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发(作者:徐梓颖)
维普资讯
农业经济・2002/10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投资规模的剖析
陈立双
一
张谛
一 加 昭 9 m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投资规模方面有这样几
钉 弘 撕 ∞ 一m m ” :兮 ∞ " " ∞ 弘 钉
、
1980---2000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额的变化
投资规模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可以通过绝对指标如投资额
个特征:
和相对指标如投资比重、及投资增长率等两个方面来反映。见
表l。
表l 1980"-'-2000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量及其增长(1995年价)
年份农业投资总额(亿元)年增长量(亿元)年增长率(%)
1980 l250.78
198l
l230.38
l982 l3l4.37
1983 l555.13
1984 l878.09
1985
2075.39
1986
2275.8
1987 2540.14
1988 2941.75
l989
2835.04
l990 2942.73
l99l
33l9.78
1992 3471.99
1993
3694.29
l994 4068.36
1995 4875.53
l996 5257.77
1997 5442.96
1998 59l6.9
1999
6408
200o
6938.47
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200l
・--——
40・--——
1.就投人数额而言。基本是不断增加的。在1980—2000
年的21年里。除1981年和1989年两年投资的绝对量是下降
的外。其余各年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1995年增
一 l 8 一 . 加 m " . . 6 6 n . . 3 8 一 0 . 5 4 8 0 ” 加 .
3
加的量最多,达到807.06亿元。
2.就投资增长率而言,波动性较大,总趋势是下降。在21
年问。农业投资以平均每年9.o4%的速度递增。1980—1988年
农业投资年增长率虽有所起伏,但除1980年以外,其余各年基
本是上升的,只是增长幅度有所差异,增长幅度最大的是1984
年。比上一年增长了20.77%,增长幅度最小的是1982年,为
6.83%。在1988年以后,农业投资年增长率的波动情况比前一
个时期要大。而且其总体趋势有所下降。在这一段时间里,年增
长率在9.o4%以上的只有1991年、1994年、1995年三年,其余
各年均未达到这一平均增长速度,而且有三年还低于4%。
3.就农业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而言,呈现明显的下
降趋势。按照1995年价格计算,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除80年代前三年这
一
比例在10%以上外,其余各年均未达到9%。其中,从1985
年 1990年的6年中,基本是在7%和8%之间徘徊,而在
1992以后。大致在4%与6%之间波动。这说明了社会对农业投
资力度的减弱。
二、农业投资不足的原因分析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降
低。农业科研开发与运用能力下降,农业生产的后劲不足。之所
以造成农业投资的不足.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活动准则与农业基础产业特
征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形成了农业融资的困难。改革开放以
后。资源配置活动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要’素具有
向高收益率行业集中的倾向。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部门,其投
资尤其是基础性投资具有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而盈利
4 2 ,. 8 5 7&
维普资讯
农业经济・2002/10
率低的特点,对市场资本缺乏吸引力,从而造成农业融资的困
难。
生产要素的积累、生产力的延续,造成巨大的浪费,其直接后果
将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不是徘徊不前,就是超速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成为农业投资不足的特约因素。国
际比较表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大规模支持农业、加速增加对农
业的投资都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的时期。如美国和日本,大体上都在2O世纪2O年代中期.当时
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lOo0美元,日本的第一产业
2.农业投资的效率要提高。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在农业生
产领域内,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就是要提高资金的产出率。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人们追求的是利润和利益,所以按照经
济规律的导向,投资主体会将资本投入到利润高、利益好的产
业中,从而一方面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促进
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投资效率的提高,也使投资者获
得较大的利益,可以增强其经济实力,扩大投资规模,形成良性
的投资循环机制。
3.农业投资的来源渠道要稳固、拓展。努力增加农业投资
总量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就要求要采取一切
可行的途径来提高农业投资规模。目前,我国农业资本的来源
主要是财政、农户、集体、企业、银行信贷和外资,各种来源主体
对农业注入资本也是方式各异、数量不同,但有一点是始终被
把握的,那就是要积极开拓并稳固农业投资的来源渠道,努力
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比重分别下降至16.6%和46%。中国的现
实状况是:经初步判断,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就经济发
