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发(作者:骑清舒)
体质指数对AE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聂晓红;李雪梅;赖晓蓉;谷琴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
治疗前后气道黏液高分泌及生活质量否有差异.方法 将既往肺功能GOLD分级为
Ⅲ~Ⅳ级131例AECOPD住院患者按BMI进行分组:BMI<18.5kg/m2为A组
29例,BMI 18.5 kg/m2~23.9kg/m2为B组61例,BMI≥24.0kg/m2为C组41
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醋酸泼尼松片30mg qd连续治疗7天.于入院后
第1 d及第8d记录患者CAT评分、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液中黏蛋白
MUC5ac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并于治疗后第8天测定6MWD、肺
功能和气道阻力.结果 治疗后各组的CAT评分、MUC5ac和NE均较入院时明显
好转(P<0.01或P<0.05).与C组和B组相比,A组患者的CAT评分最高,MUC5ac
及NE最低(P<0.01或P<0.05);C组的CAT评分、MUC5ac和NE均高于B组
(P<0.01或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MUC5ac和NE的变化差值最
小(P<0.01或P<0.05)、B组的CAT评分以及C组的MUC5ac和NE变化差值最
大(P<0.01).治疗后B组及C组的6MWD高于A组(P<0.05).随着BMI的增加,A、
B、C三组的FEV1增加而RV/TLC减少(P<0.01或P<0.05);A组的FEV1%pred
低于C组、A组的FEV1/FVC均低于B组和C组(P<0.01或P<0.05).BMI与入院
时MUC5a、治疗前后的NE、FEV1%pre和FEV1/FVC呈正相关性(P<0.01或
P<0.05);与RV/TLC呈负相关(P<0.01).结论 高BMI的AECOPD患者的气道黏液
高分泌更明显,低BMI慢阻肺患者在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相对较
差.BMI与MUC5ac、NE、FEV1%pre和FEV1/FVC呈正相关性,与RV/TLC呈负
相关.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9(024)008
【总页数】6页(P1366-137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体质指数;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黏
蛋白MUC5a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作 者】聂晓红;李雪梅;赖晓蓉;谷琴
【作者单位】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呼吸
与危重症医学科;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
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
六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 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异质性疾病[1],近年来划分了很多临
床表型。除了临床症状有所差别外,患者体型或体质指数(BMI)的差异也非常常见。
以往慢阻肺表型的研究多集中在肺气肿型与慢性支气管炎型上去分析其临床特征及
炎性因子[2],但基于BMI差异的慢阻肺的相关临床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根据
BMI的不同,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分成低BMI、正常BMI及高
BMI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及经醋酸泼尼松治疗7天后患者慢阻肺自我评估测
试(CAT)评分、痰液黏蛋白MUC5ac及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水平,并在治疗7
天后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和气道阻力,探讨BMI对AECOPD
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的收集与分组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其诊断符
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3]。根据《中国
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BMI分类标准,
把患者分为三组:低BMI组(A组),BMI<18.5kg/m2;正常BMI组(B组),BMI
18.5 kg/m2~23.9kg/m2;高BMI组(C组),BMI≥24.0 kg/m2。纳入标准:①
入院前6个月内肺功能GOLD分级为Ⅲ~Ⅳ级;② 患者入院前1周内因咳、痰和
/或气喘加重入院;③ 需要住普通病房;④ 无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行6MWD、
肺功能检查等检查治疗。排除标准:① 合并明显肺炎、未控制的糖尿病、充血性
心衰、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肿瘤;② 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或需要住ICU;③ 入
院前一月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④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禁忌症。退出标准:
① 患者因口服泼尼松而出现明显不适,或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必须停药者;
② 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因其他严重疾病需转科治疗;③ 住院
不满7天自动出院者。
符合以上条件并有完整资料的患者共131例,其中男100例,女31例,年龄
46~91岁,平均(73.04±9.88)岁。A组29例,B组61例,C组41例。除BMI
