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脊柱内镜术后腰5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效果

IT圈 admin 30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4日发(作者:夹谷浩歌)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

36

•临床医学

-

骨科

-

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脊柱内镜术后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效果

李京

*

王鹏

*

赵建赵崇程卢火炎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二科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脊柱内镜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

2018

1

月一

2019

6

月就诊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

曾诊断为

L

4/

5

椎间盘突出

行经皮

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

75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为电针组

冲击波组和联合组

,

每组各

25

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

,

冲击波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

,

联合组予以

体外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

。治疗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2

个疗程

记录患者治疗前

治疗

1

个疗程后

治疗

2

疗程后麻木视觉模拟标尺法

(VAS)

评分

日本骨科协会

(JOA

)

腰痛评定标准评分

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

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

:

组间

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遥与治疗前比较

三组治疗

1

2

个疗程后麻木

VAS

评分降低

,

JOA

评分提高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遥治疗结束后

联合组麻木

VAS

评分低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JOA

评分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遥电针组与冲击波组

VAS

JOA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联合组整体临床疗效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P

<

0.017)

结论

冲击波结合电针

治疗对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良好

其治疗效果

优于其他使用单一疗法的方案

并可显著缓解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皮肤感觉障碍症状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脊柱内镜

;

皮肤感觉障碍

电针

;

体外冲击波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12(c)-0099-06

Effect

of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on

residual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in

lumbar

5

innervation

area

after

spinal

endoscopy

LI

Jing

*

WANG

Peng

*

ZHA

O

Jian

ZHA

O

Chongcheng

LU

Huoyan

The

Second

DeparLmenL

of

Bone

TraumaLology,

Lh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

Hebei

UniversiLy

of

Chinese

Medicine,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Lhe

clinical

effecL

of

shock

wave

combined

wiLh

elecLroacupuncLure

on

residual

skin

sensaLion

disorder

in

lumbar

5

innervaLion

area

afLer

spinal

endoscop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Lo

June

2019,

sev-

enLy-five

paLienLs

were

admiLLed

Lo

Lh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

Hebei

UniversiL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Lhe

Hos-

piLal

of

medical

associaLion

who

were

diagnosed

as

L

4/5

disc

herniaLion

and

residual

skin

sensaLion

disorder

in

lumbar

5

nerve

innervaLion

area

afLer

percuL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Lomy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Lo

Lhe

random

num

­

ber

Lable

meLhod,

Lhey

were

divided

inLo

elecLroacupuncLure

group,

shock

wave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wiLh

25

cas-

es

in

each

group.

The

elecLroacupuncLure

group

received

elecLroacupuncLure

LreaLmenL,

Lhe

shock

wave

group

received

exLracorporeal

shock

wave

LreaLmenL,

and

L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exLracorporeal

shock

wave

combined

elec

­

-------------------------------------------------------------------------------------

LroacupuncLure

LreaLmenL.

The

LreaLmenL

Look

Lwo

weeks

基金项目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

国中医

as

one

course

of

LreaLmenL,

a

LoLal

of

Lwo

courses

of

药人教发

2017

29

)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

LreaLmenL.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

of

numbness

实践项目

(

2017GJJG144)

scores

and

Japanese

orLhopaedic

associaLion

(JOA)

lum

­

作者简介

李京

(1992

-

)

,

河北中医学院

2017

级中医骨

bar

pain

assessmenL

sLandard

scores

were

recorded

be

­

伤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中医骨伤遥王鹏

(1980-),

硕士

主任医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全可

fore

LreaLmenL,

afLer

one

course

of

LreaLmenL,

and

afLer

视脊柱内镜的原理阐释

术式规范

器械研发

*

Lwo

courses

of

LreaLmenL.

The

LherapeuLic

effecL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evaluaLed.

Results

Overall

analy

­

sis

showed

LhaL

Lh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Lime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赵建

(1962-),

主任医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

方向

中医骨伤

poinLs

and

inLeracLion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all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

99

•临床医学

-

骨科

-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36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VAS

scores

of

numbness

decreased

and

JOA

scores

increased

after

one

o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in

the

three

group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After

treatment,

VAS

score

of

numbnes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shock

wave

group,

and

JOA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shock

wav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

­

icant

difference

in

VAS

and

JOA

scores

betwee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the

shock

wave

group

(

P

>

0.05).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shock

wave

group

(P

<

0.017).

Conclusion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resid

­

ual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in

the

lumbar

5

nerve

innervation

area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

is

superior

to

other

monotherapy

regiments,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pinal

endoscopy;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Electroacupuncture;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ercuta

­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

明确诊断为

L

4/5

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PELD

是临床上

椎间盘突出

PELD

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

感觉障碍的患者

75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叫随着手

术技术的发展

临床上出现了许多有关

PELD

术后并

为电针组

冲击波组和联合组

每组各

25

其中男

42

33

;

平均年龄

48.49±8.96

突出椎间

盘范围平椎间隙

,

分区依据胡有谷区域定位法

5

其中

发症的研究报道

[2-3

其中以受累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

感觉障碍为多见豊以往常规使用推拿

针刺等治疗

,

但此类疗法效果不佳

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

旁中央区

左侧

26

旁中央区

右侧

31

中央区

18

;

术后平均病程

5.81±1.44

三组性别

年龄

突出分区

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

本研究经河北中

课题组选择在我国发病率最高且临床上最常见的

L

/5

节段突出压迫腰

5

神经根而行

PELD

手术的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对部分患者使用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

方案以缓解术后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障碍

,

并与单纯

使用电针

冲击波治疗的方式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这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

明确诊断为

L

4/5

椎间盘突出

有客

一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等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影像学及体格检查支持

年龄

18

耀

65

岁者

;

有明确

手术指征

,

曾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

收集2018

1

2019

6

月就诊于河北中

1

三组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25

25

25

性别

16

9

13

年龄

X±s

49.04±9.04

突出分区

旁中央区

7

10

9

旁中央区

12

中央区

6

7

术后住院时间

d,

x±s

5.92±1.53

5.56±1.08

5.96±1.67

电针组

冲击波组

联合组

X

2

/F

12

14

1.299

48.08±8.33

48.36±9.81

0.074

8

11

1.711

11

0.522

5

0.579

0.563

P

0.929

0.789

医院行

PELD

,

手术节段在

L

4/

5

椎间盘者

;③

术后腰腿

治者

;