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大规模增加农业投资的经济实力,无法
像发达国家那样用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因此,这种
状况制约着对农业投资的数量。
3.投资环境不佳。直接影响着农业投资的增长。农户作为
现阶段农业投资主体中人数最多、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随着
其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确立,投资环境对农业投资的影响越来越
大。原因就在于农户对农业投资是在一种利益的诱导下进行
的,完全是自主的。在改革初期,由于政策条件好,大大调动了
农户投资的积极性。但随着政策效应的削弱,投资环境开始弱
化,比如土地产权制度不明确,土地经营缺乏稳定性,社会服务
系统不健全,科技推广缓慢,农业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农户非农
化倾向严重等。从而影响了对农业的资本投入。
增加投资数额。根据各来源对农业投资的特点和功能,我国要
迅速建立起“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支持、以合作经
济为基础,以家庭经营为细胞”,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外资和横
向资金为补充、不断拓展新来源途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
格局,从而使国家、地方、集体、农户和社会各主体各尽其力,共
同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尤其是政府和农户,他们是对农业进行
投资的重要主体。政府的地位及其职能、农业某种程度上的外
部经济性,决定了对农业的投资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主要是对
风险大、利润低、周期长.其他主体不愿或无力投资的项目进行
4.政府对农业投资的不稳定,对增加农业资本投入产生
了不利影响。改革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投资的重点在于其它主
体难以胜任的领域,为社会投资起到“领航”和“调控”的导向作
用。但是在改革后,由于社会和政治安定的要求,政府对农业的
投资注重于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补贴.而忽视对生产领域和
投资者的直接补贴.同时对农业直接投资的增长也不稳定。这
必将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后劲和整个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于引
投资,从而改变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增强各主体对其投资
的信心。因此,要加大政府农业投资数额,充分发挥对农业投资
的作用。农户是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理所当然应积极对农
业进行投资,他们投资数量的多少和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业的产 导和调动其他类投资主体的资本投入是极为不利的。
三、几点建设
1.农业投资的增加要稳定。农业投资不足已成为定论,是
出。但农民作为微观主体要受到利益驱动的支配,农业的低收
益导致农民不愿对其进行投入。因此.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增加
对农业的投资是很重要的。
毋庸质疑的。但就我国情况来说,在不断增加对农业投资的前
提下.还要保证农业投资的增加要长期而稳定。不论经济发生
怎样的变化,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这是不会改
变的。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经济与自然相结合的特性.使其投资
效应的发挥往往滞后.并且缓慢,其生产力具有积累性、继承性
和均衡性的特点。如果因为对农业投资短期内无法见到成效或
农业生产刚有好转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减少投入力
度,当农业生产步入低谷,危及到国民经济和其他行业发展时
又大量增加投入,致使农业资本投入不稳定,则将不利于农业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110161
沈阳市计划经济委员会 1 10031
—
41—
2024年8月20日发(作者:徐梓颖)
维普资讯
农业经济・2002/10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投资规模的剖析
陈立双
一
张谛
一 加 昭 9 m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投资规模方面有这样几
钉 弘 撕 ∞ 一m m ” :兮 ∞ " " ∞ 弘 钉
、
1980---2000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额的变化
投资规模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可以通过绝对指标如投资额
个特征:
和相对指标如投资比重、及投资增长率等两个方面来反映。见
表l。
表l 1980"-'-2000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量及其增长(1995年价)
年份农业投资总额(亿元)年增长量(亿元)年增长率(%)
1980 l250.78
198l
l230.38
l982 l3l4.37
1983 l555.13
1984 l878.09
1985
2075.39
1986
2275.8
1987 2540.14
1988 2941.75
l989
2835.04
l990 2942.73
l99l
33l9.78
1992 3471.99
1993
3694.29
l994 4068.36
1995 4875.53
l996 5257.77
1997 5442.96
1998 59l6.9
1999
6408
200o
6938.47
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200l
・--——
40・--——
1.就投人数额而言。基本是不断增加的。在1980—2000
年的21年里。除1981年和1989年两年投资的绝对量是下降
的外。其余各年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1995年增
一 l 8 一 . 加 m " . . 6 6 n . . 3 8 一 0 . 5 4 8 0 ” 加 .
