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乘心语)
全科护理2010年5月第8卷第5期中旬版(总第179期)
电综遴岛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溶栓
0厶f;
,口7
J
及护理进展
梅丛敏,杨惠花
摘要:综述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前溶拴治疗的理论基础、溶栓药物的种类、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的
进展。认为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院前溶栓治疗会成为提高AMI病人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院前;护理
中圈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14。061
mmHg—o.13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5B一1297一02
kPa)或心率增快(>100/min)病人治疗意义更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症谱系中病死率最高的
病种,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Hutchings[1]等认为,有条件的急
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可以在病人家中或救护车上进行溶栓
治疗,院前溶栓的病人院内病死率明显下降。卫志天(2]也证明.
开展院前急救溶栓,可减少病人转送和在医院内耽搁所需的时
间。觋将AMI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大。下列情况之一者绝对禁忌溶栓治疗:①颅内出血史;②已知
脑赢管畸形(如动静脉瘘);③已知颅内恶性肿瘤;④3个月内有
缺血性脑卒中史;⑤可疑的主动脉夹层;⑥急性出血期或有出血
体质者;⑦3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
4护理
院前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临床和病理研究证实,如能在冠状动脉闭塞后的30min内
4.1急救处置
4.1.1绝对卧床休息、制动绝对卧床休息、制动可减少心肌
心电监护是最有效的病
耗氧薏,避免梗死范围扩大[6J]。
4.1.2快速心电监护及心电图检查
情评估的动态指标。可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无心律失常以及
心肌梗死的部位[8'9]。导联位置应严格固定且进行胸前标记,
以防造成诊断错误。有学者报道[1…,采用四点电极连接法代替
四肢导联,此法使用方便,运动伪差小。
主
开通血管,可以完全不发生心肌坏死[3]。AMI后2h尤其是1
h
以内是再灌注的黄金时间,由此可见,给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因此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CC/AHA)AMI治
疗指南要求,病人到达医院至溶栓开始或者医疗接触至溶拴开
始的时间应在30
min以内。
2溶栓药物种类
2.1第一代溶栓药非纤维蛋白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n]
4.1.3有效供氧吸氧可减轻心肌的缺氧损伤,缩小梗死面
要包括链激酶(SK)、尿激酶(UK),其特点是激活并使纤维蛋白
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酶且
消耗凝血因子(V,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
2.2第二代溶栓药纤维蛋白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n]特点
是高度选择性、溶栓作用时间长、纤维蛋白原消耗量少、冠状动
脉再通率高。主要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SCUPA)、甲氧苯基化纤维蛋白
积,还可使痛觉减轻。刘静[“]建议,开始供氧采用高流量供氧,
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将流量减小,维持48
4.1.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h。
治疗时应在同一上肢建立两条
静脉通道,另一上肢用于测量血压,从而保证及时有效地给予药
物治疗,并尽可能采用套管针n“。
4.1.5快速止痛持续剧烈的疼痛可以使心肌缺氧加重,梗死
范围扩大,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故迅速止痛极为重
要。可选用吗啡、哌替啶或地西泮。
4.1.6对抗血管痉挛
液中静脉输注。
4.1.7溶栓前快速准备首先准备好溶栓药品、抢救药品及抢
救器材[1“,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做好医患沟通并让病人
及家属签署协议书。
4.2溶栓中的观察与护理
4.2.1
溶酶原喵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APSAC对纤维蛋白具
有选择作用。
2.3传统药物的变异体、突变体或嵌合体主要包括瑞替普酶
(r—PA)、替奈普酶(TNK—tPA)、拉诺普酶(nPA)、葡激酶及抗
体靶向治疗的溶栓药物,其主要特点是半衰期长,适合静脉推注
给药‘”。
2.4生物来源的溶栓药物H]主要包括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
原激活剂、蚓激酶、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纳豆激酶、海洋假单胞
菌纤溶酶。
对抗血管痉挛可用硝酸甘油加入到补
观察指标观察注射部位以防药液外漏。密切观察胸
痛、心电图、血压、出血、并发症、心酶谱的变化,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4.2.2溶栓治疗并发症观察
4.2.2.1
3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AcC/AHA关于AMl溶栓治疗指南的适应证为:①2个或
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o.2mV,肢体导联≥
0.1
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时间、
mV),或提示AMl病史伴左柬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范围及血管再通有关,一般出现在溶栓开始后30
min至1h,以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多见。根据再灌注心律失常多发时间及在
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发生的差异,有预见性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及