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及精神病者

病情不能有

疼痛症状缓解

下肢功能改善

,

检查直腿抬高试验接

近正常

但患侧下肢仍有腰

5

神经支配区皮肤麻木

效控制或状况不佳者

1.3

治疗方法

觉减退者

排除标准

:①

术后无遗留下肢皮肤感觉障碍者

术后患肢放射痛无明显缓解

,

直腿抬高试验无改善者

;

存在其他相关脊柱疾患或慢性麻木性疾病

,

影响对

1.3.1

电针组

针刺取穴以腰部夹脊穴

患侧环跳

委中

委阳

承山

阳陵泉

光明

阳辅

悬钟等为主穴

局部

阿是穴为配穴

循经以下肢足太阳经

足少阳经为主

嘱患者取适当体位

暴露患处

,

操作者手指及针刺部

本研究的评价者

;

既往其他腰椎手术史或近期有明

确手术指征者

;

治疗部位皮肤破损

出血等不适外

100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位常规消毒

,

手持无菌针灸针刺入选定腧穴

,

采用平

补平泻手法

,

得气后留针

,

针柄连接电针治疗仪

采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

36

•临床医学

-

骨科

-

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连续波刺激

通电时间

20

耀

30

min

治疗结束后关闭电

取下导线

,

起针

1

/d

1.3.2

冲击波组

采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

麻木

VAS

评分不仅与治疗方法有关

也与治疗时

间有关

进一步两两比较

:

组内比较

:

与治疗前比较

,

三组治疗

1

2

个疗程后麻木

VAS

评分均降低

且治

ESWT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

患者

取适当体位

,

暴露腰背部及患肢

仔细询问

查找确定

2

个疗程后低于治疗

1

个疗程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P

<

0.05

组间比较

:

治疗

1

2

个疗程后

合组麻木

VAS

评分低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差异均

治疗点

,

做好标记

涂抹藕合剂

,

调整手柄位置

将手

柄探头对准预先标记的位置

压力设置为

1.0-2.5

bar,

频率为

5

耀

10

Hz,

对准标记冲击

2000

根据患者感

觉随时调整

1

/3

d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电针组与冲击波组

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2

三组治疗前后麻木

VAS

评分比较

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个疗程后

治疗

2

个疗程后

25

25

25

8.44±1.08

8.40±1.23

7.96±1.17

1.3.3

联合组

按照上述电针

冲击波操作步骤及治疗

频率进行治疗

两者共治当日

先进行冲击波治疗

行电针治疗

两者间隔

3h

以上

所有患者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2

个疗程

组别

电针组

7.00±0.76

*

7.16±1.14

*

6.28±0.89

仏银

8.225,0.001

5.56±1.00

*#

5.60±0.96

*#

冲击波组

联合组

完成

1

个疗程后

停止治疗

1

,

再继续下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严格按照上述治疗方案进行

,

不再行其他特

4.16±0.99

泌银

F

组间

,

P

组间

F

时间

,

P

时间

殊治疗

483.170,0.000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麻木视觉模拟标尺法

VAS

评分

采用麻木

VAS

评分评价患者麻木程度

:

取一条线

平均分

10份

,

5.247

0.001

F

交互

,

P

交互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

0.05

曰与本组治疗

1

个疗程后比较

,

#

P

<

0.05

与电针组同期比较

<

0.05

与冲击波组同期比较

P

<

0.05

VAS

视觉模拟标尺法

一端为无麻木

记为

0

;

另一端为最麻木

记为10

让患者自己标出最能代表治疗前后麻木程度所对应

2.2

三组治疗前后

JOA

评分比较

整体分析

:

三组

JOA

评分组间比较

时间点比较

的分值

1.4.2

日本骨科协会

J0A

腰痛评定标准评分

参考

JOA

腰痛评定标准

7

评价腰椎功能

:

主要包括临床症

腰腿痛

步行能力

体征

感觉障碍

肌力

和日常

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提示

JOA

评分不仅与治疗方法有关

也与治疗时间有关

进一步两两比较

:

组内比较

:

与治疗前比较

三组治疗

1

2

个疗程后

JOA

评分均升高

,

且治疗

2

个疗程后高

于治疗

1

个疗程后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生活动作等

正常最高评分为

22

评价腰椎间盘突

出症治疗效果

1.4.3

疗效标准

参考改良

Macnab

疗效指标评价临床

效果

8

:

症状完全消失

,

恢复原来工作和生活

:

0.05

组间比较

:

治疗

1

2

个疗程后

,

联合组

JOA

分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电针组与冲击波组

JOA

评分比较

差异

有轻微症状

,

活动轻度限制

,

对工作生活无影响

;

:

症状减轻

,

活动受限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

治疗

前后无差别

甚至加重

优良率

=

+

例数

/

观察例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3

3

三组治疗前后

JOA

评分比较

,X±s

X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组别

电针组

冲击波组

联合组

例数

25

25

25

治疗前

16.04±1.24

治疗

1

个疗程后

治疗

2

个疗程后

17.56±0.87

*

17.84±0.94

*

18.48±0.87

仏银

4.939

0.010

19.16±0.90

*#

19.20±0.87

*#

采用

SPSS

24.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

重复测量的数据

15.96±1.27

16.12±1.17

20.24±0.88

泌银

F

组间

P

组间

F

时间

,

P

时间

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

LSD-

t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

百分率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行

2

检验

,

两两比

较采用分割

2

检验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09.096

0.000

4.770

0.005

F

交互

,

P

交互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

0.05

与本组治疗

1

个疗程后比较

,

#

P

<0.05

与电针组同期比较

P

<

0.05

曰与冲击波组同期比较

,

<

0.05

JOA

:

日本骨科协会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麻木

VAS

评分比较

整体分析

:

三组麻木

VAS

评分组间比较

时间点

2.3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完成后三组整体临床疗效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05

,

其中联合组整体临床疗效高于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

101

临床医学

-

骨科

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

P

<

0.017)°

见表

4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

例数优

25

25

25

3(12.0)

4(16.0)

------------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36

刺穴位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疏通经络

达到治疗下

肢麻木的效果

22

°

现代医学认为

23

针刺是利用神经的调控作用进

5(20.0)

6(24.0)

组别

电针组

6(24.0)

5(20.0)

12(48.0)

11(44.0)

10(40.0)

3(12.0)

行治疗的

针刺产生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达至大脑

中枢

,

兴奋中枢的调节功能

对出现异常的生理状态

进行调节㈣

促进减压后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细胞再生

,

加速神经根周围组织炎症吸收

,

改善神经根缺血

冲击波组

联合组

Z

9(36.0)

1(2.0)

