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观看纪录片《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范文10篇写范文网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莱飞雪)

观看纪录片《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范文10篇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一级响应》,全景呈现了中国尤其是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钟左右,用观察型纪录片特有的拍摄方式,捕捉到了不同人物面对疫情时的真情实感。

蒋逸哲是《一级响应》第二集的导演之一,他在导演手记里写道:“个体亲历视角的命运随着整个抗疫过程起伏跌宕,平凡而又真实,普通而又伟大。”

2023年的“贰月”,是中国抗疫战中的一个月份。

2月3日起,用十天时间抢出来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严重病患,实现党中央下达的“应收尽收”战略。

2月7日凌晨2点58分,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感染新冠不幸去世,享年34岁。

2月18日上午10时54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走了,生命定格在51岁。

……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武汉市就有数百名医护人员感染,甚至以身殉职。全国的医务人员前仆后继,舍身忘死的精神,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但当我看到的大量现场素材后,心中的震撼更甚。

最初接到任务的时候,我曾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担心自己能不能顺利完成《一级响应》——《贰月》这一集导演的职责。总导演给到这集的表达非常诗意化:“霜重角声满”,尽管霜浓雾重,困难曲折,但中国人民向新冠病毒宣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意味着第二集是纪录片故事真正的开始,人物的登场和伏笔的埋设,片中主要跟拍对象的命运变化都从这里起步。但最开始接触到的素材却是来自四面八方,人物千头万绪,拍摄采访时的随机性和目的性也各有不同,想要从大量素材里,寻找到最能与观众产生共情的真实镜头,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第 1 页 共 14 页

所以一开始制作时,我纠结于内容的真实性和可看性,沉迷于细枝末节不能自拔。最后在广电总局和总导演的指导之下,确定了以重大历史节点下的人物故事进行构建。在三四周内,我和另一位导演孙屹立共同分看了120多T的素材,最终整理出一份表格,详细地按时间顺序梳理出一条条人物命运的变化线。至此,才开始有把握展开故事了。同时《贰月》这集是安排在最早完成的,所有实验性的叙事方法,画面开创性的剪接技法,都主要在这集里先进行尝试,因此整个试错的过程痛苦而漫长。

《贰月》记录了看似平静的“封城”背后,实质是全国人民逐渐把劲拧成一股绳的过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那个病得已经站不住的熊阿姨还在叮嘱着社区工作者和家人:“不要怕,要坚强,要冲……”特别是女儿要上前来搀扶,熊阿姨使劲挥手推开女儿,并严厉阻止老公靠近她的那个下意识反应。她担心自己得了新冠,再传染给家人,因此坚定地要把他们推开。我第一次看到这段素材的时候,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

我们大量选择用亲历者的影像来记录这段时光,用亲历者的话语来为这段历史进行描述。无论是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司机成冬和乘客的对话、志愿者快递员汪勇的小视频,还是患者阿念的自我记录、医务工作者和百姓的手机视频等,都是为了从更多的个体角度展开对于这段时光本身的观察和记录。个体亲历视角的命运随着整个抗疫过程起伏跌宕,平凡而又真实,普通而又伟大。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站在他们身后。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有一段纪录影像我们用了维姆·文德斯在《地球之盐》中的表现手法。减少画面上的其他信息元素,试图让观众聚焦在照片本身的细节和上海中山医院出征武汉的领队朱畴文副院长的录音上,最大程度地发掘内容本身的魅力。这里特别要感谢解放日报的同行记者们,他们拿出了最好的照片支持我们进行创作。这些有情感的照片组合叠加起来,凝固了时空,蕴含着惊心动魄的力量。

这次《贰月》导演的经历,让我在素材深度挖掘和剧情构建上的能力获得了小小的进步。在120多T的抗疫影像纪录采访素材中,我看到了医护工作者英勇坚毅的行动背后,作为有血有肉普通人的那份感情;看到了社区工作者在纷繁复

第 2 页 共 14 页

杂、日复一日服务工作的那份耐心和责任心;看到了政府和各级组织从上到下一致行动起来后的雷霆作风;看到了最质朴的爱和眼泪;看到了很多双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坚定信心;看到了很多张脸在拿下口罩后的温暖微笑。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责任有了全新的理解。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的普通的一天。”《贰月》没有《壹月》调查探访的猎奇感,没有《叁月》的决战感,也没有《肆月》的温暖感,更没有《伍月》已惘然的追忆感。但我认为:它看起来普通,却最为波澜壮阔。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二

2023年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这意味着,“封城”76天后,武汉与外界的通道重新开启。

2023年4月8日,距离武汉“解封”恰好一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抗疫纪录片《一级响应》晚上10时在东方卫视与湖北卫视同时播出。此时距离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一级响应》总导演秦博结束拍摄,从武汉返沪已过去整整10个月。上午把最终版纪录片改完,他在吃午饭的空当,才有时间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拿一个词来形容,我们也‘解封’了。”

把人物的命运感呈现出来

秦博与10多人的拍摄团队抵达武汉,是在去年3月初。此时武汉已经“封城”。“湖北台早就开始陆续记录和拍摄了,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是他们在前线、在红区、在社区。”秦博说,两台联合摄制,是一次突破壁垒的尝试,双方加起来,组成了一个50多人的制作团队,“前期一切还不明朗时,我们只能通过视频沟通,内心很着急”。

到武汉的第二天,上海的摄制组借用了湖北台的公车,“开着车在空城里头转”。这是秦博第一次到武汉,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座城市。很快,有个预料不到的画面闯入眼帘。在长江二桥,他看见一个人没有戴口罩,在那大喊大叫,旁边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好似在驱赶他。“这是一幕很容易让

第 3 页 共 14 页

人误解的画面。过去聊,才知道那是社区工作人员,而这个人有精神障碍,从社区里跑出来了,根本不知道这个城市正在发生什么。社区的小姑娘穿着防护服,骑着单车,满城在找他。”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疫情下基层社区所面临的复杂性。“也坚定了,一定要有几组人留在社区拍,持续性跟拍社区工作人员。”

从去年3月抵达武汉,到去年5月底返沪,秦博在武汉度过了近百个日夜。这部抗疫纪录片《一级响应》也以时间为序,分成《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5集,每集50分钟。“新冠疫情搅动了人性中很多复杂的地方,爱与怕,人性最基本的情感展露无遗。”秦博说,每集纪录片都有一个主题,“我们希望把人物的命运感一直呈现出来,从疫情早期到中后期,片子做了一个剧情式的呈现。”

