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刘乐语)
5世纪的书写材料
公元5世纪,书写于羊皮纸上的基督教文化替代了随着埃及莎草纸腐坏而逝去的古典
文化;一千年后,西方文明又从羊皮手卷迈入印刷书籍的时代,至今延续。于此意义而言,
欧洲的中世纪历史是一部书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中世纪羊皮纸档案
1
△拜占庭羊皮手卷——《诗篇》,12世纪晚期。《诗篇》是《圣经》中献给上帝的赞美
诗,可配乐咏唱,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非常流行。常在教堂和修道院做礼拜时使用,也
作为驱除魔鬼的武器和学习阅读的文献。该手卷之上优雅的黑色墨水文字、鲜活的蛋彩画
和华丽的金箔,体现了拜占庭高超的宗教书籍装饰艺术和制作水准。
羊皮纸的出现与胜利
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各个文化圈皆有用羊皮纸书写的传统。羊皮纸以绵羊皮为主,也包
括山羊皮,一些小牛皮纸也被统称为羊皮纸。
在羊皮纸之前,是埃及莎草纸的书写时代。莎草纸的出现与埃及文明史的发端几乎同
步,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纸质书写材料,用莎草纸制作而成的卷轴(roll)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书籍形式。公元前8世纪左右,莎草纸经由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城市毕波罗斯
(Byblos)(现为黎巴嫩的阻巴依港,Jubayi)传到古希腊和罗马。公元前7世纪,莎草纸
已经成为由埃及向希腊出口的大宗商品并改变了希腊文化的口述传统。莎草纸书写的优势
地位一直保持到中世纪早期,之后,才逐渐被更具竞争力的羊皮纸所替代。
2
△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
明等古代诸多文明皆在此演绎。古代地中海文明世界的主要书写材料,按照登上历史舞台
的时间顺序,分别为巴比伦泥板(图1)、埃及莎草纸(图2)、羊皮纸(图3)以及在中国
造纸术基础上改良的阿拉伯纸(图4)。绘图/张晓邦
古代西方很早就有用动物皮书写的传统。“事实上,几乎所有家养动物的皮,甚至鱼皮,
都曾用来做过书写材料。”动物皮书写的最早记录可以上溯至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第四王
朝时代。在当时的埃及,人们用莎草纸与动物皮一起书写文字。这里的动物皮多为皮革制
品“Leather”。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的泥板文书也显示出当时的书记员分为“粘土板书
记员”和“兽皮书记员”两类。公元前3世纪左右,则出现了目前可追溯的最早的羊皮纸
小册子。
羊皮纸的制作工艺开始臻于完善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这为之后中世纪“羊皮纸时代”
的到来奠定了最初的工艺基础。羊皮纸工艺的完善源于今土耳其西部的帕加马王朝,主要
与该王朝的莎草纸供应危机和国王欧迈尼斯二世(Eumenes II)的文化建设有关。国王欧
迈尼斯二世在位时大兴图书馆,与同时期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形成竞争,埃及因此停止向
帕加马出口莎草纸。欧迈尼斯二世于此改良动物皮制造工艺,开始使用羊皮纸,并传到罗
马帝国的其他地区,羊皮纸遂大行于世。现代英语中“羊皮纸——Parchment”一词就是
以帕加马城(Perhamum)来命名的。
3
△羊皮纸纹理细节。
公元1~4世纪,地中海地区是莎草纸和羊皮纸混用的状态,并逐渐呈现出后者取代
前者的趋势。而后,罗马帝国崩溃,中世纪到来,羊皮纸书写迎来黄金时代。
羊皮纸取代莎草纸是从西欧逐渐蔓延至地中海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在于莎草纸的供
应危机。当时,莎草纸最初产地仅限于埃及哈尔图姆(Khartum)北部地区的尼罗河谷地,
因此长途运输费用高。而且,原材料的产地单一很容易会因为政治和经济封锁而出现出口