有差异外(P<0.01),其余一般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慢阻肺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nBMI(kg/m2)性别(男/女,例)年龄
(岁,x±s)A组2916.96±1.3124/570.14±10.81B组
6121.50±1.4849/1270.33±9.86C组4126.57±2.4627/1471.59±9.11F(χ2)值-
9.3653.6923.075P值-0.0010.0640.105
二、方法
1 常规检查及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测定身高及体重,计算BMI。入院后均常规行血常规、血气分
析、生化全套、痰培养、胸部CT等检查,常规氧疗(或无创呼吸机)、抗菌素抗感
染、支气管舒张剂、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并予第二天清晨开始饭后口服强的松
30mg,连续服用7天。
2 CAT评分及6MWD测定
CAT评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完成各项目评分,总分为0~40分。6MWD
测定:在平直的地面上测量30米的直线距离;患者以最大的能力和速度往返步行,
直至不能坚持或者步行时间达到6分钟,最后计算患者实际行走距离。休息10分
钟后再重复测量1次,取其最高值。
3 痰液采集、处理及质控
(1)痰液采集:由医护人员专门指导,收集痰液前用双氧水漱口,然后咳出深部痰
液于无菌痰杯里,1 h内置4℃冰箱保存。(2)痰液质控: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光镜
检查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多形核
白细胞<1∶2.5为合格标本。若痰标本不合格者,则重新留取。(3)痰处理:用4
倍体积的0.1%二硫苏糖醇(美国Sigma公司)以3000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
清液置于-20℃冰箱保存。2个月内用于MUC5ac及NE的测定。
4 痰液MUC5ac及NE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麦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 肺功能及气道阻力测定
德国MS-DIFFUSION耶格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
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
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残总比(RV/ TLC)。脉冲振荡法测定气道阻力:用气
道总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at5% pred)表示。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
示,组间指标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并进行两两比较(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
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三组慢阻肺治疗前后CAT评分、MUC5ac和NE比较
治疗后各组的CAT评分、MUC5ac和NE等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P<0.01或
P<0.05);入院时及治疗后A、B、C三组患者之间的CAT评分、MUC5ac和NE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组患者的CAT评分最高,MUC5ac及
NE最低,较C组及B组的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C组的
CAT评分、MUC5ac和NE均高于B组(P<0.01或P<0.05)。(见表2)。
二、三组CAT评分、MUC5ac和NE治疗前后变化值比较
在治疗前后变化值方面,总体而言CAT评分在三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MUC5ac和NE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CAT评分、
MUC5ac和NE的变化值最小(P<0.01或P<0.05);而B组的CAT评分变化值最
大(P<0.01或P<0.05);C组的MUC5ac和NE变化值最大(P<0.01)。(见表3)。
表2 三组间CAT评分、MUC5ac和NE治疗前后比较组别nCAT评分(分)入院时
治疗后MUC5ac(μg/mL)入院时治疗后NE(μg/mL)入院时治疗后A组
2923.09±1.9616.30±1.86△1.56±0.221.32±0.19◆6.01±0.684.75±0.61△B组
6120.33±1.64▲13.61±1.73△■1.67±0.18▲1.37±0.16△■6.82±0.85▲5.30±0.5
6△∗C组
4121.84±1.91#b14.78±2.03△■c1.89±0.17▲b1.46±0.15△■c7.68±0.59▲a5.63
±0.52△■cF值-3.0353.7163.9222.7313.5322.873P值-
0.0370.0190.0150.0460.0310.043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P<0.01、◆P<0.05;与A组入院时比较,▲P<0.01、
#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1、*P<0.05;与B入院时比较,aP<0.01、
bP<0.05;与B治疗后比较,cP<0.05。
表3 三组治疗前后CAT评分、MUC5ac和NE变化值比较组别nCAT评分
MUC5ac(μg/mL)NE(μg/mL)A组296.79±1.370.24±0.101.26±0.46B组
617.22±0.96◆0.30±0.13∗1.52±0.51∗C组
416.96±1.45∗#0.43±0.16◆▲2.05±0.49◆▲F值-1.4282.5492.910P值-
0.4160.0470.041
注:与A组比较,◆P<0.01、*P<0.05;与B组比较,▲P<0.01、#P<0.05。
表4 三组间6MWD、肺功能及气道总阻力比较组别
n6MWD(m)FEV1(L)FEV1%pre(%)FEV1/FVC(%)RV/TLC(%)Rat5%pre(%)A组
29374.36±17.630.69±0.1635.23±8.6042.48±7.7847.50±5.41191.8±34.70B
组
61407.62±20.35∗0.81±0.20∗38.06±8.3546.57±8.45∗43.22±5.04∗196.6±34.