时处理[14““。
4.2.2.2出血与院内溶栓相比,院前溶栓最大的困难是缺乏
h,年龄<75岁{②对ST段抬高、年龄≥75岁的病人慎重权衡
利弊后仍可考虑溶栓治疗;③ST段抬高,发病时间在12
h~24
h的病人如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广泛sT段抬高,仍可考虑溶
栓治疗;④对前壁心肌梗死、低血压(收缩压<100
mmHg,1
万方数据
CHlNESEGENEI≈.、I。NURSING
May,2010
V01.8
No.5B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凝血机能检查,因此会增加出血并发
症风险[I“。有报道H],约20%的溶栓病人出现出血现象,颅内
出血最为严重,发生率为1%~2%。故溶栓开始后应尽量减少
各种注射,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另外,监测血压也可以及时发现
有无出血征象。
4.3溶栓疗效观察①2h内心前区疼痛完全或明显缓解;②
2
口].Lancet,1996,348(9030):771—775.
[4]陈灏珠.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z002:101—1142.
[5]刘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7,2(2):117—120.
[6]杨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医护抢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8,22(11C):3049—3050.
[7]李玉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刀.护理研究,2008,22(4C);
1069.
h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50%;③2h内出现再灌注性
心律失常;④14
h内心肌酶高峰前移。符合①、③两项者除外,
其余符合上述任意2项条件者均可判定为再通m]。此外,还需
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面色及四肢皮肤,有无出汗及四肢湿冷
等全身情况,以便全面了解病情、协助判断及治疗[1”。
4.4溶栓后转运及护理应争取在溶栓开始20
min~40
min
[8]于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7,21(12A):3123—3125.
[力郝亚锦.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4,
18(3B):498.
[10]
TakumaK,Horis。sasakiJ,以口z.An
aIternativelimbl髓d
system
for
electrocardiography
in
emergency
patients[J].Am
JEmerg
Med。1995,13(2):514.
未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之前尽快把病人转运回医院。有报道认
为[1“,由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呈钟形曲线,随着时间延长,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逐渐降低,故应在病人家中守护不少
于2
h,以避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高发阶段。途中要保持输液通
[11]刘静.院前早期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218例护理体会[刀.实用
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8):670—671.
[12]李自芳。喻琴.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21(4B):974.
[13]周素莲.张春花.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J].河南诊断与
治疗杂志,2002。16(4):291—292.
[14]
RobinN.The
pre—hospital
Anational
audit
Medical
is
phase
in
畅,持续给氧,连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随时准备好急救用物及
药物,以确保急救时应用。
溶栓相关血管尽早再灌注与AMI病人的临床预后明显相
关。由于院前溶栓时间紧迫,通过护士熟练的技术和对溶栓药
物及急救仪器的充分准备,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处置时间[1“。虽
然院前溶栓治疗还存在局限性和风险性,但只要配合良好的护
理干预,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AMI病人行院前溶栓治疗
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Hutchings
CB,Mann
NC。Daya
M,et
calling
mode
9—1—1
or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ew
needed
New
Zealand[J].J
Zealand
Association,2007.120(6):1255.
[15]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4—
230.
[16]计达。朱海燕,沈洪.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临床指标与冠
脉造影判断冠脉再通的效能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5。
25(1):12—14.
[17]张智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6,ZO(2C):491—492.
nf.Patient5
withchest
pain
self—transportingto
reachdefinitive
Hean
care:Which
[18]崔月萍,李铁红.家庭溶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方法及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8.
作者简介梅丛敏工作单位:224200,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l杨惠花工
作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09一12—22)
(本文编辑卫竹翠)
is
quicker?[J].Am
J,2004。147(1):35—41.
[2]卫志天.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
杂志。2006。35(6)i530一531.
