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发(作者:沙尔冬)
龙源期刊网
那些经典的越狱小说
作者:陈杜梨
来源:《世界博览》2017年第04期
导语:有时候,逃离在文学中上作用是测试人的耐力或探索残暴和残酷的主题。而另外的
时候,逃离提供了惊人的悬念与令人满意的高潮。
你可能没有想到,“逃离”在文学中是个含义广泛的词,它可以指试图逃离社交地位,比如
《远大前程》和《愤怒的葡萄》。 可能意味着从内心的动荡中逃脱,比如《麦田里的守望
者》要讲述的。
而英国记者格雷格·米歇尔对身体上的逃离更感兴趣,他《隧道:柏林墙下的逃亡》讲述
了一则惊心动魄的冷战故事,1962年夏,距离东德共产党修建柏林墙已经过去一年,一群大
胆的年轻西德人想出了一个计划。他们打算在柏林墙下挖一条隧道,冒着入狱、被斯塔西折
磨、甚至死亡的危险,去解放生活在东德的朋友、爱人与陌生人。在隧道挖掘工人与逃亡帮助
者中,有一位传奇自行车骑手。一名斯坦福出身的美国学生和一名工程师。工程师后来还帮忙
修建了英吉利海峡下的隧道。基于大量斯塔西档案、埋藏已久的美国秘密档案与对隧道挖掘者
和难免的新采访,《隧道》呈现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与高度的悬念。
《隧道》一书让人联想到《柏林谍影》(1963年)。勒卡雷进入间谍机构工作是在上世
纪六十年代以后,他亲身经历了柏林墙的修建和倒塌,而对冷战的深刻体会也直接催生了他的
代表作《柏林谍影》。英国间谍利玛斯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的谍网已彻底破裂。他在当地的
特工不是逃跑就是被杀,斯利马斯被召回到伦敦,加入由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行动:深入东
德,离间对手。但是间谍的世界里容不下感情的,利马斯克遇到了一个图书馆的姑娘丽兹,就
在他们开始爬上柏林墙的时候:“再他们开枪了——先是单发,接着又是三四枪。......她细长的
手臂从他手中滑落。这时,他听到靠西方的墙那边有人在用英语喊着:‘快跳,阿力克!跳,
朋友!’” 但是他选择了跳向东德一边,在与女人一起奔往自由的90秒里,利马斯选择死在柏
林墙下由柏林墙边死人开始的故事,也以在柏林墙边的扫射结束收场。
这样的逃离更准确的词是越狱。亚历山大·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1845年)堪称越狱
小说的巅峰之作。
关于毅力、时间、决心和体能的故事
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遭到陷害被关押进伊夫堡监狱长达14年。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
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最终,唐泰斯利用
两个囚室之间的秘密地道钻进装尸体的袋子并被抛到海里,才成功实现了越狱的奇迹。唐泰斯
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
龙源期刊网
人。小说中跌宕起伏、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那里面有挫折,有感恩,
有复仇,也有宽恕。
伊夫堡监狱坐落在一個面积3公顷的石灰岩小岛上,据说伊夫城堡防守极为严密,犯人要
从这里逃出去,简直是不可能的。这里因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而名声大噪。如今的伊夫堡
内的囚室还是按照故事中的布局刻意挖了一条通道。
大仲马的小说讲述一个痛苦的报复故事。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1859)这部书更
多的是关于恐惧、复仇和牺牲。这本书的开头非常经典:“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
时代;最后的一段话也为人熟知。这段话是西德尼·卡顿在前往断头台的路上说的:“这是我一
生中最乐意做的事;这里是我最好的安息之所”。 卡顿牺牲自己,买通狱卒,混进监狱,顶替
了达尔奈,走上了查尔斯·达奈本应该在的位置——断头台。小说《双城记》中,监狱影像以
不同的形式贯穿于全文始终。
《巴比龙》曾被编剧奥古斯特·勃勒东称为“最伟大的冒险故事”,根据亨利.查理尔的自传
写成的小说,呈现了作为一项运动的逃离。巴比龙是亨利·查理尔的绰号,绰号得名于他胸前
蝴蝶形的纹身。1930年,亨利·查理尔被被流放到圭亚那一个名为“魔鬼岛”的苦役营终身服
刑。这个岛四面环水,水里时常可以见到游弋的大鲨鱼。在这个荒莽地带,四处都流行着疾
