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闭田田)
第3o卷第3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月
Vo1.30 No.3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y.2011
日语谚语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彭新勇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创造谚语的目的在于用简单易解的映像传达深刻的道理,这就要求谚语必须升华为具有隐
喻性特征的成型短句。谚语的喻义通常有赖于隐喻性思维的参与得以具象化;环境感知是谚语中隐喻
生发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相当多的日语谚语隐喻是源自汉文化的间接受容过程,这种隐喻的
趋同使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容易。
[关键词]日语谚语;隐喻;认知;环境;典故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11)03—0119—04
按照传统观念,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为人类描述事物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其功能在于为苍白
的语言装点一些亮色,使之更加生动形象。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
更是人类赖以学习和生存的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理解和
体验另一种事物”,触发联想,从而在话者和听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机制,达到心有灵犀的意会效果。这里
的“一种事物”就是“源域”,即具体的、人们熟悉的东西,而“另一种事物”就是“目标域”,即抽象的、
人们陌生的东西[1I。隐喻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映像的基础,或以有形释无形,
或以无形释有形。隐喻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简洁性成为各个功能语体不可或缺的认知一语义手段。
谚语是各民族从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判断和实践的真理,它通过以固
定短句的形式在民间广泛地流传,持久地沿用。日语谚语是日本人民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与世界各民族谚语
一
样,用简洁的形式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深刻的事理,并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谚语的本质在于映
射,用简单的、直观的映像或情形来理解和经历更为复杂的、抽象的映像或情形。大多数谚语都是隐喻性
的,隐喻使得谚语更加具体、简洁和委婉。但并非所有谚语都是通过某种映像或情形来映射其他的映像或情
形的,例如:
o秋刀焦I二大根挡 L/秋刀鱼浇萝卜泥,味道鲜无比。
o烧墨焦c耋强火 速火/强火外焰烧鱼香,烤出来的鱼外焦里嫩,水分和鲜度恰到好处。
o魍t二<食 扎f 乳 出弓/鲤鱼酱汤营养丰富,被民间认为是催乳食品。
o宵越L, 挡茶c耋欲 /隔夜之茶伤胃。
o茶f耋水力 诠/好茶配好水。
这一类往往是根据字面意义理解的谚语,就事论事,前三例都是投身寄命于海洋的日本人在和鱼的交际
当中总结出的食鱼之道和尽可能保持自然风味的烹鱼方法。后两例则传承日本人的饮茶之道,弘扬茶文化的
魅力,揭示茶与保健密不可分的养生哲学。可见,并非所有的日语谚语都具有隐喻性。但人们创造谚语,目
的在于用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映像来传达更为深刻的道理和生活经验,这就要求谚语必须升华到一定高度,
成为具有隐喻性特征的成型短旬。研究谚语中的隐喻,有利于揭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特的思维
[收稿日期]2011—01—13
[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W1012)。
[作者简介]彭新勇(1972一),男,湖南平江人,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Z--,从事日语与日本文化研究。
・
l19・
方式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
一
、
日语谚语中的隐喻性思维
隐喻思维是通过类比与联想用已知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
的,否则就无从谈起。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
的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想象和语境
来释义,毫不费力地完成隐喻的思维过程[ 。隐喻思维使得谚语富有新意,显得不落俗套,例如:
。 o鸣<猫招 取岛 /擅叫的猫不抓老鼠,光说不练。
o猫e 虎 心啻知 /猫是无法理解老虎的内心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o猿c二木登I)/教猴爬树,多此一举。
o女 心f 猫 目/女人心如猫眼一样善变。
o逃 L 焦e宣大墨0、/脱钩的鱼是最大的,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以上几例都是通过耳熟能详的具体事物映射抽象的哲理的。人们除了对某一事物本身的认识之外,常常
借助于隐喻认知其他事物,在思维上产生隐喻之后,再在语言上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语言隐喻,这些隐喻既
可以发生在事物同类,也可以发生在事物类际。其本质在于把事物概念化为另一事物,具有鲜明的系统化特
征。如果我们像体验一种事物那样去体验另一事物,则后一事物很自然地就被赋予前一事物的各种属性,像
前一事物一样运动、作用、行为等。
在“女 心c土猫 目”这句谚语中,本体是“女 心”,喻体是“猫 目”,其喻义则是借助隐喻性思维
联想得出的二者的相似性。但在多数隐喻性谚语应用过程当中,我们实际上是把整个谚语都当作一个语义整
体来理解、映射特定语境中的所要表达的意义,用谚语的字面意义来映射其语境意义,即整句的谚语就是一
