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黄花红蜘蛛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IT圈 admin 44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撒沛凝)

201 3.05B 

总第262期 

文章编号:1 673—887X(201 3)O5—0077—02 

黄花红蜘蛛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宋知荣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许堡乡农业推广站,山西大同

摘要

037300) 

论述了红蜘蛛的形态、危害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使其危害最小化。 

关键词红蜘蛛危害防治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 ̄.issn.1673—887X.2013.05.037 中图分类号¥43 

1红蜘蛛的形态特征 

红蜘蛛学名叶螨,属蛛形纲、碑螨目、叶螨科,种类很 

多,在北方地区主要危害黄花、玉米、果树等,使农作物大 

量减产,严重时甚至会绝收。 

相对湿度为35%~50%最有利于其繁殖,以两性繁殖为主, 

也可以孤雌繁殖。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雄虫可以多次交 

配,交配后1~3 h雌螨即可产卵,卵以单粒产于叶背面,并 

以分泌液将卵固定,以免散失;未授精的卵发育成雄性,授 

精卵则发育成雌性。若虫、成虫均吸食叶片的汁液。红蜘 

蛛有上下爬行的生活习性,气温低、阴雨天大多在叶的基 

红蜘蛛是一个细小而形似蜘蛛的红色虫子,虫体很 

小,肉眼不易看见,用放大镜观察,虫体有4对足。成螨体 

长0.25~0.50 mm,呈圆形,体色变化大,有红色、黄色、黑褐 

色、褐绿色、浓绿色,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雌螨大,雄螨 

小。雌虫呈梨形,体长0.4~0.6 mm。卵呈圆球形,直径 

0.13 mm,卵初产时透明无色,后变深褐色,孵化前出现红 

色圆点,光滑;越冬卵呈红色,非越冬卵呈淡黄色,较少;幼 

部;晴天、干旱、高温,其在叶片的中部和上部,一般在4月 

下旬一5月初,温度达l0℃以上开始繁殖。 

3红蜘蛛的危害特征 

红蜘蛛成虫、若虫常群集叶背面,其口器分为多种,主 

要是咀嚼和刺吸式2种。咀嚼式像人吃东西一样,通过嘴 

虫近圆形,长约0.15 mm,体色透明,眼红色,有足3对,取 

食后体色变为绿色。越冬代幼螨呈红色,非越冬代幼螨呈 

黄色;若螨体长约0.2 mm、足4对、体色较深,体侧出现明 

显的块状色素。越冬若螨为红色,非越冬若螨为黄色。成虫 

嚼将植物叶吃到胃里;刺吸式口器是嘴上长有一个针,把 

针刺入植物体内吸取植物汁液,吸取叶绿素颗粒和细胞 

液,抑制光合作用。被害叶片初期呈现出白色小斑点,接近 

叶脉部分出现赤色条斑;中度危害时,叶片失去光泽,用手 

和若虫群集作物叶背面,刺吸植株汁液。被害处出现灰白 

色小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灰白色,最终枯死。 

去抹叶片背面,会沾染红色的浆液。叶片呈灰白色,白色斑 

点连成一片,呈斑块状,似花叶病状态,叶片失绿;危害严 

重时,前期叶片叶鞘稍向下萎缩,呈锈褐色、焦枯,抽不出 

苔或抽苔少。中期抽苔后,叶片和苔都变成灰色,花蕾凋 

萎,花蕾小而弯,比正常小1 ̄2 cm。后期发生严重时,整个 

地块变成灰色,失去绿色,黄花不能积累养分。特别到下 

年,黄花抽苔又细又少,落蕾严重。 

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总结,3年以上未发生红蜘蛛的 

2红蜘蛛的生活习性 

根据每年不同气候条件,黄花红蜘蛛在大同市区域内 

发生的代数不同,高温干旱时间长,其发生代数就多,反之 

则少,一般发生l5代~20代。以成虫、若虫、幼虫、卵在秋 

苗枯死的叶片上、土缝中,或路旁、地埂杂草上越冬,第二 

年随着黄花春苗出土而开始活动。温度和湿度与红蜘蛛繁 

殖有密切联系,尤以温度影响最大。温度25qC~30℃左右、 

正常年,黄花产量一般为200~300 kg/hm ,中度发生年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2013—04—01 

宋知荣(1959一),男,山西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AGRICULTUR LTE9 9LOGY&EQUlf,M lT 77 

的if斌 

一,q--; ̄:  要 …。 …… 侍液 。: 蛛 、 …一一 

竺 登 高 防 妻 时要 、苎! 苗:以 … (; 质 分数 三 湿性粉剂800倍 

蔓 竺 紫 ! 竺 :要 ,可有 地增强 液喷雾, 5 d左 。~ ……… … … 

。 

部分,尤其是绿色疏菜 。U( 

田 、 

申口盐杀 5。晦2 5。。 

边、渠耄 , .