病,没日没夜的劳作致使90%的苦役活不到刑期结束便得暴病死去。从他踏上“魔鬼岛”的第一
天,他就开始策划逃跑,追随的巴比龙的14年的生活中,他以巧妙的方式逃离了几个监狱岛
屿,他从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自由就如同黑暗中一缕光线。巴比龙堪称是一个充满人类精神
的英雄典范。在拍摄的同名电影中,影片结尾,经过一次失败的试验之后,亨利·查理尔义无
反顾地抱着一袋椰子壳跳了下去。从高高的悬崖上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这个场景在观众的
脑中挥之不去,这是可以成为影史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肖申克的救赎》。(1982)是斯蒂芬·金最受人喜爱的代表作。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
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当年在美国狂销二十八万册。这本书已被翻译成
三十一种语言,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之一的《肖申克的救
赎》。。这是一个关于毅力、时间、决心和体能的故事,伴随着运气和智谋,即使正身陷囹
圄。安迪的越狱过程。他在自已的牢房内,用艳星海报做遮掩,然后用一把鹤嘴锄在海报背后
坚持不懈地用个小石锤在水泥上敲敲打打,挖了二十年,打开了通向自由的路。在一个夜黑风
高电闪雷鸣的夜晚,他爬过隧道,砸开一条粗大的污水管道,忍住恶臭沿着管道前行了500码
(约450米),终于来到一条湍急的河流,逃出生天。
自由的鸟鸣声,无助的哭泣声
有时候,逃离在文学中上作用是测试人的耐力或探索残暴和残酷的主题。而另外的时候,
逃离提供了惊人的悬念与令人满意的高潮。《王者归来》(JRR托尔金,1955)弗洛多和山姆
在带着魔戒去往末日山毁掉的路上,历经苦难,完成任务的弗罗多和山姆陷入昏迷,一只雄鹰
龙源期刊网
从天而降,带着弗罗多和山姆从末日山逃离,堪称是这场冒险史诗的无缝终结,雄鹰的降临象
征着艰苦旅程后净化时刻的到来。
2016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颁给了《地下铁路》,《地下铁道》讲述19世纪美国内战爆
发前,在佐治亚庄园上,备受欺辱的16岁黑奴科拉遇到黑奴凯撒,在后者的说服下决定逃
跑。搭乘“地下铁道”从南部逃亡北部追寻自由的故事。这条铁道网有隧道、蒸汽机车以及站
台,串联成一段充满悬念的旅程。一步步向着自由艰难前进的故事。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作
者怀特黑德说,“一方面,这本书是写一位在奴隶制枷锁下成长的女孩,凭借信仰的支撑奔向
幸福生活的旅程;另一方面,它也是一本关于奴隶制本身的书,它能让读者了解到这种制度如
何运作,这种制度对于奴隶、奴隶主以及南部的人民究竟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多莉丝·皮尔金顿·加利梅拉(Doris Pilkington Garimara)在1996年
完成的著作《防兔篱笆》也是在反思本国的历史,此书一面世,就在澳大利亚引起轰动,6年
后,由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多莉丝的母亲,莫莉·克雷格。
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对原住民土著实施同化政策,于1910年通过一项政策(并
延续到1970年),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把白人在那些
部落里留下的混血子女,强行从他们的土著母亲身边带走,遣送到摩尔河营地,集中在保育所
等处,接受白人文化教育,将他们改造为英裔澳大利亚人。《防兔篱笆》的故事发生在1931
年的澳大利亚西部。贯穿澳大利亚南北全境有一条防兔篱笆,用来拦挡兔子,保护篱笆另一边
的牧场。莫莉·克雷格的妹妹戴西,表妹格雷西这些女孩的白人父亲都是造篱笆栏的工人,他
们已经往下造篱笆去了。14岁的莫莉和妹妹戴西,表妹格雷西一起,被白人警察强行从母亲
身边带走,送到了遥远的摩尔河土著儿童训练营。在那里,她们不允许说土著语,只能说英
语,并接受白人文化教育。渴望回到母亲身旁的莫莉,无法忍受训练营的生活。在她的带领
下,三个女孩踏上了沿着防兔篱笆回家的漫漫长路。直到1971年,在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
下,澳大利亚土着孩子们仍然被隔离于他们的家庭。这些被隔离的孩子们现在被称作“被偷走
的一代”。 当政府绑架了你的孩子,你能做什么?
