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电网 线路】关于鸟害

IT圈 admin 46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督清绮)

旗开得胜

线路防鸟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发现有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多数地区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局部环境质量的改善,

人民对鸟类保护意识的增长,使得局部地区的鸟类活动频繁,鸟害故障频发,成为输电线路

的一种主要故障形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鸟害故障,有效防止鸟害故障,是我们的一个重要

研究方向。

一、鸟害的种类

鸟害闪络有几种:一种是鸟粪闪络,即鸟类栖息在杆塔横担上排泄粪便,粪便沿绝缘

子串或绝缘子串外侧下落,短接了导线与横担间的空气间隙,引起放电,鸟害故障多属于这

种;另一种是鸟巢短路,即鸟将巢筑在杆塔横担上,其筑巢材料短接了绝缘子,造成放电,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110kV及以下线路上;再一种是大型鸟类栖息在杆塔上,在栖息或起飞

时,翼展宽度大,造成杆塔构件与带电部分绝缘距离不足,通过鸟类身体放电,这种情况比

较少见。本节主要针对前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鸟害形成机理

(一)鸟粪闪络

鸟类,尤其是体形较大的鸟类喜欢栖落于高处,如大树、线路杆塔等处。当其栖落于

线路杆塔的横担、架空地线上,并排泄粪便时,有时鸟粪会沿绝缘子表面或外侧下落,这时,

如鸟粪达到一定长度,并呈连续状态,就有可能引发鸟粪闪络。鸟粪闪络是一种突发性事件,

与鸟类活动有关系,闪络前没有任何征兆,闪络时也极少为人所见,只能在事后进行分析判

断。有研究者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出了鸟粪闪络的全部发展过程。

鸟粪闪络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鸟粪通道的形成与伸长

鸟粪排出体外后,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落,形成一段细长的下落体。鸟粪形成一段细

长的下落体,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鸟粪的粘度要适中,粘度对鸟粪闪络的影响随粘度的

1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不同而不同。首先,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在下落过程中即使被拉长变细也不容易断开,而是会

连成一条连续的通道,这就使得体积较小的鸟粪导致闪络。其次,若粘度太大则下落过程中

不容易被拉长,需要较多体积的鸟粪才会形成足够长的通道,因此太粘稠的鸟粪也不易发生

闪络。

鸟粪通道的长度是决定空气间隙长度的主要因素,因而也是影响鸟粪闪络的重要因素。

影响鸟粪通道长度的因素主要有鸟粪的体积及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其长度为:

L

4V

(5-33)

d

2

式(5-33)中:L-鸟粪长度,m;

V-鸟粪体积,m

3

d-鸟粪直径,m。

对于自由落体的质点,在任何时刻t的速度v=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长条形鸟

粪通道下落时,由于首末端开始下落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最先开始下落的那段总是比最后下

落的那段下落的速度高。这样,随着下落时间的推移,鸟粪通道首末端间的距离将越来越大,

即在越来越细的同时越来越长。这种结果使鸟粪到达绝缘子高压端附近时的长度比刚开始下

落时长的多。由于粘度的影响,鸟粪通道的长度会比简单按自由落体计算的长度要短一些。

2. 绝缘子周围电场发生严重畸变

鸟粪具有导电性,根据实测结果表明,大多数鸟粪的电导率在8000μS/cm左右。试

验结果表明,当模拟液电导率小于2000μS/cm时,闪络很难发生,而电导率大于3200μS/cm

时,几乎每次都发生闪络。

2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督清绮)

旗开得胜

线路防鸟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发现有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多数地区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局部环境质量的改善,

人民对鸟类保护意识的增长,使得局部地区的鸟类活动频繁,鸟害故障频发,成为输电线路

的一种主要故障形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鸟害故障,有效防止鸟害故障,是我们的一个重要

研究方向。

一、鸟害的种类

鸟害闪络有几种:一种是鸟粪闪络,即鸟类栖息在杆塔横担上排泄粪便,粪便沿绝缘

子串或绝缘子串外侧下落,短接了导线与横担间的空气间隙,引起放电,鸟害故障多属于这

种;另一种是鸟巢短路,即鸟将巢筑在杆塔横担上,其筑巢材料短接了绝缘子,造成放电,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110kV及以下线路上;再一种是大型鸟类栖息在杆塔上,在栖息或起飞

时,翼展宽度大,造成杆塔构件与带电部分绝缘距离不足,通过鸟类身体放电,这种情况比

较少见。本节主要针对前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鸟害形成机理

(一)鸟粪闪络

鸟类,尤其是体形较大的鸟类喜欢栖落于高处,如大树、线路杆塔等处。当其栖落于

线路杆塔的横担、架空地线上,并排泄粪便时,有时鸟粪会沿绝缘子表面或外侧下落,这时,

如鸟粪达到一定长度,并呈连续状态,就有可能引发鸟粪闪络。鸟粪闪络是一种突发性事件,

与鸟类活动有关系,闪络前没有任何征兆,闪络时也极少为人所见,只能在事后进行分析判

断。有研究者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出了鸟粪闪络的全部发展过程。

鸟粪闪络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鸟粪通道的形成与伸长

鸟粪排出体外后,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落,形成一段细长的下落体。鸟粪形成一段细

长的下落体,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鸟粪的粘度要适中,粘度对鸟粪闪络的影响随粘度的

1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不同而不同。首先,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在下落过程中即使被拉长变细也不容易断开,而是会

连成一条连续的通道,这就使得体积较小的鸟粪导致闪络。其次,若粘度太大则下落过程中

不容易被拉长,需要较多体积的鸟粪才会形成足够长的通道,因此太粘稠的鸟粪也不易发生

闪络。

鸟粪通道的长度是决定空气间隙长度的主要因素,因而也是影响鸟粪闪络的重要因素。

影响鸟粪通道长度的因素主要有鸟粪的体积及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其长度为:

L

4V

(5-33)

d

2

式(5-33)中:L-鸟粪长度,m;

V-鸟粪体积,m

3

d-鸟粪直径,m。

对于自由落体的质点,在任何时刻t的速度v=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长条形鸟

粪通道下落时,由于首末端开始下落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最先开始下落的那段总是比最后下

落的那段下落的速度高。这样,随着下落时间的推移,鸟粪通道首末端间的距离将越来越大,

即在越来越细的同时越来越长。这种结果使鸟粪到达绝缘子高压端附近时的长度比刚开始下

落时长的多。由于粘度的影响,鸟粪通道的长度会比简单按自由落体计算的长度要短一些。

2. 绝缘子周围电场发生严重畸变

鸟粪具有导电性,根据实测结果表明,大多数鸟粪的电导率在8000μS/cm左右。试

验结果表明,当模拟液电导率小于2000μS/cm时,闪络很难发生,而电导率大于3200μS/cm

时,几乎每次都发生闪络。

2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