个概念隐喻的本体,喻体并未在字面出现。“猿}:木登r)”本身表达的是“教猴子爬树”这样一个完整的事
件,这里除了体现出隐喻思维的生动形象性以外,其“多此一举”的喻义更是有赖于隐喻性思维的参与才得
以最终实现的。可见,隐喻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概念隐喻揭示了隐藏在语言
现象背后的语言本质,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说是语言成为表征系统的根本所在 ]。
概念隐喻是一种复杂的的语言文化现象,不了解其本质特征的话,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理解识别概念隐喻,特别是熟悉构成概念隐喻根基的隐喻性思维。
二、环境对隐喻生成的影响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
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谚语中隐喻的产生与一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因素有关,这一点通过日、
汉谚语的比较就可一目了然。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民族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隐喻;对于隐喻的理解,不同文化
的人也可能从同一隐喻中得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含义来。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对于雪、投身
寄命于沙漠的阿拉伯人对骆驼的认识或想象,要比其他民族对这些事物的认识或理解深刻很多。因此,在隐
喻思维过程中认知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就日本来说,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室町时代起,主食为米、副食为鱼的模式主导了日本人近千
年的食生活。鱼不但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在谚语中也独领风骚。集英社出版的《新修二 扣 辞
典》中登场的一百余种动物中,鱼就占了二十余种。日、汉语中都存在表现同样喻义但隐喻喻体截然不同的
谚语,例如:
不起眼的小鱼也是有头有尾的。
‘
o 圭幻 屯尾鳆屯 誊( 圭幻 屯挡 L岛屯 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是沙丁鱼这种毫
o 未 齿轧 ( 未幻 f耋 L/I))/虫比蜉撼大树;螳螂挡车。 丧幻是沙丁鱼的幼鱼,被这种小
鱼咬一下会有多大的痛痒是可想而知的。
o腐,) 屯鲷(<墨,) 毛)允 、)癯 整墅些里 。加级鱼在江户时代是上等的好鱼,捕上来都直
・
l2O・
接送到武士等上层人士的豪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珍品,往往臭了也舍不得扔掉,因为就算是
臭了也是加级鱼。
o鲷 尾土})鳎 顽( 、 挡土I)0、扣L 南 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鲷”和“鳎”差不多是
谚语中鱼形象的两极,“鲷”做为祭祀和祈福活动中的贡品享尽尊贵之荣,“鳎”则因其渺小、随处可见而容
易被忽略和不屑一顾,但在社会生活中,比起“鲷”尾来,人们还是更青睐“鳎”头。
o e耋食 C命c 惜L L/( c <0、 L 0、 岛c 挡L L)/m_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吃老虎肉,
又怕老虎咬。既想品尝味道鲜美的河豚,可是又惜命害怕中毒,暗示着利益总是和风险如影随形的。
o角 木}:登为 如L(弓挡 墨}二 6 弓 L)/赶鸭子上架。比喻试图做一些象鱼爬树之类的
不符合实际的事情。
o柳 下 泥锚( L 匕土弓)/守株待兔,曾经在柳树下逮到过泥鳅就以为柳树下总会
有泥鳅的想法显然是机械教条的。
o焦c:芸老教之6(负l二芸c二教之为)/对牛弹琴,教鱼学艺无疑是多此一举、异想天开。
o鳗老割<I二觫 刀老用 、弓( 电墨<F-<匕岛 允 聋屯与 、弓)/杀鸡焉用宰牛刀。切割
鳗鱼却用处理鲸鱼的刀的话就显得过于夸张了。
从以上这些日、中表达同一内容的谚语(成语)可以看出,中、日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动物作为隐喻喻体
来总结事理,中国人惯于拿身边熟悉的陆上动物举例,是几千年农耕环境的烙印,日本人则拿鱼开涮,信手
拈来,甚至在同一种鱼的不同生长阶段都赋予其不同的名称。这是渔猎民族文化在谚语隐喻中的典型映射。
日本人的生活环境为其谚语的隐喻表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并成为反映其民族性的一面镜子。
可见,环境感知是谚语中隐喻生发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隐喻是人对从外部环境中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再
分类的过程。通过隐喻化手段,将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属于同一范畴之中。
三、谚语中的典故性隐喻
隐喻是增强谚语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的修辞和认知手段。喻体的选择和应用方式对隐喻的解读是十分
重要的。喻体的选择关乎本体的特征表述是否清楚,在语义上既可以非常具体,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的事
物,也可以是非常的虚幻,化具体的事物为玄妙的抽象事物,但在谚语中都服务于表达目的。喻体的起源无
不建立在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属性之上,概言之,生活和生产活动是隐喻的直接来源。
不同的社会、自然环境与民族传统构建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隐喻的理解和认知也会产生很大的差
异。在表达同一概念时汉语和日语往往采用不同的喻体,日、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隐喻是各自民族文化中所
特有的M】。如前文所述,日语谚语中隐喻的产生与一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因素有关,这可以说是岛国
渔猎文化的典型结晶。日语中很多谚语隐喻表现都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着日本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等。但有一类谚语隐喻却