[3]Boersma
E,Maas
Ac,Deckers
JW.“口z.Early
thrombolytic
tr%t・
ment
in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Reappraisal
of
the
golden
hour
孕妇心理应激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周彩虹,李乐之,李友良
关键词:孕妇;心理应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种因素均为应激原。目前研究中应用的心理应激原包括母性行
为应激、疼痛、心理社会应激等[1]。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是
应激反应的中介系统。也是目前被认为的孕期压力长期效应的
基本生理机制[z]。Darnau出ry等[3]研究表明,短期的应激可提
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但长期、过度的应激则可导致不良的心理、
生理反应。妊娠后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同时妊娠又是一
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心身的改变使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
应,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已有研究证明[‘’5],孕期是妇女心理最
脆弱的时期,尤其是初产孕妇更容易出现相关的心理改变,其中
焦虑和抑郁是妊娠最常见的心理反应[6]。妊娠期间其特有的应
激原在9个月的妊娠中是变化的,所形成的压力和产生的心理
变化也不同。
1.1妊娠早期(1周~12周)此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异及
耐受需要一个调整过程,雌、孕激素水平的改变容易引起孕妇的
早孕反应。角色的转变和生理的改变导致了孕妇复杂的心理状
态。C6t∈一Arsenault口]研究认为。孕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其中
以孕早期最多见。B6decs等[8]调查发现,匈牙利妊娠早期孕妇
17.9%存在抑郁,14.6%存在焦虑,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wil—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IL
1674—4748.2010.14.06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5B一1298一0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围产医学的深入研究,孕妇的心理
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时孕妇不仅
要经历各种生理上的变化,还要承受社会的、经济的、家庭的和
自身角色的转变,会出现心理变化。不良的心理会通过相关的
内分泌、免疫等机制来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直接影响
孕妇的心身健康.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笔者对孕妇的心理应
激及心理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产科护理工作者了解孕妇
心理应激特点、做好孕期心理保健、促进顺利分娩和保障母婴安
全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1妊娠各期孕妇心理变化及特点
心理应激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
引起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
万方数据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乘心语)
全科护理2010年5月第8卷第5期中旬版(总第179期)
电综遴岛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溶栓
0厶f;
,口7
J
及护理进展
梅丛敏,杨惠花
摘要:综述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前溶拴治疗的理论基础、溶栓药物的种类、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的
进展。认为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院前溶栓治疗会成为提高AMI病人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院前;护理
中圈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14。061
mmHg—o.13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5B一1297一02
kPa)或心率增快(>100/min)病人治疗意义更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症谱系中病死率最高的
病种,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Hutchings[1]等认为,有条件的急
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可以在病人家中或救护车上进行溶栓
治疗,院前溶栓的病人院内病死率明显下降。卫志天(2]也证明.
开展院前急救溶栓,可减少病人转送和在医院内耽搁所需的时
间。觋将AMI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大。下列情况之一者绝对禁忌溶栓治疗:①颅内出血史;②已知
脑赢管畸形(如动静脉瘘);③已知颅内恶性肿瘤;④3个月内有
缺血性脑卒中史;⑤可疑的主动脉夹层;⑥急性出血期或有出血
体质者;⑦3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
4护理
院前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临床和病理研究证实,如能在冠状动脉闭塞后的30min内
4.1急救处置
4.1.1绝对卧床休息、制动绝对卧床休息、制动可减少心肌
心电监护是最有效的病
耗氧薏,避免梗死范围扩大[6J]。
4.1.2快速心电监护及心电图检查
情评估的动态指标。可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无心律失常以及
心肌梗死的部位[8'9]。导联位置应严格固定且进行胸前标记,
以防造成诊断错误。有学者报道[1…,采用四点电极连接法代替
四肢导联,此法使用方便,运动伪差小。