危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埃及归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管辖,
莎草纸出口价格暴涨,导致羊皮纸在西欧国家的使用量大增,莎草纸逐渐被弃之不用。公
元5世纪,“莎草纸文献彻底从西欧消失了。”到了拜占庭帝国后期,阿拉伯逐渐控制了埃
及,莎纸草在欧洲的供应危机全面爆发。东欧也彻底告别了莎草纸。
此外,羊皮纸质地柔软,有韧性,不似莎草纸那般易折损,而且高纬度地区阴冷潮湿
的气候也不利于莎草纸文献的保存。“约公元350年,凯撒利亚的潘菲卢斯图书馆有许多
莎草纸卷已经损坏,需要用羊皮纸重新进行抄写。”用羊皮纸装订而成的手抄本,比之莎草
纸卷轴,可承载更多的文字和内容,比如“现存最早的羊皮纸抄本《伊里亚特》,如果用莎
草纸抄写,同样的内容大概要24个卷轴,而用羊皮纸只需要一个抄本。”这样一来,不仅羊皮
纸取代了莎草纸,抄本也渐渐取代了卷轴。
4
△15世纪的羊皮纸制作者。中世纪羊皮纸制作工艺的关键在于对皮革进行石灰去脂处
理,但是没有鞣制步骤,因此具有平整吸水易书写的特点。
羊皮纸上的文化更替与文艺复兴
从书写材料的角度来看,欧洲的中世纪历史主要是一部在羊皮纸上讲述基督教文化的
历史。
书写媒介是思想表达的有力形式,甚至成为思想本身。在中世纪,书写在羊皮纸上的
基督教文化替代了随着莎草纸腐坏而逝去的古典文化。羊皮纸在中世纪最重要的用途在于
宗教典籍的抄写,它便于检阅的特点强化了文字在文化传播中的权威,基督教的文化地位
因此得到加强和巩固。
羊皮纸上的旧约《圣经》颇具特色。质量最好的羊皮纸用犊皮制成,谓之犊皮纸
(vellum)。摩西五书就特别要求必须书写于犊皮纸上。具有同样特点的还有著名的死海
古卷。死海古卷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主要用希伯来语记录的旧约《圣经》。死海古卷约成书于
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其书写材料主要是羊皮纸,也有部分莎草纸。在死海古卷中,
除了《以斯帖记》之外,包括保存得最完整的《以赛亚书》在内的近千卷文本,虽然距今
已经有超过2000的历史,但是在考古学家长达50多年的专业修复下,至今仍可辨读。
5
△死海古卷。死海古卷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其书写材料主要是羊皮
纸,也有部分莎草纸。
犹太教对旧约《圣经》的书写还有其他严格规定。比如书写材料除羊皮纸外,也可使
用牛犊皮,但是严禁使用猪皮。在使用表皮与内皮未剥离的全皮时,文字要书于毛侧外面。
使用分层剥离的皮时,大部分文字书于表皮内侧。内层皮一般只可用于书写每日三次祈祷
时缚于左手或顶在额上的契约文。
书写材料的更替影响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欧洲早期的修士将莎草纸上的知识转录于羊
皮纸的过程,也是文化审查和重新建构的过程,“有关基督教的著作受到重视,有关异教的
著作遭到忽视。于是重新抄写的过程,实际上演变成一个严格审查的过程。凡是《圣经》
之外的著作,统统被毁掉,而只有那些与《圣经》有关的著作,才能被加以收录。”就这样,
不符合基督教意识形态的古典文化慢慢地流失了。
6
△中世纪日耳曼风格的羊皮卷别针,由水晶和黄金制成,极其珍贵罕见。
羊皮纸手抄本的书写艺术在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在公元8世纪
末~9世纪上半叶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是一场羊皮纸上的文化复兴。“加洛林时期的复兴主
要体现在抄本的抄写上,今天绝大部分拉丁作家的作品都来自于加洛林抄本。”维吉尔
(Virgil)和西塞罗(Cicero)的文学作品,李维(Titus Livius)和塔西陀(Tacitus)的历史著
作,这些非基督教的古典作品都在加洛林时期被重新抄写于羊皮纸上,成为点燃加洛林复
兴的文化之火。
7
△加洛林王朝时期插画手抄本艺术的代表之一——《艾伯大主教福音书》中的插画,
画中描绘的是圣本笃修道院修士专注书写的情景,具有丰富而写实的罗马风格。
在查理曼大帝对宗教装饰艺术的大力支持下,加洛林手抄本还出现了审美化的艺术倾
向,并逐渐成为一门“价格昂贵”的高雅艺术。在中世纪,所有的文化生产基本上都是围
