBU-29/30/31/32,前两个为通用爆破型,

后两个为专用侵彻型。还有一种弹重2270千克(5000磅)的专用侵彻型,代号为GBU-37/B。

上述型号仅是该制导炸弹系列中的第一阶段产品,采用了卫星定位/惯性导航(GPS/INS)组合

制导作为全程制导,其设计的圆概率误差为13米,在靶场投弹时圆概率误差达到了10米。

1994年4月,该炸弹开始小批量生产,1995年6月美国空军首次用B-2A进行了空中

投放试验,1995年7月美国海军首次用F/A-18进行了空投试验。1996年1月美国空军用

B-1B进行空中投放试验,同年底用F-16进行空中投放试验。试验的效果总体达到了预定的

要求。

美国空/海军总共订购74000颗JDAM制导炸弹,总资金20亿美元,单价最初定为4

万美元,后降为1.8万美元,已经在2000年8月交付完毕。

按照产品改进计划,JDAM制导炸弹第一阶段产品正在进行两项改进:①提高卫星定位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由美国空军的研究试验室弹药部负责,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演示验证。②

增大射程。由波音公司和马可尼动力公司共同负责,改装了新的弹翼,已于1999年6月进

行了投放试验。

JDAM制导炸弹分三个研制阶段。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性能改进,以提高作战

能力。第二阶段是研制小型化产品,标准弹重为500磅(227千克),正由波音公司自筹资金

研制。该小型化产品是在美国空/海军现役500磅MK82低阻炸弹上,取下原有尾翼装置,

装上由惯导系统和GPS接收机、外部控制舵面组成的制导控制组件,同时采用正在研制的

威力更大的爆破杀伤装药和新型引信。

第三阶段是在上述产品基础上加装全天候自动导引头,即采用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

制导作为中段制导、全天候自动导引头作为末段制导的产品,其圆概率误差设计值为3米。

该末段导引头可能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或者激光雷达导引头,或者合成孔径雷达导引头。

二、JDAM的性能特点

同第一、二、三代激光制导炸弹一样,JDAM制导炸弹也是在现役航空炸弹上加装相应

制导控制装置而成。JDAM制导炸弹由于采用自主式的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制导,因而

使飞机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放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这是第4代制导炸弹区

别于现役第3代激光制导炸弹的显著特点。

该系列炸弹既可供隐身战略轰炸机B-2A和隐身战斗机F-22内挂,也可供普通轰炸机、

攻击机和战斗机内挂与外挂。目前,除B-2外,已经完成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有B-1B、

B-52H、F-16和F/A-18。计划进行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还有F-22、JSF、AV-8B、F-14、

F-15E和P-3等。

GPS/INS制导控制尾部装置在外形和尺寸上,与所取代的现役航空炸弹的尾翼装置相同,使

得JDAM制导炸弹可以适用于原来携带该航空炸弹的任何作战飞机。GPS/INS制导控制尾

部装置由制导控制部件(GCU)、炸弹尾锥体整流罩、尾部舵机、尾部控制舵面和电缆组件等

构成。

制导控制部件(GCU)是JDAM制导炸弹的核心部件,包括GPS接收机、惯性测量部件

(IMU)、任务计算机和电源模块。各集成电路装在截头圆锥体内,外部装上锥形保护罩,以

防止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GPS接收机采用2个天线,分别装在炸弹尾锥体整流

罩前端上部(侧向)和尾翼装置后部(后向),以便在炸弹离机后水平飞行段和下落飞行段时截

获并持续跟踪飞机上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卫星。

惯性测量部件(IMU)由2个速率陀螺和3个加速度计以及相应电子线路构成,是一种低

成本的捷联式惯性测量装置。在结构上,IMU与GPS接收机采用紧藕合的结合方式,适用

于具有较大机动过载和立体弹道的高动态使用环境,以保证获得更高的制导命中精度,从而

使飞机具有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

任务计算机根据来自GP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部件(IMU)的炸弹位置、姿态和速度信息,

完成全部制导和控制功能的解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舵面偏转信息,控制炸弹飞向预定攻击

的目标。JDAM制导炸弹现有型号高空投弹时的最大射程约28千米,改进型最大射程将增

加到75~110千米。虽然JDAM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设计值仅为13米,但仍比相同弹重航