主
开通血管,可以完全不发生心肌坏死[3]。AMI后2h尤其是1
h
以内是再灌注的黄金时间,由此可见,给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因此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CC/AHA)AMI治
疗指南要求,病人到达医院至溶栓开始或者医疗接触至溶拴开
始的时间应在30
min以内。
2溶栓药物种类
2.1第一代溶栓药非纤维蛋白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n]
4.1.3有效供氧吸氧可减轻心肌的缺氧损伤,缩小梗死面
要包括链激酶(SK)、尿激酶(UK),其特点是激活并使纤维蛋白
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酶且
消耗凝血因子(V,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
2.2第二代溶栓药纤维蛋白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n]特点
是高度选择性、溶栓作用时间长、纤维蛋白原消耗量少、冠状动
脉再通率高。主要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SCUPA)、甲氧苯基化纤维蛋白
积,还可使痛觉减轻。刘静[“]建议,开始供氧采用高流量供氧,
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将流量减小,维持48
4.1.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h。
治疗时应在同一上肢建立两条
静脉通道,另一上肢用于测量血压,从而保证及时有效地给予药
物治疗,并尽可能采用套管针n“。
4.1.5快速止痛持续剧烈的疼痛可以使心肌缺氧加重,梗死
范围扩大,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故迅速止痛极为重
要。可选用吗啡、哌替啶或地西泮。
4.1.6对抗血管痉挛
液中静脉输注。
4.1.7溶栓前快速准备首先准备好溶栓药品、抢救药品及抢
救器材[1“,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做好医患沟通并让病人
及家属签署协议书。
4.2溶栓中的观察与护理
4.2.1
溶酶原喵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APSAC对纤维蛋白具
有选择作用。
2.3传统药物的变异体、突变体或嵌合体主要包括瑞替普酶
(r—PA)、替奈普酶(TNK—tPA)、拉诺普酶(nPA)、葡激酶及抗
体靶向治疗的溶栓药物,其主要特点是半衰期长,适合静脉推注
给药‘”。
2.4生物来源的溶栓药物H]主要包括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
原激活剂、蚓激酶、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纳豆激酶、海洋假单胞
菌纤溶酶。
对抗血管痉挛可用硝酸甘油加入到补
观察指标观察注射部位以防药液外漏。密切观察胸
痛、心电图、血压、出血、并发症、心酶谱的变化,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4.2.2溶栓治疗并发症观察
4.2.2.1
3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AcC/AHA关于AMl溶栓治疗指南的适应证为:①2个或
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o.2mV,肢体导联≥
0.1
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时间、
mV),或提示AMl病史伴左柬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范围及血管再通有关,一般出现在溶栓开始后30
min至1h,以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多见。根据再灌注心律失常多发时间及在
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发生的差异,有预见性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及
时处理[14““。
4.2.2.2出血与院内溶栓相比,院前溶栓最大的困难是缺乏
h,年龄<75岁{②对ST段抬高、年龄≥75岁的病人慎重权衡
利弊后仍可考虑溶栓治疗;③ST段抬高,发病时间在12
h~24
h的病人如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广泛sT段抬高,仍可考虑溶
栓治疗;④对前壁心肌梗死、低血压(收缩压<100
mmHg,1
万方数据
CHlNESEGENEI≈.、I。NURSING
May,2010
V01.8
No.5B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凝血机能检查,因此会增加出血并发
症风险[I“。有报道H],约20%的溶栓病人出现出血现象,颅内
出血最为严重,发生率为1%~2%。故溶栓开始后应尽量减少
各种注射,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另外,监测血压也可以及时发现
有无出血征象。
4.3溶栓疗效观察①2h内心前区疼痛完全或明显缓解;②
2
口].Lancet,1996,348(9030):771—775.
[4]陈灏珠.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z002:101—1142.
[5]刘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7,2(2):117—120.
[6]杨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医护抢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8,22(11C):3049—3050.
[7]李玉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刀.护理研究,2008,22(4C);
1069.
h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50%;③2h内出现再灌注性
心律失常;④14
h内心肌酶高峰前移。符合①、③两项者除外,
其余符合上述任意2项条件者均可判定为再通m]。此外,还需
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面色及四肢皮肤,有无出汗及四肢湿冷
等全身情况,以便全面了解病情、协助判断及治疗[1”。
4.4溶栓后转运及护理应争取在溶栓开始20
min~40
min
[8]于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7,21(12A):3123—3125.