在拍摄对象的选取上,秦博坚持要“极致的案例”。《一级响应》拍摄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患有渐冻症,并身处疫情“红区”;也拍了义务服务医护人员的外卖小哥,一个月开了3万公里的志愿者司机,在疫情期间拉小提琴给城市打气的人,以及为了照顾外婆从方舱医院搬去“火神山”的90后女孩。“医生、志愿者、防疫人员、社区工作者,这座城市里有大量的故事、细节。”

武汉人骨子里有种“劲儿”

如果说,《一月》记录的是从疫情暴发到武汉“封城”的状态,展现国家层面如何下定决心、坚定阻止疫情扩散;那么,《二月》呈现的是“封城”早期的个体故事,也见证了医院改造、八方支援、方舱建立、疫情拐点等历史性时刻。

一年多以后,秦博还记得发生在去年2月的故事。在武汉的一个社区,一名女性成了疑似病患。“就隔着一根绳子,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她该怎么办;她的女儿在旁边,就套着个塑料袋。”突然,她摔倒了,女儿要去拉她,她不让。“女儿急得哭了,她自己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她说,不要哭,要坚强,我们要往前冲。”这话感动了秦博,“武汉人骨子里头还是有那种劲儿的。”

在几个月的拍摄期中,摄制组也需要直面疫情带来的惊心动魄。为了保证更好的画质,团队带去的设备器材比较大,很难做消毒处理。有一次,分集导演和

第 4 页 共 14 页

摄像正在跟拍武汉三院患者的转院,突然患者冲着摄像机剧烈咳嗽。“尽管大家都穿着防护服,等全程记录完后,大家都傻掉了,不知道摄像机要怎么处理。”秦博说,“后来用紫外线开始照,做消毒处理。有个湖北的摄像眼盲了好几天,医生说是紫外线照多了,就静养了一周。我们当时也非常害怕。”

除了连续数月的跟拍素材,《一级响应》也结合了大量从网友和市民中征集而来的素材。有部分是去年1月武汉市民拍的素材,也有华南海鲜市场商户的素材,以及医护人员用手机记录下的视频、照片、录音。“把这些海量素材进行汇总后再去选。”秦博说,“尽管是手机拍的,但都深入人心。”

其实,每一分集纪录片,秦博与团队都想了一句诗作为题眼。分别是:长江悲已至,霜重角声满,明月照大江,江汉春风起,觉来知非梦。“虽然最后没保留,但代表了我们想表达的情绪。”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三

“治愈”话语传递生命希望

全国多地传来好消息,新冠疫情患者治愈出院人数越来越多,治愈比例明显上升。截止2月11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40例。每一位治愈者都是一部“爱”的故事集,面对疫情,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点燃了我们的信心,更在全国人民心中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

2月1 日,湖北宜昌一位91岁的老人治愈出院,他说:“只要有信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抗击疫情“集结号”吹响后,多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实施系列“硬核”措施,让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火速建成、投入使用,让我们见证了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月10日,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县,让我们见证了“中国温度”。一项项举措落实到位,一个个“棘手”难题迎刃而解,一切都越来越好。我们相信, 这场硬仗,我们一定能赢。

2月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位24岁的研究生治愈出院,她说:“我能挺过来,其他人也可以。”2003年抗非典,2008年抗地震,2010年抗洪水……中华民

第 5 页 共 14 页

族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挺了过来,这次也不会例外。医护人员披上铠甲与病毒殊死搏斗,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摸底排查,交通警察坚守卡口筑牢防线,党员志愿者坚定逆行无私奉献,每一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相信,在每一位“战士”的共同奋斗下,这场硬仗,我们一定能赢。

2月11日,江苏连云港市一位26岁的女士治愈出院,她说:“现在感觉一切都很好,想对大家说别恐慌、也别害怕这个病。”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海量接收信息,难免心生焦虑。因此在戴好“口罩”的同时,也要以乐观的心态为自己戴上“心灵口罩”。方舱医院广场舞大妈跳广场舞缓解心情,书法家每日坚持练笔已“艺”抗“疫”,文艺爱好者自创歌曲为武汉加油,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病痛,还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雾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我们相信,在14亿中国人的齐心合力下,这场硬仗,我们一定能赢。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些“治愈者”的“治愈话语”就像爱的源泉,传递着生命的希望。我们坚信,随着好消息的不断更新,彻底战胜疫魔的日子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四

“疫”路艰辛筑屏障 一线暖心党旗扬

从浙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到最美逆行者守卫一线安康,再到火神山雷神山10天落成做好战疫准备,国家一路对新型冠状病毒“围追堵截”,实力护航“最燃中国”。 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学生村官,“助力中华,乃我辈之责”,唯有“疫”路躬行,才有党旗飘扬。

疫情汹汹有祸患,组织引领心安然。疫情防控以来, 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镇党委书记许赐江也要求镇村干部“齐上阵,抓落实,查返乡,控输入,防扩散,安人心”。防疫路上,组织引领心安然,以我村官之责,身当行之事,阻挡病毒之侵,心中有

第 6 页 共 14 页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坚定,肩上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担当,亦有“舍我其谁”的勇力和担当,防疫路上,我们笃定前行。

组织带头斗志昂,我为一线添风光。去年腊月二十九早上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急召开会议或发出号召,传达漳平市视频防疫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党员、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住第一时间,守住第一防线,带领全镇干群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村官,作为溪南村党支部副书记、溪南村的一员,我意识到此次疫情之急之强之重,布防工作已然时不我待。当天下午,我协助溪南村党支部书记张初山召开两委会分配防疫工作,会上我就此次疫情做了详细解说,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并将防控工作细化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到人,要求村党员、代表带头,全面摸排武汉返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正月初一,家家团圆之时,我已至溪南村,与其他同志一起进村入户,逐户走访,了解武汉人员返乡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后来10多天里,我们一直坚守一线,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跟踪管理服务,号召村民们春节期间不串门、不聚会,加强农贸市场供应管理,联络防疫应急物资,所幸镇里组织外出乡贤支持,帮助购买或捐赠口罩等防护用品,我们也发动组织委员吴全金配偶发挥缝纫之能,为村民自制口罩,保障广大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线党旗红艳艳,基层群众笑开颜。如今,我村已平安过了第一个14天,全镇没有出现疫情病例,街上的人们带着口罩,眼睛透出星星点点的亮光,那亮,是太阳的力量,温暖着我们的心。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着第二个14天,我们依然毫不松懈,坚守一线,做好摸排防控,阻断疫情输入;加大宣传,提醒群众勿麻痹大意,随时下村巡逻,取得群众理解支持,阻止群众聚集聚众。吾之所求,仅为汝安。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相信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必然迎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战绩,“疫”路艰辛筑屏障,一线暖心党旗扬。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五