如果说上面提到了两本书让读者反思历史,那现居住于加拿大的爱尔兰女作家爱玛·多诺
霍的作品《房间》它提出一种真正独一无二的方式讨论爱,同时又让我们用新鲜恢弘的眼光,
审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房间》以一个名叫杰克的5岁男孩的有限视角以及12英尺长、
12英尺宽的物理空间为立足点,讲述了一个19岁少女遭到绑架和监禁长达7年的故事。绑架
少女的是一个名叫“老尼克”的中年男子,他将少女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只为她提供生活必需品
和食物。在被绑架两年后,少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杰克。对杰克来说,只有一个天窗的
“房间”是他世界的全部,因为他和母亲从没踏出过“房间”一步。他们要从这个小房间逃离。
“妈妈”最终策划了一场逃亡,通过这个大胆的计划,她和杰克从“囚室”逃脱。但是对杰克和他
的母亲来说,自由并不好受。
龙源期刊网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沙尔冬)
龙源期刊网
那些经典的越狱小说
作者:陈杜梨
来源:《世界博览》2017年第04期
导语:有时候,逃离在文学中上作用是测试人的耐力或探索残暴和残酷的主题。而另外的
时候,逃离提供了惊人的悬念与令人满意的高潮。
你可能没有想到,“逃离”在文学中是个含义广泛的词,它可以指试图逃离社交地位,比如
《远大前程》和《愤怒的葡萄》。 可能意味着从内心的动荡中逃脱,比如《麦田里的守望
者》要讲述的。
而英国记者格雷格·米歇尔对身体上的逃离更感兴趣,他《隧道:柏林墙下的逃亡》讲述
了一则惊心动魄的冷战故事,1962年夏,距离东德共产党修建柏林墙已经过去一年,一群大
胆的年轻西德人想出了一个计划。他们打算在柏林墙下挖一条隧道,冒着入狱、被斯塔西折
磨、甚至死亡的危险,去解放生活在东德的朋友、爱人与陌生人。在隧道挖掘工人与逃亡帮助
者中,有一位传奇自行车骑手。一名斯坦福出身的美国学生和一名工程师。工程师后来还帮忙
修建了英吉利海峡下的隧道。基于大量斯塔西档案、埋藏已久的美国秘密档案与对隧道挖掘者
和难免的新采访,《隧道》呈现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与高度的悬念。
《隧道》一书让人联想到《柏林谍影》(1963年)。勒卡雷进入间谍机构工作是在上世
纪六十年代以后,他亲身经历了柏林墙的修建和倒塌,而对冷战的深刻体会也直接催生了他的
代表作《柏林谍影》。英国间谍利玛斯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的谍网已彻底破裂。他在当地的
特工不是逃跑就是被杀,斯利马斯被召回到伦敦,加入由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行动:深入东
德,离间对手。但是间谍的世界里容不下感情的,利马斯克遇到了一个图书馆的姑娘丽兹,就
在他们开始爬上柏林墙的时候:“再他们开枪了——先是单发,接着又是三四枪。......她细长的
手臂从他手中滑落。这时,他听到靠西方的墙那边有人在用英语喊着:‘快跳,阿力克!跳,
朋友!’” 但是他选择了跳向东德一边,在与女人一起奔往自由的90秒里,利马斯选择死在柏
林墙下由柏林墙边死人开始的故事,也以在柏林墙边的扫射结束收场。
这样的逃离更准确的词是越狱。亚历山大·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1845年)堪称越狱
小说的巅峰之作。
关于毅力、时间、决心和体能的故事
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遭到陷害被关押进伊夫堡监狱长达14年。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