空炸弹的命中精度高得多,例如,在8000米以上高空投弹时,908千克重的MK-84炸弹的

命中精度为60米。

三、JDAM的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从报道可以推测这次美军使用的是GBU-29型通用爆破型炸弹。该型号口径为2000磅

(908千克),全弹重1000千克,弹体直径为460毫米(MK84)或370毫米(BLU-109/B),装药

量为429千克,引信采用触发或非触发引信。

另一种通用爆破型炸弹是GBU-30,该型号口径为1000磅(454千克),全弹重500千克,

弹体直径为356毫米(MK83)。

四、JDAM实战情况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制导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

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999年3月24日晚,两架B-2A各携带16颗

908千克重的JDAM炸弹,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经过15小时飞行和空中加

油,到达南联盟预定空域,从12200米高空同时投放所携带的32颗JDAM炸弹,准确命中

预定攻击的各种目标。

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制导炸弹首次投入作战使用。

在持续78天的空袭期间,装备908千克重JDAM制导炸弹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几乎

参与了全部空袭任务,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空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在北京时间

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就是由一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

承担的,一次投了6颗908千克重的GBU-31 JDAM制导炸弹,从不同方位击中我驻南使馆

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并穿入内部和地下爆炸,使我驻南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一颗埋在地下

未爆炸,另一颗下落不明。

五、JDAM炸弹的使用过程

具有自主式攻击能力的JDAM制导炸弹,除可由作战飞机从低、中、高空实施水平轰

炸外,还可实施俯冲和上仰轰炸;既可实施定轴轰炸,也可实施离轴轰炸;既可同时攻击多

个目标,也可同时攻击单个目标的不同部位;既可攻击预定的固定目标,也可攻击飞机飞行

过程中发现的新目标。其作战使用过程随飞机类型、攻击方式和瞄准原理的不同而异。由于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是以装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的B-2A隐身战略轰

炸机来投弹的,因此这里以此为例子进行介绍。F/A-18C投射该型炸弹,在程序上应该还有

很多共同之处,由于这是F/A-18C首次投射该型炸弹,故准确投放程序还有待以后研究。

B-2A采用了中/高空水平轰炸方式,对预先计划的地面固定目标或停放的静止目标实施

轰炸的过程,可分为地面/空中准备、空中瞄准和攻击、飞机返航等阶段:

①地面准备

地面准备分别由作战计划人员和地勤人员实施。包括任务计划、制导控制装置自检测、

制导控制装置与战斗部的组装、制导炸弹的装机等。

作战计划人员使用任务计划软件,根据作战任务,确定飞行航线以及各主要航路点、4

颗跟踪卫星以及备份卫星的序号、JDAM制导炸弹数量、投弹点位置以及投弹初始条件、命

中目标时的参数(如命中角),以确保获得最好的攻击效能。作战计划人员将任务计划内容通

报作战飞行人员,并将制成的作战计划软件磁带装到飞机座舱上,从而将作战任务数据装入

机载任务计算机。

地勤人员从弹药库将存放JDAM制导控制装置的包装箱运到外场装配站,采用专用检

测仪器对其进行自检测,自检测时间约需5分钟;同时,将作战任务所需型号的炸弹弹体(如

MK-83、BLU-109、MK-84、BLU-110)运到外场装配站,并将两者组装成为作战任务所需的

JDAM制导炸弹,组装时间约需10分钟。然后,将该JDAM制导炸弹装到运弹车上,运到

停机坪上的B-2A轰炸机机身下,采用挂弹车将其挂到机身左右两侧武器舱内的旋转式投射

架上,每个投射架最多可挂8颗JDAM炸弹,挂弹时间约需6分钟。

②空中准备。

飞机挂载JDAM炸弹后,沿预定航线飞行。到达预定航路点时,通过机载MIL-STD-1760

军械总线接口和炸弹上的投射电缆,将机载28伏直流电加到JDAM炸弹上,提供投弹前的

空中准备和瞄准计算以及投弹操作所需的电源。接通电源之后,JDAM炸弹处于预热状态,

再次进行自检测,然后通过机载悬挂物管理系统,将预先计划的任务数据传输到JDAM炸

弹尾部制导控制部件的任务计算机中。

由于B-2A采用武器舱内挂方式,在投射之前JDAM炸弹不可能跟踪卫星,因此必须在

装弹时将所需要的几类关键任务数据加载在炸弹上,以保证炸弹从飞机武器舱内投射之后,

弹载GPS接收机能快速截获由机载GPS接收机跟踪的4颗卫星。在飞机的飞行中,飞行员

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重新选定攻击目标。

③空中瞄准和攻击

当飞机飞到预定的投弹准备距离时,机身下的武器舱门打开,投射架处于弹射投放准备

状态;当飞机飞到发射位置时,将开始投射JDAM炸弹。炸弹与飞机安全分离后,一旦弹

载GPS接收机截获到机载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选定卫星,炸弹便进入自主攻击预定目

标阶段,各自沿预定弹道飞向各自目标或同一目标的不同部位。

④飞机返航

一旦JDAM炸弹从武器舱内按预定顺序投放完毕,飞机立即关闭舱门并沿预定航线返

航。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必须采用应急投弃方式将仍留在舱内旋转式投射架上的炸弹投掉。

在美国出动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JDAM制导炸弹攻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新闻界曾报

道投了5颗JDAM。但从B-2A的弹舱结构布局来看,二个弹舱并排位于机身正下方纵轴线

的两侧,每个弹舱在其旋转式投射架上可最多悬挂8颗GBU-31,总共最多可挂16颗GBU-31。

为保证飞机稳定飞行,所有炸弹都必须对称地悬挂在2个弹舱内,无论是投弹前、还是投弹

后。因此B-2A是不可能带5颗GBU-31的,也不可能还留1颗GBU-31返航。因此该机至

少带有6颗或6颗以上的偶数枚炸弹。这第六颗GBU-31要么已经钻到地下,而入口被建筑

物破片掩盖;要么在返航时被抛弃到海底,成为危及过往舰船的定时炸弹。

GBU-16激光制导炸弹

激光制导炸弹GBU-16拥有1000磅通用弹头。在“沙漠风暴”中,A-6E共投 219枚GBU-16

炸弹。主要打击移动硬目标,固定硬目标和固定软目标。装备美国空军和海军。

GBU-16作战范围8海里,圆误差半径9米,作战平台有:A-6,A-10,F-14,F-15,F-16,

F/A-18和F-111。

GBU28激光制导炸弹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机1日共出动120架次,对伊拉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共投

掷了77枚重5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6枚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空对地导弹、4枚重200

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和12枚重2000磅的卫星制导炸弹。

GBU-28激光制导炸弹是“宝石路”GBU-24激光制导炸弹的改进型,采用B、

C两种热寻的延迟引信。此种炸弹头接触地面后引信不爆炸,而是钻入地下;当遇到混凝土

时,B引信引爆,炸开一个洞后继续往下钻;遇到钢板加固物质时,受地下掩体的热辐射,

C引信爆炸;钻透钢板后,最后在地下掩体内爆炸。

这种钻地炸弹主要分2000磅和5000磅两种,可由F-15E、F-111等飞

机投掷。其中5000磅GBU-28炸弹长5.85米,带弹翼直径4.47米,投掷距

离5千米。作战使用时,攻击飞机必须与本机/他机/地面的激光照射器配合工作。GBU

-28/B可穿透30米厚的土地、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

GBU-38激光制导炸弹

GBU-38制导炸弹只有225公斤重,是美军航空兵目前在役的最小精确制导弹,比伊拉克战

争中使用的最小精确制导炸弹——450公斤级的“杰达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还小一半。由于

GBU-38重量轻,美军战机可以携带更多的该型炸弹袭击更多的地面目标。其中,B-2隐形

轰炸机配备了4个弹架,可以携带80枚GBU-38制导炸弹同时袭击80个地面目标。此外,

美国海军F-14和F-18战斗机均可携带多枚该型炸弹进行空中作战。

GBU-38属于“杰达姆”系列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最新型号,“杰达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于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首次投入作战。一般来说,“杰达姆”卫星制导型炸弹的圆概率误差在

10米左右。如果炸弹是惯性制导,圆概率误差高达30米左右。目前,美军尚未透露GBU-38

的命中精度。据分析,其误差范围应该在10米以内。

GBU-38可以广泛使用于三军航空兵作战飞机,包括远程轰炸机、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