第 7 页 共 14 页

“最吃劲”时刻 更应担好责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在2月12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当下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时刻,作为最基层的乡、村两级党组织,更应使非常之功、硬招实招,确保防控工作更扎实有效。

一是履职要更依法。由于疫情突如其来,身处一线的基层党组织穷尽一切“土办法”,诸如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发布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等。虽然在第一波“外防输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类似这样的做法,既与当前防疫情、保生产的大局相违背,阻碍经济活动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于法无据,不符合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因此,要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要大力引导乡、村两级干部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共同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二是举措要更务实。“千招万招,不如一记实招”。眼下,返程人员大范围流动、企业复工复产、即将到来的学校开学,致使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正在不断出现,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新的考验。因此,要以更务实的举措全方位落实“一级响应”,最大限度实现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让防控跑在病毒的前面。一要宣传到位。按照“微信信息发起来、通知公告贴起来、横幅标语挂起来”的要求,持续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消除恐惧心理,防止社会谣言引发群众情绪恐慌,引导公众理性面对疫情。二要排查到位。开展地毯式、网格化摸排工作,采取入户调查和比对信息等形式,持续做好源头排查、造册登记、追踪管控,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三要管控到位。把入口检测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卡,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检”措施,实行全天候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严防输入性风险。

三是作风要更硬朗。经过半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参与战“疫”的人员都十分劳累,身心都进入了“疲惫期”,此时思想意识最容易松劲,最容易滋生喘口

第 8 页 共 14 页

气、歇歇脚的念头。期间,我们也看到诸如对湖北黄冈卫健委主任那样不担当、作风漂浮、失职渎职等现象的严肃惩处。因此,要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和临时念头,努力引导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防控疫情斗争的坚强“战士”和“斗士”,迎着风雨上,把初心和使命践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六

欲与病毒“试比高”

新型冠状肺炎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一场医学战争,也是一场心理战争。比肺炎病毒更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许多人畏惧它的感染性强、潜伏期长、繁殖速度快,而忽视了民众面对疫情的不断努力、成果硕硕,在这种与病毒的“武力”较量中,我们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你怕病毒感染性强,我说我们政策、行动更快。自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多个省级行政区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央、各省市县乡村组社区、各单位均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中央迅速调配物资,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逐步满足各地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同时,7日建成火神山医院,10日建成雷神山医院。教育部要求各地延迟开学,并因地制宜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各省政府倡导企业延期开工,并纷纷出台支持疫情下的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流动人口管理、交通卫生检疫、防控惠民政策等细化措施也逐步出台完善。

你怕病毒繁殖快,我说我们人多力量大。汇集基层工作者队伍,从排摸整理到汇总编辑、从台账登记到入户宣传、从现场登记到跟踪隔离,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根基”。汇集党员战队,党员自愿签订志愿书,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防疫一线,协助排查车辆及人员、监测体温等,一枚枚党徽的微光渲染党旗的绚丽。汇集志愿者梯队,民众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发挥自身邻里熟知的优势,当好信息检测员、知识宣传员、调节鼓劲员、特殊示范员等一个个平凡而光荣的身份。汇集医疗强将,中央派出了3支院士团队,全国29各省市调集了近2万多医护人员组成了180多个医疗队逆行支持湖北和武汉,同时各省市医生下沉基层,配合前线防疫开展工作。

第 9 页 共 14 页

你怕病毒潜伏期久,我说我们防控隔离办法多。严防死守,防止蔓延。高校均延期复学,大中小企业延期复工、居家办公,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防止人潮流动,交叉感染。严格查控,落地查人。各小区、村庄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具有效证,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严控,外出归来人员做好登记,限期隔离,定期消毒无死角。个人防护,自觉隔离。自觉居家隔离,配合社区工作,少出门、不集会,不信谣、不传谣,出门佩戴口罩,如实告知身体情况,自觉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避免产生恐慌情绪。

思想决定行动,境界决定担当。我们无需惧怕病毒,而应积极响应政策规定,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助力防疫“攻坚战”,也感谢每一位坚守前线,铸成我们前线“铜墙铁壁”的“战士”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七

“疫”不容辞 我们在一线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成立疫情领导小组、发起“一级响应”,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

一边服务居民,一边与疫情赛跑

疫情防控打的是争分夺秒的歼灭战,而不是松松垮垮的持久战。疫情防控之初防护物资十分紧缺又正逢农历新年假期人员正在休假,对疫情的应对防控缺乏经验等一系列的“拦路虎”,许多的工作都是摸索着来但是对防疫工作可是万万慢不得,因为时间不等人,我们要与疫情赛跑!2月1日第一轮口罩预约,街道上午开会,居委会下午部署,为了方便居民办理避免交叉感染,居委会连夜开发线上登记小程序,保证了口罩预约有序开展。2月9日周边居民区确诊一列,顿时小区内人心惶惶、线上线下舆论铺天盖地,居委会迅速果断采取1号门封闭措施,考虑复工复产因素采取错时开放等方法,保证居民区正常生活秩序又能有效管控疫情。

党员冲锋陷阵在前,居民暖心服务在后

第 10 页 共 14 页

雁群在飞行时,需要一只领头雁。在防疫工作中,党员是中坚力量,必须冲在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有一支100余人的在职党员先锋队,他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干部,在疫情发生之后他们带头守卡口、测体温、做宣传、贴通知。有位居民知道小区消毒物资紧缺后主动联系厂家自己开着私家车就去买了,有的居民为防疫工作捐款、捐防护物资,年近九十的虞阿姨迈着蹒跚的步履来到居委会扔下一个信封就走了,信上写着“你们辛苦了,一点心意你们去买口罩,保护好自己”,患难见真情,危机时刻他们用真心温暖你我。

