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乔锦)
ScienceofSericulture
2015,41(1):0010
-
0017
ISSN0257
-
4799;CN32
-
1115/S
DOI:10.13441/j.cnki.cykx.2015.01.004
蚕业科学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
表达分析
张大燕贾凌向仲怀何宁佳
(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
重庆
400716)
摘要微小
RNA(miRNA)
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
RNA,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
建立高效的桑树瞬
时表达体系是研究桑树
miRNA
及其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
。
将川桑
(Morusnotabilis)
基因组中克隆的
miRn51
前体序列连接
35S-miRn51
重组质粒
,
构建了
PLGNL-
通过农杆菌介导其在桑树叶片中瞬时表达
。
采用
GUS
组织化学染到
PLGNL
载体上
,
色
、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以及荧光定量
PCR
等方法
,
分析不同缓冲液
、
重组农杆菌注射菌液浓度
、
转化时间
、
桑树品种等试验
miRn51
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条件对农杆菌介导的桑树叶片瞬时表达体系转化效率
、
当采用
1
号缓冲液和菌
液
D(600nm)
=
0.6
的重组农杆菌进行瞬时转化时
,
转化桑树叶片
3d
后
miRn51
的表达量最高
,
其靶基因
MnPPO2
的表达水
平受到明显抑制
,
不同桑树品种对瞬时表达体系的瞬时表达效率有一定影响
。
以上结果表明
,
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
有效
、
快捷地验证桑树
miRNA
对其靶基因的调控作用
。
表达体系能简便
、
关键词桑树
;
根瘤农杆菌
;
瞬时表达
;
微小
RNA;
靶基因
Q943.2;S8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
4799(2015)01
-
0010
-
08
中图分类号
ConstructionofMulberryTransientExpression
byAgrobacteriumandExpressionAnalysesof
TargetGene
ZhangDayanJiaLingXiangZhonghuaiHeNingjia
*
SystemMediated
miRn51andIts
(StateKeyLaboratoryofSilkwormGenomeBiology,InstituteofSericultureandSystemsBiology,SouthwestUniversity,
Chongqing400716,China)
AbstractMicroRNAs(miRNA)areaclassofnon-codingendogenoussingle-strandsmallRNAs.Theyplayimportant
rolesinregulationof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Establishinganefficienttransientexpressionsystemisaneffective
methodtostudythefunctionsofmiRNAanditstargetgenesinmulberry.Inpresentstudy,miRn51precursorsequence
35S-wasclonedfromMorusnotabilisgenomeandligatedwithvectorPLGNLtoconstructrecombinantplasmidPLGNL-
miRn51,andthenPLGNL-35S-miRn51wastransformedintomulberryleavesviaagrobacterium.Byusingthemethodsof
GUShistochemicalstaining,polyphenoloxidaseactivityassayand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theeffectofexperi-
mentalconditions,suchasdifferentinjectionbuffer,
收稿日期
:2014
-
09
-
26
接受日期
:2014
-
12
-
10
“863”
资助项目
: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No.2013AA10060-
5),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茧丝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
目
(No.3)。
第一作者信息
:
张大燕
(1987
-
),
女
,
硕士研究生
。
E-mail:zhanglucyyan@163.com
通信作者信息
:
何宁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E-mail:hejia@swu.edu.cn
*
recombinantagrobacteriumconcentration,transformation
timeandmulberryvariety,ontransformationefficiencyof
mulberryleaftransientexpressionsystemmediatedby
agrobacteriumandontheexpressionlevelofmiRn51and
itstargetgenewereanalyz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
afterinjectionwithrecombinantagrobacteriumatconcen-
trationsofD(600nm)
=
0.6mixedwithNo.1injection
bufferforthreedays,theexpressionlevelofmiRn51in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hejia@swu.edu.cn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1
mulberryleafwasthehighestanditstargetgeneMnPPO2wassignificantlyinhibited.Differentmulberryvarietieshasa
certainimpactontransformationefficiency.Thisestablishedmulberrytransientexpressionsystemmediatedbyagrobac-
teriumprovidesasimple,effective,andinstantapproachtostudytheregulatoryfunctionofmulberrymiRNAonitstarget
gene.
KeywordsMorusL.;Agrobacteriumtumefaciens;Transientexpression;MicroRNA;Targetgene
M
icroRNA(miRNA)
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
[1]
小
RNA,
长度为
20~25
个核苷酸
。miRNA
广
[2]
瞬时表达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短暂的高水平
表达
,
与稳定遗传表达相比
,
具有操作简便
、
所需时间
短
、
耗资少等优点
。
由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术已
经成功应用于烟草
[9][10][11][12]
、
拟南芥
、
玉米
和柚子
泛存在于动物
、
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组中
,
对生物体
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
植物
miRNA
基因首先经
RNA
聚合酶Ⅱ
(RNApol
Ⅱ
)
转录
形成具有
polyA
和帽子结构的初级转录物
(pri-miRNA),
接着被剪切成含茎环结构的
pre-
miRNA,
随后在
DCL1(RNA
聚合酶Ⅲ家族的特异性
核酸内切酶
dicer
同源物
)
和相关酶的作用下加工形
经加工修饰后在输出蛋成
miRNA/miRNA*
复合物
,
[3
-
4]
。
成
白的作用下进入细胞核形成成熟的
miRNA
等植物的基因功能研究
,
该技术也被用来分析
miRNA
与调控靶基因的关系
[13]
、RNA
干扰
[14]
、
蛋白
质的互作
[15]
及亚细胞定位
[16]
等
。
然而
,
在桑树中利
用瞬时表达技术研究基因功能还未见报道
。
本研究
从川桑基因组中克隆
miRn51
前体序列
,
将其与
PLGNL
载体连接
,
并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
感受态细胞中
。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瞬时表
达技术
,
将含有
miRn51
的表达载体导入桑树叶片
,
通
过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和荧光
定量
PCR
等方法探讨不同注射缓冲液
、
重组农杆菌
菌液浓度
、
转化时间
、
桑品种等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
并利用该技术分析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瞬时表响
,
达水平
,
以期构建能用于桑树
miRNA
及其靶基因功
能研究的高效植物瞬时表达体系
。
1
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供试桑树材料为白桑
(MorusalbaL.)
品种策沙
2
号和广东桑
(MorusatropurpureaRoxb.)
品种伦教
109
的幼苗
。
将
2
个品种的桑种子
(
由本实验室保存
)
在
4℃
无菌水中浸泡
3~4d
后
,
播种在高温灭菌的营养
蛭石
、
珍珠岩的质量比为
3∶1∶1)
中
,
置于土
(
营养土
、
POX
型人工智能植物培养箱
(
宁波东南仪器公司
)
中
培养
。
培养条件
:
黑夜和白天的温度分别设置
26℃,
为
22℃、
每天黑暗与白天的光照时间分别为
8
h
和
16h。
培养
2
个月后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桑树
幼苗用于瞬时转化试验
。
表达载体
PLGNL(
由本实验室保存
)
含有
CaMV35S
启动子和β
-
葡聚糖苷酶
(GUS)
报告基因
。
用于瞬时转化的根瘤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
ciens)
菌株为
LBA4404,
自带
PAL4404
质粒
,
为本实
验室保存菌种
。
熟
miRNA
作为负调控因子调控靶基因的方式主要
降低靶基有
:(1)
与靶基因结合引起
mRNA
的断裂
,
因的
mRNA
水平
[5]
;(2)
转录后抑制靶基因
mRNA
的
[6]
翻译
,
降低靶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
。miRNA
通
过以上
2
种作用方式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
从而调节生
物体的生长发育
。
自
2002
年植物
miRNA
被发现以
miRNA
数据库
(http:
∥
www.mirbase.org/index.
来
,
shtml)
中已登录的植物成熟
miRNA
超过
8295
条
。
桑树
(MorusL.)