48C组
41410.17±18.74◆0.95±0.22◆▲41.61±6.93◆49.26±8.02◆39.63±4.92◆▲198.5
±37.33F值-1.8283.2152.9043.8314.5490.638P值-
0.0790.0380.0410.0200.0090.740
注:与A组比较,◆P<0.01;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1。
三、三组慢阻肺治疗后6MWD、肺功能及气道阻力指标比较
慢阻肺患者经治疗后,三组总体而言6MWD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低于B组和
C组。A、B、C三组之间的FEV1值及RV/FLC有明显差别:随着BMI的增加
FEV1 值增加而RV/TLC减少(P<0.01或P<0.05);A组的FEV1%pre低于C组;
A组的FEV1/FVC均低于B组及C组。气道总阻力在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4)。
四、慢阻肺患者BMI与各种参数相关性分析
BMI与治疗初MUC5a 及治疗前后的NE均有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与
FEV1%pre、FEV1/FVC呈正相关性(P<0.05),与RV/TLC呈负相关(P<0.01);而
BMI与CAT评分、6MWD、FEV1和气道总阻力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
5)。
表5 BMI与各种参数相关性分析参数治疗时期r值P值CAT入院时0.0930.297
治疗后0.1790.0916MWD治疗后0.1830.072MUC5ac入院时0.3510.020治疗
后0.1870.078NE入院时0.3680.012治疗后0.4050.002FEV1治疗后
0.2350.182FEV1pre%治疗后0.3090.027FEV1/FVC治疗后0.2970.036RV/FVC
治疗后-0.4120.001Rat5pre%治疗后-0.0640.501
讨 论
慢阻肺的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原因是气道和(或)肺泡异常、
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毒性颗粒和气体相关[4]。慢阻肺患者有多种炎性介质的激活,
使患者处于系统性炎性反应状态,除了影响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气道黏液高分
泌及活动后呼吸困难;同时也影响许多肺外器官,造成骨骼肌萎缩、恶液质及骨质
疏松等,且慢阻肺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概
率明显增加[5-6],其中低体重及骨骼肌功能不良在慢阻肺患者中尤为多见[7]。研
究表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尤其是肺功能GOLD分级越高和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者)
中低体重尤为常见,而急性加重期体重及BMI下降更显著[8-9]。这与慢阻肺患者
在急性发病期间饮食减退、能量摄取减少,呼吸道阻力、呼吸肌负荷、基础代谢率
及耗氧率增加而出现营养能量负平衡等有关。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
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慢阻肺患者BMI降低是影响其疗效、死亡率
增高和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10]。
与其他复杂的健康状况问卷相比,CAT评估能力相似、耗时短、易计算、更适合
使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CAT问卷评估我国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靠、
有效的[11] 。故CAT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量表,可以反映慢阻肺患者的肺功
能及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不能行肺功能检查的病人更有意义[12]。6分钟步行测试
是一种切实可行、不需要昂贵设备和复杂测验技术、容易操作的试验,可对中重度
疾病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评估, 其重点是运动能力, 包括心肺功能以及骨
骼、肌肉功能和营养水平的评估, 可作为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13-14]。
CAT评分、6MWD与肺功能测定同时应用,能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
量。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阻肺的重要病理特征,过度分泌的黏液滞留于气道,一方面有
利于病原菌对杀菌因素的躲避以及气道内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使感染复发或加重,另
一方面会加重气道阻塞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认为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影
响包括慢阻肺在内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15]。气道黏
液的黏弹性主要取决于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分泌的黏蛋白,病理状态下
气道黏蛋白以MUC5ac占优势,故痰液中MUC5ac的水平代表了气道黏液产生
的强度[16]。NE是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内溶酶体释放的主要蛋白水解酶,可引起黏
蛋白的转录、合成、分泌,从而诱导杯状细胞的化生;同时可致气道纤毛上皮受损
裸露,使纤毛摆动频率减慢,影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17]。NE是目前已知的最强
的黏液促分泌剂[18],是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形成的重要始动因子,NE可诱
导气道上皮细胞MUC5ac的高表达[19]。
我们的研究显示低BMI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前后CAT评分最高、治疗后6MWD最
短,表明这类患者无论是在急性加重期还是治疗后相对稳定的时期其临床症状更重、
生活质量更低。在治疗前后CAT评分变化值方面,低BMI组患者最少,B组最多,
高BMI组介于两组之间。正常BMI患者的CAT评分最低,当BMI明显过高时
CAT评分反而较正常BMI患者增加,但低BMI相对于高BMI来讲,无论是CAT
评分的绝对值还是治疗后的变化值,对患者的影响更大。随着BMI的增加6MWD
也有所增加,但过高BMI时6MWD的增加较正常BMI组并不明显。可能与体型
过胖时合并其他疾病相较多、患者更容易受到环境暴露的影响[20],过胖时运动耐
力反而有所下降有关。本研究还发现,使用泼尼松等综合治疗AECOPD患者后,
患者痰液中的MUC5ac及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表明治疗后可以抑制或
减轻其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高BMI患者的MUC5ac及NE水平在治疗前较正常
体型及过瘦患者的要高,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UC5ac及NE下降程度方面有差异,
BMI越高其变化值就越大,但高BMI患者的MUC5ac及NE水平在治疗后仍高于
正常体型及过瘦患者,表明高BMI可增强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这可能与
BMI越高,CT 检查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管壁的增厚和管腔狭窄以及小气道的陷闭