危难时刻显担当,敢打硬仗“疫中人”

大事难事看担当,这次疫情就是对基层干部的一次大考,从大年三十起社区网格长按责任区一户一表,一一打电话排查,对重点关注对上门发放告知书、承诺书、每日体温监测,发放便民七件套,从宣传疫情防控、给居民发放物资、上门给特殊群体送物资、社区防控管理、安排疑似病例隔离、疏解居民心理负担,社区工作者当起了社区“快递员”“接线员”“服务员”,他们穿梭在社区的楼道、小路,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扉的事迹,有的是一颗守护居民群众健康的初心全方位的做好社区的工作。

一份经历一次成长,黑夜过后会是新的白昼,一场疫情带走了片刻的繁华但带不走我们这个集体形成的凝聚力、战斗力,带不走我们这个国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情。不管多苦多累,我们都坚守在一线,等待春暖花开。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八

0感染背后有N举措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北碚区认真贯彻 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构建“1+6+N”工作体系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产复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疫情防控两不误,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尚不明朗之时,北碚区快人一步,于重庆启动一级响应前一天硬性规定了“出门戴口罩;在全区内暂停了农贸市场、超市与活禽专营店的活禽交易与宰杀活动”。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最

第 11 页 共 14 页

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蔓延。1月23日,要求区内有武汉接触史的人员,开始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启动拉网式排查,对所有外地返回碚人员进行登记摸底。成为重庆最早进入疫情防控的城区。

同时,又提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解决企业复产复工难题。保证防疫的前提下,有序开放部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商场、超市,组织经营户将农用物资、生活必需品送到小区、村口,保障春耕春种和群众日常生活需求,许多机关干部化身“推销员”“代购员”。由区领导带队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蹲点解决问题。努力做到疫情防控、生产生活、复工复产“三手抓、三兼顾”,将疫情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到目前为止北碚区为0确诊病例,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运行,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0感染背后,其实有N多举措的坚守、支撑,是N多干部群众敢担当、善作为,严排查,底数清,情况明,构筑科学防控的结果。

有担当精神,敢于决策。第一时间,成立了防疫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区防控工作,摸清家底、果断决策、迅速行动,最大限度地遏制疫情输入。随着“疫情”的变化,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和大局意识,深化防疫防控“一盘棋”的认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疫情防控没有统一模式,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如果坐等指令,就会失去战机,只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才能把握主动,大胆决策,先人一步。

用科学态度,善于决策。敢担当,善决策,因地制宜,因时制事,立足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有效防控、有序推进,抓好每一个环节,把工作做实做细。无论是疫情防控、群众生活保障,还是复工复产,他们都能审时度势,善于创新,办法多,主意好,可操作性强,不走过场,不搞形式,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精准指挥,分地区指导,不搞一刀切,做到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讲实事求是,公开决策。防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立行立效的措施、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实事求是,拿出最有针对性的举措,防止“走弯路”、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作风。防疫是也是一场人民战争,北碚区动员全体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只有公开决策,主动发声,及时公开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取得群众信任,凝聚民心,群众才会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第 12 页 共 14 页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虽然北碚目前没还有出现一例新冠疫情感染者,但防疫防控的任务没有松懈,仍然高度警惕复工复产后可能发生的新情况,遇到新问题, 作好周密细致的准备,以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敢打硬仗的精神,能打胜仗的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九

以“中国力量”决胜抗疫阻击战

“压力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近日从各地战疫一线传来最多的声音。短短一个多月,我们目睹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强大传播力。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难控,“良药”能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14亿中国人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从群众到党员干部,从物资保障到科研攻关,充分彰显了强大的“中国力量”。而这强大的“中国力量”,正是最有效的抗疫“良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中国人身在何处,我们都有着同样炙热的“中国心”,这是14亿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爱国之心。自疫情战火从湖北武汉“点燃”,全国人民立即形成“一盘棋”大格局,齐心协力、英勇奋战。除夕之夜,各地人力物力驰援武汉;紧急关头,党员干部勇赴一线、挺身而出;面对病毒,医护人员日夜奋战、竭心尽力。正因每个人都播种了一颗“中国心”,才能做到临危不惧,激发如此战斗力。爱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我们传承了同样的中国血脉,自然孕育出同样的爱国情怀,正是来自各方浓浓的爱国情怀,让我们面对疫情挑战时,更有信心,更有勇气,更有力量。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军人,名字就不说了。”国家有难,不分你我,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人”!在抗疫战场上,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能坚守岗位,也能“角色扮演”;我们能抗击病毒,也能“守好阵地”。近日,许许多多“美丽”的身影出现在战疫一线。你看,医院里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理发师”“临时妈妈”;基层村、社区不仅有领导干部,还有“专职司机”“送菜员”;二线“战场”不仅有宅家防疫的群众,还有“网课主

第 13 页 共 14 页

播”“心理医生”。病毒虽来势汹汹,但“中国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分“热”发一缕“光”,敢担当,能作为,以“星星之火”积聚“中国力量”,定能战胜病毒,迎接曙光。

与生俱来的“中国心”为我们“充电蓄能”,万众一心的“中国人”尽己所能,并肩作战。若是要将同心竭力的“中国力量”炼制成抗疫“良药”,还需添加“中国智慧”,发挥制度优势,彰显“中国之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各地阻击疫情决策速度快、动员规模广、依法落实严,不断汇聚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据悉,近日建立了“一省包一市”责任制,由16个省一一对口支援武汉以外湖北各地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国面临突发事件因时制宜的制度优势。与此同时,在关键时期,还需凝聚治理合力。做到防护与救治“内外同心”,鼓励与监管“齐头并进”。一方面,一线“战士”全力救助,二线防护也需“士气满满”,通过居家办公、网课学习充实生活,通过室内运动、视屏“聚会”优化心态;另一方面,既要利用互联网普及科学防治措施,鼓励正能量发声,也要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线上线下违法犯罪行为。

病毒肆虐,举国抗击。这是一场“点燃”全国人民爱国之心的战役,也是一场激发中国智慧、彰显“中国之治”的战役。只要我们团结奋战、同舟共济,凝聚最强大的“中国力量”,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 14 页 共 14 页