绕宗教活动展开的,加洛林手抄本也不例外。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很多都带有大量
的装饰和插图,它兼具了文字和视觉传播基督教文化的功能,由专门的修士和宫廷学者制
作而成。这些制作者从东方寻找灵感,尤受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影响颇深。在拜占庭装饰艺
术的影响之下,加洛林王朝的圣经封面用黄金和贵重的珠宝制成,极尽奢华。
与天花板、墙壁和彩绘玻璃窗不同,加洛林王朝时期宗教绘画的媒介主要是手抄本。
装饰绮丽、图案丰富、色彩鲜活的加洛林插画手抄本,是羊皮卷上华美的艺术品。
8
△饰满珍珠和瓷釉的拜占庭羊皮书卷封面,公元9世纪左右。
羊皮纸的式微
加洛林手抄本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和艺术品。但是如果回到历史现场,便可发现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另一面:加洛林手抄本的贵族化倾向和艺术上的过度矫饰恰恰意味着羊
皮纸文化活力的丧失。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由贵族和基督教精英阶层主导的文艺复兴,其领导者是法兰克的宫
廷学者群体,本质上是一场与世隔绝的、为少数精英分子服务的文化运动。保存在加洛林
手抄本上的古典文化主要为精英阶层所用,这从知识上强化了等级制度。经济上,这一时
期“人们为宫廷或某些世俗的或宗教界的大人物把书籍装饰得富丽堂皇”,手抄本成了炫耀
地位和财富的奢侈品,而不是思想的宝库。甚至加洛林小写体的应用也同样受到诟病。“人
们以工整的字体进行书写,来消磨时日——这样的书法艺术比起杂乱无章的抄写,更是一
种文化失落时期的标志。”
9
△在现代社会,羊皮手卷最大的文化意义可能在于——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通往中世纪
甚至更久远历史的时光隧道。
12世纪发生了更大范围的文艺复兴。此时羊皮纸上复兴古典文化的程度加深、规模更
大,它不仅来自西欧内部,也来自阿拉伯世界。除了香料和丝绸,阿拉伯人带给西方基督
教世界的还有羊皮纸抄本上的古希腊和阿拉伯的先进文化。经过了12世纪文艺复兴,羊
皮纸的使用开始大众化。由于工艺改进、成本降低,其使用范围从教会文献扩展到政府公
文。特别是到了14世纪,民间也出现了简陋的羊皮纸圣经。以前只在修道院里制作的手
抄本,此时也可以在城市作坊中制作了。
14世纪大学兴起,更多人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羊皮纸的式微潜藏在文化大众化的浪
潮之中。图书成为大学教育的绝对主导,以抄写稀有手稿为主,雅致美观的羊皮纸不能满
足知识的迅猛生产和传播。印刷书籍开始代替羊皮手卷。书籍由奢侈品变成知识的工具。
尽管此时出现了更薄、更柔韧、更少泛黄的羊皮纸,也无法改变其失落的命运。
10
△绘有基督生活场景和四卷福音书作者肖像的手抄本,该手抄本由一所埃塞俄比亚北部
的修道院制作,融合了拜占庭和当地的艺术风格。公元14世纪晚期〜15世纪早期。
百年战争结束,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芬奇完成《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就这样在一系列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中结束了。而在书写领域,我们也可以说,它结
束于巴黎大学推广印刷术的过程之中。
在现代社会,羊皮纸虽已式微,但并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在英国,重要文件的书写
仍然会采用羊皮纸,比如政府公文和法律文书等。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他与凯瑟琳王
妃的结婚证即写于羊皮纸上,这彰显了羊皮纸书写的古老传统。除此之外,羊皮手卷最大
的文化意义可能在于——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通往中世纪甚至更久远历史的时光隧道。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刘乐语)