等。其中,远程轰炸机包括B-2、B-1B和B-52H,战斗机包括F-117、F-15、F-16、F-14、F

-18以及即将部署的F-22和F-35等。美军航空兵发现,该型炸弹更容易挂载。

由于GBU-38能够很“干净”地定点袭击,深受美军航空兵的青睐,将更多地运用于伊拉

克的作战。其中,美国空军认为,伊拉克未来的作战需要更多的无人机完成,因此,美国空

军计划2005年把GBU-38配备在“捕食者”B型无人侦察机上。一旦“捕食者”发现反美武装,

可以立即发射GBU-38制导炸弹进行“定点”攻击。

美国GBU-39B“小直径炸弹”

F-15E使用一个复合挂架即可挂载4枚SDB,攻击能力大大增强。

SDB小直径炸弹加装LINK-16数据链设备后可以攻击水面活动目标。

美军今后对大规模登陆船队的攻击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不能让tw有这个

不过有了也无所谓

2024年11月5日发(作者:平衍)

就是美国“宝石路”Paveway( 又译作“铺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

“宝石路”II GBU-10 907公斤炸弹

“宝石路”II GBU-12 227公斤炸弹,是美军现役最小的激光制导炸弹

“宝石路”II GBU-16 454公斤炸弹

“宝石路”III GBU-24 907公斤炸弹,其具有穿透功能的战斗部使其和GBU-27、

GBU-28又被称为“穿透炸弹”

“宝石路”III GBU-27 907公斤炸弹,挂载于F-117战斗轰炸机

“宝石路”III GBU-28 2270公斤炸弹,是美军现役最大的激光制导炸弹

JDAM

“杰达姆”(JDAM)又叫“联合制导攻击武器”,这种炸弹是为适应美国空军和海军发 展要求而

研制的,是一种用美军现存的普通常规炸弹升级发展而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导的

全天候、自动寻的常规炸弹。

由Mk-80 250磅、Mk-81 500磅、Mk-83 1,000磅和Mk-84 2,000磅常规炸弹改进而来的

“杰达姆”(JDAM)分别编号为GBU-29、GBU-30、GBU-31和GBU-32等。

这种炸弹尾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置,能够在任何天气情况下精确命中目

标,不象一般的激光制导武器容易受到云、雾以及其他恶劣的天气的限制。“杰达姆”(JDAM)

能从距离目标24公里的高度投下,并在GPS的矫正下精确落到目标之上,误差仅在13米

之内,并达到95%的系统可靠性。

B-1,B-2,B-52,F/A-18,F-16飞机都可投掷此物。而且B-2可同时用2枚JDAM对两个目

标同时进行攻击。

附:

一、JDAM炸弹的研制概况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海/空军计划实施一项称为“先进炸弹系列”的研究计划,旨在研

制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常规炸弹。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开始实施“恶劣天气用精确

制导弹药”(AWPGM)计划,目的是针对第三代激光制导炸弹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缺点,

发展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第四代制导炸弹。“联合

直接攻击弹药(JDAM)”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制导炸弹就是最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制导炸弹,

该炸弹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首次使用。

JDAM制导炸弹系列现有多种型号,代号为GBU-29/30/31/32,前两个为通用爆破型,

后两个为专用侵彻型。还有一种弹重2270千克(5000磅)的专用侵彻型,代号为GBU-37/B。

上述型号仅是该制导炸弹系列中的第一阶段产品,采用了卫星定位/惯性导航(GPS/INS)组合

制导作为全程制导,其设计的圆概率误差为13米,在靶场投弹时圆概率误差达到了10米。

1994年4月,该炸弹开始小批量生产,1995年6月美国空军首次用B-2A进行了空中

投放试验,1995年7月美国海军首次用F/A-18进行了空投试验。1996年1月美国空军用

B-1B进行空中投放试验,同年底用F-16进行空中投放试验。试验的效果总体达到了预定的

要求。

美国空/海军总共订购74000颗JDAM制导炸弹,总资金20亿美元,单价最初定为4

万美元,后降为1.8万美元,已经在2000年8月交付完毕。

按照产品改进计划,JDAM制导炸弹第一阶段产品正在进行两项改进:①提高卫星定位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由美国空军的研究试验室弹药部负责,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演示验证。②