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莱飞雪)

观看纪录片《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范文10篇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一级响应》,全景呈现了中国尤其是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钟左右,用观察型纪录片特有的拍摄方式,捕捉到了不同人物面对疫情时的真情实感。

蒋逸哲是《一级响应》第二集的导演之一,他在导演手记里写道:“个体亲历视角的命运随着整个抗疫过程起伏跌宕,平凡而又真实,普通而又伟大。”

2023年的“贰月”,是中国抗疫战中的一个月份。

2月3日起,用十天时间抢出来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严重病患,实现党中央下达的“应收尽收”战略。

2月7日凌晨2点58分,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感染新冠不幸去世,享年34岁。

2月18日上午10时54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走了,生命定格在51岁。

……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武汉市就有数百名医护人员感染,甚至以身殉职。全国的医务人员前仆后继,舍身忘死的精神,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但当我看到的大量现场素材后,心中的震撼更甚。

最初接到任务的时候,我曾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担心自己能不能顺利完成《一级响应》——《贰月》这一集导演的职责。总导演给到这集的表达非常诗意化:“霜重角声满”,尽管霜浓雾重,困难曲折,但中国人民向新冠病毒宣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意味着第二集是纪录片故事真正的开始,人物的登场和伏笔的埋设,片中主要跟拍对象的命运变化都从这里起步。但最开始接触到的素材却是来自四面八方,人物千头万绪,拍摄采访时的随机性和目的性也各有不同,想要从大量素材里,寻找到最能与观众产生共情的真实镜头,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第 1 页 共 14 页

所以一开始制作时,我纠结于内容的真实性和可看性,沉迷于细枝末节不能自拔。最后在广电总局和总导演的指导之下,确定了以重大历史节点下的人物故事进行构建。在三四周内,我和另一位导演孙屹立共同分看了120多T的素材,最终整理出一份表格,详细地按时间顺序梳理出一条条人物命运的变化线。至此,才开始有把握展开故事了。同时《贰月》这集是安排在最早完成的,所有实验性的叙事方法,画面开创性的剪接技法,都主要在这集里先进行尝试,因此整个试错的过程痛苦而漫长。

《贰月》记录了看似平静的“封城”背后,实质是全国人民逐渐把劲拧成一股绳的过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那个病得已经站不住的熊阿姨还在叮嘱着社区工作者和家人:“不要怕,要坚强,要冲……”特别是女儿要上前来搀扶,熊阿姨使劲挥手推开女儿,并严厉阻止老公靠近她的那个下意识反应。她担心自己得了新冠,再传染给家人,因此坚定地要把他们推开。我第一次看到这段素材的时候,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

我们大量选择用亲历者的影像来记录这段时光,用亲历者的话语来为这段历史进行描述。无论是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司机成冬和乘客的对话、志愿者快递员汪勇的小视频,还是患者阿念的自我记录、医务工作者和百姓的手机视频等,都是为了从更多的个体角度展开对于这段时光本身的观察和记录。个体亲历视角的命运随着整个抗疫过程起伏跌宕,平凡而又真实,普通而又伟大。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站在他们身后。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有一段纪录影像我们用了维姆·文德斯在《地球之盐》中的表现手法。减少画面上的其他信息元素,试图让观众聚焦在照片本身的细节和上海中山医院出征武汉的领队朱畴文副院长的录音上,最大程度地发掘内容本身的魅力。这里特别要感谢解放日报的同行记者们,他们拿出了最好的照片支持我们进行创作。这些有情感的照片组合叠加起来,凝固了时空,蕴含着惊心动魄的力量。

这次《贰月》导演的经历,让我在素材深度挖掘和剧情构建上的能力获得了小小的进步。在120多T的抗疫影像纪录采访素材中,我看到了医护工作者英勇坚毅的行动背后,作为有血有肉普通人的那份感情;看到了社区工作者在纷繁复

第 2 页 共 14 页

杂、日复一日服务工作的那份耐心和责任心;看到了政府和各级组织从上到下一致行动起来后的雷霆作风;看到了最质朴的爱和眼泪;看到了很多双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坚定信心;看到了很多张脸在拿下口罩后的温暖微笑。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责任有了全新的理解。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的普通的一天。”《贰月》没有《壹月》调查探访的猎奇感,没有《叁月》的决战感,也没有《肆月》的温暖感,更没有《伍月》已惘然的追忆感。但我认为:它看起来普通,却最为波澜壮阔。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二

2023年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这意味着,“封城”76天后,武汉与外界的通道重新开启。

2023年4月8日,距离武汉“解封”恰好一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抗疫纪录片《一级响应》晚上10时在东方卫视与湖北卫视同时播出。此时距离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一级响应》总导演秦博结束拍摄,从武汉返沪已过去整整10个月。上午把最终版纪录片改完,他在吃午饭的空当,才有时间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拿一个词来形容,我们也‘解封’了。”

把人物的命运感呈现出来

秦博与10多人的拍摄团队抵达武汉,是在去年3月初。此时武汉已经“封城”。“湖北台早就开始陆续记录和拍摄了,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是他们在前线、在红区、在社区。”秦博说,两台联合摄制,是一次突破壁垒的尝试,双方加起来,组成了一个50多人的制作团队,“前期一切还不明朗时,我们只能通过视频沟通,内心很着急”。

到武汉的第二天,上海的摄制组借用了湖北台的公车,“开着车在空城里头转”。这是秦博第一次到武汉,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座城市。很快,有个预料不到的画面闯入眼帘。在长江二桥,他看见一个人没有戴口罩,在那大喊大叫,旁边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好似在驱赶他。“这是一幕很容易让

第 3 页 共 14 页

人误解的画面。过去聊,才知道那是社区工作人员,而这个人有精神障碍,从社区里跑出来了,根本不知道这个城市正在发生什么。社区的小姑娘穿着防护服,骑着单车,满城在找他。”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疫情下基层社区所面临的复杂性。“也坚定了,一定要有几组人留在社区拍,持续性跟拍社区工作人员。”

从去年3月抵达武汉,到去年5月底返沪,秦博在武汉度过了近百个日夜。这部抗疫纪录片《一级响应》也以时间为序,分成《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5集,每集50分钟。“新冠疫情搅动了人性中很多复杂的地方,爱与怕,人性最基本的情感展露无遗。”秦博说,每集纪录片都有一个主题,“我们希望把人物的命运感一直呈现出来,从疫情早期到中后期,片子做了一个剧情式的呈现。”