作为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
,
除
了栽桑养蚕的传统用途外
,
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
。
研究逆境
胁迫下桑树
miRNA
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将为桑
[7]
树抗逆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Jia
等
利用
Solexa
测序方法在川桑
(Morusnotabilis)
基因
组中鉴定了
85
个保守
miRNA
和
262
个新
miRNA,
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得到
332
个潜在的
miRNA
靶基因
,PCR
分析了
9
个保守通过
qRT-
miRNA
和
miRn51
等
5
个新
miRNA
在川桑的叶
、
枝
[8]
皮
、
雄花中的表达模式
。2014
年
Gai
等采
用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
,
分别在被植原体侵染
及正常的湖桑
32
号植株叶片中鉴定到了
62
个保守
的
miRNA
和
13
个新的植原体响应
miRNA。
虽然已
有关于桑树
miRNA
的研究报道
,
但由于未能建立稳
目前还未见有桑树定的桑树遗传转化和再生技术
,
miRNA
及其靶基因的功能研究的详细报道
。
12
蚕业科学
2015;41(1)
1.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从川桑基因组中扩增
miRn51
的前体序列
pre-
95%
乙醇脱色
12h
左右
,
显微镜下拍照色
4~8h,
观察
。
1.4.2
多酚氧化酶
(MnPPO)
活性检测分别取转
化后的
2
个桑品种植株的新鲜叶片
0.2g,
经液氮迅
速研磨后
,
加入
3mLpH6.0
的
0.2mol/L
磷酸氢二
0.1mol/L
柠檬酸缓冲液
,
钠
-
研磨匀浆
。
用
2.5mL
缓冲液冲洗研钵
,
收集研磨液
。4℃
下
4000r/min
离心
15min,
上清即为粗酶提取液
。
另取一支干净
的离心管
,
加入
2mL
缓冲液和
0.05mol/L
邻二苯
30℃
恒温水浴箱中预热
30min,
酚
333
μ
L,
加入
333
μ
L
酶提取液和
666
μ
L
蒸馏水
,
反应
2min,
检
测
5min
内
D(410nm)
值的变化
,
以加热灭活的酶
液作为空白对照
。
以
1min
内
D(410nm)
值变化
0.01
所需酶量
(mg)
为一个多酚氧化酶活性单位
(U),
计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U/mg)。
1.4.3
荧光定量
PCR
取瞬时转化的桑叶
,
用液
氮研磨成粉末状
,
参照
RNAisoPlus(TaKaRa
公司
)
使用说明书提取总
RNA,
用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
NanoDrop2000
分光光度计测定
RNA
测
RNA
质量
,
浓度
。
取
1
μ
g
桑叶总
RNA
作为模板
,
参照
Primer
ScriptRT
反转录试剂盒
(PerfectRealTime)(TaKaRa
公司
)
说明合成
cDNA
第
1
链
。
根据川桑基因组数
CGAGAGA-
据设计
MnPPO2
基因扩增上游引物
(5'-
ACTCCTCACACTGCT-3')
和下游引物
(5'-GGCTCT-
TCCATAGACTCCACATC-3');
内参基因为桑树核糖
GGCTA-
体蛋白基因
MnRPL15,
上游引物序列为
5'-
TGTGATTTACCGTGTT-3',TT-
下游引物序列为
5'-
GGTCCAGTATGAGTTGAGAA-3'。
根据
PLGNL
载
体上
GUS
序列设计其荧光定量
PCR
引物
,
检测瞬
时表达后
GUS
基因表达水平
,
其上游引物序列为
5'-AATGTTCTGCGACGCTCAC-3',
下游引物序列为
5'-CTTTTTCCAGTACCTTCTCTGC-3'。
取
1
μ
g
桑
MLVreversetranscriptase
反转录叶总
RNA,
参照
M-
试剂盒
(
美国
Promega
公司
)
说明合成
cDNA
第
1
条
链
,
稀释
2
倍用于
miRn51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
依
据茎环
PCR
原理设计
miRn51
和内参基因的反
GTCGTA-
转录引物
。miRn51
反转录引物序列为
5'-
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
CGACTACTTC-3',GCAAGA-
其上游引物序列为
5'-
TCGACCAGCCGAGTA-3',CA-
下游引物序列为
5'-
GTGCAGGGTCCGAGGTAT-3';
用桑树核糖体
5.8S
RNA
基因作为内参基因
,C-
其反转录引物序列为
5'-
[20]
CGCGGATCCATATTGG-miRn51(
上游引物序列为
5'-
ATCTCGACCA-3',CCCCCGGGT-
下游引物序列为
5'-
TGAATCTCTACCAGCCGAGT-3'),PCR
产物纯化回
T
载体上
,
收后连接到
pMD19-
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
测序验证
。
将测序验证正确的质粒与
PLGNL
载体
分别用
BamH
Ⅰ和
Sma
Ⅰ双酶切
,
回收产物
,
用
T4
DNA
连接酶连接
,
构建重组质粒并通过双酶切和
Sanger
测序验证
。
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感受态
挑取单菌落培养后进行菌液
PCR
检测
,
获得细胞
,
35S-miRn51
的含有植物超量表达重组载体
PLGNL-
农杆菌
。
1.3
不同条件下的瞬时转化试验
将含目的载体的农杆菌按照体积比
1∶50
加入
到含
50
μ
g/mL
卡那霉素的
YEB
培养基中扩大培
养
,
在
28℃
下
220r/min
培养
16~20h
后
,
于
4℃
下
6000r/min
离心
10min,
回收菌体
。
配制
2
种注射缓冲液体系
。1
号缓冲液
:
含
0.5
N
吗啉代乙磺酸
、2.17
μ
g/mL
的
1/2
μ
g/mL2-
MS
[17]
和
5g/L
蔗糖
,
调节
pH
至
5.7
后
,
再加入
1
mg/mL
苄氨基腺嘌呤
(6-BA)、200
μ
L/mLSilwet
L-77
和
100mg/mL
乙酰丁香酮
。2
号缓冲液
(pH
10mmol/L2-N
吗啉代乙磺
5.6):10mmol/LMgCl
2
、
[18]
酸和
150
μ
mol/L
乙酰丁香酮
。
分别使用
2
种缓
冲液重悬菌体
,
将菌液的
D(600nm)
值分别调整至
0.4、0.6、0.8
和
1.0,
将
4
种浓度的菌液放置在黑
21~23℃
条件下培养
2~3h
后备用
。
暗
、
用刀片轻轻划伤用于接种的
2
个供试品种的桑
树植株叶片远轴端的下表面
,
用
1mL
注射器吸取适
量菌液
,
将注射器针头顶住叶片刺破处
,
轻轻推动
,
将菌液注射入叶片
,
菌液注射剂量
100
μ
L/
片
。
注
射完毕后将桑树植株套上保鲜袋
,
黑暗条件下培养
2d
后取下保鲜袋
,3、4
和
5d
后取转化继续培养
2、
处理的桑叶
,
以接种注射缓冲液的叶片作为对照
。
1.4
检测方法
1.4.119]
参照文献
[
的方法
。
配制
1mLGUS
染液
:100mmol/LGUS
缓冲液
800
250mmol/LEDTA20
μ
L、2%Triton-X-10050
μ
L、
25mmol/LK
4
[Fe(CN)
6
]20
μ
L、25mmol/L
μ
L、
K
3
[Fe(CN)
6
]20
μ
L
和
10mmol/LX-Gluc50
μ
L。
37℃
染将转化后的桑树叶片置于
GUS
染液中
,
GUS
组织化学染色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3
AAAGAAAACAAACAAGTTCCTC-3',
上游引物序列
CACCTCAAACCTCCAGTGAA-3'、
为
5'-
下游引物序
CAAAGAAAACAAACAAGTTCCTC-3'。
引列为
5'-
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
(
上海
)
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
用
StepOnePlus
荧光定量
PCR
仪
(
美国
AppliedBio-
systems
公司
)
进行
qRT-PCR。
反应体系
(20
μ
L)
包
TM
括
2
×
SYBRPremixExTaq
Ⅱ
(TaKaRa
公司
)10
200nmol/L
上
、50
×
Rox
μ
L,
下游引物各
0.4
μ
L,
ReferenceDye
TM
0.4
μ
L,10ng/
μ
LcDNA
模板
2
μ
L,
ddH
2
O6.8
μ
L。
反应条件为
:95℃
预变性
30s;95
℃5s,60℃30s,
共
40
个循环
。
1.4.4
数据统计分析每组试验均重复
3
次
,
数据
采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
2
2.1
结果与分析
重组载体及转化农杆菌的鉴定
miRn51
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
根据川桑
pre-
以川
PCR
扩增
,B)。
测获得大小为
87bp
的产物
(
图
1-
序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经
BamH
Ⅰ和
Sma
Ⅰ双酶切
miRn51
基因片段与后
,
用
T4DNA
连接酶将
pre-
PLGNL
载体进行连接
,
由
CaMV35S
启动
pre-
miRn51
基因表达
(
图
1-A)。
图
1-B
为
PLGNL-35S-
miRn51
质粒双酶切验证电泳检测结果
。
将获得的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LBA4404
菌株
,
菌液
PCR
扩
miRn51
基因增得到
87bp
的片段
,
测序验证为
pre-
35S-miRn51
成功转入到农杆菌片段
,
说明
PLGNL-
LBA4404
菌株中
(
图
1-C)。
为了验证川桑中是否存在成熟
miRn51,
以川桑
cDNA
为模板
,
茎环
PCR
扩增得到
miRn51
片段
,
大
小为
71bp,
将该片段序列进行克隆测序验证
,
与川
表明川桑桑
miRNA
数据库比对显示序列完全正确
,
pre-miRn51
能够被加工成成熟
miRNA。
在供试桑
品种策沙
2
号和伦教
109
中也克隆得到成熟
miRn51(
图
1-D)。
miRn51
基因进行对
pre-
桑基因组
DNA
为模板
,
A.