增大射程。由波音公司和马可尼动力公司共同负责,改装了新的弹翼,已于1999年6月进

行了投放试验。

JDAM制导炸弹分三个研制阶段。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性能改进,以提高作战

能力。第二阶段是研制小型化产品,标准弹重为500磅(227千克),正由波音公司自筹资金

研制。该小型化产品是在美国空/海军现役500磅MK82低阻炸弹上,取下原有尾翼装置,

装上由惯导系统和GPS接收机、外部控制舵面组成的制导控制组件,同时采用正在研制的

威力更大的爆破杀伤装药和新型引信。

第三阶段是在上述产品基础上加装全天候自动导引头,即采用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

制导作为中段制导、全天候自动导引头作为末段制导的产品,其圆概率误差设计值为3米。

该末段导引头可能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或者激光雷达导引头,或者合成孔径雷达导引头。

二、JDAM的性能特点

同第一、二、三代激光制导炸弹一样,JDAM制导炸弹也是在现役航空炸弹上加装相应

制导控制装置而成。JDAM制导炸弹由于采用自主式的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制导,因而

使飞机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放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这是第4代制导炸弹区

别于现役第3代激光制导炸弹的显著特点。

该系列炸弹既可供隐身战略轰炸机B-2A和隐身战斗机F-22内挂,也可供普通轰炸机、

攻击机和战斗机内挂与外挂。目前,除B-2外,已经完成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有B-1B、

B-52H、F-16和F/A-18。计划进行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还有F-22、JSF、AV-8B、F-14、

F-15E和P-3等。

GPS/INS制导控制尾部装置在外形和尺寸上,与所取代的现役航空炸弹的尾翼装置相同,使

得JDAM制导炸弹可以适用于原来携带该航空炸弹的任何作战飞机。GPS/INS制导控制尾

部装置由制导控制部件(GCU)、炸弹尾锥体整流罩、尾部舵机、尾部控制舵面和电缆组件等

构成。

制导控制部件(GCU)是JDAM制导炸弹的核心部件,包括GPS接收机、惯性测量部件

(IMU)、任务计算机和电源模块。各集成电路装在截头圆锥体内,外部装上锥形保护罩,以

防止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GPS接收机采用2个天线,分别装在炸弹尾锥体整流

罩前端上部(侧向)和尾翼装置后部(后向),以便在炸弹离机后水平飞行段和下落飞行段时截

获并持续跟踪飞机上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卫星。

惯性测量部件(IMU)由2个速率陀螺和3个加速度计以及相应电子线路构成,是一种低

成本的捷联式惯性测量装置。在结构上,IMU与GPS接收机采用紧藕合的结合方式,适用

于具有较大机动过载和立体弹道的高动态使用环境,以保证获得更高的制导命中精度,从而

使飞机具有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

任务计算机根据来自GP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部件(IMU)的炸弹位置、姿态和速度信息,

完成全部制导和控制功能的解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舵面偏转信息,控制炸弹飞向预定攻击

的目标。JDAM制导炸弹现有型号高空投弹时的最大射程约28千米,改进型最大射程将增

加到75~110千米。虽然JDAM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设计值仅为13米,但仍比相同弹重航

空炸弹的命中精度高得多,例如,在8000米以上高空投弹时,908千克重的MK-84炸弹的

命中精度为60米。

三、JDAM的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从报道可以推测这次美军使用的是GBU-29型通用爆破型炸弹。该型号口径为2000磅

(908千克),全弹重1000千克,弹体直径为460毫米(MK84)或370毫米(BLU-109/B),装药

量为429千克,引信采用触发或非触发引信。

另一种通用爆破型炸弹是GBU-30,该型号口径为1000磅(454千克),全弹重500千克,

弹体直径为356毫米(MK83)。

四、JDAM实战情况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制导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

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999年3月24日晚,两架B-2A各携带16颗

908千克重的JDAM炸弹,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经过15小时飞行和空中加

油,到达南联盟预定空域,从12200米高空同时投放所携带的32颗JDAM炸弹,准确命中

预定攻击的各种目标。

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制导炸弹首次投入作战使用。

在持续78天的空袭期间,装备908千克重JDAM制导炸弹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几乎