在拍摄对象的选取上,秦博坚持要“极致的案例”。《一级响应》拍摄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患有渐冻症,并身处疫情“红区”;也拍了义务服务医护人员的外卖小哥,一个月开了3万公里的志愿者司机,在疫情期间拉小提琴给城市打气的人,以及为了照顾外婆从方舱医院搬去“火神山”的90后女孩。“医生、志愿者、防疫人员、社区工作者,这座城市里有大量的故事、细节。”

武汉人骨子里有种“劲儿”

如果说,《一月》记录的是从疫情暴发到武汉“封城”的状态,展现国家层面如何下定决心、坚定阻止疫情扩散;那么,《二月》呈现的是“封城”早期的个体故事,也见证了医院改造、八方支援、方舱建立、疫情拐点等历史性时刻。

一年多以后,秦博还记得发生在去年2月的故事。在武汉的一个社区,一名女性成了疑似病患。“就隔着一根绳子,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她该怎么办;她的女儿在旁边,就套着个塑料袋。”突然,她摔倒了,女儿要去拉她,她不让。“女儿急得哭了,她自己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她说,不要哭,要坚强,我们要往前冲。”这话感动了秦博,“武汉人骨子里头还是有那种劲儿的。”

在几个月的拍摄期中,摄制组也需要直面疫情带来的惊心动魄。为了保证更好的画质,团队带去的设备器材比较大,很难做消毒处理。有一次,分集导演和

第 4 页 共 14 页

摄像正在跟拍武汉三院患者的转院,突然患者冲着摄像机剧烈咳嗽。“尽管大家都穿着防护服,等全程记录完后,大家都傻掉了,不知道摄像机要怎么处理。”秦博说,“后来用紫外线开始照,做消毒处理。有个湖北的摄像眼盲了好几天,医生说是紫外线照多了,就静养了一周。我们当时也非常害怕。”

除了连续数月的跟拍素材,《一级响应》也结合了大量从网友和市民中征集而来的素材。有部分是去年1月武汉市民拍的素材,也有华南海鲜市场商户的素材,以及医护人员用手机记录下的视频、照片、录音。“把这些海量素材进行汇总后再去选。”秦博说,“尽管是手机拍的,但都深入人心。”

其实,每一分集纪录片,秦博与团队都想了一句诗作为题眼。分别是:长江悲已至,霜重角声满,明月照大江,江汉春风起,觉来知非梦。“虽然最后没保留,但代表了我们想表达的情绪。”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三

“治愈”话语传递生命希望

全国多地传来好消息,新冠疫情患者治愈出院人数越来越多,治愈比例明显上升。截止2月11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40例。每一位治愈者都是一部“爱”的故事集,面对疫情,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点燃了我们的信心,更在全国人民心中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

2月1 日,湖北宜昌一位91岁的老人治愈出院,他说:“只要有信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抗击疫情“集结号”吹响后,多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实施系列“硬核”措施,让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火速建成、投入使用,让我们见证了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月10日,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县,让我们见证了“中国温度”。一项项举措落实到位,一个个“棘手”难题迎刃而解,一切都越来越好。我们相信, 这场硬仗,我们一定能赢。

2月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位24岁的研究生治愈出院,她说:“我能挺过来,其他人也可以。”2003年抗非典,2008年抗地震,2010年抗洪水……中华民

第 5 页 共 14 页

族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挺了过来,这次也不会例外。医护人员披上铠甲与病毒殊死搏斗,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摸底排查,交通警察坚守卡口筑牢防线,党员志愿者坚定逆行无私奉献,每一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相信,在每一位“战士”的共同奋斗下,这场硬仗,我们一定能赢。

2月11日,江苏连云港市一位26岁的女士治愈出院,她说:“现在感觉一切都很好,想对大家说别恐慌、也别害怕这个病。”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海量接收信息,难免心生焦虑。因此在戴好“口罩”的同时,也要以乐观的心态为自己戴上“心灵口罩”。方舱医院广场舞大妈跳广场舞缓解心情,书法家每日坚持练笔已“艺”抗“疫”,文艺爱好者自创歌曲为武汉加油,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病痛,还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雾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我们相信,在14亿中国人的齐心合力下,这场硬仗,我们一定能赢。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些“治愈者”的“治愈话语”就像爱的源泉,传递着生命的希望。我们坚信,随着好消息的不断更新,彻底战胜疫魔的日子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四

“疫”路艰辛筑屏障 一线暖心党旗扬

从浙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到最美逆行者守卫一线安康,再到火神山雷神山10天落成做好战疫准备,国家一路对新型冠状病毒“围追堵截”,实力护航“最燃中国”。 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学生村官,“助力中华,乃我辈之责”,唯有“疫”路躬行,才有党旗飘扬。

疫情汹汹有祸患,组织引领心安然。疫情防控以来, 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镇党委书记许赐江也要求镇村干部“齐上阵,抓落实,查返乡,控输入,防扩散,安人心”。防疫路上,组织引领心安然,以我村官之责,身当行之事,阻挡病毒之侵,心中有

第 6 页 共 14 页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坚定,肩上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担当,亦有“舍我其谁”的勇力和担当,防疫路上,我们笃定前行。

组织带头斗志昂,我为一线添风光。去年腊月二十九早上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急召开会议或发出号召,传达漳平市视频防疫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党员、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住第一时间,守住第一防线,带领全镇干群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村官,作为溪南村党支部副书记、溪南村的一员,我意识到此次疫情之急之强之重,布防工作已然时不我待。当天下午,我协助溪南村党支部书记张初山召开两委会分配防疫工作,会上我就此次疫情做了详细解说,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并将防控工作细化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到人,要求村党员、代表带头,全面摸排武汉返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正月初一,家家团圆之时,我已至溪南村,与其他同志一起进村入户,逐户走访,了解武汉人员返乡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后来10多天里,我们一直坚守一线,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跟踪管理服务,号召村民们春节期间不串门、不聚会,加强农贸市场供应管理,联络防疫应急物资,所幸镇里组织外出乡贤支持,帮助购买或捐赠口罩等防护用品,我们也发动组织委员吴全金配偶发挥缝纫之能,为村民自制口罩,保障广大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线党旗红艳艳,基层群众笑开颜。如今,我村已平安过了第一个14天,全镇没有出现疫情病例,街上的人们带着口罩,眼睛透出星星点点的亮光,那亮,是太阳的力量,温暖着我们的心。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着第二个14天,我们依然毫不松懈,坚守一线,做好摸排防控,阻断疫情输入;加大宣传,提醒群众勿麻痹大意,随时下村巡逻,取得群众理解支持,阻止群众聚集聚众。吾之所求,仅为汝安。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相信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必然迎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战绩,“疫”路艰辛筑屏障,一线暖心党旗扬。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五