[21],气道的杯状细胞增生肥大更明显,咯痰等临床表现更突出有关,表现出慢性
支气管炎表型的可能性更大。另外通过对肺功能检测发现,随着BMI的下降,低
BMI组患者的总体体重下降,FEV1的绝对值更低,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FEV1pre%、FEV1/FVC的下降;BMI越低,肺气肿程度也越明显,其残总比就更
加显著,与既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2];气道总阻力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三
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同时研究还发现BMI与CAT评分、6MWD和气道总阻力
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MUC5a、NE及FEV1、FEV1pre%、FEV1/FVC和残总比
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之,BMI的差异影响着AE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及临床疗效或生活质
量:过低的BMI对患者的CAT评分影响最明显,低BMI慢阻肺患者在急性期对
治疗的反应性相对最差,高BMI次之,BMI在正常范围的反应性最好。高BMI会
增强慢阻肺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故保持在合适的BMI范围尤其是纠正营
养不良和低体重,对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是
肺功能Ⅲ~Ⅳ级且均为全身使用泼尼松治疗的急性期患者,样本量还不大,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刘凯跃,姚志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特点及个体化治疗进展[J].北京医学,2017,39(7):721-
723.
[2] 聂晓红,周玲,熊曙光.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与炎性因子的研究[J].中国呼
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1):18-21.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治中
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S].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
[4] VOGELMEIER C F,CRINER G J,MARTINEZ F J,et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Report:GOLD Executive Summary[J].Respirology,2017,22(3):575-601.
[5] 李国安,蔡柏蔷,许景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身效应[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10):1176-
1180.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
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7] BYUN M K,CHO E N,CHANG J,et enia correlate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COPD[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7,12:669-675.
[8] GUPTA S S,GOTHI D,NARULA G,et ation of BMI and oxygen saturation in
stable COPD in Northern India[J].Lung India,2014,31(1):29-34.
[9] SEHGAL I S,DHOORIA S,AGARWAL 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malnutr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Curr Opin Pulm Med,2017,23(2):139-148.
[10] MANNINO D M,DIAZ-GUZMAN E,POSPISIL J.A new approach to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ression of COPD[J].Chest,2013,144(4):1179-1185.
[11] 杜晓秋,周军,张秋娣.不同评价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
学,2016,19(5):511-516.
[12] 李泽伦,许浦生,崔志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 -10、TGF -β1与FEV1%、FEV1
/FVC及CAT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9):1577-1580.
[13] 何权瀛.六分钟步行测验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50-951.
[14] GROSBOIS J M,RIQUIER C,CHEHERE B,et -minute stepper test:a valid clinical
exercise tolerance test for COPD patients[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6,11:657-
663.
[15] 钟贞,邓玥,张婷.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43(13):1644-
1646.
[16] RVAN A,SMITH A,MOORE P,et 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recombinant version of the secreted human mucin MUC5AC in airway cell
lines[J].Biochemistry,2015,54(4):1089-1099.
[17] PANDEY K C,DE S,MISHRA P of Protease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Front Pharmacol,2017,8:512.
[18] MALL M ging Mucus in Cystic Fibrosi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nn Am Thorac Soc,2016,13(S2):S177-S185.
[19] XU Q,CHEN L X,RAN D H,et in receptor-activated protein regulates
neutrophil elastase-induced mucin5AC hypersecretion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J].Exp Cell Res,2017,357(2):145-154.
[20] HANSON C,LEVAN y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c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J].Curr Opin Pulm Med,2017,23(2):149-153.
[21] 饶敏,陆月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6):633-
636.
[22] 洪梅,李云攀.体质指数对AECOPD治疗效果的预测及与HRCT容积量化参数的相关性[J].临床
肺科杂志,2014,19(3):393-395.