载体结构示意
B.PLGNL-35S-miRn51
载体双酶切鉴定
,1—pre-miRn51PCR
扩增
,2—PLGNL-35S-miRn51
双酶切
,3—PLGNL
空载体
C.
农杆菌菌液
PCR
扩增
D.miRn51
成熟体茎环
PCR
扩增
,1—
川桑成熟
miRn51
茎环
,
2—
策沙
2
号成熟
miRn51
茎环
,3—
伦教
109
成熟
miRn51
茎环
A.StructurediagramofvectorB.VerificationofvectorPLGNL-35S-miRn51bydualenzymedigestion,1—PCRamplificationofpre-miRn51,
C.PCRamplificationofagrobacteriumsolution2—PLGNL-35S-miRn51digestedwithdoubleenzyme,3—PLGNLemptyvector
D.PCRamplificationofmaturemiRn51stem-loop,1—MaturemiRn51stem-loopinMorusnotabilis,
2—MaturemiRn51stem-loopinCesha2,3—MaturemiRn51stem-loopinLunjiao109
图
1
Fig.1
PLGNL-35S-miRn51
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与鉴定
ConstructionandverificationofexpressionvectorPLGNL-35S-miRn51
14
蚕业科学
2015;41(1)
2.2
不同条件下重组农杆菌菌液对桑树叶片的转
化效率
2.2.1
不同缓冲液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
1
号和
2
号缓冲液重悬菌体
,
注射到策沙
2
号叶片的次
4d
后取一小片桑叶
(
避开伤口处
)
进行级叶脉中
,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用
1
号缓冲液配制注射菌液
0.8
和
1.0
时
,
的
D(600nm)
值分别为
0.6、
注射桑树
叶片检测到的
GUS
基因表达量比用
2
号缓冲液配制
相同浓度注射菌液处理桑树叶片中的表达量高
(
图
2)。
因此
,
选择
1
号注射缓冲液进行后续试验
。
杆菌菌液注射后
,
转化叶片中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
有显著差异
,
其中
,
注射
D(600nm)
值分别为
0.6
和
0.8
的菌液的叶片中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较
高
;
而注射
D(600nm)
值为
0.4
和
1.0
的菌液的桑叶
中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
。
因此
,
注射不同
浓度的菌液对桑树瞬时表达效率有重要影响
,
浓度过
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瞬时表达效率
。
检测样品为桑品种策沙
2
号处理
3d
后的叶片
。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
图
4~6
同
。
Samplesfortestwereleavesfrommulberryvariety
Cesha2atday3aftertransfection.Differentlowercase
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
ThesameinFig.4to6.
图
3
Fig.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
转化桑树叶片中的
GUS
基因表达水平
GUSgeneexpressionlevelinmulberryleavesafterbeing
transfect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
solutiondetectedby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
A.1
号缓冲液配制注射菌液
B.2
号缓冲液配制注射菌液
a、b
和
c
依次是以
D(600nm)
值分别为
0.6、0.8、
1.0
的注射菌液处理
4d
的策沙
2
号桑树叶片
。
A.Bacterialsolutionpreparedwithinjectionbuffer1
B.Bacterialsolutionpreparedwithinjectionbuffer2
a,bandcareleavesfrommulberryvarietyCesha2
atday4aftertreatmentwithbacterialinjection
0.8and1.0,respectively.solutionatD(600nm)of0.6,
2.3
注射菌液的浓度和瞬时转化时间对
miRn51
取
1
号缓冲液
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3.1
对
miRn51
表达水平的影响
0.6、0.8
和将菌液分别稀释至
D(600nm)
=
0.4、
1.0
作为试验组注射菌液
,
同时以不含菌体的
1
号
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注射液
。
通过荧光定量
PCR
检
A)。
与对照相比
,
测
miRn51
的表达量
(
图
4-
在转化
0.8
和
1.0
的菌后
3d,
分别以
D(600nm)
值为
0.6、
miRn51
的表达量均显著上液注射处理的叶片中
,
升
;
转化后
4d,
用
D(600nm)
=
0.4
菌液注射处理
miRn51
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叶片增加了的叶片中
,
约
1.7
倍
;
转化后
5d,
各试验组叶片中的
miRn51
表
达水平没有继续上升
,
反而下降
,
推测可能是因为农
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有一定的时效性
,
植物体内的
图
2
Fig.2
GUS
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缓冲液配制重组
农杆菌菌液对桑树叶片的转化效果
Thetransfectionefficiencyofagrobacterialsolutions
preparedwithdifferentinjectionbufferstomulberry
leafdetectedbyGUShistochemicalstaining
2.2.2
不同浓度注射菌液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选取
瞬时转化后
3d
的策沙
2
号桑叶
,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
(
图
3)。
用不同浓度的重组农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5
其他防御机制调控了
miRNA
的表达
。
2.3.2
对
miRn51
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了
验证桑树
miRn51
与靶基因
MnPPO2
的相互作用
,
通过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nPPO2
的表达水平
,
结果
B:
在瞬时转化
3d
后
,
见图
4-
分别以
D(600nm)
值
为
0.6、0.8
和
1.0
的菌液注射处理的叶片
MnPPO2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
而瞬时转化后
4
中
,
d,
经
D(600nm)
=
0.4
的菌液处理的叶片中
,
MnPPO2
的表达水平降低
5
倍以上
,
与
miRn51
的表
达呈负相关
,
同预期结果一致
。
供试桑品种为策沙
2
号
,
图
5
同
。
ThemulberryvarietyfortestwasCesha2.ThesameinFig.5.
图
4
荧光定量
PCR
检测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转化桑树叶片后
miRn51(A)
及其靶基因
MnPPO2(B)
的表达水平
Fig.4ExpressionlevelofmiRn51(A)anditstargetgeneMnPPO2(B)inmulberryleavesafterbeingtransfected
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solutiondetectedby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
2.3.3
取瞬时转化
4d
后不同浓度菌液处理的桑树叶片检测
MnPPO
酶的
对
MnPPO
酶活性的影响
MnPPO
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说明
miRn51
转
化入桑叶细胞中
,
能够有效抑制
MnPPO2
基因
mRNA
的转录及蛋白质表达
。
其中
,
经
D(600nm)
值为
0.6
MnPPO
酶活性降低最为显著
。
的菌液处理的叶片中
,
B),
结合
MnPPO2
转录的荧光定量
PCR
结果
(
图
4-
确定以桑品种策沙
2
号的桑树叶片为材料
,
进行瞬时
表达的最适菌液浓度的
D(600nm)
值为
0.4
或
0.6,
最佳表达时间在转化后的第
3
天或第
4
天
。
2.4
桑树品种对转化效率和
miRn51
及靶基因表
达水平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体系表达效率是否在不同桑树品种材料之间存在差
异
,
用
1
号缓冲液将重组农杆菌配制成
4
个浓度梯度
活性
(
图
5),
与对照组相比
,
各试验组桑树叶片中的
图
5
Fig.5
桑树叶片注射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
4d
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比较
的菌液
,
注射生长状况一致的桑品种伦教
109
的幼苗
2、3、4
和
5d
的叶片进行组叶片
。
分别取瞬时转化
1、
3
和
4d
织化学染色检测
GUS
表达量
,
瞬时转化后
2、
3
时
,
桑叶
GUS
的表达量较高
。
因此
,
选取转化后
2、
和
4d
的桑叶样品
,
通过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n51
和
MnPPO2
的表达水平
,
评价瞬时表达效果
。
结果显
AcomparisononMnPPOactivityinmulberryleaves
atday4afterbeingtransfectedwithdifferent
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solution
16
蚕业科学
2015;41(1)
D(600nm)
=
0.4
的菌液处理桑叶
2d
后
,miRn51
示
,
A),
在叶中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上升约
4
倍
(
图
6-
而
对应的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不但未受到抑制反而上调
