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2024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笃绿凝)
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兵”,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弥兵会盟
A.有助于中原地区稳定
C.根植于宗法制的传统
B.确立了宋的霸主地位
D.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2.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
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主”反映当时
A.等级制度森严
C.官僚体制完备
B.行政职责分明
D.基层治理严苛
3.据考古发现,西安、洛阳一带出土的唐代陶瓷灯具,多为适合胡桌胡椅的矮柄、无柄灯,
莲瓣、莲珠、莲花座为其常用纹饰。由此可推知,唐代
A.海上丝路繁感
C.社会开放包容
B.民营陶瓷业发达
D.中华文化圈形成
4.图1所示为宋代“对钱”。两枚钱币书体不同而钱文相同,形制、币材等也完全一致,可成
双配对。“对钱”的铸行主要契合了当时
A.铸币工艺的文化追求
C.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
B.讲求实用的艺术特征
D.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
5.清朝统一新疆后,万寿官作为朝贺大典的专用场所,遍布天山南北。其中乾隆年间修建的
均位于将军、都统、参赞大臣等本地军政首脑所驻城内或城郭附近。清政府在新疆修建万寿
宫旨在
A.促进民族交融
C.强化政权认同
B.抵御列强侵略
D.提升行政效率
6.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将对外文书由“赐书”改为“国书”,称西方国家为“有约之国”,接
受公使以鞠躬礼觐见皇帝,渐次向各国派遣常驻使臣。这些变化反映了清廷
A.自救运动全面展开
C.外交举措趋向务实
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天朝上国的观念颠覆
7.1912年,胡适曾言,“连皇帝都得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安然被认为是神圣的了”。1919年
第
1
页,共
5
页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笃绿凝)
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兵”,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弥兵会盟
A.有助于中原地区稳定
C.根植于宗法制的传统
B.确立了宋的霸主地位
D.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2.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
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主”反映当时
A.等级制度森严
C.官僚体制完备
B.行政职责分明
D.基层治理严苛
3.据考古发现,西安、洛阳一带出土的唐代陶瓷灯具,多为适合胡桌胡椅的矮柄、无柄灯,
莲瓣、莲珠、莲花座为其常用纹饰。由此可推知,唐代
A.海上丝路繁感
C.社会开放包容
B.民营陶瓷业发达
D.中华文化圈形成
4.图1所示为宋代“对钱”。两枚钱币书体不同而钱文相同,形制、币材等也完全一致,可成
双配对。“对钱”的铸行主要契合了当时
A.铸币工艺的文化追求
C.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
B.讲求实用的艺术特征
D.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
5.清朝统一新疆后,万寿官作为朝贺大典的专用场所,遍布天山南北。其中乾隆年间修建的
均位于将军、都统、参赞大臣等本地军政首脑所驻城内或城郭附近。清政府在新疆修建万寿
宫旨在
A.促进民族交融
C.强化政权认同
B.抵御列强侵略
D.提升行政效率
6.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将对外文书由“赐书”改为“国书”,称西方国家为“有约之国”,接
受公使以鞠躬礼觐见皇帝,渐次向各国派遣常驻使臣。这些变化反映了清廷
A.自救运动全面展开
C.外交举措趋向务实
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天朝上国的观念颠覆
7.1912年,胡适曾言,“连皇帝都得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安然被认为是神圣的了”。1919年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