明显是一个间接的受容过程,即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隐喻。这也反映了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
特殊文化载体。例如:
o井 中 蛙大海老知岛守/出典《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o光陲c 矢 如<、月日c耋梭 如L/出典《增广贤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o朱}:交扣扎f 赤< 为/出典《傅鹑觚集》: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
o虎穴}二入岛守 c 虎呢营得 /出典《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o木}二土}) 角老求Q/出典《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o老 、 为属c 道老忘扎 /出典《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
道。管仲日:“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中、日读者耳熟能详的用法,言简意赅,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行意义
建构,触发联想上的共鸣,由于喻义固定,其内涵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解释。源自汉语典故的谚语大多具有语
・
1 21 ・
音上节奏明快、音调和谐、旬式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这种隐喻兼具音、形、义之美,常常以物托志,寓意
深刻,文尽其意不尽,令人沉思回味,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
从以上用例可以看出,隐喻不仅仅是日语谚语中惯用的表现手段,它同时也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
现,是人们对文化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工具。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的特定或重大事
件,一旦纳入语言体系往往被赋予固定的隐喻色彩。可以说,千百年来沉淀在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的隐喻
被借用到包括谚语在内的日语表现中,凸显了隐喻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这种隐喻的趋同也使跨文化交
际的障碍越来越少,相应的跨语言的沟通则变得越来越容易l55。J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效果的达成取决于它与同一话语中其他词
或词组以及与语境的关系,谚语也不例外。Et语谚语中俯拾皆是的隐喻既是认知条件下的两种概念的置换,
也是施众和受众思维方式的双向互动,在互动和置换之中,难以认识的事物最终获得了直观的图解。日本岛
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人物、事件等,都经常会成为产生喻义的主体,构成推断喻义的相关
语境因素。作为日语学习者在接触谚语类隐喻时,既要掌握其设喻原理,又不能不熟知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
人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Lakof.G.&Johnson.MetaphorsWe Live by[M].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3—6.
[2]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6—28.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9~146.
[4]孙颖.日语谚语的民族性[J].外语学刊,2009(4):55—58.
[5]彭湘.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学习[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126—128.
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in Japanese Proverbs
PENG Xin—’yong
(CoHege of Foreiu Languages,Zhanjig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48,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making the proverb is to convey profound truth by easy and simple reflection,and this requires that
he proverb must be convertted to short phras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taphor.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proverb may
appear vivid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etaphorical figurative thinking.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he mechanitsm of metaphor formation.At he tsame time,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Japanese proverb metaphors are derived in
he prtocess of accommodating Chinese culture indirecdy.hiTs convergence of metaphor makes he CFtOSS—cultural comnauni-
cation easier.