(
图
6-B),
可能是叶片细胞受到刺激后基因迅速表达
D(600nm)
值为
0.4
和以响应外界刺激
;
转化
3d
后
,
0.6
的菌液处理桑树叶片中的
miRn51
表达水平显著
升高
,
而靶基因
MnPPO2
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
,
这种
表明现象与
miRNA
调控靶基因的作用方式一致
,
miRNA
抑制了靶基因的表达
,
且在转化后第
3
天
,
瞬
时表达效率最高
。
以上结果与用桑品种策沙
2
号的
桑树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化结果相比
,
基因表达持续时
间短
,
仅持续
4d,
且在第
3
天时瞬时表达效率最高
,
说明用不同桑品种的桑树叶片构建的瞬时表达体系
,
其瞬时表达效率存在一定差异
。
图
6
荧光定量检测伦教
109
桑树叶片注射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后
miRn51(A)
及其靶基因
MnPPO2(B)
的表达水平
ExpressionlevelofmiRn51(A)anditstargetgeneMnPPO2(B)inmulberryleavesofagroLunjiao109afterbeing
transfect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solutiondetectedby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
Fig.6
3
讨论
时间却不一致
,
可能是由于不同桑品种对农杆菌的
敏感程度不同
。
瞬时转化后
,
通过
GUS
组织化学染
色和荧光定量
PCR
检测到
miRn51
在桑叶细胞中的
表达时间较长
,
说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
miRn51
可以顺利进入桑叶细胞中
,
而且靶基因术
,
MnPPO2
的
mRNA
水平及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呈降
低趋势
,
暗示
miRn51
能够有效沉默靶基因的表达
。
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
,
参与植
物色素的生成
,
且与植物抗逆
、
生长发育有关
,
该酶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没有被激活
,
但在植物受机械损
伤后可以诱导防御系统激活多酚氧化酶蛋白的表
[25]
达
。
以策沙
2
号的桑树叶片为材料进行瞬时转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n51
的表达水化处理后
5d,
平较稳定
,
靶基因
MnPPO2
的表达水平却升高
。
出
现此现象可能是因为在桑树瞬时转化后期
,
MnPPO2
可能响应进入细胞的微生物诱导
,
使得表
达水平上调
,
暗示桑树
miRn51
可能与外界诱导相
关
。
此外
,
试验中还发现以高浓度
[D(600nm)
=
1.0]
的菌液转化后
,
桑树叶片中的
miRn51
表达水
平并不是最高
,
同时注射处叶片出现萎蔫变黄
,
说明
虽然农杆菌介导的植物瞬时表达技术已经广泛
应用于多个物种的基因功能验证
、
遗传改良和蛋白
,
但是影响瞬时表达效率的因素质互作等研究
很多
,
不同物种建立的瞬时表达体系存在差异
。
本
研究分别探讨了桑树瞬时表达体系中注射缓冲液成
分
、
重组农杆菌菌液浓度和转化时间及不同桑树品
种材料等因素对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
,
结果显示上
述各因素对瞬时转化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优
化桑树瞬时表达体系的最佳条件为采用
1
号注射缓
冲液
,
注射重组菌液浓度的
D(600nm)
值为
0.4
或
0.6,
转化
3d
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最高
。1
号缓
BA,
冲液中含有
5g/L
蔗糖和
1mg/mL6-
有利于重
[23]
组菌通过伤口渗入植物细胞
;
含有的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
通过降低植物细胞的表面张力
,
同样能
[21
-
22]
够刺激重组质粒进入叶片细胞
,
从而提高了瞬时转
[24]
化效率
。
在桑品种策沙
2
号和伦教
109
的桑树
叶片进行瞬时转化的试验中
,
菌液对
2
个桑品种叶
片的最适转化浓度相同
,
然而目的基因表达变化的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7
桑树瞬时表达技术体系中的菌液浓度不宜过高
。
虽然瞬时转化后目的基因表达持续时间较短
,
不能在细胞中持续稳定表达
,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但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可作用于完整植株
,
能够快
速
、
准确地反映外源基因和植物体内相关基因的表
达模式
。
随着桑树基因组测序和桑树
miRNA
高通
量测序的相继完成
,
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研究
miRNA
与靶基因的功能
,
因此本试验初步建立的桑
树瞬时表达体系
,
为桑树
miRNA
和靶基因功能在桑
树植株的验证与研究提供了简便
、
有效
、
快捷的
方法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RegulationofmicroRNA
[11]HamiltonDA,RoyM,RuedaJ,etal.Dissectionofapollen-spe-
cificpromoterfrommaizebytransienttransformationassays[J].
PlantMolBiol,1992,18(2):211
-
218
[12]FigueiredoJF,RmerP,LahayeT,etal.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ientexpressionincitrusleaves:
(7):1339
-
1345
[13]
赵文婷
,
高志晖
,
孟冬
,
等
.
植物
microRNA
功能瞬时验证体系
J].
生物技术通讯
,2014,25(1):71
-
75
的建立
[
[14]SchBH,KunzC,MeinsJrF.Silencingoftransgenesintroduced
intoleavesbyagroinfiltration:asimple,rapidmethodforinvestiga-
.MolGenGenet,tingsequencerequirementsforgenesilencing[J]
1997,256(5):581
-
585
[15]SheludkoY,SindarovskaY,GerasymenkoI,etal.Comparisonof
severalNicotianaspeciesashostsforhighs-caleAgrobacterium-me-
diatedtransientexpression[J].BiotechnolBioeng,2007,96(3):
608
-
614
[16]ZottiniM,BarizzaE,CostaA,etal.Agroinfiltrationofgrapevine
leavesforfasttransientassaysofgeneexpressionandforlong-term
J].PlantCellRep,2008,27productionofstabletransformedcells[
(5):845
-
853
[17]MurashigeT,SkoogF.Arevisedmediumforrapidgrowthandbio
.PhysiolPlantarum,1962,assayswithtobaccotissuecultures[J]
15(3):473
-
497
[18]
赵明敏
,
安德荣
,
黄广华
,
等
.
瞬时表达靶向
TMV
外壳蛋白基
2006,36
因的
siRNA
能干扰病毒侵染
[J].
植物病理学报
,
(1):35
-
40
[19]JeffersonRA,KavanaghTA,BevanMW.GUSfusions:beta-glu-
curonidaseasasensitiveandversatilegenefusionmarkerinhigher
J].EMBOJ,1987,6(13):3901
-
3907plants[
[20]ChenC,RidzonDA,BroomerAJ,etal.Real-timequantification
ofmicroRNAsbystem-loopRT-PCR[J/OL].NucleicAcidsRes,
2005,33(20):e179[2014
-
09
-
25].http://nar.oxfordjournals.
org/content/33/20/e179.short
[21]SontiR,ChiurazziM,WongD,etal.Arabidopsismutantsdeficient
inT-DNAintegration[J].ProcNatlAcadSciUSA,1995,92
(25):11786
-
11790
[22]JanssenBJ,GardnerRC.LocalizedtransientexpressionofGUS
.PlantinleafdiscsfollowingcocultivationwithAgrobacterium[J]
MolBiol,1990,14(1):61
-
72
[23]RoustanJP,LatcheA,FallotJ.Inhibitionofethyleneproduction
andstimulationofcarrotsomaticembryogenesisbysalicylicacid
[J].BiolPlantarum,1990,32(4):273
-
276
[24]CloughSJ,BentAF.Floraldip:asimplifiedmethodfor
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ofArabidopsisthaliana
[J].PlantJ,1998,16(6):735
-
743
[25]LiL,SteffensJC.Overexpressionofpolyphenoloxidaseintrans-
genictomatoplantsresultsinenhancedbacterialdiseaseresistance
[J].Planta,2002,215(2):239
-
247
arapidtoolforgene
expressionandfunctionalgeneassay[J].PlantCellRep,2011,30
[1]TreiberT,TreiberN,MeisterG.
(4):605
-
609
.ThrombHaemost,2012,107biogenesisandfunction[J]
[2]HeL,HannonGJ.MicroRNAs:smallRNAswithabigrolein
generegulation[J].NatRevGenet,2004,5(7):522
-
531
[3]BartelDP.MicroRNAs:genomics,biogenesis,mechanism,and
function[J].Cell,2004,116(2):81
-
97
[4]
许晖
,
陈大清
,
李亚男
.