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最终,唐泰斯利用
两个囚室之间的秘密地道钻进装尸体的袋子并被抛到海里,才成功实现了越狱的奇迹。唐泰斯
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
龙源期刊网
人。小说中跌宕起伏、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那里面有挫折,有感恩,
有复仇,也有宽恕。
伊夫堡监狱坐落在一個面积3公顷的石灰岩小岛上,据说伊夫城堡防守极为严密,犯人要
从这里逃出去,简直是不可能的。这里因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而名声大噪。如今的伊夫堡
内的囚室还是按照故事中的布局刻意挖了一条通道。
大仲马的小说讲述一个痛苦的报复故事。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1859)这部书更
多的是关于恐惧、复仇和牺牲。这本书的开头非常经典:“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
时代;最后的一段话也为人熟知。这段话是西德尼·卡顿在前往断头台的路上说的:“这是我一
生中最乐意做的事;这里是我最好的安息之所”。 卡顿牺牲自己,买通狱卒,混进监狱,顶替
了达尔奈,走上了查尔斯·达奈本应该在的位置——断头台。小说《双城记》中,监狱影像以
不同的形式贯穿于全文始终。
《巴比龙》曾被编剧奥古斯特·勃勒东称为“最伟大的冒险故事”,根据亨利.查理尔的自传
写成的小说,呈现了作为一项运动的逃离。巴比龙是亨利·查理尔的绰号,绰号得名于他胸前
蝴蝶形的纹身。1930年,亨利·查理尔被被流放到圭亚那一个名为“魔鬼岛”的苦役营终身服
刑。这个岛四面环水,水里时常可以见到游弋的大鲨鱼。在这个荒莽地带,四处都流行着疾
病,没日没夜的劳作致使90%的苦役活不到刑期结束便得暴病死去。从他踏上“魔鬼岛”的第一
天,他就开始策划逃跑,追随的巴比龙的14年的生活中,他以巧妙的方式逃离了几个监狱岛
屿,他从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自由就如同黑暗中一缕光线。巴比龙堪称是一个充满人类精神
的英雄典范。在拍摄的同名电影中,影片结尾,经过一次失败的试验之后,亨利·查理尔义无
反顾地抱着一袋椰子壳跳了下去。从高高的悬崖上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这个场景在观众的
脑中挥之不去,这是可以成为影史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肖申克的救赎》。(1982)是斯蒂芬·金最受人喜爱的代表作。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
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当年在美国狂销二十八万册。这本书已被翻译成
三十一种语言,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之一的《肖申克的救
赎》。。这是一个关于毅力、时间、决心和体能的故事,伴随着运气和智谋,即使正身陷囹
圄。安迪的越狱过程。他在自已的牢房内,用艳星海报做遮掩,然后用一把鹤嘴锄在海报背后
坚持不懈地用个小石锤在水泥上敲敲打打,挖了二十年,打开了通向自由的路。在一个夜黑风
高电闪雷鸣的夜晚,他爬过隧道,砸开一条粗大的污水管道,忍住恶臭沿着管道前行了500码
(约450米),终于来到一条湍急的河流,逃出生天。
自由的鸟鸣声,无助的哭泣声
有时候,逃离在文学中上作用是测试人的耐力或探索残暴和残酷的主题。而另外的时候,
逃离提供了惊人的悬念与令人满意的高潮。《王者归来》(JRR托尔金,1955)弗洛多和山姆
在带着魔戒去往末日山毁掉的路上,历经苦难,完成任务的弗罗多和山姆陷入昏迷,一只雄鹰