2024年9月25日发(作者:骑清舒)
体质指数对AE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聂晓红;李雪梅;赖晓蓉;谷琴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
治疗前后气道黏液高分泌及生活质量否有差异.方法 将既往肺功能GOLD分级为
Ⅲ~Ⅳ级131例AECOPD住院患者按BMI进行分组:BMI<18.5kg/m2为A组
29例,BMI 18.5 kg/m2~23.9kg/m2为B组61例,BMI≥24.0kg/m2为C组41
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醋酸泼尼松片30mg qd连续治疗7天.于入院后
第1 d及第8d记录患者CAT评分、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液中黏蛋白
MUC5ac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并于治疗后第8天测定6MWD、肺
功能和气道阻力.结果 治疗后各组的CAT评分、MUC5ac和NE均较入院时明显
好转(P<0.01或P<0.05).与C组和B组相比,A组患者的CAT评分最高,MUC5ac
及NE最低(P<0.01或P<0.05);C组的CAT评分、MUC5ac和NE均高于B组
(P<0.01或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MUC5ac和NE的变化差值最
小(P<0.01或P<0.05)、B组的CAT评分以及C组的MUC5ac和NE变化差值最
大(P<0.01).治疗后B组及C组的6MWD高于A组(P<0.05).随着BMI的增加,A、
B、C三组的FEV1增加而RV/TLC减少(P<0.01或P<0.05);A组的FEV1%pred
低于C组、A组的FEV1/FVC均低于B组和C组(P<0.01或P<0.05).BMI与入院
时MUC5a、治疗前后的NE、FEV1%pre和FEV1/FVC呈正相关性(P<0.01或
P<0.05);与RV/TLC呈负相关(P<0.01).结论 高BMI的AECOPD患者的气道黏液
高分泌更明显,低BMI慢阻肺患者在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相对较
差.BMI与MUC5ac、NE、FEV1%pre和FEV1/FVC呈正相关性,与RV/TLC呈负
相关.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9(024)008
【总页数】6页(P1366-137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体质指数;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黏
蛋白MUC5a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作 者】聂晓红;李雪梅;赖晓蓉;谷琴
【作者单位】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呼吸
与危重症医学科;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
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10051 四川 成都,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
六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 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异质性疾病[1],近年来划分了很多临
床表型。除了临床症状有所差别外,患者体型或体质指数(BMI)的差异也非常常见。
以往慢阻肺表型的研究多集中在肺气肿型与慢性支气管炎型上去分析其临床特征及
炎性因子[2],但基于BMI差异的慢阻肺的相关临床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根据
BMI的不同,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分成低BMI、正常BMI及高
BMI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及经醋酸泼尼松治疗7天后患者慢阻肺自我评估测
试(CAT)评分、痰液黏蛋白MUC5ac及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水平,并在治疗7
天后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和气道阻力,探讨BMI对AECOPD
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的收集与分组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其诊断符
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3]。根据《中国
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BMI分类标准,
把患者分为三组:低BMI组(A组),BMI<18.5kg/m2;正常BMI组(B组),BMI
18.5 kg/m2~23.9kg/m2;高BMI组(C组),BMI≥24.0 kg/m2。纳入标准:①
入院前6个月内肺功能GOLD分级为Ⅲ~Ⅳ级;② 患者入院前1周内因咳、痰和
/或气喘加重入院;③ 需要住普通病房;④ 无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行6MWD、
肺功能检查等检查治疗。排除标准:① 合并明显肺炎、未控制的糖尿病、充血性
心衰、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肿瘤;② 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或需要住ICU;③ 入
院前一月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④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禁忌症。退出标准:
① 患者因口服泼尼松而出现明显不适,或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必须停药者;
② 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因其他严重疾病需转科治疗;③ 住院
不满7天自动出院者。
符合以上条件并有完整资料的患者共131例,其中男100例,女31例,年龄
46~91岁,平均(73.04±9.88)岁。A组29例,B组61例,C组41例。除BMI
