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病理学基本内容总结

IT圈 admin 25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妫妙晴)

病理学基本内容总结

绪论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是细胞由其构成的组织和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

伤性的应答反应。一般表现是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其实质是其生长和分化受到

调节的结果。

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病理性有以下几种: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是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分为生理和病理性的

假性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甚

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分病理和生理性的

生理性增生包括:1.代偿性增生 2.激素性增生

病理性增生最常见的原因是激素过多或生长因子过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取代的过程。是组织细胞成分成熟

和生长调节紊乱的形态学表现。

化生的类型:1.上皮组织的化生 2.间叶组织的花生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

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引起损伤的机制:1.细胞膜的破坏,破坏的是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2.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

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

4.缺血缺氧的损伤: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

缺氧

化学性损伤:1.化学物本身的直接细胞毒作用

2.代谢产物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3.诱发过敏反应等免疫损伤

4.诱发DNA损伤

遗传变异:1.结构蛋白合成低下,细胞缺乏生命必须的蛋白质

2.阻止重要功能细胞核的分裂

3.合成异常调节蛋白

4.引发先天性或后天性酶合成障碍等环节,是细胞因缺乏生命必须的代谢机制而

发生死亡

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损伤的基本过程;先呈现生化带些变化,继而出现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然后

出现光镜下和肉眼下可见的形态学变化。

可逆性损伤包括:1.细胞水肿:由于代谢障碍,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

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

2.脂肪变: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3.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有细胞内玻

理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4.淀粉样变:细胞间质出现淀粉样蛋白质——黏多糖复合物沉淀

5.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黏多糖和蛋白质的蓄积。

6.病理性色素沉着:有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胆红素。

7.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的沉积。有营养不良

性和转移性。

不可逆损伤:当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和功能性障碍,引起的细胞损伤。

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基本表现是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

和蛋白质变性。

坏死的基本病变:核固缩、核破裂、核溶解

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3.纤维素样坏死

4.坏疽: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局感染

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3.机化与包裹: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

等的过程。

4.钙化

第二节 凋亡

凋亡: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细胞主动死亡方式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妫妙晴)

病理学基本内容总结

绪论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是细胞由其构成的组织和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

伤性的应答反应。一般表现是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其实质是其生长和分化受到

调节的结果。

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病理性有以下几种: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是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分为生理和病理性的

假性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甚

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分病理和生理性的

生理性增生包括:1.代偿性增生 2.激素性增生

病理性增生最常见的原因是激素过多或生长因子过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取代的过程。是组织细胞成分成熟

和生长调节紊乱的形态学表现。

化生的类型:1.上皮组织的化生 2.间叶组织的花生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

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引起损伤的机制:1.细胞膜的破坏,破坏的是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2.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

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

4.缺血缺氧的损伤: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

缺氧

化学性损伤:1.化学物本身的直接细胞毒作用

2.代谢产物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3.诱发过敏反应等免疫损伤

4.诱发DNA损伤

遗传变异:1.结构蛋白合成低下,细胞缺乏生命必须的蛋白质

2.阻止重要功能细胞核的分裂

3.合成异常调节蛋白

4.引发先天性或后天性酶合成障碍等环节,是细胞因缺乏生命必须的代谢机制而

发生死亡

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损伤的基本过程;先呈现生化带些变化,继而出现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然后

出现光镜下和肉眼下可见的形态学变化。

可逆性损伤包括:1.细胞水肿:由于代谢障碍,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

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

2.脂肪变: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3.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有细胞内玻

理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4.淀粉样变:细胞间质出现淀粉样蛋白质——黏多糖复合物沉淀

5.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黏多糖和蛋白质的蓄积。

6.病理性色素沉着:有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胆红素。

7.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的沉积。有营养不良

性和转移性。

不可逆损伤:当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和功能性障碍,引起的细胞损伤。

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基本表现是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

和蛋白质变性。

坏死的基本病变:核固缩、核破裂、核溶解

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3.纤维素样坏死

4.坏疽: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局感染

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3.机化与包裹: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

等的过程。

4.钙化

第二节 凋亡

凋亡: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细胞主动死亡方式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