植物
microRNA
及其作用靶位的研究进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7,46(10):156
-
160
展
[
[5]ShinC.Cleavageofthestarstrandfacilitatesassemblyofsome
microRNAsintoAgo2-containingsilencingcomplexesinmammals
[J].MolCells,2008,26(3):308
-
313
[6]TodescoM,Rubio-somozaI,Paz-AresJ,etal.Acollectionoftarget
mimicsforcomprehensiveanalysisofmicroRNAfunctionin
Arabidopsisthaliana[J/OL].PLoSGenet,2010,6(7):e1001031
[2014
-
09
-
25].http://www.plosgenetics.org/article/info%3Adoi%
2F10.1371%2Fjournal.pgen.1001031
[7]JiaL,ZhangDY,QiXW,etal.Identificationoftheconserved
andnovelmiRNAsinmulberrybyhigh-throughputsequencing[J/
OL].PloSONE,2014,9(8):e104409[2014
-
09
-
25].http://
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
pone.0104409
[8]GaiYP,LiYQ,GuoFY,etal.Analysisofphytoplasma-respon-
sivesRNAsprovideinsightintothepathogenicmechanismsofmul-
berryyellowdwarfdisease[J/OL].SciRep,2014,4:5378[2014
-
09
-
25].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620/
srep05378/full/srep05378.html
[9]WydroM,KozubekE,LehmannP.Optimizationoftransient
Agrobacterium-mediatedgeneexpressionsysteminleavesofNicoti-
anabenthamiana[J].ActaBiochimPol,2006,53(2):289
-
298
[10]KorolevaOA,TomlinsonML,LeaderD,etal.High-throughput
proteinlocalizationinArabidopsisusing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ientexpressionofGFP-ORFfusions[J].PlantJ,2005,41
(1):162
-
174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乔锦)
ScienceofSericulture
2015,41(1):0010
-
0017
ISSN0257
-
4799;CN32
-
1115/S
DOI:10.13441/j.cnki.cykx.2015.01.004
蚕业科学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
表达分析
张大燕贾凌向仲怀何宁佳
(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
重庆
400716)
摘要微小
RNA(miRNA)
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
RNA,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
建立高效的桑树瞬
时表达体系是研究桑树
miRNA
及其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
。
将川桑
(Morusnotabilis)
基因组中克隆的
miRn51
前体序列连接
35S-miRn51
重组质粒
,
构建了
PLGNL-
通过农杆菌介导其在桑树叶片中瞬时表达
。
采用
GUS
组织化学染到
PLGNL
载体上
,
色
、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以及荧光定量
PCR
等方法
,
分析不同缓冲液
、
重组农杆菌注射菌液浓度
、
转化时间
、
桑树品种等试验
miRn51
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条件对农杆菌介导的桑树叶片瞬时表达体系转化效率
、
当采用
1
号缓冲液和菌
液
D(600nm)
=
0.6
的重组农杆菌进行瞬时转化时
,
转化桑树叶片
3d
后
miRn51
的表达量最高
,
其靶基因
MnPPO2
的表达水
平受到明显抑制
,
不同桑树品种对瞬时表达体系的瞬时表达效率有一定影响
。
以上结果表明
,
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
有效
、
快捷地验证桑树
miRNA
对其靶基因的调控作用
。
表达体系能简便
、
关键词桑树
;
根瘤农杆菌
;
瞬时表达
;
微小
RNA;
靶基因
Q943.2;S8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
4799(2015)01
-
0010
-
08
中图分类号
ConstructionofMulberryTransientExpression
byAgrobacteriumandExpressionAnalysesof
TargetGene
ZhangDayanJiaLingXiangZhonghuaiHeNingjia
*
SystemMediated
miRn51andIts
(StateKeyLaboratoryofSilkwormGenomeBiology,InstituteofSericultureandSystemsBiology,SouthwestUniversity,
Chongqing400716,China)
AbstractMicroRNAs(miRNA)areaclassofnon-codingendogenoussingle-strandsmallRNAs.Theyplayimportant
rolesinregulationof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Establishinganefficienttransientexpressionsystemisaneffective
methodtostudythefunctionsofmiRNAanditstargetgenesinmulberry.Inpresentstudy,miRn51precursorsequence
35S-wasclonedfromMorusnotabilisgenomeandligatedwithvectorPLGNLtoconstructrecombinantplasmidPLGNL-
miRn51,andthenPLGNL-35S-miRn51wastransformedintomulberryleavesviaagrobacterium.Byusingthemethodsof
GUShistochemicalstaining,polyphenoloxidaseactivityassayand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theeffectofexperi-
mentalconditions,suchasdifferentinjectionbuffer,
收稿日期
:2014
-
09
-
26
接受日期
:2014
-
12
-
10
“863”
资助项目
: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No.2013AA10060-
5),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茧丝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
目
(No.3)。
第一作者信息
:
张大燕
(1987
-
),
女
,
硕士研究生
。
E-mail:zhanglucyyan@163.com
通信作者信息
:
何宁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E-mail:hejia@swu.edu.cn
*
recombinantagrobacteriumconcentration,transformation
timeandmulberryvariety,ontransformationefficiencyof
mulberryleaftransientexpressionsystemmediatedby
agrobacteriumandontheexpressionlevelofmiRn51and
itstargetgenewereanalyz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
afterinjectionwithrecombinantagrobacteriumatconcen-
trationsofD(600nm)
=
0.6mixedwithNo.1injection
bufferforthreedays,theexpressionlevelofmiRn51in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hejia@swu.edu.cn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1
mulberryleafwasthehighestanditstargetgeneMnPPO2wassignificantlyinhibited.Differentmulberryvarietieshasa
certainimpactontransformationefficiency.Thisestablishedmulberrytransientexpressionsystemmediatedbyagrobac-
teriumprovidesasimple,effective,andinstantapproachtostudytheregulatoryfunctionofmulberrymiRNAonitstarget
gene.
KeywordsMorusL.;Agrobacteriumtumefaciens;Transientexpression;MicroRNA;Targetgene
M
icroRNA(miRNA)
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
[1]
小
RNA,
长度为
20~25
个核苷酸
。miRNA
广
[2]
瞬时表达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短暂的高水平
表达
,
与稳定遗传表达相比
,
具有操作简便
、
所需时间
短
、
耗资少等优点
。
由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术已
经成功应用于烟草
[9][10][11][12]
、
拟南芥
、
玉米
和柚子
泛存在于动物
、
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组中
,
对生物体
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
植物
miRNA
基因首先经
RNA
聚合酶Ⅱ
(RNApol
Ⅱ
)
转录
形成具有
polyA
和帽子结构的初级转录物
(pri-miRNA),
接着被剪切成含茎环结构的
pre-
miRNA,
随后在
DCL1(RNA
聚合酶Ⅲ家族的特异性
核酸内切酶
dicer
同源物
)
和相关酶的作用下加工形
经加工修饰后在输出蛋成
miRNA/miRNA*
复合物
,
[3
-
4]
。
成
白的作用下进入细胞核形成成熟的
miRNA
等植物的基因功能研究
,
该技术也被用来分析
miRNA
与调控靶基因的关系
[13]
、RNA
干扰
[14]
、
蛋白
质的互作
[15]
及亚细胞定位
[16]
等
。
然而
,
在桑树中利
用瞬时表达技术研究基因功能还未见报道
。
本研究
从川桑基因组中克隆
miRn51
前体序列
,
将其与
PLGNL
载体连接
,
并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
感受态细胞中
。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瞬时表
达技术
,
将含有
miRn51
的表达载体导入桑树叶片
,
通
过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和荧光
定量
PCR
等方法探讨不同注射缓冲液
、
重组农杆菌
菌液浓度
、
转化时间
、
桑品种等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
并利用该技术分析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瞬时表响
,
达水平
,
以期构建能用于桑树
miRNA
及其靶基因功
能研究的高效植物瞬时表达体系
。
1
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供试桑树材料为白桑
(MorusalbaL.)
品种策沙
2
号和广东桑
(MorusatropurpureaRoxb.)
品种伦教
109
的幼苗
。
将
2
个品种的桑种子
(
由本实验室保存
)
在
4℃
无菌水中浸泡
3~4d
后
,
播种在高温灭菌的营养
蛭石
、
珍珠岩的质量比为
3∶1∶1)
中
,
置于土
(
营养土
、
POX
型人工智能植物培养箱
(
宁波东南仪器公司
)
中
培养
。
培养条件
:
黑夜和白天的温度分别设置
26℃,
为
22℃、
每天黑暗与白天的光照时间分别为
8
h
和
16h。
培养
2
个月后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桑树
幼苗用于瞬时转化试验
。
表达载体
PLGNL(
由本实验室保存
)
含有
CaMV35S
启动子和β
-
葡聚糖苷酶
(GUS)
报告基因
。
用于瞬时转化的根瘤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
ciens)
菌株为
LBA4404,
自带
PAL4404
质粒
,
为本实
验室保存菌种
。
熟
miRNA
作为负调控因子调控靶基因的方式主要
降低靶基有
:(1)
与靶基因结合引起
mRNA
的断裂
,
因的
mRNA
水平
[5]
;(2)
转录后抑制靶基因
mRNA
的
[6]
翻译
,
降低靶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
。miRNA
通
过以上
2
种作用方式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
从而调节生
物体的生长发育
。
自
2002
年植物
miRNA
被发现以
miRNA
数据库
(http:
∥
www.mirbase.org/index.
来
,
shtml)
中已登录的植物成熟
miRNA
超过
8295
条
。
桑树
(MorusL.)