5世纪的书写材料
公元5世纪,书写于羊皮纸上的基督教文化替代了随着埃及莎草纸腐坏而逝去的古典
文化;一千年后,西方文明又从羊皮手卷迈入印刷书籍的时代,至今延续。于此意义而言,
欧洲的中世纪历史是一部书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中世纪羊皮纸档案
1
△拜占庭羊皮手卷——《诗篇》,12世纪晚期。《诗篇》是《圣经》中献给上帝的赞美
诗,可配乐咏唱,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非常流行。常在教堂和修道院做礼拜时使用,也
作为驱除魔鬼的武器和学习阅读的文献。该手卷之上优雅的黑色墨水文字、鲜活的蛋彩画
和华丽的金箔,体现了拜占庭高超的宗教书籍装饰艺术和制作水准。
羊皮纸的出现与胜利
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各个文化圈皆有用羊皮纸书写的传统。羊皮纸以绵羊皮为主,也包
括山羊皮,一些小牛皮纸也被统称为羊皮纸。
在羊皮纸之前,是埃及莎草纸的书写时代。莎草纸的出现与埃及文明史的发端几乎同
步,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纸质书写材料,用莎草纸制作而成的卷轴(roll)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书籍形式。公元前8世纪左右,莎草纸经由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城市毕波罗斯
(Byblos)(现为黎巴嫩的阻巴依港,Jubayi)传到古希腊和罗马。公元前7世纪,莎草纸
已经成为由埃及向希腊出口的大宗商品并改变了希腊文化的口述传统。莎草纸书写的优势
地位一直保持到中世纪早期,之后,才逐渐被更具竞争力的羊皮纸所替代。
2
△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
明等古代诸多文明皆在此演绎。古代地中海文明世界的主要书写材料,按照登上历史舞台
的时间顺序,分别为巴比伦泥板(图1)、埃及莎草纸(图2)、羊皮纸(图3)以及在中国
造纸术基础上改良的阿拉伯纸(图4)。绘图/张晓邦
古代西方很早就有用动物皮书写的传统。“事实上,几乎所有家养动物的皮,甚至鱼皮,
都曾用来做过书写材料。”动物皮书写的最早记录可以上溯至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第四王
朝时代。在当时的埃及,人们用莎草纸与动物皮一起书写文字。这里的动物皮多为皮革制
品“Leather”。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的泥板文书也显示出当时的书记员分为“粘土板书
记员”和“兽皮书记员”两类。公元前3世纪左右,则出现了目前可追溯的最早的羊皮纸
小册子。
羊皮纸的制作工艺开始臻于完善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这为之后中世纪“羊皮纸时代”
的到来奠定了最初的工艺基础。羊皮纸工艺的完善源于今土耳其西部的帕加马王朝,主要
与该王朝的莎草纸供应危机和国王欧迈尼斯二世(Eumenes II)的文化建设有关。国王欧
迈尼斯二世在位时大兴图书馆,与同时期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形成竞争,埃及因此停止向
帕加马出口莎草纸。欧迈尼斯二世于此改良动物皮制造工艺,开始使用羊皮纸,并传到罗
马帝国的其他地区,羊皮纸遂大行于世。现代英语中“羊皮纸——Parchment”一词就是
以帕加马城(Perhamum)来命名的。
3
△羊皮纸纹理细节。
公元1~4世纪,地中海地区是莎草纸和羊皮纸混用的状态,并逐渐呈现出后者取代
前者的趋势。而后,罗马帝国崩溃,中世纪到来,羊皮纸书写迎来黄金时代。
羊皮纸取代莎草纸是从西欧逐渐蔓延至地中海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在于莎草纸的供
应危机。当时,莎草纸最初产地仅限于埃及哈尔图姆(Khartum)北部地区的尼罗河谷地,
因此长途运输费用高。而且,原材料的产地单一很容易会因为政治和经济封锁而出现出口