[力郝亚锦.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4,
18(3B):498.
[10]
TakumaK,Horis。sasakiJ,以口z.An
aIternativelimbl髓d
system
for
electrocardiography
in
emergency
patients[J].Am
JEmerg
Med。1995,13(2):514.
未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之前尽快把病人转运回医院。有报道认
为[1“,由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呈钟形曲线,随着时间延长,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逐渐降低,故应在病人家中守护不少
于2
h,以避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高发阶段。途中要保持输液通
[11]刘静.院前早期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218例护理体会[刀.实用
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8):670—671.
[12]李自芳。喻琴.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21(4B):974.
[13]周素莲.张春花.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J].河南诊断与
治疗杂志,2002。16(4):291—292.
[14]
RobinN.The
pre—hospital
Anational
audit
Medical
is
phase
in
畅,持续给氧,连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随时准备好急救用物及
药物,以确保急救时应用。
溶栓相关血管尽早再灌注与AMI病人的临床预后明显相
关。由于院前溶栓时间紧迫,通过护士熟练的技术和对溶栓药
物及急救仪器的充分准备,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处置时间[1“。虽
然院前溶栓治疗还存在局限性和风险性,但只要配合良好的护
理干预,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AMI病人行院前溶栓治疗
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Hutchings
CB,Mann
NC。Daya
M,et
calling
mode
9—1—1
or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ew
needed
New
Zealand[J].J
Zealand
Association,2007.120(6):1255.
[15]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4—
230.
[16]计达。朱海燕,沈洪.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临床指标与冠
脉造影判断冠脉再通的效能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5。
25(1):12—14.
[17]张智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6,ZO(2C):491—492.
nf.Patient5
withchest
pain
self—transportingto
reachdefinitive
Hean
care:Which
[18]崔月萍,李铁红.家庭溶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方法及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8.
作者简介梅丛敏工作单位:224200,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l杨惠花工
作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09一12—22)
(本文编辑卫竹翠)
is
quicker?[J].Am
J,2004。147(1):35—41.
[2]卫志天.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
杂志。2006。35(6)i530一531.
[3]Boersma
E,Maas
Ac,Deckers
JW.“口z.Early
thrombolytic
tr%t・
ment
in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Reappraisal
of
the
golden
hour
孕妇心理应激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周彩虹,李乐之,李友良
关键词:孕妇;心理应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种因素均为应激原。目前研究中应用的心理应激原包括母性行
为应激、疼痛、心理社会应激等[1]。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是
应激反应的中介系统。也是目前被认为的孕期压力长期效应的
基本生理机制[z]。Darnau出ry等[3]研究表明,短期的应激可提
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但长期、过度的应激则可导致不良的心理、
生理反应。妊娠后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同时妊娠又是一
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心身的改变使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
应,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已有研究证明[‘’5],孕期是妇女心理最
脆弱的时期,尤其是初产孕妇更容易出现相关的心理改变,其中
焦虑和抑郁是妊娠最常见的心理反应[6]。妊娠期间其特有的应
激原在9个月的妊娠中是变化的,所形成的压力和产生的心理
变化也不同。
1.1妊娠早期(1周~12周)此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异及
耐受需要一个调整过程,雌、孕激素水平的改变容易引起孕妇的
早孕反应。角色的转变和生理的改变导致了孕妇复杂的心理状
态。C6t∈一Arsenault口]研究认为。孕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其中
以孕早期最多见。B6decs等[8]调查发现,匈牙利妊娠早期孕妇
17.9%存在抑郁,14.6%存在焦虑,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wil—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IL
1674—4748.2010.14.06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5B一1298一0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围产医学的深入研究,孕妇的心理
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时孕妇不仅
要经历各种生理上的变化,还要承受社会的、经济的、家庭的和
自身角色的转变,会出现心理变化。不良的心理会通过相关的
内分泌、免疫等机制来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直接影响
孕妇的心身健康.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笔者对孕妇的心理应
激及心理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产科护理工作者了解孕妇
心理应激特点、做好孕期心理保健、促进顺利分娩和保障母婴安
全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1妊娠各期孕妇心理变化及特点
心理应激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
引起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