13.425

0.001

P

氧状态

,

并提高患肢神经传导速度

,

使损伤神经的功

能逐步恢复

从而改善因神经损伤而出现的皮肤感觉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的解剖与病机特点

障碍

25-27

°

在此基础上加以电针治疗

,

促使深层肌肉产生节

由于脊柱生理特性

,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

L

45

.L

5

/S

1

,

律性运动

,

缓解痉挛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松解粘连

,

其中以

S

突出最为常见吟叫依据胡有谷区域定位法冋

将腰椎间盘轴位分为中央区

旁中央区

外侧区

极外

促进炎性物质吸收

,

减轻组织水肿

,

降低张力

增强

营养供给

,

恢复因失去神经营养支持而下降的骨

侧区

研究发现

11

突出多集中于中央区与旁中央区

对应硬膜囊与行走根位置

参考神经根

椎弓根与椎

骼肌功能

28-31

°

同时电流刺激在神经根周围形成稳

定的弱电场

,

改善神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提高神经

细胞中酶的活性

,

改善代谢

,

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

间盘突出的位置关系

12-13

可知突出极少压迫同序出

口根

,

而多压迫经行此处的下一神经根

因此

L

4/5

修复叭

梅建强教授提出气机运行失常乃是肝肺失调

33

,

出多侵及腰

5

神经根

14

°

5

神经根受累区域主要有小腿外侧

足背内

腰骶部

大腿外侧等

15

°

但腰骶部及大腿处神经分

故取穴当以肝

肺两经为要

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

肺与膀胱相别通

34

因此本文取穴以足太阳经与

布复杂

常伴行腰

4

5

1~3

神经等

皮肤支配区

分布不明确

无法对腰

5

神经损伤做出确切判断

足少阳经为主

另外二经循行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

相似

可以解释上述的通过刺激神经反馈作用来促进

神经恢复的理论

°

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物理治疗手段

,

通过力

5

神经在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分布明确单一

作为临床诊断要点

又因为足背部皮肤感觉障碍发病

率不高

因此本文选择因

L

4/5

椎间盘突出致腰

5

神经

学信号的转化促使人体内部的生物性质发生改变

生应力作用

空化效应

代谢激活等生物效应

35-36

°

根受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

PELD

术后遗留皮

肤感觉障碍的治疗方案

°

3.2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病理机制

冲击波作用于治疗点时

应力作用引起组织弹性变

,

增加细胞摄氧

,

缓解肌肉痉挛

改善血液循环

;

目前关于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机制

化效应可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

,

刺激血管生成

,

解组织粘连

;

代谢激活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

加快代

谢分解吸收

,

促进炎症吸收

修复神经损伤

37-38

°

3.4

本研究临床效果讨论

众说纷纭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赵建教授根据

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术前神经受损的相关理论

16

°

赵建

教授认为术前腰腿疼痛症状明显尖锐

,

导致患者常常

忽视伴随的麻木等症状

手术虽摘除了突出物质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3

种治疗方式对

决了腰腿疼痛

但术前慢性压迫

长期缺血

缺氧造成神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均有效果

但治疗完成

经根严重变性

,

神经出现纤维化或局灶性脱髓鞘

17-18

°

同时神经细胞组织高度分化

再生能力低

致使受损

神经修复过程缓慢

19-20

往往需要

6

个月以上的时间

,

联合组的麻木

VAS评分低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JOA

评分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且整体临床疗效最

比较三组评分及其时间趋势可知联合组治疗效果

才能得到缓解

因此术后皮肤感觉不会立即恢复正常

且于术后长期存在

°

3.3

本研究采用疗法及机制探讨

最好

,

而电针组和冲击波组疗效相当

说明结合方案

的疗效优于使用单一疗法的方案

°

冲击波与电针一样都是通过选中

来操作

其作用于人体时产生了类似于

得气

的酸

痛等

本研究选用临床上常见的电针治疗和新兴的冲

击波治疗以及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进行比较研究

°

中医认为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主要是

感觉并向四周扩散

,

加强了局部治疗效果

延长了作

用时间

°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二者以

循经取穴

的方式

选点

,

利用经络中

远治作用

及神经反馈作用刺激神

术后气血运行失调

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而发病

21

°

102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

36

•临床医学

-

骨科

-

:

北京科技出版社

,2016

82-83.

[14]

Suh

SW

,

Shingade

VU

,

Lee

SH,et

al.

Origin

of

lumbar

经系统进行自我调节

,

让患者受损的神经逐步恢复

,

从根本上解决病灶

[39-40]

o

冲击波治疗安全

无创

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

spinal

rooLs

and

Lheir

relaLionship

Lo

inLerverLebral

discs:

a

cadaver

and

radiological

sLudy

[J].

J

Bonc

JoinL

Surg

针治疗操作简单

价格低廉

,

两者结合达到了

1+1

>2

的效果

冲击波加深了电针的作用深度

,

电针利用经

络将冲击波作用范围扩大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西医

Br,2005,87(4)

518-522.

[15]

冯志学

罗少生

,

余裕珍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体

治疗方式与治疗理念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

说明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

PELD

术后

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障碍的方案可行且有效

,

值得推

征与

CT

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J]

.

实用骨科杂志

,

2016

22(1):82-85.

[16]

沈向楠

李革飞

赵建

.

放散式冲击波联合中药外敷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骶部疼痛

46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20

,28(5):48-50.

[17]

Yan

D

,

Zhang

Z

,

Zhang

Z.

Residual

leg

numbness

afLer

广应用

但由于本研究病例选择较少

需在此基础上

增加病例

,

对这一症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1]

姜华伟

.

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endoscopic

discecLomy

LreaLmenL

of

lumbar

disc

hernia

­

Lion

[J].

BMC

MusculoskeleL

Disord,2020,21(1)

273.

[18]

Nv

A,Rajasekaran

S,Ks

SVA,et

al.

FacLors

LhaL

influ

­

ence

neurological

deficiL

and

recovery

in

lumbar

disc

疗效观察

[J]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5(5):75-77.

[2]

商澜错

祝斌

刘晓光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并

发症及其应对策略

[J]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25(3)

167-171.

[3]

徐峰

徐彬

李涛

.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

prolapse-a

narraLive

review

[J].

InL

OrLhop,2019,43(4)

:

947-955.

[19]

张大鹏

潘世奇

,

侯明明

.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

术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26

(1)

:17-21.

时间时机的选择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20):3726-3729.

[4]

崔志明

保国锋

,

蔡卫华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

[20]

侯占江

杨硕

孟祥林

.

