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MP28 II冲锋枪

IT圈 admin 80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卑惜)

“禁令”下的产物——MP28 II冲锋枪

了解MP28 II 冲锋枪,就要提起MP18 I冲锋枪及其设计者雨果•希买司(Hugo

Schmeisser)。有关MP18 I冲锋枪的情况,本刊2006年1(下)期《史上第一支最实用的

冲锋枪——MP18 I 冲锋枪》中做了介绍,读者朋友可以查阅。那我们就从雨果•希买司开

始,来了解本文的主角——MP28II冲锋枪吧。

雨果•希买司其人

雨果•希买司生于1884年9月24日,于1953年9月12日去世,其父路易斯•希买

司(Louis Schmeisser)也是欧洲非常有名的武器设计师。雨果•希买司一生大部分的工作和

生活都是在德国有名的武器生产城——图林根州的苏尔市度过的。他曾在伯格曼兵工厂从

事轻武器设计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一战开始后不久,堑壕战在战场上兴起,迫切需要一种射速较高、尺寸适中的自动武

器。1917-1918年间,雨果•希买司设计了一种采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冲锋枪,

后来经改进后被德军在战场上大量采用,这便是MPl8 I冲锋枪。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

的德国被迫于1919年6月28日同英、法、美等国签订《凡尔赛和约》,该和约使德国失

去了10%的领土及所有的国外殖民地,并承认其发动战争的罪行,向战胜国进行巨额赔偿,

同时该和约还规定战后德国不能拥有空军,只允许有小规模的陆军和海军,并不得从事自

动武器的生产。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的武器生产公司处境维艰,伯格曼兵工厂也不例外,在

这种情况下,仍然想从事轻武器研究的雨果•希买司离开了伯格曼兵工厂。他与其弟弟汉斯

•希买司(Hans Schmeisser)一起在苏尔市创立了一个武器公司,但公司效益不好,不久,

该公司与同在苏尔市的黑内尔公司合作(雨果•希买司与黑内尔公司合作了20年之久),秘

密研制《凡尔赛和约》所禁止生产的武器。

1928年,雨果•希买司在MP18 I的基础上研制出了MP28Ⅱ冲锋枪,由黑内尔公司

生产。1933年,希特勒上台,为达到统治世界的野心,于是德国开始大规模扩充军备,德

国武器生产企业的境况有了转机。

在此期间,雨果•希买司继续对其冲锋枪进行改进,研制出了MP34及MP36冲锋枪。

后来,德国另一位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海因里希•福尔默(Heinrich Volmer)在MP36的基础

上研制出了便于大批量生产的MP38冲锋枪,该枪是德军大规模采用的第二支制式冲锋枪。

随着MP38的装备,又出现了它的改进型MP40冲锋枪。

1938年后,雨果•希买司研制了一种发射7.92mm短弹的自动步枪,被命名为

MKb42(H)。同时期,德国的另一大武器生产厂商——瓦尔特公司也研制了一支同类型的

步枪,被命名为MKb42(W)。这两支枪名称中括号内的字母分别是研制公司名称(Haenel

与Walther)的首字母。在军方组织的试验中,MKb42(H)入选,被命名为MP43冲锋枪,

1944年被命名为MP44冲锋枪。这就是被希特勒命名为“StG44突击步枪”的武器。

1945年7月,苏联红军占领了苏尔市及整个图林根州地区,迫于形势,雨果•希买司

不得不为苏联研制武器。1946年10月,雨果•希买司同德国其他一些轻武器专家被押送

到苏联南乌拉尔山区的伊热夫斯克市从事轻武器研制工作,1952年被释放回国。

雨果•希买司的一些设计被世界上多种冲锋枪所采用,他为德国乃至世界冲锋枪的发展

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卑惜)

“禁令”下的产物——MP28 II冲锋枪

了解MP28 II 冲锋枪,就要提起MP18 I冲锋枪及其设计者雨果•希买司(Hugo

Schmeisser)。有关MP18 I冲锋枪的情况,本刊2006年1(下)期《史上第一支最实用的

冲锋枪——MP18 I 冲锋枪》中做了介绍,读者朋友可以查阅。那我们就从雨果•希买司开

始,来了解本文的主角——MP28II冲锋枪吧。

雨果•希买司其人

雨果•希买司生于1884年9月24日,于1953年9月12日去世,其父路易斯•希买

司(Louis Schmeisser)也是欧洲非常有名的武器设计师。雨果•希买司一生大部分的工作和

生活都是在德国有名的武器生产城——图林根州的苏尔市度过的。他曾在伯格曼兵工厂从

事轻武器设计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一战开始后不久,堑壕战在战场上兴起,迫切需要一种射速较高、尺寸适中的自动武

器。1917-1918年间,雨果•希买司设计了一种采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冲锋枪,

后来经改进后被德军在战场上大量采用,这便是MPl8 I冲锋枪。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

的德国被迫于1919年6月28日同英、法、美等国签订《凡尔赛和约》,该和约使德国失

去了10%的领土及所有的国外殖民地,并承认其发动战争的罪行,向战胜国进行巨额赔偿,

同时该和约还规定战后德国不能拥有空军,只允许有小规模的陆军和海军,并不得从事自

动武器的生产。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的武器生产公司处境维艰,伯格曼兵工厂也不例外,在

这种情况下,仍然想从事轻武器研究的雨果•希买司离开了伯格曼兵工厂。他与其弟弟汉斯

•希买司(Hans Schmeisser)一起在苏尔市创立了一个武器公司,但公司效益不好,不久,

该公司与同在苏尔市的黑内尔公司合作(雨果•希买司与黑内尔公司合作了20年之久),秘

密研制《凡尔赛和约》所禁止生产的武器。

1928年,雨果•希买司在MP18 I的基础上研制出了MP28Ⅱ冲锋枪,由黑内尔公司

生产。1933年,希特勒上台,为达到统治世界的野心,于是德国开始大规模扩充军备,德

国武器生产企业的境况有了转机。

在此期间,雨果•希买司继续对其冲锋枪进行改进,研制出了MP34及MP36冲锋枪。

后来,德国另一位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海因里希•福尔默(Heinrich Volmer)在MP36的基础

上研制出了便于大批量生产的MP38冲锋枪,该枪是德军大规模采用的第二支制式冲锋枪。

随着MP38的装备,又出现了它的改进型MP40冲锋枪。

1938年后,雨果•希买司研制了一种发射7.92mm短弹的自动步枪,被命名为

MKb42(H)。同时期,德国的另一大武器生产厂商——瓦尔特公司也研制了一支同类型的

步枪,被命名为MKb42(W)。这两支枪名称中括号内的字母分别是研制公司名称(Haenel

与Walther)的首字母。在军方组织的试验中,MKb42(H)入选,被命名为MP43冲锋枪,

1944年被命名为MP44冲锋枪。这就是被希特勒命名为“StG44突击步枪”的武器。

1945年7月,苏联红军占领了苏尔市及整个图林根州地区,迫于形势,雨果•希买司

不得不为苏联研制武器。1946年10月,雨果•希买司同德国其他一些轻武器专家被押送

到苏联南乌拉尔山区的伊热夫斯克市从事轻武器研制工作,1952年被释放回国。

雨果•希买司的一些设计被世界上多种冲锋枪所采用,他为德国乃至世界冲锋枪的发展

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