作为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
,
除
了栽桑养蚕的传统用途外
,
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
。
研究逆境
胁迫下桑树
miRNA
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将为桑
[7]
树抗逆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Jia
等
利用
Solexa
测序方法在川桑
(Morusnotabilis)
基因
组中鉴定了
85
个保守
miRNA
和
262
个新
miRNA,
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得到
332
个潜在的
miRNA
靶基因
,PCR
分析了
9
个保守通过
qRT-
miRNA
和
miRn51
等
5
个新
miRNA
在川桑的叶
、
枝
[8]
皮
、
雄花中的表达模式
。2014
年
Gai
等采
用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
,
分别在被植原体侵染
及正常的湖桑
32
号植株叶片中鉴定到了
62
个保守
的
miRNA
和
13
个新的植原体响应
miRNA。
虽然已
有关于桑树
miRNA
的研究报道
,
但由于未能建立稳
目前还未见有桑树定的桑树遗传转化和再生技术
,
miRNA
及其靶基因的功能研究的详细报道
。
12
蚕业科学
2015;41(1)
1.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从川桑基因组中扩增
miRn51
的前体序列
pre-
95%
乙醇脱色
12h
左右
,
显微镜下拍照色
4~8h,
观察
。
1.4.2
多酚氧化酶
(MnPPO)
活性检测分别取转
化后的
2
个桑品种植株的新鲜叶片
0.2g,
经液氮迅
速研磨后
,
加入
3mLpH6.0
的
0.2mol/L
磷酸氢二
0.1mol/L
柠檬酸缓冲液
,
钠
-
研磨匀浆
。
用
2.5mL
缓冲液冲洗研钵
,
收集研磨液
。4℃
下
4000r/min
离心
15min,
上清即为粗酶提取液
。
另取一支干净
的离心管
,
加入
2mL
缓冲液和
0.05mol/L
邻二苯
30℃
恒温水浴箱中预热
30min,
酚
333
μ
L,
加入
333
μ
L
酶提取液和
666
μ
L
蒸馏水
,
反应
2min,
检
测
5min
内
D(410nm)
值的变化
,
以加热灭活的酶
液作为空白对照
。
以
1min
内
D(410nm)
值变化
0.01
所需酶量
(mg)
为一个多酚氧化酶活性单位
(U),
计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U/mg)。
1.4.3
荧光定量
PCR
取瞬时转化的桑叶
,
用液
氮研磨成粉末状
,
参照
RNAisoPlus(TaKaRa
公司
)
使用说明书提取总
RNA,
用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
NanoDrop2000
分光光度计测定
RNA
测
RNA
质量
,
浓度
。
取
1
μ
g
桑叶总
RNA
作为模板
,
参照
Primer
ScriptRT
反转录试剂盒
(PerfectRealTime)(TaKaRa
公司
)
说明合成
cDNA
第
1
链
。
根据川桑基因组数
CGAGAGA-
据设计
MnPPO2
基因扩增上游引物
(5'-
ACTCCTCACACTGCT-3')
和下游引物
(5'-GGCTCT-
TCCATAGACTCCACATC-3');
内参基因为桑树核糖
GGCTA-
体蛋白基因
MnRPL15,
上游引物序列为
5'-
TGTGATTTACCGTGTT-3',TT-
下游引物序列为
5'-
GGTCCAGTATGAGTTGAGAA-3'。
根据
PLGNL
载
体上
GUS
序列设计其荧光定量
PCR
引物
,
检测瞬
时表达后
GUS
基因表达水平
,
其上游引物序列为
5'-AATGTTCTGCGACGCTCAC-3',
下游引物序列为
5'-CTTTTTCCAGTACCTTCTCTGC-3'。
取
1
μ
g
桑
MLVreversetranscriptase
反转录叶总
RNA,
参照
M-
试剂盒
(
美国
Promega
公司
)
说明合成
cDNA
第
1
条
链
,
稀释
2
倍用于
miRn51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
依
据茎环
PCR
原理设计
miRn51
和内参基因的反
GTCGTA-
转录引物
。miRn51
反转录引物序列为
5'-
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
CGACTACTTC-3',GCAAGA-
其上游引物序列为
5'-
TCGACCAGCCGAGTA-3',CA-
下游引物序列为
5'-
GTGCAGGGTCCGAGGTAT-3';
用桑树核糖体
5.8S
RNA
基因作为内参基因
,C-
其反转录引物序列为
5'-
[20]
CGCGGATCCATATTGG-miRn51(
上游引物序列为
5'-
ATCTCGACCA-3',CCCCCGGGT-
下游引物序列为
5'-
TGAATCTCTACCAGCCGAGT-3'),PCR
产物纯化回
T
载体上
,
收后连接到
pMD19-
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
测序验证
。
将测序验证正确的质粒与
PLGNL
载体
分别用
BamH
Ⅰ和
Sma
Ⅰ双酶切
,
回收产物
,
用
T4
DNA
连接酶连接
,
构建重组质粒并通过双酶切和
Sanger
测序验证
。
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感受态
挑取单菌落培养后进行菌液
PCR
检测
,
获得细胞
,
35S-miRn51
的含有植物超量表达重组载体
PLGNL-
农杆菌
。
1.3
不同条件下的瞬时转化试验
将含目的载体的农杆菌按照体积比
1∶50
加入
到含
50
μ
g/mL
卡那霉素的
YEB
培养基中扩大培
养
,
在
28℃
下
220r/min
培养
16~20h
后
,
于
4℃
下
6000r/min
离心
10min,
回收菌体
。
配制
2
种注射缓冲液体系
。1
号缓冲液
:
含
0.5
N
吗啉代乙磺酸
、2.17
μ
g/mL
的
1/2
μ
g/mL2-
MS
[17]
和
5g/L
蔗糖
,
调节
pH
至
5.7
后
,
再加入
1
mg/mL
苄氨基腺嘌呤
(6-BA)、200
μ
L/mLSilwet
L-77
和
100mg/mL
乙酰丁香酮
。2
号缓冲液
(pH
10mmol/L2-N
吗啉代乙磺
5.6):10mmol/LMgCl
2
、
[18]
酸和
150
μ
mol/L
乙酰丁香酮
。
分别使用
2
种缓
冲液重悬菌体
,
将菌液的
D(600nm)
值分别调整至
0.4、0.6、0.8
和
1.0,
将
4
种浓度的菌液放置在黑
21~23℃
条件下培养
2~3h
后备用
。
暗
、
用刀片轻轻划伤用于接种的
2
个供试品种的桑
树植株叶片远轴端的下表面
,
用
1mL
注射器吸取适
量菌液
,
将注射器针头顶住叶片刺破处
,
轻轻推动
,
将菌液注射入叶片
,
菌液注射剂量
100
μ
L/
片
。
注
射完毕后将桑树植株套上保鲜袋
,
黑暗条件下培养
2d
后取下保鲜袋
,3、4
和
5d
后取转化继续培养
2、
处理的桑叶
,
以接种注射缓冲液的叶片作为对照
。
1.4
检测方法
1.4.119]
参照文献
[
的方法
。
配制
1mLGUS
染液
:100mmol/LGUS
缓冲液
800
250mmol/LEDTA20
μ
L、2%Triton-X-10050
μ
L、
25mmol/LK
4
[Fe(CN)
6
]20
μ
L、25mmol/L
μ
L、
K
3
[Fe(CN)
6
]20
μ
L
和
10mmol/LX-Gluc50
μ
L。
37℃
染将转化后的桑树叶片置于
GUS
染液中
,
GUS
组织化学染色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3
AAAGAAAACAAACAAGTTCCTC-3',
上游引物序列
CACCTCAAACCTCCAGTGAA-3'、
为
5'-
下游引物序
CAAAGAAAACAAACAAGTTCCTC-3'。
引列为
5'-
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
(
上海
)
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
用
StepOnePlus
荧光定量
PCR
仪
(
美国
AppliedBio-
systems
公司
)
进行
qRT-PCR。
反应体系
(20
μ
L)
包
TM
括
2
×
SYBRPremixExTaq
Ⅱ
(TaKaRa
公司
)10
200nmol/L
上
、50
×
Rox
μ
L,
下游引物各
0.4
μ
L,
ReferenceDye
TM
0.4
μ
L,10ng/
μ
LcDNA
模板
2
μ
L,
ddH
2
O6.8
μ
L。
反应条件为
:95℃
预变性
30s;95
℃5s,60℃30s,
共
40
个循环
。
1.4.4
数据统计分析每组试验均重复
3
次
,
数据
采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
2
2.1
结果与分析
重组载体及转化农杆菌的鉴定
miRn51
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
根据川桑
pre-
以川
PCR
扩增
,B)。
测获得大小为
87bp
的产物
(
图
1-
序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经
BamH
Ⅰ和
Sma
Ⅰ双酶切
miRn51
基因片段与后
,
用
T4DNA
连接酶将
pre-
PLGNL
载体进行连接
,
由
CaMV35S
启动
pre-
miRn51
基因表达
(
图
1-A)。
图
1-B
为
PLGNL-35S-
miRn51
质粒双酶切验证电泳检测结果
。
将获得的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LBA4404
菌株
,
菌液
PCR
扩
miRn51
基因增得到
87bp
的片段
,
测序验证为
pre-
35S-miRn51
成功转入到农杆菌片段
,
说明
PLGNL-
LBA4404
菌株中
(
图
1-C)。
为了验证川桑中是否存在成熟
miRn51,
以川桑
cDNA
为模板
,
茎环
PCR
扩增得到
miRn51
片段
,
大
小为
71bp,
将该片段序列进行克隆测序验证
,
与川
表明川桑桑
miRNA
数据库比对显示序列完全正确
,
pre-miRn51
能够被加工成成熟
miRNA。
在供试桑
品种策沙
2
号和伦教
109
中也克隆得到成熟
miRn51(
图
1-D)。
miRn51
基因进行对
pre-
桑基因组
DNA
为模板
,
A.
载体结构示意
B.PLGNL-35S-miRn51
载体双酶切鉴定
,1—pre-miRn51PCR
扩增
,2—PLGNL-35S-miRn51
双酶切
,3—PLGNL
空载体
C.