有差异外(P<0.01),其余一般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慢阻肺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nBMI(kg/m2)性别(男/女,例)年龄
(岁,x±s)A组2916.96±1.3124/570.14±10.81B组
6121.50±1.4849/1270.33±9.86C组4126.57±2.4627/1471.59±9.11F(χ2)值-
9.3653.6923.075P值-0.0010.0640.105
二、方法
1 常规检查及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测定身高及体重,计算BMI。入院后均常规行血常规、血气分
析、生化全套、痰培养、胸部CT等检查,常规氧疗(或无创呼吸机)、抗菌素抗感
染、支气管舒张剂、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并予第二天清晨开始饭后口服强的松
30mg,连续服用7天。
2 CAT评分及6MWD测定
CAT评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完成各项目评分,总分为0~40分。6MWD
测定:在平直的地面上测量30米的直线距离;患者以最大的能力和速度往返步行,
直至不能坚持或者步行时间达到6分钟,最后计算患者实际行走距离。休息10分
钟后再重复测量1次,取其最高值。
3 痰液采集、处理及质控
(1)痰液采集:由医护人员专门指导,收集痰液前用双氧水漱口,然后咳出深部痰
液于无菌痰杯里,1 h内置4℃冰箱保存。(2)痰液质控: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光镜
检查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多形核
白细胞<1∶2.5为合格标本。若痰标本不合格者,则重新留取。(3)痰处理:用4
倍体积的0.1%二硫苏糖醇(美国Sigma公司)以3000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
清液置于-20℃冰箱保存。2个月内用于MUC5ac及NE的测定。
4 痰液MUC5ac及NE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麦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 肺功能及气道阻力测定
德国MS-DIFFUSION耶格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
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
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残总比(RV/ TLC)。脉冲振荡法测定气道阻力:用气
道总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at5% pred)表示。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
示,组间指标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并进行两两比较(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
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三组慢阻肺治疗前后CAT评分、MUC5ac和NE比较
治疗后各组的CAT评分、MUC5ac和NE等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P<0.01或
P<0.05);入院时及治疗后A、B、C三组患者之间的CAT评分、MUC5ac和NE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组患者的CAT评分最高,MUC5ac及
NE最低,较C组及B组的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C组的
CAT评分、MUC5ac和NE均高于B组(P<0.01或P<0.05)。(见表2)。
二、三组CAT评分、MUC5ac和NE治疗前后变化值比较
在治疗前后变化值方面,总体而言CAT评分在三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MUC5ac和NE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CAT评分、
MUC5ac和NE的变化值最小(P<0.01或P<0.05);而B组的CAT评分变化值最
大(P<0.01或P<0.05);C组的MUC5ac和NE变化值最大(P<0.01)。(见表3)。
表2 三组间CAT评分、MUC5ac和NE治疗前后比较组别nCAT评分(分)入院时
治疗后MUC5ac(μg/mL)入院时治疗后NE(μg/mL)入院时治疗后A组
2923.09±1.9616.30±1.86△1.56±0.221.32±0.19◆6.01±0.684.75±0.61△B组
6120.33±1.64▲13.61±1.73△■1.67±0.18▲1.37±0.16△■6.82±0.85▲5.30±0.5
6△∗C组
4121.84±1.91#b14.78±2.03△■c1.89±0.17▲b1.46±0.15△■c7.68±0.59▲a5.63
±0.52△■cF值-3.0353.7163.9222.7313.5322.873P值-
0.0370.0190.0150.0460.0310.043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P<0.01、◆P<0.05;与A组入院时比较,▲P<0.01、
#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1、*P<0.05;与B入院时比较,aP<0.01、
bP<0.05;与B治疗后比较,cP<0.05。
表3 三组治疗前后CAT评分、MUC5ac和NE变化值比较组别nCAT评分
MUC5ac(μg/mL)NE(μg/mL)A组296.79±1.370.24±0.101.26±0.46B组
617.22±0.96◆0.30±0.13∗1.52±0.51∗C组
416.96±1.45∗#0.43±0.16◆▲2.05±0.49◆▲F值-1.4282.5492.910P值-
0.4160.0470.041
注:与A组比较,◆P<0.01、*P<0.05;与B组比较,▲P<0.01、#P<0.05。
表4 三组间6MWD、肺功能及气道总阻力比较组别
n6MWD(m)FEV1(L)FEV1%pre(%)FEV1/FVC(%)RV/TLC(%)Rat5%pre(%)A组
29374.36±17.630.69±0.1635.23±8.6042.48±7.7847.50±5.41191.8±34.70B
组
61407.62±20.35∗0.81±0.20∗38.06±8.3546.57±8.45∗43.22±5.04∗196.6±34.