Key words:Japanese proverbs;metaphor;cognition;environment;allusions
・
122・
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闭田田)
第3o卷第3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月
Vo1.30 No.3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y.2011
日语谚语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彭新勇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创造谚语的目的在于用简单易解的映像传达深刻的道理,这就要求谚语必须升华为具有隐
喻性特征的成型短句。谚语的喻义通常有赖于隐喻性思维的参与得以具象化;环境感知是谚语中隐喻
生发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相当多的日语谚语隐喻是源自汉文化的间接受容过程,这种隐喻的
趋同使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容易。
[关键词]日语谚语;隐喻;认知;环境;典故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11)03—0119—04
按照传统观念,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为人类描述事物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其功能在于为苍白
的语言装点一些亮色,使之更加生动形象。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
更是人类赖以学习和生存的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理解和
体验另一种事物”,触发联想,从而在话者和听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机制,达到心有灵犀的意会效果。这里
的“一种事物”就是“源域”,即具体的、人们熟悉的东西,而“另一种事物”就是“目标域”,即抽象的、
人们陌生的东西[1I。隐喻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映像的基础,或以有形释无形,
或以无形释有形。隐喻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简洁性成为各个功能语体不可或缺的认知一语义手段。
谚语是各民族从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判断和实践的真理,它通过以固
定短句的形式在民间广泛地流传,持久地沿用。日语谚语是日本人民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与世界各民族谚语
一
样,用简洁的形式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深刻的事理,并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谚语的本质在于映
射,用简单的、直观的映像或情形来理解和经历更为复杂的、抽象的映像或情形。大多数谚语都是隐喻性
的,隐喻使得谚语更加具体、简洁和委婉。但并非所有谚语都是通过某种映像或情形来映射其他的映像或情
形的,例如:
o秋刀焦I二大根挡 L/秋刀鱼浇萝卜泥,味道鲜无比。
o烧墨焦c耋强火 速火/强火外焰烧鱼香,烤出来的鱼外焦里嫩,水分和鲜度恰到好处。
o魍t二<食 扎f 乳 出弓/鲤鱼酱汤营养丰富,被民间认为是催乳食品。
o宵越L, 挡茶c耋欲 /隔夜之茶伤胃。
o茶f耋水力 诠/好茶配好水。
这一类往往是根据字面意义理解的谚语,就事论事,前三例都是投身寄命于海洋的日本人在和鱼的交际
当中总结出的食鱼之道和尽可能保持自然风味的烹鱼方法。后两例则传承日本人的饮茶之道,弘扬茶文化的
魅力,揭示茶与保健密不可分的养生哲学。可见,并非所有的日语谚语都具有隐喻性。但人们创造谚语,目
的在于用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映像来传达更为深刻的道理和生活经验,这就要求谚语必须升华到一定高度,
成为具有隐喻性特征的成型短旬。研究谚语中的隐喻,有利于揭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特的思维
[收稿日期]2011—01—13
[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W1012)。
[作者简介]彭新勇(1972一),男,湖南平江人,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Z--,从事日语与日本文化研究。
・
l19・
方式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
一
、
日语谚语中的隐喻性思维
隐喻思维是通过类比与联想用已知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
的,否则就无从谈起。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
的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想象和语境
来释义,毫不费力地完成隐喻的思维过程[ 。隐喻思维使得谚语富有新意,显得不落俗套,例如:
。 o鸣<猫招 取岛 /擅叫的猫不抓老鼠,光说不练。
o猫e 虎 心啻知 /猫是无法理解老虎的内心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o猿c二木登I)/教猴爬树,多此一举。
o女 心f 猫 目/女人心如猫眼一样善变。
o逃 L 焦e宣大墨0、/脱钩的鱼是最大的,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以上几例都是通过耳熟能详的具体事物映射抽象的哲理的。人们除了对某一事物本身的认识之外,常常
借助于隐喻认知其他事物,在思维上产生隐喻之后,再在语言上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语言隐喻,这些隐喻既
可以发生在事物同类,也可以发生在事物类际。其本质在于把事物概念化为另一事物,具有鲜明的系统化特
征。如果我们像体验一种事物那样去体验另一事物,则后一事物很自然地就被赋予前一事物的各种属性,像
前一事物一样运动、作用、行为等。
在“女 心c土猫 目”这句谚语中,本体是“女 心”,喻体是“猫 目”,其喻义则是借助隐喻性思维
联想得出的二者的相似性。但在多数隐喻性谚语应用过程当中,我们实际上是把整个谚语都当作一个语义整
体来理解、映射特定语境中的所要表达的意义,用谚语的字面意义来映射其语境意义,即整句的谚语就是一