农杆菌菌液
PCR
扩增
D.miRn51
成熟体茎环
PCR
扩增
,1—
川桑成熟
miRn51
茎环
,
2—
策沙
2
号成熟
miRn51
茎环
,3—
伦教
109
成熟
miRn51
茎环
A.StructurediagramofvectorB.VerificationofvectorPLGNL-35S-miRn51bydualenzymedigestion,1—PCRamplificationofpre-miRn51,
C.PCRamplificationofagrobacteriumsolution2—PLGNL-35S-miRn51digestedwithdoubleenzyme,3—PLGNLemptyvector
D.PCRamplificationofmaturemiRn51stem-loop,1—MaturemiRn51stem-loopinMorusnotabilis,
2—MaturemiRn51stem-loopinCesha2,3—MaturemiRn51stem-loopinLunjiao109
图
1
Fig.1
PLGNL-35S-miRn51
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与鉴定
ConstructionandverificationofexpressionvectorPLGNL-35S-miRn51
14
蚕业科学
2015;41(1)
2.2
不同条件下重组农杆菌菌液对桑树叶片的转
化效率
2.2.1
不同缓冲液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
1
号和
2
号缓冲液重悬菌体
,
注射到策沙
2
号叶片的次
4d
后取一小片桑叶
(
避开伤口处
)
进行级叶脉中
,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用
1
号缓冲液配制注射菌液
0.8
和
1.0
时
,
的
D(600nm)
值分别为
0.6、
注射桑树
叶片检测到的
GUS
基因表达量比用
2
号缓冲液配制
相同浓度注射菌液处理桑树叶片中的表达量高
(
图
2)。
因此
,
选择
1
号注射缓冲液进行后续试验
。
杆菌菌液注射后
,
转化叶片中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
有显著差异
,
其中
,
注射
D(600nm)
值分别为
0.6
和
0.8
的菌液的叶片中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较
高
;
而注射
D(600nm)
值为
0.4
和
1.0
的菌液的桑叶
中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
。
因此
,
注射不同
浓度的菌液对桑树瞬时表达效率有重要影响
,
浓度过
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瞬时表达效率
。
检测样品为桑品种策沙
2
号处理
3d
后的叶片
。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
图
4~6
同
。
Samplesfortestwereleavesfrommulberryvariety
Cesha2atday3aftertransfection.Differentlowercase
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
ThesameinFig.4to6.
图
3
Fig.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
转化桑树叶片中的
GUS
基因表达水平
GUSgeneexpressionlevelinmulberryleavesafterbeing
transfect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
solutiondetectedby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
A.1
号缓冲液配制注射菌液
B.2
号缓冲液配制注射菌液
a、b
和
c
依次是以
D(600nm)
值分别为
0.6、0.8、
1.0
的注射菌液处理
4d
的策沙
2
号桑树叶片
。
A.Bacterialsolutionpreparedwithinjectionbuffer1
B.Bacterialsolutionpreparedwithinjectionbuffer2
a,bandcareleavesfrommulberryvarietyCesha2
atday4aftertreatmentwithbacterialinjection
0.8and1.0,respectively.solutionatD(600nm)of0.6,
2.3
注射菌液的浓度和瞬时转化时间对
miRn51
取
1
号缓冲液
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3.1
对
miRn51
表达水平的影响
0.6、0.8
和将菌液分别稀释至
D(600nm)
=
0.4、
1.0
作为试验组注射菌液
,
同时以不含菌体的
1
号
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注射液
。
通过荧光定量
PCR
检
A)。
与对照相比
,
测
miRn51
的表达量
(
图
4-
在转化
0.8
和
1.0
的菌后
3d,
分别以
D(600nm)
值为
0.6、
miRn51
的表达量均显著上液注射处理的叶片中
,
升
;
转化后
4d,
用
D(600nm)
=
0.4
菌液注射处理
miRn51
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叶片增加了的叶片中
,
约
1.7
倍
;
转化后
5d,
各试验组叶片中的
miRn51
表
达水平没有继续上升
,
反而下降
,
推测可能是因为农
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有一定的时效性
,
植物体内的
图
2
Fig.2
GUS
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缓冲液配制重组
农杆菌菌液对桑树叶片的转化效果
Thetransfectionefficiencyofagrobacterialsolutions
preparedwithdifferentinjectionbufferstomulberry
leafdetectedbyGUShistochemicalstaining
2.2.2
不同浓度注射菌液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选取
瞬时转化后
3d
的策沙
2
号桑叶
,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GUS
基因的表达水平
(
图
3)。
用不同浓度的重组农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5
其他防御机制调控了
miRNA
的表达
。
2.3.2
对
miRn51
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了
验证桑树
miRn51
与靶基因
MnPPO2
的相互作用
,
通过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nPPO2
的表达水平
,
结果
B:
在瞬时转化
3d
后
,
见图
4-
分别以
D(600nm)
值
为
0.6、0.8
和
1.0
的菌液注射处理的叶片
MnPPO2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
而瞬时转化后
4
中
,
d,
经
D(600nm)
=
0.4
的菌液处理的叶片中
,
MnPPO2
的表达水平降低
5
倍以上
,
与
miRn51
的表
达呈负相关
,
同预期结果一致
。
供试桑品种为策沙
2
号
,
图
5
同
。
ThemulberryvarietyfortestwasCesha2.ThesameinFig.5.
图
4
荧光定量
PCR
检测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转化桑树叶片后
miRn51(A)
及其靶基因
MnPPO2(B)
的表达水平
Fig.4ExpressionlevelofmiRn51(A)anditstargetgeneMnPPO2(B)inmulberryleavesafterbeingtransfected
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solutiondetectedby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
2.3.3
取瞬时转化
4d
后不同浓度菌液处理的桑树叶片检测
MnPPO
酶的
对
MnPPO
酶活性的影响
MnPPO
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说明
miRn51
转
化入桑叶细胞中
,
能够有效抑制
MnPPO2
基因
mRNA
的转录及蛋白质表达
。
其中
,
经
D(600nm)
值为
0.6
MnPPO
酶活性降低最为显著
。
的菌液处理的叶片中
,
B),
结合
MnPPO2
转录的荧光定量
PCR
结果
(
图
4-
确定以桑品种策沙
2
号的桑树叶片为材料
,
进行瞬时
表达的最适菌液浓度的
D(600nm)
值为
0.4
或
0.6,
最佳表达时间在转化后的第
3
天或第
4
天
。
2.4
桑树品种对转化效率和
miRn51
及靶基因表
达水平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体系表达效率是否在不同桑树品种材料之间存在差
异
,
用
1
号缓冲液将重组农杆菌配制成
4
个浓度梯度
活性
(
图
5),
与对照组相比
,
各试验组桑树叶片中的
图
5
Fig.5
桑树叶片注射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
4d
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比较
的菌液
,
注射生长状况一致的桑品种伦教
109
的幼苗
2、3、4
和
5d
的叶片进行组叶片
。
分别取瞬时转化
1、
3
和
4d
织化学染色检测
GUS
表达量
,
瞬时转化后
2、
3
时
,
桑叶
GUS
的表达量较高
。
因此
,
选取转化后
2、
和
4d
的桑叶样品
,
通过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n51
和
MnPPO2
的表达水平
,
评价瞬时表达效果
。
结果显
AcomparisononMnPPOactivityinmulberryleaves
atday4afterbeingtransfectedwithdifferent
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solution
16
蚕业科学
2015;41(1)
D(600nm)
=
0.4
的菌液处理桑叶
2d
后
,miRn51
示
,
A),
在叶中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上升约
4
倍
(
图
6-
而
对应的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不但未受到抑制反而上调
(
图
6-B),
可能是叶片细胞受到刺激后基因迅速表达
D(600nm)
值为
0.4
和以响应外界刺激
;
转化
3d
后
,
0.6
的菌液处理桑树叶片中的
miRn51
表达水平显著
升高
,
而靶基因
MnPPO2
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
,
这种
表明现象与
miRNA
调控靶基因的作用方式一致
,
miRNA
抑制了靶基因的表达
,
且在转化后第
3
天
,
瞬
时表达效率最高
。
以上结果与用桑品种策沙
2
号的
桑树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化结果相比
,
基因表达持续时
间短
,
仅持续
4d,
且在第
3
天时瞬时表达效率最高
,
说明用不同桑品种的桑树叶片构建的瞬时表达体系
,
其瞬时表达效率存在一定差异
。
图
6
荧光定量检测伦教
109
桑树叶片注射不同浓度重组农杆菌菌液后
miRn51(A)
及其靶基因
MnPPO2(B)
的表达水平
ExpressionlevelofmiRn51(A)anditstargetgeneMnPPO2(B)inmulberryleavesofagroLunjiao109afterbeing
transfect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grobacterialsolutiondetectedby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
Fig.6
3
讨论
时间却不一致
,
可能是由于不同桑品种对农杆菌的
敏感程度不同
。
瞬时转化后
,