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

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J]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32)

50,59.

[5]

胡有谷

吕成昱

陈伯华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域定位

[J].

修复比较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3

:9084-9087.

(46)

[21]

陈苑妮

禤天航

,

关宏刚

.

加味骨一方联合经皮穴位

中华骨科杂志

,1998(1):3-5.

[6]

宋宝

李华东

,

李梅梅

.

瞬时强电针结合腰椎侧扳法治疗

电刺激治疗椎间孔镜术后麻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中医药导报

,2018,24(8):106-108.

[22]

林辉平

.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

31

[J]

.

中国针灸

,2018,38

(2)

:193-194.

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观察

[D]

.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

21.

[7]

姜宏

.

日本腰痛评定新标准介绍

[J]

.

中医正骨

,1998(3)

59.

[8]

Macnab

I.

NegaLive

disc

exploraLion.

An

analysis

of

Lhe

caus

­

[23]

韩济生

.

针麻镇痛研究

[J]

.

针刺研究

,2016,41(5):377

-

387.

[24]

沈金梦

崔泽

王丹

.

基于针灸疗法的优势对经络与

es

of

nerve-rooL

involvemenL

in

sisLy-eighL

paLienLs

[J].

J

Bone

JoinL

Surg

Am,1971,53(5)

891-903.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关联性的多元探索

[J]

.

中医药通报

2019

18(5):37-39

27.

[25]

周国祥

李鑫

张志萍

.

针刺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9]

闫春丽

陈兴灿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MRI

研究进展

[J]

.

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48(7)

539-543.

[10]

余进爵

L/5

椎间盘常见突岀多相材料有限元模型的建

麻木症的疗效观察

[J]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4

(12):55-58.

[26]

林丽娇

,

许金森

,

朱小香

.

针灸影响微循环的研究进

立与旋转手法加载研究

[D]

.

南宁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2019:31.

[11]

杨锋

李引刚

窦群立

.

腰椎间盘突岀症疼痛程度与影

[J]

.

中国针灸

,2015,35(2)

203-208.

[27]

唐琪

.

针刺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临

像学区域定位的相关分析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8(1)

26-2

8.

[12]

胡有谷

.

腰椎间盘突出症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176.

床应用观察

[D]

.

福州

: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

13-15.

[28]

吕俊勇

刘亚欣

,

王志平

.

电针配合手法快针强刺激

为主综合治疗麻木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13]

SLanley

Hoppenfeld

,

Richard

HuLLon.

OrLhopaedic

Neu-

rology-A

DiagnosLic

Guide

Lo

Neurologic

Levels

[M].

河北中医

,2019,41(7):1062-1066.

[29]

王雄将

班莹

唐宏亮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系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

103

•临床医学

-

骨科

统评价

[J].

山西中医

,2017,33(9):31-34.

[30]

Mo

Z,Li

D

,

Zhang

R,et

al.

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ive­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36

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概述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

24(4):70-73.

[36]

林忠华

李小梅

,

郭进华

.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

L

ness

and

Safety

of

Tuina,Acupuncture,Traction,and

Chinese

Herb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A

Systematic

(4~5)

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

福建医药杂志

,

2015,37(1):17-19.

Review

and

Network

Meta

-Analysis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t

Med,2019,2019:6821310.

[37]

Diego

Costa

Astur,Bruno

Santos,Eduardo

Ramalho

De

Moraes,

et

al

.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erapy

to

treat

[31]

Yuan

S,Huang

C,Xu

Y,et

al.

Acupuncture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analysis

[J].

Medicine(Baltimore),2020,99(9):e19117.

[32]

曾沛金

莫秀梅

.

改良侧卧位下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chronic

muscle

injury

[J].

Acta

Ortop

Bras,2015,23(5):

247-250.

[38]

兰晓飞

樊成虎

肖正军

.

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

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21):186-187.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

实用医药杂志

,2017,34(4):

314-317.

[39]

杨国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5

[J]

.

内蒙古中

[33]

成立

孙福军

,

梅建强

.

温阳宣肺疏肝法治疗抑郁性神

经症疗效及对睡眠的影响

[J]

.

山东中医杂志

,2016,35

(6):504-506.

[34]

蒋佳

娄必丹

.

基于

肺膀胱别通

浅析针刺肺经穴调治

医药

,2017,36(9):138,144.

[40]

齐文斌

朱彦海

.

PELD

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局部取穴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

颈腰痛杂志

,2020,

41(1):77-79.

膀胱病

[J].

河南中医

,2020,40(2)

:

183-186.

[35]

巩彦龙

宋敏

刘涛

.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骨伤科疾病

(

收稿日期

:

2020-05-09)

(

上接第

98

)

[17]

孔繁羽

毛晓琴

蒋雪梅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

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臼杯

r

大小选择的初步探索

[J].

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316.

(33)

[18]

Howard

L,Berdusco

R

,

Momoli

F,et

al.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vs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in

proxi

­

健康大视野

,2018(8):10-11.

[22]

杨建刚

,

张少辉

.

PHILOS

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

Neer

四部分骨折

[J]

.

临床骨科杂志

,2017,19(2):199.

[23]

何敏

谭文甫

,

谭宁泰

.3D

打印技术辅助治疗

pilon

mal

humerus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

randomized

con

­

trolled

trial

protocol

[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8,

19(1):299.

[19]

彭飞

,

李皓桓

谢威

,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肩袖

骨折合并同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

[J]

.

中华创伤骨

科杂志

,

2019,21(7):604-608.

[24]

Smith

GC

,

Bateman

E,Cass

B,et

al.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

­

tures

in

the

Elderly(ReShAPE

trial):study

protocol

for

a

及三角肌的保护策略

[J]

.

临床外科杂志

,2017,25(3)

:

226-229.

multicentre

combin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and

obser

­

vational

trial

[J].

Trials,2017,18(1):91.

[25]

洪亮

邹华章

,

焦根龙

.

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治

[20]

Hohloch

L

,

Eberbach

H

,

Wagner

FC

,

et

al

Age

-

and

severity

-adjusted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

­

tur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systema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PLoS

One,2017,12(8):e0183157.

疗青壮年肱骨近端

Neer

三部分骨折

[J]

.

中华创伤骨科

杂志

2017,19(8):714-717.