危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埃及归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管辖,
莎草纸出口价格暴涨,导致羊皮纸在西欧国家的使用量大增,莎草纸逐渐被弃之不用。公
元5世纪,“莎草纸文献彻底从西欧消失了。”到了拜占庭帝国后期,阿拉伯逐渐控制了埃
及,莎纸草在欧洲的供应危机全面爆发。东欧也彻底告别了莎草纸。
此外,羊皮纸质地柔软,有韧性,不似莎草纸那般易折损,而且高纬度地区阴冷潮湿
的气候也不利于莎草纸文献的保存。“约公元350年,凯撒利亚的潘菲卢斯图书馆有许多
莎草纸卷已经损坏,需要用羊皮纸重新进行抄写。”用羊皮纸装订而成的手抄本,比之莎草
纸卷轴,可承载更多的文字和内容,比如“现存最早的羊皮纸抄本《伊里亚特》,如果用莎
草纸抄写,同样的内容大概要24个卷轴,而用羊皮纸只需要一个抄本。”这样一来,不仅羊皮
纸取代了莎草纸,抄本也渐渐取代了卷轴。
4
△15世纪的羊皮纸制作者。中世纪羊皮纸制作工艺的关键在于对皮革进行石灰去脂处
理,但是没有鞣制步骤,因此具有平整吸水易书写的特点。
羊皮纸上的文化更替与文艺复兴
从书写材料的角度来看,欧洲的中世纪历史主要是一部在羊皮纸上讲述基督教文化的
历史。
书写媒介是思想表达的有力形式,甚至成为思想本身。在中世纪,书写在羊皮纸上的
基督教文化替代了随着莎草纸腐坏而逝去的古典文化。羊皮纸在中世纪最重要的用途在于
宗教典籍的抄写,它便于检阅的特点强化了文字在文化传播中的权威,基督教的文化地位
因此得到加强和巩固。
羊皮纸上的旧约《圣经》颇具特色。质量最好的羊皮纸用犊皮制成,谓之犊皮纸
(vellum)。摩西五书就特别要求必须书写于犊皮纸上。具有同样特点的还有著名的死海
古卷。死海古卷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主要用希伯来语记录的旧约《圣经》。死海古卷约成书于
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其书写材料主要是羊皮纸,也有部分莎草纸。在死海古卷中,
除了《以斯帖记》之外,包括保存得最完整的《以赛亚书》在内的近千卷文本,虽然距今
已经有超过2000的历史,但是在考古学家长达50多年的专业修复下,至今仍可辨读。
5
△死海古卷。死海古卷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其书写材料主要是羊皮
纸,也有部分莎草纸。
犹太教对旧约《圣经》的书写还有其他严格规定。比如书写材料除羊皮纸外,也可使
用牛犊皮,但是严禁使用猪皮。在使用表皮与内皮未剥离的全皮时,文字要书于毛侧外面。
使用分层剥离的皮时,大部分文字书于表皮内侧。内层皮一般只可用于书写每日三次祈祷
时缚于左手或顶在额上的契约文。
书写材料的更替影响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欧洲早期的修士将莎草纸上的知识转录于羊
皮纸的过程,也是文化审查和重新建构的过程,“有关基督教的著作受到重视,有关异教的
著作遭到忽视。于是重新抄写的过程,实际上演变成一个严格审查的过程。凡是《圣经》
之外的著作,统统被毁掉,而只有那些与《圣经》有关的著作,才能被加以收录。”就这样,
不符合基督教意识形态的古典文化慢慢地流失了。
6
△中世纪日耳曼风格的羊皮卷别针,由水晶和黄金制成,极其珍贵罕见。
羊皮纸手抄本的书写艺术在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在公元8世纪
末~9世纪上半叶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是一场羊皮纸上的文化复兴。“加洛林时期的复兴主
要体现在抄本的抄写上,今天绝大部分拉丁作家的作品都来自于加洛林抄本。”维吉尔
(Virgil)和西塞罗(Cicero)的文学作品,李维(Titus Livius)和塔西陀(Tacitus)的历史著
作,这些非基督教的古典作品都在加洛林时期被重新抄写于羊皮纸上,成为点燃加洛林复
兴的文化之火。
7
△加洛林王朝时期插画手抄本艺术的代表之一——《艾伯大主教福音书》中的插画,
画中描绘的是圣本笃修道院修士专注书写的情景,具有丰富而写实的罗马风格。
在查理曼大帝对宗教装饰艺术的大力支持下,加洛林手抄本还出现了审美化的艺术倾
向,并逐渐成为一门“价格昂贵”的高雅艺术。在中世纪,所有的文化生产基本上都是围