通过
GUS
组织化学染
色和荧光定量
PCR
检测到
miRn51
在桑叶细胞中的
表达时间较长
,
说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
miRn51
可以顺利进入桑叶细胞中
,
而且靶基因术
,
MnPPO2
的
mRNA
水平及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呈降
低趋势
,
暗示
miRn51
能够有效沉默靶基因的表达
。
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
,
参与植
物色素的生成
,
且与植物抗逆
、
生长发育有关
,
该酶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没有被激活
,
但在植物受机械损
伤后可以诱导防御系统激活多酚氧化酶蛋白的表
[25]
达
。
以策沙
2
号的桑树叶片为材料进行瞬时转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n51
的表达水化处理后
5d,
平较稳定
,
靶基因
MnPPO2
的表达水平却升高
。
出
现此现象可能是因为在桑树瞬时转化后期
,
MnPPO2
可能响应进入细胞的微生物诱导
,
使得表
达水平上调
,
暗示桑树
miRn51
可能与外界诱导相
关
。
此外
,
试验中还发现以高浓度
[D(600nm)
=
1.0]
的菌液转化后
,
桑树叶片中的
miRn51
表达水
平并不是最高
,
同时注射处叶片出现萎蔫变黄
,
说明
虽然农杆菌介导的植物瞬时表达技术已经广泛
应用于多个物种的基因功能验证
、
遗传改良和蛋白
,
但是影响瞬时表达效率的因素质互作等研究
很多
,
不同物种建立的瞬时表达体系存在差异
。
本
研究分别探讨了桑树瞬时表达体系中注射缓冲液成
分
、
重组农杆菌菌液浓度和转化时间及不同桑树品
种材料等因素对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
,
结果显示上
述各因素对瞬时转化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优
化桑树瞬时表达体系的最佳条件为采用
1
号注射缓
冲液
,
注射重组菌液浓度的
D(600nm)
值为
0.4
或
0.6,
转化
3d
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最高
。1
号缓
BA,
冲液中含有
5g/L
蔗糖和
1mg/mL6-
有利于重
[23]
组菌通过伤口渗入植物细胞
;
含有的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
通过降低植物细胞的表面张力
,
同样能
[21
-
22]
够刺激重组质粒进入叶片细胞
,
从而提高了瞬时转
[24]
化效率
。
在桑品种策沙
2
号和伦教
109
的桑树
叶片进行瞬时转化的试验中
,
菌液对
2
个桑品种叶
片的最适转化浓度相同
,
然而目的基因表达变化的
第
1
期张大燕等
: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构建及
miRn51
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17
桑树瞬时表达技术体系中的菌液浓度不宜过高
。
虽然瞬时转化后目的基因表达持续时间较短
,
不能在细胞中持续稳定表达
,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但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可作用于完整植株
,
能够快
速
、
准确地反映外源基因和植物体内相关基因的表
达模式
。
随着桑树基因组测序和桑树
miRNA
高通
量测序的相继完成
,
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研究
miRNA
与靶基因的功能
,
因此本试验初步建立的桑
树瞬时表达体系
,
为桑树
miRNA
和靶基因功能在桑
树植株的验证与研究提供了简便
、
有效
、
快捷的
方法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RegulationofmicroRNA
[11]HamiltonDA,RoyM,RuedaJ,etal.Dissectionofapollen-spe-
cificpromoterfrommaizebytransienttransformationassays[J].
PlantMolBiol,1992,18(2):211
-
218
[12]FigueiredoJF,RmerP,LahayeT,etal.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ientexpressionincitrusleaves:
(7):1339
-
1345
[13]
赵文婷
,
高志晖
,
孟冬
,
等
.
植物
microRNA
功能瞬时验证体系
J].
生物技术通讯
,2014,25(1):71
-
75
的建立
[
[14]SchBH,KunzC,MeinsJrF.Silencingoftransgenesintroduced
intoleavesbyagroinfiltration:asimple,rapidmethodforinvestiga-
.MolGenGenet,tingsequencerequirementsforgenesilencing[J]
1997,256(5):581
-
585
[15]SheludkoY,SindarovskaY,GerasymenkoI,etal.Comparisonof
severalNicotianaspeciesashostsforhighs-caleAgrobacterium-me-
diatedtransientexpression[J].BiotechnolBioeng,2007,96(3):
608
-
614
[16]ZottiniM,BarizzaE,CostaA,etal.Agroinfiltrationofgrapevine
leavesforfasttransientassaysofgeneexpressionandforlong-term
J].PlantCellRep,2008,27productionofstabletransformedcells[
(5):845
-
853
[17]MurashigeT,SkoogF.Arevisedmediumforrapidgrowthandbio
.PhysiolPlantarum,1962,assayswithtobaccotissuecultures[J]
15(3):473
-
497
[18]
赵明敏
,
安德荣
,
黄广华
,
等
.
瞬时表达靶向
TMV
外壳蛋白基
2006,36
因的
siRNA
能干扰病毒侵染
[J].
植物病理学报
,
(1):35
-
40
[19]JeffersonRA,KavanaghTA,BevanMW.GUSfusions:beta-glu-
curonidaseasasensitiveandversatilegenefusionmarkerinhigher
J].EMBOJ,1987,6(13):3901
-
3907plants[
[20]ChenC,RidzonDA,BroomerAJ,etal.Real-timequantification
ofmicroRNAsbystem-loopRT-PCR[J/OL].NucleicAcidsRes,
2005,33(20):e179[2014
-
09
-
25].http://nar.oxfordjournals.
org/content/33/20/e179.short
[21]SontiR,ChiurazziM,WongD,etal.Arabidopsismutantsdeficient
inT-DNAintegration[J].ProcNatlAcadSciUSA,1995,92
(25):11786
-
11790
[22]JanssenBJ,GardnerRC.LocalizedtransientexpressionofGUS
.PlantinleafdiscsfollowingcocultivationwithAgrobacterium[J]
MolBiol,1990,14(1):61
-
72
[23]RoustanJP,LatcheA,FallotJ.Inhibitionofethyleneproduction
andstimulationofcarrotsomaticembryogenesisbysalicylicacid
[J].BiolPlantarum,1990,32(4):273
-
276
[24]CloughSJ,BentAF.Floraldip:asimplifiedmethodfor
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ofArabidopsisthaliana
[J].PlantJ,1998,16(6):735
-
743
[25]LiL,SteffensJC.Overexpressionofpolyphenoloxidaseintrans-
genictomatoplantsresultsinenhancedbacterialdiseaseresistance
[J].Planta,2002,215(2):239
-
247
arapidtoolforgene
expressionandfunctionalgeneassay[J].PlantCellRep,2011,30
[1]TreiberT,TreiberN,MeisterG.
(4):605
-
609
.ThrombHaemost,2012,107biogenesisandfunction[J]
[2]HeL,HannonGJ.MicroRNAs:smallRNAswithabigrolein
generegulation[J].NatRevGenet,2004,5(7):522
-
531
[3]BartelDP.MicroRNAs:genomics,biogenesis,mechanism,and
function[J].Cell,2004,116(2):81
-
97
[4]
许晖
,
陈大清
,
李亚男
.
植物
microRNA
及其作用靶位的研究进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7,46(10):156
-
160
展
[
[5]ShinC.Cleavageofthestarstrandfacilitatesassemblyofsome
microRNAsintoAgo2-containingsilencingcomplexesinmammals
[J].MolCells,2008,26(3):308
-
313
[6]TodescoM,Rubio-somozaI,Paz-AresJ,etal.Acollectionoftarget
mimicsforcomprehensiveanalysisofmicroRNAfunctionin
Arabidopsisthaliana[J/OL].PLoSGenet,2010,6(7):e1001031
[2014
-
09
-
25].http://www.plosgenetics.org/article/info%3Adoi%
2F10.1371%2Fjournal.pgen.1001031
[7]JiaL,ZhangDY,QiXW,etal.Identificationoftheconserved
andnovelmiRNAsinmulberrybyhigh-throughputsequencing[J/
OL].PloSONE,2014,9(8):e104409[2014
-
09
-
25].http://
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
pone.0104409
[8]GaiYP,LiYQ,GuoFY,etal.Analysisofphytoplasma-respon-
sivesRNAsprovideinsightintothepathogenicmechanismsofmul-
berryyellowdwarfdisease[J/OL].SciRep,2014,4:5378[2014
-
09
-
25].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620/
srep05378/full/srep05378.html
[9]WydroM,KozubekE,LehmannP.Optimizationoftransient
Agrobacterium-mediatedgeneexpressionsysteminleavesofNicoti-
anabenthamiana[J].ActaBiochimPol,2006,53(2):289
-
298
[10]KorolevaOA,TomlinsonML,LeaderD,etal.High-throughput
proteinlocalizationinArabidopsisusing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ientexpressionofGFP-ORFfusions[J].PlantJ,2005,41
(1):162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