参与了全部空袭任务,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空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在北京时间

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就是由一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

承担的,一次投了6颗908千克重的GBU-31 JDAM制导炸弹,从不同方位击中我驻南使馆

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并穿入内部和地下爆炸,使我驻南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一颗埋在地下

未爆炸,另一颗下落不明。

五、JDAM炸弹的使用过程

具有自主式攻击能力的JDAM制导炸弹,除可由作战飞机从低、中、高空实施水平轰

炸外,还可实施俯冲和上仰轰炸;既可实施定轴轰炸,也可实施离轴轰炸;既可同时攻击多

个目标,也可同时攻击单个目标的不同部位;既可攻击预定的固定目标,也可攻击飞机飞行

过程中发现的新目标。其作战使用过程随飞机类型、攻击方式和瞄准原理的不同而异。由于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是以装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的B-2A隐身战略轰

炸机来投弹的,因此这里以此为例子进行介绍。F/A-18C投射该型炸弹,在程序上应该还有

很多共同之处,由于这是F/A-18C首次投射该型炸弹,故准确投放程序还有待以后研究。

B-2A采用了中/高空水平轰炸方式,对预先计划的地面固定目标或停放的静止目标实施

轰炸的过程,可分为地面/空中准备、空中瞄准和攻击、飞机返航等阶段:

①地面准备

地面准备分别由作战计划人员和地勤人员实施。包括任务计划、制导控制装置自检测、

制导控制装置与战斗部的组装、制导炸弹的装机等。

作战计划人员使用任务计划软件,根据作战任务,确定飞行航线以及各主要航路点、4

颗跟踪卫星以及备份卫星的序号、JDAM制导炸弹数量、投弹点位置以及投弹初始条件、命

中目标时的参数(如命中角),以确保获得最好的攻击效能。作战计划人员将任务计划内容通

报作战飞行人员,并将制成的作战计划软件磁带装到飞机座舱上,从而将作战任务数据装入

机载任务计算机。

地勤人员从弹药库将存放JDAM制导控制装置的包装箱运到外场装配站,采用专用检

测仪器对其进行自检测,自检测时间约需5分钟;同时,将作战任务所需型号的炸弹弹体(如

MK-83、BLU-109、MK-84、BLU-110)运到外场装配站,并将两者组装成为作战任务所需的

JDAM制导炸弹,组装时间约需10分钟。然后,将该JDAM制导炸弹装到运弹车上,运到

停机坪上的B-2A轰炸机机身下,采用挂弹车将其挂到机身左右两侧武器舱内的旋转式投射

架上,每个投射架最多可挂8颗JDAM炸弹,挂弹时间约需6分钟。

②空中准备。

飞机挂载JDAM炸弹后,沿预定航线飞行。到达预定航路点时,通过机载MIL-STD-1760

军械总线接口和炸弹上的投射电缆,将机载28伏直流电加到JDAM炸弹上,提供投弹前的

空中准备和瞄准计算以及投弹操作所需的电源。接通电源之后,JDAM炸弹处于预热状态,

再次进行自检测,然后通过机载悬挂物管理系统,将预先计划的任务数据传输到JDAM炸

弹尾部制导控制部件的任务计算机中。

由于B-2A采用武器舱内挂方式,在投射之前JDAM炸弹不可能跟踪卫星,因此必须在

装弹时将所需要的几类关键任务数据加载在炸弹上,以保证炸弹从飞机武器舱内投射之后,

弹载GPS接收机能快速截获由机载GPS接收机跟踪的4颗卫星。在飞机的飞行中,飞行员

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重新选定攻击目标。

③空中瞄准和攻击

当飞机飞到预定的投弹准备距离时,机身下的武器舱门打开,投射架处于弹射投放准备

状态;当飞机飞到发射位置时,将开始投射JDAM炸弹。炸弹与飞机安全分离后,一旦弹

载GPS接收机截获到机载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选定卫星,炸弹便进入自主攻击预定目

标阶段,各自沿预定弹道飞向各自目标或同一目标的不同部位。

④飞机返航

一旦JDAM炸弹从武器舱内按预定顺序投放完毕,飞机立即关闭舱门并沿预定航线返

航。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必须采用应急投弃方式将仍留在舱内旋转式投射架上的炸弹投掉。