'J以消 蛛 越冬 所;秋覃进行深刨或深耕翻 3 0o0倍~4 000倍液喷雾,20%的螨死净可湿‘性‘ 剂 

黄花 枯苔和枯叶,集中进行 喷雾,5%的尼索朗乳’油2 000“ 喷雾, 的速 

(4; 0用质量分数 的扫螨净3 0。。倍~40。。倍液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撒沛凝)

201 3.05B 

总第262期 

文章编号:1 673—887X(201 3)O5—0077—02 

黄花红蜘蛛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宋知荣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许堡乡农业推广站,山西大同

摘要

037300) 

论述了红蜘蛛的形态、危害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使其危害最小化。 

关键词红蜘蛛危害防治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 ̄.issn.1673—887X.2013.05.037 中图分类号¥43 

1红蜘蛛的形态特征 

红蜘蛛学名叶螨,属蛛形纲、碑螨目、叶螨科,种类很 

多,在北方地区主要危害黄花、玉米、果树等,使农作物大 

量减产,严重时甚至会绝收。 

相对湿度为35%~50%最有利于其繁殖,以两性繁殖为主, 

也可以孤雌繁殖。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雄虫可以多次交 

配,交配后1~3 h雌螨即可产卵,卵以单粒产于叶背面,并 

以分泌液将卵固定,以免散失;未授精的卵发育成雄性,授 

精卵则发育成雌性。若虫、成虫均吸食叶片的汁液。红蜘 

蛛有上下爬行的生活习性,气温低、阴雨天大多在叶的基 

红蜘蛛是一个细小而形似蜘蛛的红色虫子,虫体很 

小,肉眼不易看见,用放大镜观察,虫体有4对足。成螨体 

长0.25~0.50 mm,呈圆形,体色变化大,有红色、黄色、黑褐 

色、褐绿色、浓绿色,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雌螨大,雄螨 

小。雌虫呈梨形,体长0.4~0.6 mm。卵呈圆球形,直径 

0.13 mm,卵初产时透明无色,后变深褐色,孵化前出现红 

色圆点,光滑;越冬卵呈红色,非越冬卵呈淡黄色,较少;幼 

部;晴天、干旱、高温,其在叶片的中部和上部,一般在4月 

下旬一5月初,温度达l0℃以上开始繁殖。 

3红蜘蛛的危害特征 

红蜘蛛成虫、若虫常群集叶背面,其口器分为多种,主 

要是咀嚼和刺吸式2种。咀嚼式像人吃东西一样,通过嘴 

虫近圆形,长约0.15 mm,体色透明,眼红色,有足3对,取 

食后体色变为绿色。越冬代幼螨呈红色,非越冬代幼螨呈 

黄色;若螨体长约0.2 mm、足4对、体色较深,体侧出现明 

显的块状色素。越冬若螨为红色,非越冬若螨为黄色。成虫 

嚼将植物叶吃到胃里;刺吸式口器是嘴上长有一个针,把 

针刺入植物体内吸取植物汁液,吸取叶绿素颗粒和细胞 

液,抑制光合作用。被害叶片初期呈现出白色小斑点,接近 

叶脉部分出现赤色条斑;中度危害时,叶片失去光泽,用手 

和若虫群集作物叶背面,刺吸植株汁液。被害处出现灰白 

色小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灰白色,最终枯死。 

去抹叶片背面,会沾染红色的浆液。叶片呈灰白色,白色斑 

点连成一片,呈斑块状,似花叶病状态,叶片失绿;危害严 

重时,前期叶片叶鞘稍向下萎缩,呈锈褐色、焦枯,抽不出 

苔或抽苔少。中期抽苔后,叶片和苔都变成灰色,花蕾凋 

萎,花蕾小而弯,比正常小1 ̄2 cm。后期发生严重时,整个 

地块变成灰色,失去绿色,黄花不能积累养分。特别到下 

年,黄花抽苔又细又少,落蕾严重。 

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总结,3年以上未发生红蜘蛛的 

2红蜘蛛的生活习性 

根据每年不同气候条件,黄花红蜘蛛在大同市区域内 

发生的代数不同,高温干旱时间长,其发生代数就多,反之 

则少,一般发生l5代~20代。以成虫、若虫、幼虫、卵在秋 

苗枯死的叶片上、土缝中,或路旁、地埂杂草上越冬,第二 

年随着黄花春苗出土而开始活动。温度和湿度与红蜘蛛繁 

殖有密切联系,尤以温度影响最大。温度25qC~30℃左右、 

正常年,黄花产量一般为200~300 kg/hm ,中度发生年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2013—04—01 

宋知荣(1959一),男,山西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AGRICULTUR LTE9 9LOGY&EQUlf,M lT 77 

的if斌 

一,q--; ̄:  要 …。 …… 侍液 。: 蛛 、 …一一 

竺 登 高 防 妻 时要 、苎! 苗:以 … (; 质 分数 三 湿性粉剂800倍 

蔓 竺 紫 ! 竺 :要 ,可有 地增强 液喷雾, 5 d左 。~ ……… … … 

。 

部分,尤其是绿色疏菜 。U( 

田 、 

申口盐杀 5。晦2 5。。 

边、渠耄 , .

'J以消 蛛 越冬 所;秋覃进行深刨或深耕翻 3 0o0倍~4 000倍液喷雾,20%的螨死净可湿‘性‘ 剂 

黄花 枯苔和枯叶,集中进行 喷雾,5%的尼索朗乳’油2 000“ 喷雾, 的速 

(4; 0用质量分数 的扫螨净3 0。。倍~40。。倍液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