48C组
41410.17±18.74◆0.95±0.22◆▲41.61±6.93◆49.26±8.02◆39.63±4.92◆▲198.5
±37.33F值-1.8283.2152.9043.8314.5490.638P值-
0.0790.0380.0410.0200.0090.740
注:与A组比较,◆P<0.01;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1。
三、三组慢阻肺治疗后6MWD、肺功能及气道阻力指标比较
慢阻肺患者经治疗后,三组总体而言6MWD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低于B组和
C组。A、B、C三组之间的FEV1值及RV/FLC有明显差别:随着BMI的增加
FEV1 值增加而RV/TLC减少(P<0.01或P<0.05);A组的FEV1%pre低于C组;
A组的FEV1/FVC均低于B组及C组。气道总阻力在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4)。
四、慢阻肺患者BMI与各种参数相关性分析
BMI与治疗初MUC5a 及治疗前后的NE均有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与
FEV1%pre、FEV1/FVC呈正相关性(P<0.05),与RV/TLC呈负相关(P<0.01);而
BMI与CAT评分、6MWD、FEV1和气道总阻力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
5)。
表5 BMI与各种参数相关性分析参数治疗时期r值P值CAT入院时0.0930.297
治疗后0.1790.0916MWD治疗后0.1830.072MUC5ac入院时0.3510.020治疗
后0.1870.078NE入院时0.3680.012治疗后0.4050.002FEV1治疗后
0.2350.182FEV1pre%治疗后0.3090.027FEV1/FVC治疗后0.2970.036RV/FVC
治疗后-0.4120.001Rat5pre%治疗后-0.0640.501
讨 论
慢阻肺的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原因是气道和(或)肺泡异常、
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毒性颗粒和气体相关[4]。慢阻肺患者有多种炎性介质的激活,
使患者处于系统性炎性反应状态,除了影响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气道黏液高分
泌及活动后呼吸困难;同时也影响许多肺外器官,造成骨骼肌萎缩、恶液质及骨质
疏松等,且慢阻肺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概
率明显增加[5-6],其中低体重及骨骼肌功能不良在慢阻肺患者中尤为多见[7]。研
究表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尤其是肺功能GOLD分级越高和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者)
中低体重尤为常见,而急性加重期体重及BMI下降更显著[8-9]。这与慢阻肺患者
在急性发病期间饮食减退、能量摄取减少,呼吸道阻力、呼吸肌负荷、基础代谢率
及耗氧率增加而出现营养能量负平衡等有关。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
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慢阻肺患者BMI降低是影响其疗效、死亡率
增高和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10]。
与其他复杂的健康状况问卷相比,CAT评估能力相似、耗时短、易计算、更适合
使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CAT问卷评估我国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靠、
有效的[11] 。故CAT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量表,可以反映慢阻肺患者的肺功
能及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不能行肺功能检查的病人更有意义[12]。6分钟步行测试
是一种切实可行、不需要昂贵设备和复杂测验技术、容易操作的试验,可对中重度
疾病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评估, 其重点是运动能力, 包括心肺功能以及骨
骼、肌肉功能和营养水平的评估, 可作为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13-14]。
CAT评分、6MWD与肺功能测定同时应用,能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
量。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阻肺的重要病理特征,过度分泌的黏液滞留于气道,一方面有
利于病原菌对杀菌因素的躲避以及气道内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使感染复发或加重,另
一方面会加重气道阻塞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认为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影
响包括慢阻肺在内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15]。气道黏
液的黏弹性主要取决于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分泌的黏蛋白,病理状态下
气道黏蛋白以MUC5ac占优势,故痰液中MUC5ac的水平代表了气道黏液产生
的强度[16]。NE是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内溶酶体释放的主要蛋白水解酶,可引起黏
蛋白的转录、合成、分泌,从而诱导杯状细胞的化生;同时可致气道纤毛上皮受损
裸露,使纤毛摆动频率减慢,影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17]。NE是目前已知的最强
的黏液促分泌剂[18],是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形成的重要始动因子,NE可诱
导气道上皮细胞MUC5ac的高表达[19]。
我们的研究显示低BMI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前后CAT评分最高、治疗后6MWD最
短,表明这类患者无论是在急性加重期还是治疗后相对稳定的时期其临床症状更重、
生活质量更低。在治疗前后CAT评分变化值方面,低BMI组患者最少,B组最多,
高BMI组介于两组之间。正常BMI患者的CAT评分最低,当BMI明显过高时
CAT评分反而较正常BMI患者增加,但低BMI相对于高BMI来讲,无论是CAT
评分的绝对值还是治疗后的变化值,对患者的影响更大。随着BMI的增加6MWD
也有所增加,但过高BMI时6MWD的增加较正常BMI组并不明显。可能与体型
过胖时合并其他疾病相较多、患者更容易受到环境暴露的影响[20],过胖时运动耐
力反而有所下降有关。本研究还发现,使用泼尼松等综合治疗AECOPD患者后,
患者痰液中的MUC5ac及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表明治疗后可以抑制或
减轻其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高BMI患者的MUC5ac及NE水平在治疗前较正常
体型及过瘦患者的要高,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UC5ac及NE下降程度方面有差异,
BMI越高其变化值就越大,但高BMI患者的MUC5ac及NE水平在治疗后仍高于
正常体型及过瘦患者,表明高BMI可增强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这可能与
BMI越高,CT 检查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管壁的增厚和管腔狭窄以及小气道的陷闭
[21],气道的杯状细胞增生肥大更明显,咯痰等临床表现更突出有关,表现出慢性