绕宗教活动展开的,加洛林手抄本也不例外。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很多都带有大量
的装饰和插图,它兼具了文字和视觉传播基督教文化的功能,由专门的修士和宫廷学者制
作而成。这些制作者从东方寻找灵感,尤受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影响颇深。在拜占庭装饰艺
术的影响之下,加洛林王朝的圣经封面用黄金和贵重的珠宝制成,极尽奢华。
与天花板、墙壁和彩绘玻璃窗不同,加洛林王朝时期宗教绘画的媒介主要是手抄本。
装饰绮丽、图案丰富、色彩鲜活的加洛林插画手抄本,是羊皮卷上华美的艺术品。
8
△饰满珍珠和瓷釉的拜占庭羊皮书卷封面,公元9世纪左右。
羊皮纸的式微
加洛林手抄本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和艺术品。但是如果回到历史现场,便可发现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另一面:加洛林手抄本的贵族化倾向和艺术上的过度矫饰恰恰意味着羊
皮纸文化活力的丧失。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由贵族和基督教精英阶层主导的文艺复兴,其领导者是法兰克的宫
廷学者群体,本质上是一场与世隔绝的、为少数精英分子服务的文化运动。保存在加洛林
手抄本上的古典文化主要为精英阶层所用,这从知识上强化了等级制度。经济上,这一时
期“人们为宫廷或某些世俗的或宗教界的大人物把书籍装饰得富丽堂皇”,手抄本成了炫耀
地位和财富的奢侈品,而不是思想的宝库。甚至加洛林小写体的应用也同样受到诟病。“人
们以工整的字体进行书写,来消磨时日——这样的书法艺术比起杂乱无章的抄写,更是一
种文化失落时期的标志。”
9
△在现代社会,羊皮手卷最大的文化意义可能在于——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通往中世纪
甚至更久远历史的时光隧道。
12世纪发生了更大范围的文艺复兴。此时羊皮纸上复兴古典文化的程度加深、规模更
大,它不仅来自西欧内部,也来自阿拉伯世界。除了香料和丝绸,阿拉伯人带给西方基督
教世界的还有羊皮纸抄本上的古希腊和阿拉伯的先进文化。经过了12世纪文艺复兴,羊
皮纸的使用开始大众化。由于工艺改进、成本降低,其使用范围从教会文献扩展到政府公
文。特别是到了14世纪,民间也出现了简陋的羊皮纸圣经。以前只在修道院里制作的手
抄本,此时也可以在城市作坊中制作了。
14世纪大学兴起,更多人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羊皮纸的式微潜藏在文化大众化的浪
潮之中。图书成为大学教育的绝对主导,以抄写稀有手稿为主,雅致美观的羊皮纸不能满
足知识的迅猛生产和传播。印刷书籍开始代替羊皮手卷。书籍由奢侈品变成知识的工具。
尽管此时出现了更薄、更柔韧、更少泛黄的羊皮纸,也无法改变其失落的命运。
10
△绘有基督生活场景和四卷福音书作者肖像的手抄本,该手抄本由一所埃塞俄比亚北部
的修道院制作,融合了拜占庭和当地的艺术风格。公元14世纪晚期〜15世纪早期。
百年战争结束,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芬奇完成《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就这样在一系列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中结束了。而在书写领域,我们也可以说,它结
束于巴黎大学推广印刷术的过程之中。
在现代社会,羊皮纸虽已式微,但并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在英国,重要文件的书写
仍然会采用羊皮纸,比如政府公文和法律文书等。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他与凯瑟琳王
妃的结婚证即写于羊皮纸上,这彰显了羊皮纸书写的古老传统。除此之外,羊皮手卷最大
的文化意义可能在于——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通往中世纪甚至更久远历史的时光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