个概念隐喻的本体,喻体并未在字面出现。“猿}:木登r)”本身表达的是“教猴子爬树”这样一个完整的事
件,这里除了体现出隐喻思维的生动形象性以外,其“多此一举”的喻义更是有赖于隐喻性思维的参与才得
以最终实现的。可见,隐喻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概念隐喻揭示了隐藏在语言
现象背后的语言本质,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说是语言成为表征系统的根本所在 ]。
概念隐喻是一种复杂的的语言文化现象,不了解其本质特征的话,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理解识别概念隐喻,特别是熟悉构成概念隐喻根基的隐喻性思维。
二、环境对隐喻生成的影响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
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谚语中隐喻的产生与一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因素有关,这一点通过日、
汉谚语的比较就可一目了然。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民族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隐喻;对于隐喻的理解,不同文化
的人也可能从同一隐喻中得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含义来。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对于雪、投身
寄命于沙漠的阿拉伯人对骆驼的认识或想象,要比其他民族对这些事物的认识或理解深刻很多。因此,在隐
喻思维过程中认知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就日本来说,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室町时代起,主食为米、副食为鱼的模式主导了日本人近千
年的食生活。鱼不但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在谚语中也独领风骚。集英社出版的《新修二 扣 辞
典》中登场的一百余种动物中,鱼就占了二十余种。日、汉语中都存在表现同样喻义但隐喻喻体截然不同的
谚语,例如:
不起眼的小鱼也是有头有尾的。
‘
o 圭幻 屯尾鳆屯 誊( 圭幻 屯挡 L岛屯 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是沙丁鱼这种毫
o 未 齿轧 ( 未幻 f耋 L/I))/虫比蜉撼大树;螳螂挡车。 丧幻是沙丁鱼的幼鱼,被这种小
鱼咬一下会有多大的痛痒是可想而知的。
o腐,) 屯鲷(<墨,) 毛)允 、)癯 整墅些里 。加级鱼在江户时代是上等的好鱼,捕上来都直
・
l2O・
接送到武士等上层人士的豪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珍品,往往臭了也舍不得扔掉,因为就算是
臭了也是加级鱼。
o鲷 尾土})鳎 顽( 、 挡土I)0、扣L 南 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鲷”和“鳎”差不多是
谚语中鱼形象的两极,“鲷”做为祭祀和祈福活动中的贡品享尽尊贵之荣,“鳎”则因其渺小、随处可见而容
易被忽略和不屑一顾,但在社会生活中,比起“鲷”尾来,人们还是更青睐“鳎”头。
o e耋食 C命c 惜L L/( c <0、 L 0、 岛c 挡L L)/m_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吃老虎肉,
又怕老虎咬。既想品尝味道鲜美的河豚,可是又惜命害怕中毒,暗示着利益总是和风险如影随形的。
o角 木}:登为 如L(弓挡 墨}二 6 弓 L)/赶鸭子上架。比喻试图做一些象鱼爬树之类的
不符合实际的事情。
o柳 下 泥锚( L 匕土弓)/守株待兔,曾经在柳树下逮到过泥鳅就以为柳树下总会
有泥鳅的想法显然是机械教条的。
o焦c:芸老教之6(负l二芸c二教之为)/对牛弹琴,教鱼学艺无疑是多此一举、异想天开。
o鳗老割<I二觫 刀老用 、弓( 电墨<F-<匕岛 允 聋屯与 、弓)/杀鸡焉用宰牛刀。切割
鳗鱼却用处理鲸鱼的刀的话就显得过于夸张了。
从以上这些日、中表达同一内容的谚语(成语)可以看出,中、日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动物作为隐喻喻体
来总结事理,中国人惯于拿身边熟悉的陆上动物举例,是几千年农耕环境的烙印,日本人则拿鱼开涮,信手
拈来,甚至在同一种鱼的不同生长阶段都赋予其不同的名称。这是渔猎民族文化在谚语隐喻中的典型映射。
日本人的生活环境为其谚语的隐喻表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并成为反映其民族性的一面镜子。
可见,环境感知是谚语中隐喻生发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隐喻是人对从外部环境中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再
分类的过程。通过隐喻化手段,将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属于同一范畴之中。
三、谚语中的典故性隐喻
隐喻是增强谚语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的修辞和认知手段。喻体的选择和应用方式对隐喻的解读是十分
重要的。喻体的选择关乎本体的特征表述是否清楚,在语义上既可以非常具体,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的事
物,也可以是非常的虚幻,化具体的事物为玄妙的抽象事物,但在谚语中都服务于表达目的。喻体的起源无
不建立在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属性之上,概言之,生活和生产活动是隐喻的直接来源。
不同的社会、自然环境与民族传统构建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隐喻的理解和认知也会产生很大的差
异。在表达同一概念时汉语和日语往往采用不同的喻体,日、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隐喻是各自民族文化中所
特有的M】。如前文所述,日语谚语中隐喻的产生与一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因素有关,这可以说是岛国
渔猎文化的典型结晶。日语中很多谚语隐喻表现都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着日本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等。但有一类谚语隐喻却