(

收稿日期

2020-09-11)

[21]

陈杰

,

蒋江丽

许燕飞

.3D

打印技术指导成人髋发

104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2024年6月4日发(作者:夹谷浩歌)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

36

•临床医学

-

骨科

-

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脊柱内镜术后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效果

李京

*

王鹏

*

赵建赵崇程卢火炎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二科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脊柱内镜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

2018

1

月一

2019

6

月就诊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

曾诊断为

L

4/

5

椎间盘突出

行经皮

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

75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为电针组

冲击波组和联合组

,

每组各

25

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

,

冲击波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

,

联合组予以

体外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

。治疗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2

个疗程

记录患者治疗前

治疗

1

个疗程后

治疗

2

疗程后麻木视觉模拟标尺法

(VAS)

评分

日本骨科协会

(JOA

)

腰痛评定标准评分

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

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

:

组间

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遥与治疗前比较

三组治疗

1

2

个疗程后麻木

VAS

评分降低

,

JOA

评分提高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遥治疗结束后

联合组麻木

VAS

评分低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JOA

评分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遥电针组与冲击波组

VAS

JOA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联合组整体临床疗效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P

<

0.017)

结论

冲击波结合电针

治疗对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良好

其治疗效果

优于其他使用单一疗法的方案

并可显著缓解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皮肤感觉障碍症状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脊柱内镜

;

皮肤感觉障碍

电针

;

体外冲击波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12(c)-0099-06

Effect

of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on

residual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in

lumbar

5

innervation

area

after

spinal

endoscopy

LI

Jing

*

WANG

Peng

*

ZHA

O

Jian

ZHA

O

Chongcheng

LU

Huoyan

The

Second

DeparLmenL

of

Bone

TraumaLology,

Lh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

Hebei

UniversiLy

of

Chinese

Medicine,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Lhe

clinical

effecL

of

shock

wave

combined

wiLh

elecLroacupuncLure

on

residual

skin

sensaLion

disorder

in

lumbar

5

innervaLion

area

afLer

spinal

endoscop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Lo

June

2019,

sev-

enLy-five

paLienLs

were

admiLLed

Lo

Lh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

Hebei

UniversiL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Lhe

Hos-

piLal

of

medical

associaLion

who

were

diagnosed

as

L

4/5

disc

herniaLion

and

residual

skin

sensaLion

disorder

in

lumbar

5

nerve

innervaLion

area

afLer

percuL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Lomy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Lo

Lhe

random

num

­

ber

Lable

meLhod,

Lhey

were

divided

inLo

elecLroacupuncLure

group,

shock

wave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wiLh

25

cas-

es

in

each

group.

The

elecLroacupuncLure

group

received

elecLroacupuncLure

LreaLmenL,

Lhe

shock

wave

group

received

exLracorporeal

shock

wave

LreaLmenL,

and

L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exLracorporeal

shock

wave

combined

elec

­

-------------------------------------------------------------------------------------

LroacupuncLure

LreaLmenL.

The

LreaLmenL

Look

Lwo

weeks

基金项目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

国中医

as

one

course

of

LreaLmenL,

a

LoLal

of

Lwo

courses

of

药人教发

2017

29

)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

LreaLmenL.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

of

numbness

实践项目

(

2017GJJG144)

scores

and

Japanese

orLhopaedic

associaLion

(JOA)

lum

­

作者简介

李京

(1992

-

)

,

河北中医学院

2017

级中医骨

bar

pain

assessmenL

sLandard

scores

were

recorded

be

­

伤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中医骨伤遥王鹏

(1980-),

硕士

主任医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全可

fore

LreaLmenL,

afLer

one

course

of

LreaLmenL,

and

afLer

视脊柱内镜的原理阐释

术式规范

器械研发

*

Lwo

courses

of

LreaLmenL.

The

LherapeuLic

effecL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evaluaLed.

Results

Overall

analy

­

sis

showed

LhaL

Lh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Lime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赵建

(1962-),

主任医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

方向

中医骨伤

poinLs

and

inLeracLion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all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

99

•临床医学

-

骨科

-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36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VAS

scores

of

numbness

decreased

and

JOA

scores

increased

after

one

o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in

the

three

group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After

treatment,

VAS

score

of

numbnes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shock

wave

group,

and

JOA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shock

wav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

­

icant

difference

in

VAS

and

JOA

scores

betwee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the

shock

wave

group

(

P

>

0.05).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shock

wave

group

(P

<

0.017).

Conclusion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resid

­

ual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in

the

lumbar

5

nerve

innervation

area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

is

superior

to

other

monotherapy

regiments,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pinal

endoscopy;

Skin

sensation

disorder;

Electroacupuncture;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ercuta

­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

明确诊断为

L

4/5

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PELD

是临床上

椎间盘突出

PELD

术后腰

5

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

感觉障碍的患者

75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叫随着手

术技术的发展

临床上出现了许多有关

PELD

术后并

为电针组

冲击波组和联合组

每组各

25

其中男

42

33

;

平均年龄

48.49±8.96

突出椎间

盘范围平椎间隙

,

分区依据胡有谷区域定位法

5

其中

发症的研究报道

[2-3

其中以受累神经支配区遗留皮肤

感觉障碍为多见豊以往常规使用推拿

针刺等治疗

,

但此类疗法效果不佳

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

旁中央区

左侧

26

旁中央区

右侧

31

中央区

18

;

术后平均病程

5.81±1.44

三组性别

年龄

突出分区

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

本研究经河北中

课题组选择在我国发病率最高且临床上最常见的

L

/5

节段突出压迫腰

5

神经根而行

PELD

手术的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对部分患者使用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

方案以缓解术后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障碍

,

并与单纯

使用电针

冲击波治疗的方式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这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

明确诊断为

L

4/5

椎间盘突出

有客

一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等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影像学及体格检查支持

年龄

18

耀

65

岁者

;

有明确

手术指征

,

曾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

收集2018

1

2019

6

月就诊于河北中

1

三组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25

25

25

性别

16

9

13

年龄

X±s

49.04±9.04

突出分区

旁中央区

7

10

9

旁中央区

12

中央区

6

7

术后住院时间

d,

x±s

5.92±1.53

5.56±1.08

5.96±1.67

电针组

冲击波组

联合组

X

2

/F

12

14

1.299

48.08±8.33

48.36±9.81

0.074

8

11

1.711

11

0.522

5

0.579

0.563

P

0.929

0.789

医院行

PELD

,

手术节段在

L

4/

5

椎间盘者

;③

术后腰腿

治者

;