龙源期刊网
从天而降,带着弗罗多和山姆从末日山逃离,堪称是这场冒险史诗的无缝终结,雄鹰的降临象
征着艰苦旅程后净化时刻的到来。
2016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颁给了《地下铁路》,《地下铁道》讲述19世纪美国内战爆
发前,在佐治亚庄园上,备受欺辱的16岁黑奴科拉遇到黑奴凯撒,在后者的说服下决定逃
跑。搭乘“地下铁道”从南部逃亡北部追寻自由的故事。这条铁道网有隧道、蒸汽机车以及站
台,串联成一段充满悬念的旅程。一步步向着自由艰难前进的故事。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作
者怀特黑德说,“一方面,这本书是写一位在奴隶制枷锁下成长的女孩,凭借信仰的支撑奔向
幸福生活的旅程;另一方面,它也是一本关于奴隶制本身的书,它能让读者了解到这种制度如
何运作,这种制度对于奴隶、奴隶主以及南部的人民究竟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多莉丝·皮尔金顿·加利梅拉(Doris Pilkington Garimara)在1996年
完成的著作《防兔篱笆》也是在反思本国的历史,此书一面世,就在澳大利亚引起轰动,6年
后,由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多莉丝的母亲,莫莉·克雷格。
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对原住民土著实施同化政策,于1910年通过一项政策(并
延续到1970年),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把白人在那些
部落里留下的混血子女,强行从他们的土著母亲身边带走,遣送到摩尔河营地,集中在保育所
等处,接受白人文化教育,将他们改造为英裔澳大利亚人。《防兔篱笆》的故事发生在1931
年的澳大利亚西部。贯穿澳大利亚南北全境有一条防兔篱笆,用来拦挡兔子,保护篱笆另一边
的牧场。莫莉·克雷格的妹妹戴西,表妹格雷西这些女孩的白人父亲都是造篱笆栏的工人,他
们已经往下造篱笆去了。14岁的莫莉和妹妹戴西,表妹格雷西一起,被白人警察强行从母亲
身边带走,送到了遥远的摩尔河土著儿童训练营。在那里,她们不允许说土著语,只能说英
语,并接受白人文化教育。渴望回到母亲身旁的莫莉,无法忍受训练营的生活。在她的带领
下,三个女孩踏上了沿着防兔篱笆回家的漫漫长路。直到1971年,在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
下,澳大利亚土着孩子们仍然被隔离于他们的家庭。这些被隔离的孩子们现在被称作“被偷走
的一代”。 当政府绑架了你的孩子,你能做什么?
如果说上面提到了两本书让读者反思历史,那现居住于加拿大的爱尔兰女作家爱玛·多诺
霍的作品《房间》它提出一种真正独一无二的方式讨论爱,同时又让我们用新鲜恢弘的眼光,
审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房间》以一个名叫杰克的5岁男孩的有限视角以及12英尺长、
12英尺宽的物理空间为立足点,讲述了一个19岁少女遭到绑架和监禁长达7年的故事。绑架
少女的是一个名叫“老尼克”的中年男子,他将少女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只为她提供生活必需品
和食物。在被绑架两年后,少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杰克。对杰克来说,只有一个天窗的
“房间”是他世界的全部,因为他和母亲从没踏出过“房间”一步。他们要从这个小房间逃离。
“妈妈”最终策划了一场逃亡,通过这个大胆的计划,她和杰克从“囚室”逃脱。但是对杰克和他
的母亲来说,自由并不好受。
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