第 7 页 共 14 页

“最吃劲”时刻 更应担好责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在2月12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当下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时刻,作为最基层的乡、村两级党组织,更应使非常之功、硬招实招,确保防控工作更扎实有效。

一是履职要更依法。由于疫情突如其来,身处一线的基层党组织穷尽一切“土办法”,诸如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发布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等。虽然在第一波“外防输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类似这样的做法,既与当前防疫情、保生产的大局相违背,阻碍经济活动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于法无据,不符合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因此,要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要大力引导乡、村两级干部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共同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二是举措要更务实。“千招万招,不如一记实招”。眼下,返程人员大范围流动、企业复工复产、即将到来的学校开学,致使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正在不断出现,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新的考验。因此,要以更务实的举措全方位落实“一级响应”,最大限度实现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让防控跑在病毒的前面。一要宣传到位。按照“微信信息发起来、通知公告贴起来、横幅标语挂起来”的要求,持续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消除恐惧心理,防止社会谣言引发群众情绪恐慌,引导公众理性面对疫情。二要排查到位。开展地毯式、网格化摸排工作,采取入户调查和比对信息等形式,持续做好源头排查、造册登记、追踪管控,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三要管控到位。把入口检测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卡,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检”措施,实行全天候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严防输入性风险。

三是作风要更硬朗。经过半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参与战“疫”的人员都十分劳累,身心都进入了“疲惫期”,此时思想意识最容易松劲,最容易滋生喘口

第 8 页 共 14 页

气、歇歇脚的念头。期间,我们也看到诸如对湖北黄冈卫健委主任那样不担当、作风漂浮、失职渎职等现象的严肃惩处。因此,要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和临时念头,努力引导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防控疫情斗争的坚强“战士”和“斗士”,迎着风雨上,把初心和使命践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六

欲与病毒“试比高”

新型冠状肺炎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一场医学战争,也是一场心理战争。比肺炎病毒更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许多人畏惧它的感染性强、潜伏期长、繁殖速度快,而忽视了民众面对疫情的不断努力、成果硕硕,在这种与病毒的“武力”较量中,我们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你怕病毒感染性强,我说我们政策、行动更快。自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多个省级行政区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央、各省市县乡村组社区、各单位均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中央迅速调配物资,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逐步满足各地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同时,7日建成火神山医院,10日建成雷神山医院。教育部要求各地延迟开学,并因地制宜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各省政府倡导企业延期开工,并纷纷出台支持疫情下的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流动人口管理、交通卫生检疫、防控惠民政策等细化措施也逐步出台完善。

你怕病毒繁殖快,我说我们人多力量大。汇集基层工作者队伍,从排摸整理到汇总编辑、从台账登记到入户宣传、从现场登记到跟踪隔离,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根基”。汇集党员战队,党员自愿签订志愿书,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防疫一线,协助排查车辆及人员、监测体温等,一枚枚党徽的微光渲染党旗的绚丽。汇集志愿者梯队,民众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发挥自身邻里熟知的优势,当好信息检测员、知识宣传员、调节鼓劲员、特殊示范员等一个个平凡而光荣的身份。汇集医疗强将,中央派出了3支院士团队,全国29各省市调集了近2万多医护人员组成了180多个医疗队逆行支持湖北和武汉,同时各省市医生下沉基层,配合前线防疫开展工作。

第 9 页 共 14 页

你怕病毒潜伏期久,我说我们防控隔离办法多。严防死守,防止蔓延。高校均延期复学,大中小企业延期复工、居家办公,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防止人潮流动,交叉感染。严格查控,落地查人。各小区、村庄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具有效证,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严控,外出归来人员做好登记,限期隔离,定期消毒无死角。个人防护,自觉隔离。自觉居家隔离,配合社区工作,少出门、不集会,不信谣、不传谣,出门佩戴口罩,如实告知身体情况,自觉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避免产生恐慌情绪。

思想决定行动,境界决定担当。我们无需惧怕病毒,而应积极响应政策规定,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助力防疫“攻坚战”,也感谢每一位坚守前线,铸成我们前线“铜墙铁壁”的“战士”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七

“疫”不容辞 我们在一线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成立疫情领导小组、发起“一级响应”,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

一边服务居民,一边与疫情赛跑

疫情防控打的是争分夺秒的歼灭战,而不是松松垮垮的持久战。疫情防控之初防护物资十分紧缺又正逢农历新年假期人员正在休假,对疫情的应对防控缺乏经验等一系列的“拦路虎”,许多的工作都是摸索着来但是对防疫工作可是万万慢不得,因为时间不等人,我们要与疫情赛跑!2月1日第一轮口罩预约,街道上午开会,居委会下午部署,为了方便居民办理避免交叉感染,居委会连夜开发线上登记小程序,保证了口罩预约有序开展。2月9日周边居民区确诊一列,顿时小区内人心惶惶、线上线下舆论铺天盖地,居委会迅速果断采取1号门封闭措施,考虑复工复产因素采取错时开放等方法,保证居民区正常生活秩序又能有效管控疫情。

党员冲锋陷阵在前,居民暖心服务在后

第 10 页 共 14 页

雁群在飞行时,需要一只领头雁。在防疫工作中,党员是中坚力量,必须冲在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有一支100余人的在职党员先锋队,他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干部,在疫情发生之后他们带头守卡口、测体温、做宣传、贴通知。有位居民知道小区消毒物资紧缺后主动联系厂家自己开着私家车就去买了,有的居民为防疫工作捐款、捐防护物资,年近九十的虞阿姨迈着蹒跚的步履来到居委会扔下一个信封就走了,信上写着“你们辛苦了,一点心意你们去买口罩,保护好自己”,患难见真情,危机时刻他们用真心温暖你我。