3
加的量最多,达到807.06亿元。
2.就投资增长率而言,波动性较大,总趋势是下降。在21
年问。农业投资以平均每年9.o4%的速度递增。1980—1988年
农业投资年增长率虽有所起伏,但除1980年以外,其余各年基
本是上升的,只是增长幅度有所差异,增长幅度最大的是1984
年。比上一年增长了20.77%,增长幅度最小的是1982年,为
6.83%。在1988年以后,农业投资年增长率的波动情况比前一
个时期要大。而且其总体趋势有所下降。在这一段时间里,年增
长率在9.o4%以上的只有1991年、1994年、1995年三年,其余
各年均未达到这一平均增长速度,而且有三年还低于4%。
3.就农业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而言,呈现明显的下
降趋势。按照1995年价格计算,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除80年代前三年这
一
比例在10%以上外,其余各年均未达到9%。其中,从1985
年 1990年的6年中,基本是在7%和8%之间徘徊,而在
1992以后。大致在4%与6%之间波动。这说明了社会对农业投
资力度的减弱。
二、农业投资不足的原因分析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降
低。农业科研开发与运用能力下降,农业生产的后劲不足。之所
以造成农业投资的不足.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活动准则与农业基础产业特
征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形成了农业融资的困难。改革开放以
后。资源配置活动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要’素具有
向高收益率行业集中的倾向。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部门,其投
资尤其是基础性投资具有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而盈利
4 2 ,. 8 5 7&
维普资讯
农业经济・2002/10
率低的特点,对市场资本缺乏吸引力,从而造成农业融资的困
难。
生产要素的积累、生产力的延续,造成巨大的浪费,其直接后果
将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不是徘徊不前,就是超速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成为农业投资不足的特约因素。国
际比较表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大规模支持农业、加速增加对农
业的投资都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的时期。如美国和日本,大体上都在2O世纪2O年代中期.当时
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lOo0美元,日本的第一产业
2.农业投资的效率要提高。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在农业生
产领域内,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就是要提高资金的产出率。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人们追求的是利润和利益,所以按照经
济规律的导向,投资主体会将资本投入到利润高、利益好的产
业中,从而一方面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促进
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投资效率的提高,也使投资者获
得较大的利益,可以增强其经济实力,扩大投资规模,形成良性
的投资循环机制。
3.农业投资的来源渠道要稳固、拓展。努力增加农业投资
总量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就要求要采取一切
可行的途径来提高农业投资规模。目前,我国农业资本的来源
主要是财政、农户、集体、企业、银行信贷和外资,各种来源主体
对农业注入资本也是方式各异、数量不同,但有一点是始终被
把握的,那就是要积极开拓并稳固农业投资的来源渠道,努力
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比重分别下降至16.6%和46%。中国的现
实状况是:经初步判断,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就经济发
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大规模增加农业投资的经济实力,无法
像发达国家那样用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因此,这种
状况制约着对农业投资的数量。
3.投资环境不佳。直接影响着农业投资的增长。农户作为
现阶段农业投资主体中人数最多、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随着
其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确立,投资环境对农业投资的影响越来越
大。原因就在于农户对农业投资是在一种利益的诱导下进行
的,完全是自主的。在改革初期,由于政策条件好,大大调动了
农户投资的积极性。但随着政策效应的削弱,投资环境开始弱
化,比如土地产权制度不明确,土地经营缺乏稳定性,社会服务
系统不健全,科技推广缓慢,农业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农户非农
化倾向严重等。从而影响了对农业的资本投入。
增加投资数额。根据各来源对农业投资的特点和功能,我国要
迅速建立起“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支持、以合作经
济为基础,以家庭经营为细胞”,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外资和横
向资金为补充、不断拓展新来源途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
格局,从而使国家、地方、集体、农户和社会各主体各尽其力,共
同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尤其是政府和农户,他们是对农业进行
投资的重要主体。政府的地位及其职能、农业某种程度上的外
部经济性,决定了对农业的投资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主要是对
风险大、利润低、周期长.其他主体不愿或无力投资的项目进行
4.政府对农业投资的不稳定,对增加农业资本投入产生
了不利影响。改革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投资的重点在于其它主
体难以胜任的领域,为社会投资起到“领航”和“调控”的导向作
用。但是在改革后,由于社会和政治安定的要求,政府对农业的
投资注重于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补贴.而忽视对生产领域和
投资者的直接补贴.同时对农业直接投资的增长也不稳定。这
必将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后劲和整个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于引
投资,从而改变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增强各主体对其投资
的信心。因此,要加大政府农业投资数额,充分发挥对农业投资
的作用。农户是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理所当然应积极对农
业进行投资,他们投资数量的多少和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业的产 导和调动其他类投资主体的资本投入是极为不利的。
三、几点建设
1.农业投资的增加要稳定。农业投资不足已成为定论,是
出。但农民作为微观主体要受到利益驱动的支配,农业的低收
益导致农民不愿对其进行投入。因此.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增加
对农业的投资是很重要的。
毋庸质疑的。但就我国情况来说,在不断增加对农业投资的前
提下.还要保证农业投资的增加要长期而稳定。不论经济发生
怎样的变化,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这是不会改
变的。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经济与自然相结合的特性.使其投资
效应的发挥往往滞后.并且缓慢,其生产力具有积累性、继承性
和均衡性的特点。如果因为对农业投资短期内无法见到成效或
农业生产刚有好转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减少投入力
度,当农业生产步入低谷,危及到国民经济和其他行业发展时
又大量增加投入,致使农业资本投入不稳定,则将不利于农业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110161
沈阳市计划经济委员会 1 10031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