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及精神病者

病情不能有

疼痛症状缓解

下肢功能改善

,

检查直腿抬高试验接

近正常

但患侧下肢仍有腰

5

神经支配区皮肤麻木

效控制或状况不佳者

1.3

治疗方法

觉减退者

排除标准

:①

术后无遗留下肢皮肤感觉障碍者

术后患肢放射痛无明显缓解

,

直腿抬高试验无改善者

;

存在其他相关脊柱疾患或慢性麻木性疾病

,

影响对

1.3.1

电针组

针刺取穴以腰部夹脊穴

患侧环跳

委中

委阳

承山

阳陵泉

光明

阳辅

悬钟等为主穴

局部

阿是穴为配穴

循经以下肢足太阳经

足少阳经为主

嘱患者取适当体位

暴露患处

,

操作者手指及针刺部

本研究的评价者

;

既往其他腰椎手术史或近期有明

确手术指征者

;

治疗部位皮肤破损

出血等不适外

100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位常规消毒

,

手持无菌针灸针刺入选定腧穴

,

采用平

补平泻手法

,

得气后留针

,

针柄连接电针治疗仪

采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

36

•临床医学

-

骨科

-

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连续波刺激

通电时间

20

耀

30

min

治疗结束后关闭电

取下导线

,

起针

1

/d

1.3.2

冲击波组

采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

麻木

VAS

评分不仅与治疗方法有关

也与治疗时

间有关

进一步两两比较

:

组内比较

:

与治疗前比较

,

三组治疗

1

2

个疗程后麻木

VAS

评分均降低

且治

ESWT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

患者

取适当体位

,

暴露腰背部及患肢

仔细询问

查找确定

2

个疗程后低于治疗

1

个疗程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P

<

0.05

组间比较

:

治疗

1

2

个疗程后

合组麻木

VAS

评分低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差异均

治疗点

,

做好标记

涂抹藕合剂

,

调整手柄位置

将手

柄探头对准预先标记的位置

压力设置为

1.0-2.5

bar,

频率为

5

耀

10

Hz,

对准标记冲击

2000

根据患者感

觉随时调整

1

/3

d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电针组与冲击波组

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2

三组治疗前后麻木

VAS

评分比较

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个疗程后

治疗

2

个疗程后

25

25

25

8.44±1.08

8.40±1.23

7.96±1.17

1.3.3

联合组

按照上述电针

冲击波操作步骤及治疗

频率进行治疗

两者共治当日

先进行冲击波治疗

行电针治疗

两者间隔

3h

以上

所有患者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2

个疗程

组别

电针组

7.00±0.76

*

7.16±1.14

*

6.28±0.89

仏银

8.225,0.001

5.56±1.00

*#

5.60±0.96

*#

冲击波组

联合组

完成

1

个疗程后

停止治疗

1

,

再继续下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严格按照上述治疗方案进行

,

不再行其他特

4.16±0.99

泌银

F

组间

,

P

组间

F

时间

,

P

时间

殊治疗

483.170,0.000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麻木视觉模拟标尺法

VAS

评分

采用麻木

VAS

评分评价患者麻木程度

:

取一条线

平均分

10份

,

5.247

0.001

F

交互

,

P

交互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

0.05

曰与本组治疗

1

个疗程后比较

,

#

P

<

0.05

与电针组同期比较

<

0.05

与冲击波组同期比较

P

<

0.05

VAS

视觉模拟标尺法

一端为无麻木

记为

0

;

另一端为最麻木

记为10

让患者自己标出最能代表治疗前后麻木程度所对应

2.2

三组治疗前后

JOA

评分比较

整体分析

:

三组

JOA

评分组间比较

时间点比较

的分值

1.4.2

日本骨科协会

J0A

腰痛评定标准评分

参考

JOA

腰痛评定标准

7

评价腰椎功能

:

主要包括临床症

腰腿痛

步行能力

体征

感觉障碍

肌力

和日常

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提示

JOA

评分不仅与治疗方法有关

也与治疗时间有关

进一步两两比较

:

组内比较

:

与治疗前比较

三组治疗

1

2

个疗程后

JOA

评分均升高

,

且治疗

2

个疗程后高

于治疗

1

个疗程后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生活动作等

正常最高评分为

22

评价腰椎间盘突

出症治疗效果

1.4.3

疗效标准

参考改良

Macnab

疗效指标评价临床

效果

8

:

症状完全消失

,

恢复原来工作和生活

:

0.05

组间比较

:

治疗

1

2

个疗程后

,

联合组

JOA

分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电针组与冲击波组

JOA

评分比较

差异

有轻微症状

,

活动轻度限制

,

对工作生活无影响

;

:

症状减轻

,

活动受限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

治疗

前后无差别

甚至加重

优良率

=

+

例数

/

观察例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3

3

三组治疗前后

JOA

评分比较

,X±s

X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组别

电针组

冲击波组

联合组

例数

25

25

25

治疗前

16.04±1.24

治疗

1

个疗程后

治疗

2

个疗程后

17.56±0.87

*

17.84±0.94

*

18.48±0.87

仏银

4.939

0.010

19.16±0.90

*#

19.20±0.87

*#

采用

SPSS

24.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

重复测量的数据

15.96±1.27

16.12±1.17

20.24±0.88

泌银

F

组间

P

组间

F

时间

,

P

时间

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

LSD-

t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

百分率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行

2

检验

,

两两比

较采用分割

2

检验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09.096

0.000

4.770

0.005

F

交互

,

P

交互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

0.05

与本组治疗

1

个疗程后比较

,

#

P

<0.05

与电针组同期比较

P

<

0.05

曰与冲击波组同期比较

,

<

0.05

JOA

:

日本骨科协会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麻木

VAS

评分比较

整体分析

:

三组麻木

VAS

评分组间比较

时间点

2.3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完成后三组整体临床疗效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05

,

其中联合组整体临床疗效高于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

101

临床医学

-

骨科

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

P

<

0.017)°

见表

4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

例数优

25

25

25

3(12.0)

4(16.0)

------------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36

刺穴位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疏通经络

达到治疗下

肢麻木的效果

22

°

现代医学认为

23

针刺是利用神经的调控作用进

5(20.0)

6(24.0)

组别

电针组

6(24.0)

5(20.0)

12(48.0)

11(44.0)

10(40.0)

3(12.0)

行治疗的

针刺产生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达至大脑

中枢

,

兴奋中枢的调节功能

对出现异常的生理状态

进行调节㈣

促进减压后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细胞再生

,

加速神经根周围组织炎症吸收

,

改善神经根缺血

冲击波组

联合组

Z

9(36.0)

1(2.0)