在美国出动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JDAM制导炸弹攻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新闻界曾报

道投了5颗JDAM。但从B-2A的弹舱结构布局来看,二个弹舱并排位于机身正下方纵轴线

的两侧,每个弹舱在其旋转式投射架上可最多悬挂8颗GBU-31,总共最多可挂16颗GBU-31。

为保证飞机稳定飞行,所有炸弹都必须对称地悬挂在2个弹舱内,无论是投弹前、还是投弹

后。因此B-2A是不可能带5颗GBU-31的,也不可能还留1颗GBU-31返航。因此该机至

少带有6颗或6颗以上的偶数枚炸弹。这第六颗GBU-31要么已经钻到地下,而入口被建筑

物破片掩盖;要么在返航时被抛弃到海底,成为危及过往舰船的定时炸弹。

GBU-16激光制导炸弹

激光制导炸弹GBU-16拥有1000磅通用弹头。在“沙漠风暴”中,A-6E共投 219枚GBU-16

炸弹。主要打击移动硬目标,固定硬目标和固定软目标。装备美国空军和海军。

GBU-16作战范围8海里,圆误差半径9米,作战平台有:A-6,A-10,F-14,F-15,F-16,

F/A-18和F-111。

GBU28激光制导炸弹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机1日共出动120架次,对伊拉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共投

掷了77枚重5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6枚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空对地导弹、4枚重200

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和12枚重2000磅的卫星制导炸弹。

GBU-28激光制导炸弹是“宝石路”GBU-24激光制导炸弹的改进型,采用B、

C两种热寻的延迟引信。此种炸弹头接触地面后引信不爆炸,而是钻入地下;当遇到混凝土

时,B引信引爆,炸开一个洞后继续往下钻;遇到钢板加固物质时,受地下掩体的热辐射,

C引信爆炸;钻透钢板后,最后在地下掩体内爆炸。

这种钻地炸弹主要分2000磅和5000磅两种,可由F-15E、F-111等飞

机投掷。其中5000磅GBU-28炸弹长5.85米,带弹翼直径4.47米,投掷距

离5千米。作战使用时,攻击飞机必须与本机/他机/地面的激光照射器配合工作。GBU

-28/B可穿透30米厚的土地、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

GBU-38激光制导炸弹

GBU-38制导炸弹只有225公斤重,是美军航空兵目前在役的最小精确制导弹,比伊拉克战

争中使用的最小精确制导炸弹——450公斤级的“杰达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还小一半。由于

GBU-38重量轻,美军战机可以携带更多的该型炸弹袭击更多的地面目标。其中,B-2隐形

轰炸机配备了4个弹架,可以携带80枚GBU-38制导炸弹同时袭击80个地面目标。此外,

美国海军F-14和F-18战斗机均可携带多枚该型炸弹进行空中作战。

GBU-38属于“杰达姆”系列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最新型号,“杰达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于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首次投入作战。一般来说,“杰达姆”卫星制导型炸弹的圆概率误差在

10米左右。如果炸弹是惯性制导,圆概率误差高达30米左右。目前,美军尚未透露GBU-38

的命中精度。据分析,其误差范围应该在10米以内。

GBU-38可以广泛使用于三军航空兵作战飞机,包括远程轰炸机、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

等。其中,远程轰炸机包括B-2、B-1B和B-52H,战斗机包括F-117、F-15、F-16、F-14、F

-18以及即将部署的F-22和F-35等。美军航空兵发现,该型炸弹更容易挂载。

由于GBU-38能够很“干净”地定点袭击,深受美军航空兵的青睐,将更多地运用于伊拉

克的作战。其中,美国空军认为,伊拉克未来的作战需要更多的无人机完成,因此,美国空

军计划2005年把GBU-38配备在“捕食者”B型无人侦察机上。一旦“捕食者”发现反美武装,

可以立即发射GBU-38制导炸弹进行“定点”攻击。

美国GBU-39B“小直径炸弹”

F-15E使用一个复合挂架即可挂载4枚SDB,攻击能力大大增强。

SDB小直径炸弹加装LINK-16数据链设备后可以攻击水面活动目标。

美军今后对大规模登陆船队的攻击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不能让tw有这个

不过有了也无所谓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