危难时刻显担当,敢打硬仗“疫中人”

大事难事看担当,这次疫情就是对基层干部的一次大考,从大年三十起社区网格长按责任区一户一表,一一打电话排查,对重点关注对上门发放告知书、承诺书、每日体温监测,发放便民七件套,从宣传疫情防控、给居民发放物资、上门给特殊群体送物资、社区防控管理、安排疑似病例隔离、疏解居民心理负担,社区工作者当起了社区“快递员”“接线员”“服务员”,他们穿梭在社区的楼道、小路,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扉的事迹,有的是一颗守护居民群众健康的初心全方位的做好社区的工作。

一份经历一次成长,黑夜过后会是新的白昼,一场疫情带走了片刻的繁华但带不走我们这个集体形成的凝聚力、战斗力,带不走我们这个国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情。不管多苦多累,我们都坚守在一线,等待春暖花开。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八

0感染背后有N举措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北碚区认真贯彻 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构建“1+6+N”工作体系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产复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疫情防控两不误,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尚不明朗之时,北碚区快人一步,于重庆启动一级响应前一天硬性规定了“出门戴口罩;在全区内暂停了农贸市场、超市与活禽专营店的活禽交易与宰杀活动”。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最

第 11 页 共 14 页

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蔓延。1月23日,要求区内有武汉接触史的人员,开始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启动拉网式排查,对所有外地返回碚人员进行登记摸底。成为重庆最早进入疫情防控的城区。

同时,又提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解决企业复产复工难题。保证防疫的前提下,有序开放部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商场、超市,组织经营户将农用物资、生活必需品送到小区、村口,保障春耕春种和群众日常生活需求,许多机关干部化身“推销员”“代购员”。由区领导带队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蹲点解决问题。努力做到疫情防控、生产生活、复工复产“三手抓、三兼顾”,将疫情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到目前为止北碚区为0确诊病例,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运行,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0感染背后,其实有N多举措的坚守、支撑,是N多干部群众敢担当、善作为,严排查,底数清,情况明,构筑科学防控的结果。

有担当精神,敢于决策。第一时间,成立了防疫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区防控工作,摸清家底、果断决策、迅速行动,最大限度地遏制疫情输入。随着“疫情”的变化,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和大局意识,深化防疫防控“一盘棋”的认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疫情防控没有统一模式,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如果坐等指令,就会失去战机,只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才能把握主动,大胆决策,先人一步。

用科学态度,善于决策。敢担当,善决策,因地制宜,因时制事,立足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有效防控、有序推进,抓好每一个环节,把工作做实做细。无论是疫情防控、群众生活保障,还是复工复产,他们都能审时度势,善于创新,办法多,主意好,可操作性强,不走过场,不搞形式,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精准指挥,分地区指导,不搞一刀切,做到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讲实事求是,公开决策。防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立行立效的措施、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实事求是,拿出最有针对性的举措,防止“走弯路”、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作风。防疫是也是一场人民战争,北碚区动员全体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只有公开决策,主动发声,及时公开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取得群众信任,凝聚民心,群众才会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第 12 页 共 14 页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虽然北碚目前没还有出现一例新冠疫情感染者,但防疫防控的任务没有松懈,仍然高度警惕复工复产后可能发生的新情况,遇到新问题, 作好周密细致的准备,以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敢打硬仗的精神,能打胜仗的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一级响应》个人心得体会篇九

以“中国力量”决胜抗疫阻击战

“压力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近日从各地战疫一线传来最多的声音。短短一个多月,我们目睹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强大传播力。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难控,“良药”能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14亿中国人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从群众到党员干部,从物资保障到科研攻关,充分彰显了强大的“中国力量”。而这强大的“中国力量”,正是最有效的抗疫“良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中国人身在何处,我们都有着同样炙热的“中国心”,这是14亿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爱国之心。自疫情战火从湖北武汉“点燃”,全国人民立即形成“一盘棋”大格局,齐心协力、英勇奋战。除夕之夜,各地人力物力驰援武汉;紧急关头,党员干部勇赴一线、挺身而出;面对病毒,医护人员日夜奋战、竭心尽力。正因每个人都播种了一颗“中国心”,才能做到临危不惧,激发如此战斗力。爱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我们传承了同样的中国血脉,自然孕育出同样的爱国情怀,正是来自各方浓浓的爱国情怀,让我们面对疫情挑战时,更有信心,更有勇气,更有力量。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军人,名字就不说了。”国家有难,不分你我,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人”!在抗疫战场上,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能坚守岗位,也能“角色扮演”;我们能抗击病毒,也能“守好阵地”。近日,许许多多“美丽”的身影出现在战疫一线。你看,医院里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理发师”“临时妈妈”;基层村、社区不仅有领导干部,还有“专职司机”“送菜员”;二线“战场”不仅有宅家防疫的群众,还有“网课主

第 13 页 共 14 页

播”“心理医生”。病毒虽来势汹汹,但“中国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分“热”发一缕“光”,敢担当,能作为,以“星星之火”积聚“中国力量”,定能战胜病毒,迎接曙光。

与生俱来的“中国心”为我们“充电蓄能”,万众一心的“中国人”尽己所能,并肩作战。若是要将同心竭力的“中国力量”炼制成抗疫“良药”,还需添加“中国智慧”,发挥制度优势,彰显“中国之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各地阻击疫情决策速度快、动员规模广、依法落实严,不断汇聚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据悉,近日建立了“一省包一市”责任制,由16个省一一对口支援武汉以外湖北各地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国面临突发事件因时制宜的制度优势。与此同时,在关键时期,还需凝聚治理合力。做到防护与救治“内外同心”,鼓励与监管“齐头并进”。一方面,一线“战士”全力救助,二线防护也需“士气满满”,通过居家办公、网课学习充实生活,通过室内运动、视屏“聚会”优化心态;另一方面,既要利用互联网普及科学防治措施,鼓励正能量发声,也要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线上线下违法犯罪行为。

病毒肆虐,举国抗击。这是一场“点燃”全国人民爱国之心的战役,也是一场激发中国智慧、彰显“中国之治”的战役。只要我们团结奋战、同舟共济,凝聚最强大的“中国力量”,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 14 页 共 14 页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