13.425

0.001

P

氧状态

,

并提高患肢神经传导速度

,

使损伤神经的功

能逐步恢复

从而改善因神经损伤而出现的皮肤感觉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的解剖与病机特点

障碍

25-27

°

在此基础上加以电针治疗

,

促使深层肌肉产生节

由于脊柱生理特性

,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

L

45

.L

5

/S

1

,

律性运动

,

缓解痉挛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松解粘连

,

其中以

S

突出最为常见吟叫依据胡有谷区域定位法冋

将腰椎间盘轴位分为中央区

旁中央区

外侧区

极外

促进炎性物质吸收

,

减轻组织水肿

,

降低张力

增强

营养供给

,

恢复因失去神经营养支持而下降的骨

侧区

研究发现

11

突出多集中于中央区与旁中央区

对应硬膜囊与行走根位置

参考神经根

椎弓根与椎

骼肌功能

28-31

°

同时电流刺激在神经根周围形成稳

定的弱电场

,

改善神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提高神经

细胞中酶的活性

,

改善代谢

,

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

间盘突出的位置关系

12-13

可知突出极少压迫同序出

口根

,

而多压迫经行此处的下一神经根

因此

L

4/5

修复叭

梅建强教授提出气机运行失常乃是肝肺失调

33

,

出多侵及腰

5

神经根

14

°

5

神经根受累区域主要有小腿外侧

足背内

腰骶部

大腿外侧等

15

°

但腰骶部及大腿处神经分

故取穴当以肝

肺两经为要

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

肺与膀胱相别通

34

因此本文取穴以足太阳经与

布复杂

常伴行腰

4

5

1~3

神经等

皮肤支配区

分布不明确

无法对腰

5

神经损伤做出确切判断

足少阳经为主

另外二经循行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

相似

可以解释上述的通过刺激神经反馈作用来促进

神经恢复的理论

°

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物理治疗手段

,

通过力

5

神经在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分布明确单一

作为临床诊断要点

又因为足背部皮肤感觉障碍发病

率不高

因此本文选择因

L

4/5

椎间盘突出致腰

5

神经

学信号的转化促使人体内部的生物性质发生改变

生应力作用

空化效应

代谢激活等生物效应

35-36

°

根受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

PELD

术后遗留皮

肤感觉障碍的治疗方案

°

3.2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病理机制

冲击波作用于治疗点时

应力作用引起组织弹性变

,

增加细胞摄氧

,

缓解肌肉痉挛

改善血液循环

;

目前关于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的机制

化效应可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

,

刺激血管生成

,

解组织粘连

;

代谢激活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

加快代

谢分解吸收

,

促进炎症吸收

修复神经损伤

37-38

°

3.4

本研究临床效果讨论

众说纷纭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赵建教授根据

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术前神经受损的相关理论

16

°

赵建

教授认为术前腰腿疼痛症状明显尖锐

,

导致患者常常

忽视伴随的麻木等症状

手术虽摘除了突出物质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3

种治疗方式对

决了腰腿疼痛

但术前慢性压迫

长期缺血

缺氧造成神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均有效果

但治疗完成

经根严重变性

,

神经出现纤维化或局灶性脱髓鞘

17-18

°

同时神经细胞组织高度分化

再生能力低

致使受损

神经修复过程缓慢

19-20

往往需要

6

个月以上的时间

,

联合组的麻木

VAS评分低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JOA

评分高于电针组和冲击波组

且整体临床疗效最

比较三组评分及其时间趋势可知联合组治疗效果

才能得到缓解

因此术后皮肤感觉不会立即恢复正常

且于术后长期存在

°

3.3

本研究采用疗法及机制探讨

最好

,

而电针组和冲击波组疗效相当

说明结合方案

的疗效优于使用单一疗法的方案

°

冲击波与电针一样都是通过选中

来操作

其作用于人体时产生了类似于

得气

的酸

痛等

本研究选用临床上常见的电针治疗和新兴的冲

击波治疗以及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进行比较研究

°

中医认为

PELD

术后遗留皮肤感觉障碍主要是

感觉并向四周扩散

,

加强了局部治疗效果

延长了作

用时间

°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二者以

循经取穴

的方式

选点

,

利用经络中

远治作用

及神经反馈作用刺激神

术后气血运行失调

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而发病

21

°

102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

36

•临床医学

-

骨科

-

:

北京科技出版社

,2016

82-83.

[14]

Suh

SW

,

Shingade

VU

,

Lee

SH,et

al.

Origin

of

lumbar

经系统进行自我调节

,

让患者受损的神经逐步恢复

,

从根本上解决病灶

[39-40]

o

冲击波治疗安全

无创

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

spinal

rooLs

and

Lheir

relaLionship

Lo

inLerverLebral

discs:

a

cadaver

and

radiological

sLudy

[J].

J

Bonc

JoinL

Surg

针治疗操作简单

价格低廉

,

两者结合达到了

1+1

>2

的效果

冲击波加深了电针的作用深度

,

电针利用经

络将冲击波作用范围扩大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西医

Br,2005,87(4)

518-522.

[15]

冯志学

罗少生

,

余裕珍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体

治疗方式与治疗理念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

说明冲击波结合电针治疗

PELD

术后

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障碍的方案可行且有效

,

值得推

征与

CT

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J]

.

实用骨科杂志

,

2016

22(1):82-85.

[16]

沈向楠

李革飞

赵建

.

放散式冲击波联合中药外敷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骶部疼痛

46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20

,28(5):48-50.

[17]

Yan

D

,

Zhang

Z

,

Zhang

Z.

Residual

leg

numbness

afLer

广应用

但由于本研究病例选择较少

需在此基础上

增加病例

,

对这一症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1]

姜华伟

.

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endoscopic

discecLomy

LreaLmenL

of

lumbar

disc

hernia

­

Lion

[J].

BMC

MusculoskeleL

Disord,2020,21(1)

273.

[18]

Nv

A,Rajasekaran

S,Ks

SVA,et

al.

FacLors

LhaL

influ

­

ence

neurological

deficiL

and

recovery

in

lumbar

disc

疗效观察

[J]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5(5):75-77.

[2]

商澜错

祝斌

刘晓光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并

发症及其应对策略

[J]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25(3)

167-171.

[3]

徐峰

徐彬

李涛

.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

prolapse-a

narraLive

review

[J].

InL

OrLhop,2019,43(4)

:

947-955.

[19]

张大鹏

潘世奇

,

侯明明

.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

术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26

(1)

:17-21.

时间时机的选择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20):3726-3729.