明显是一个间接的受容过程,即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隐喻。这也反映了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
特殊文化载体。例如:
o井 中 蛙大海老知岛守/出典《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o光陲c 矢 如<、月日c耋梭 如L/出典《增广贤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o朱}:交扣扎f 赤< 为/出典《傅鹑觚集》: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
o虎穴}二入岛守 c 虎呢营得 /出典《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o木}二土}) 角老求Q/出典《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o老 、 为属c 道老忘扎 /出典《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
道。管仲日:“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中、日读者耳熟能详的用法,言简意赅,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行意义
建构,触发联想上的共鸣,由于喻义固定,其内涵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解释。源自汉语典故的谚语大多具有语
・
1 21 ・
音上节奏明快、音调和谐、旬式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这种隐喻兼具音、形、义之美,常常以物托志,寓意
深刻,文尽其意不尽,令人沉思回味,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
从以上用例可以看出,隐喻不仅仅是日语谚语中惯用的表现手段,它同时也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
现,是人们对文化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工具。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的特定或重大事
件,一旦纳入语言体系往往被赋予固定的隐喻色彩。可以说,千百年来沉淀在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的隐喻
被借用到包括谚语在内的日语表现中,凸显了隐喻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这种隐喻的趋同也使跨文化交
际的障碍越来越少,相应的跨语言的沟通则变得越来越容易l55。J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效果的达成取决于它与同一话语中其他词
或词组以及与语境的关系,谚语也不例外。Et语谚语中俯拾皆是的隐喻既是认知条件下的两种概念的置换,
也是施众和受众思维方式的双向互动,在互动和置换之中,难以认识的事物最终获得了直观的图解。日本岛
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人物、事件等,都经常会成为产生喻义的主体,构成推断喻义的相关
语境因素。作为日语学习者在接触谚语类隐喻时,既要掌握其设喻原理,又不能不熟知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
人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Lakof.G.&Johnson.MetaphorsWe Live by[M].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3—6.
[2]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6—28.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9~146.
[4]孙颖.日语谚语的民族性[J].外语学刊,2009(4):55—58.
[5]彭湘.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学习[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126—128.
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in Japanese Proverbs
PENG Xin—’yong
(CoHege of Foreiu Languages,Zhanjig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48,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making the proverb is to convey profound truth by easy and simple reflection,and this requires that
he proverb must be convertted to short phras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taphor.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proverb may
appear vivid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etaphorical figurative thinking.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he mechanitsm of metaphor formation.At he tsame time,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Japanese proverb metaphors are derived in
he prtocess of accommodating Chinese culture indirecdy.hiTs convergence of metaphor makes he CFtOSS—cultural comnauni-
cation easier.
Key words:Japanese proverbs;metaphor;cognition;environment;allusions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