支气管炎表型的可能性更大。另外通过对肺功能检测发现,随着BMI的下降,低
BMI组患者的总体体重下降,FEV1的绝对值更低,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FEV1pre%、FEV1/FVC的下降;BMI越低,肺气肿程度也越明显,其残总比就更
加显著,与既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2];气道总阻力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三
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同时研究还发现BMI与CAT评分、6MWD和气道总阻力
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MUC5a、NE及FEV1、FEV1pre%、FEV1/FVC和残总比
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之,BMI的差异影响着AE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及临床疗效或生活质
量:过低的BMI对患者的CAT评分影响最明显,低BMI慢阻肺患者在急性期对
治疗的反应性相对最差,高BMI次之,BMI在正常范围的反应性最好。高BMI会
增强慢阻肺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故保持在合适的BMI范围尤其是纠正营
养不良和低体重,对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是
肺功能Ⅲ~Ⅳ级且均为全身使用泼尼松治疗的急性期患者,样本量还不大,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刘凯跃,姚志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特点及个体化治疗进展[J].北京医学,2017,39(7):721-
723.
[2] 聂晓红,周玲,熊曙光.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与炎性因子的研究[J].中国呼
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1):18-21.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治中
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S].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
[4] VOGELMEIER C F,CRINER G J,MARTINEZ F J,et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Report:GOLD Executive Summary[J].Respirology,2017,22(3):575-601.
[5] 李国安,蔡柏蔷,许景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身效应[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10):1176-
1180.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
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7] BYUN M K,CHO E N,CHANG J,et enia correlate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COPD[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7,12:669-675.
[8] GUPTA S S,GOTHI D,NARULA G,et ation of BMI and oxygen saturation in
stable COPD in Northern India[J].Lung India,2014,31(1):29-34.
[9] SEHGAL I S,DHOORIA S,AGARWAL 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malnutr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Curr Opin Pulm Med,2017,23(2):139-148.
[10] MANNINO D M,DIAZ-GUZMAN E,POSPISIL J.A new approach to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ression of COPD[J].Chest,2013,144(4):1179-1185.
[11] 杜晓秋,周军,张秋娣.不同评价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
学,2016,19(5):511-516.
[12] 李泽伦,许浦生,崔志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 -10、TGF -β1与FEV1%、FEV1
/FVC及CAT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9):1577-1580.
[13] 何权瀛.六分钟步行测验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50-951.
[14] GROSBOIS J M,RIQUIER C,CHEHERE B,et -minute stepper test:a valid clinical
exercise tolerance test for COPD patients[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6,11:657-
663.
[15] 钟贞,邓玥,张婷.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43(13):1644-
1646.
[16] RVAN A,SMITH A,MOORE P,et 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recombinant version of the secreted human mucin MUC5AC in airway cell
lines[J].Biochemistry,2015,54(4):1089-1099.
[17] PANDEY K C,DE S,MISHRA P of Protease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Front Pharmacol,2017,8:512.
[18] MALL M ging Mucus in Cystic Fibrosi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nn Am Thorac Soc,2016,13(S2):S177-S185.
[19] XU Q,CHEN L X,RAN D H,et in receptor-activated protein regulates
neutrophil elastase-induced mucin5AC hypersecretion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J].Exp Cell Res,2017,357(2):145-154.
[20] HANSON C,LEVAN y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c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J].Curr Opin Pulm Med,2017,23(2):149-153.
[21] 饶敏,陆月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6):633-
636.
[22] 洪梅,李云攀.体质指数对AECOPD治疗效果的预测及与HRCT容积量化参数的相关性[J].临床
肺科杂志,2014,19(3):3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