[4]

崔志明

保国锋

,

蔡卫华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

[20]

侯占江

杨硕

孟祥林

.

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

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J]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32)

50,59.

[5]

胡有谷

吕成昱

陈伯华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域定位

[J].

修复比较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3

:9084-9087.

(46)

[21]

陈苑妮

禤天航

,

关宏刚

.

加味骨一方联合经皮穴位

中华骨科杂志

,1998(1):3-5.

[6]

宋宝

李华东

,

李梅梅

.

瞬时强电针结合腰椎侧扳法治疗

电刺激治疗椎间孔镜术后麻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中医药导报

,2018,24(8):106-108.

[22]

林辉平

.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

31

[J]

.

中国针灸

,2018,38

(2)

:193-194.

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观察

[D]

.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

21.

[7]

姜宏

.

日本腰痛评定新标准介绍

[J]

.

中医正骨

,1998(3)

59.

[8]

Macnab

I.

NegaLive

disc

exploraLion.

An

analysis

of

Lhe

caus

­

[23]

韩济生

.

针麻镇痛研究

[J]

.

针刺研究

,2016,41(5):377

-

387.

[24]

沈金梦

崔泽

王丹

.

基于针灸疗法的优势对经络与

es

of

nerve-rooL

involvemenL

in

sisLy-eighL

paLienLs

[J].

J

Bone

JoinL

Surg

Am,1971,53(5)

891-903.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关联性的多元探索

[J]

.

中医药通报

2019

18(5):37-39

27.

[25]

周国祥

李鑫

张志萍

.

针刺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9]

闫春丽

陈兴灿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MRI

研究进展

[J]

.

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48(7)

539-543.

[10]

余进爵

L/5

椎间盘常见突岀多相材料有限元模型的建

麻木症的疗效观察

[J]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4

(12):55-58.

[26]

林丽娇

,

许金森

,

朱小香

.

针灸影响微循环的研究进

立与旋转手法加载研究

[D]

.

南宁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2019:31.

[11]

杨锋

李引刚

窦群立

.

腰椎间盘突岀症疼痛程度与影

[J]

.

中国针灸

,2015,35(2)

203-208.

[27]

唐琪

.

针刺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临

像学区域定位的相关分析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8(1)

26-2

8.

[12]

胡有谷

.

腰椎间盘突出症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176.

床应用观察

[D]

.

福州

: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

13-15.

[28]

吕俊勇

刘亚欣

,

王志平

.

电针配合手法快针强刺激

为主综合治疗麻木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13]

SLanley

Hoppenfeld

,

Richard

HuLLon.

OrLhopaedic

Neu-

rology-A

DiagnosLic

Guide

Lo

Neurologic

Levels

[M].

河北中医

,2019,41(7):1062-1066.

[29]

王雄将

班莹

唐宏亮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系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

103

•临床医学

-

骨科

统评价

[J].

山西中医

,2017,33(9):31-34.

[30]

Mo

Z,Li

D

,

Zhang

R,et

al.

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ive­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2

月第

17

卷第36

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概述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

24(4):70-73.

[36]

林忠华

李小梅

,

郭进华

.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

L

ness

and

Safety

of

Tuina,Acupuncture,Traction,and

Chinese

Herb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A

Systematic

(4~5)

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

福建医药杂志

,

2015,37(1):17-19.

Review

and

Network

Meta

-Analysis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t

Med,2019,2019:6821310.

[37]

Diego

Costa

Astur,Bruno

Santos,Eduardo

Ramalho

De

Moraes,

et

al

.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erapy

to

treat

[31]

Yuan

S,Huang

C,Xu

Y,et

al.

Acupuncture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analysis

[J].

Medicine(Baltimore),2020,99(9):e19117.

[32]

曾沛金

莫秀梅

.

改良侧卧位下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chronic

muscle

injury

[J].

Acta

Ortop

Bras,2015,23(5):

247-250.

[38]

兰晓飞

樊成虎

肖正军

.

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

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21):186-187.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

实用医药杂志

,2017,34(4):

314-317.

[39]

杨国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5

[J]

.

内蒙古中

[33]

成立

孙福军

,

梅建强

.

温阳宣肺疏肝法治疗抑郁性神

经症疗效及对睡眠的影响

[J]

.

山东中医杂志

,2016,35

(6):504-506.

[34]

蒋佳

娄必丹

.

基于

肺膀胱别通

浅析针刺肺经穴调治

医药

,2017,36(9):138,144.

[40]

齐文斌

朱彦海

.

PELD

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局部取穴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

颈腰痛杂志

,2020,

41(1):77-79.

膀胱病

[J].

河南中医

,2020,40(2)

:

183-186.

[35]

巩彦龙

宋敏

刘涛

.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骨伤科疾病

(

收稿日期

:

2020-05-09)

(

上接第

98

)

[17]

孔繁羽

毛晓琴

蒋雪梅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

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臼杯

r

大小选择的初步探索

[J].

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316.

(33)

[18]

Howard

L,Berdusco

R

,

Momoli

F,et

al.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vs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in

proxi

­

健康大视野

,2018(8):10-11.

[22]

杨建刚

,

张少辉

.

PHILOS

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

Neer

四部分骨折

[J]

.

临床骨科杂志

,2017,19(2):199.

[23]

何敏

谭文甫

,

谭宁泰

.3D

打印技术辅助治疗

pilon

mal

humerus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

randomized

con

­

trolled

trial

protocol

[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8,

19(1):299.

[19]

彭飞

,

李皓桓

谢威

,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肩袖

骨折合并同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

[J]

.

中华创伤骨

科杂志

,

2019,21(7):604-608.

[24]

Smith

GC

,

Bateman

E,Cass

B,et

al.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

­

tures

in

the

Elderly(ReShAPE

trial):study

protocol

for

a

及三角肌的保护策略

[J]

.

临床外科杂志

,2017,25(3)

:

226-229.

multicentre

combin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and

obser

­

vational

trial

[J].

Trials,2017,18(1):91.

[25]

洪亮

邹华章

,

焦根龙

.

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治

[20]

Hohloch

L

,

Eberbach

H

,

Wagner

FC

,

et

al

Age

-

and

severity

-adjusted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

­

tur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systema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PLoS

One,2017,12(8):e0183157.

疗青壮年肱骨近端

Neer

三部分骨折

[J]

.

中华创伤骨科

杂志

2017,19(8):714-717.

(

收稿日期

2020-09-11)

[21]

陈杰

,

蒋江丽

许燕飞

.3D

打印技术指导成人髋发

104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7

No.

36

December

202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