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由博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与慢性乙肝患者
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n、ha及ⅳ-c,
与肝活检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ha、ⅳ-c随纤维
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血
清ln、ha以及ⅳ-c检测可准确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
程度。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
(2011)-07-023-01
chronic hepatitis b serological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ological
markers of liver fibrosi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he level of liver fibrosis. methods of serum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ln, ha and ⅳ-c, and liver biopsy
fibro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of ln, ha, ⅳ-c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ibrosi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p <0.0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损害可使肝脏星状细胞分泌细胞间
质,从而导致肝脏纤维化,最终造成肝硬化,进而引起腹水、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造成预后不良。
肝脏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它是
一个可逆过程,如能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早期抗纤维化治疗、逆转纤
维化过程、改善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然而目前对肝纤维化诊断
的金标准是具有创伤性的肝脏活检,具有较重并发症,同时病理医
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寻找一种无创诊断方法是必要的。笔者对
血清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
与肝脏活检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其中
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2.4±11.3)
岁,病程1-5年,其中轻度患者32例,中度者30例,重度者28
例,已有肝硬化者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第10
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
型肝炎、戊型肝炎等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且无非病毒性肝炎及其
他各种急慢性疾病所致的肝纤维化,无严重心血管系统合并症、造
血系统疾病以及严重肾功能损伤。
1.2 方法 ①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
并于-20℃条件下冻存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n、ha及
ⅳ-c,仪器为cxⅳ型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上海贝西
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②肝脏活检:
通过经皮肝穿刺的方法收集肝脏活组织标本,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
程进行多位点采样,所采集肝脏活组织长度为1.5-2.0cm,石蜡包
埋后分别行常规he染色以及网状纤维gomori染色,尚有部分标本
需行胶原纤维的masson染色,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病理诊断由我院
两名有经验病理科副主任医师阅片诊断,将肝纤维化程度根据慢性
肝炎病理分期分级标准分为四期:s0期:肝脏组织尚未发生纤维组
织增生;s1期:虽然已经存在纤维组织增生,但增生的纤维组织仅
仅局限在肝脏汇管区内;s2期:肝脏组织有纤维组织增生,且不再
局限于肝脏汇管区,已开始向肝小叶伸入;s3期:肝脏纤维组织增
生已侵犯肝小叶,并在小叶内形成纤维间隔;s4期:肝脏纤维化导
致肝假小叶形成。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a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血清学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轻重程度及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
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学标志物:经上述方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的血清学
肝纤维化标志物ln、ⅳ-c及ha在轻度组中分别为:96.8±
18.6ug/l,85.7±22.3ug/l,91.4±19.6ug/l;中度组分别为:218.9
±23.7ug/l,105.7±21.1ug/l,132.5±19.8ug/l;重度组分别为:
387.4±32.3ug/l,148.8±45.3ug/l,196.4±30.5ug/l;肝硬化
组分别为:697.1±71.6ug/l,189.4±43.2ug/l,233.2±46.8ug/l,
各项指标在不同病情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血
清学指标均随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上升趋势,三项血清学指标与病
情的轻重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
2.2 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经病理科医师
诊断分析,肝纤维化各分期病例数:s0期4例,s1期34例,s2期
29例,s3期24例,s4期9例。ln、ⅳ-c、ha在 s0期分别为:79.2
±50.3ug/l,71.3±12.4ug/l,54.6±23.1ug/l;s1期:82.9±
52.8ug/l,87.8±16.7ug/l,62.4±32.3ug/l;s2期149.7±
57.3ug/l,112.6±39.9ug/l,113.7±35.7ug/l;s3期:189.8±
41.2ug/l,121.1±38.9ug/l,123.6±47.2ug/l;s4期:431.8±
42.8ug/l,127.3±41.6ug/l,182.3±48.1ug/l。经统计学分析,
s2期、s3期及s4期三个分期的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与s0期及s1期
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并且血清学标志物水平随着
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表现出升高趋势,血清学标志物与肝纤维
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均<0.05)。
3 讨论 肝纤维化从本质上讲是机体对肝脏细胞损伤的一种修
复过程。在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若能早期合理
抗纤维化治疗,将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因此如何对肝纤维化
程度进行评估对抗纤维化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肝脏纤维化
的评估,肝脏或组织病理检查无疑是最为可靠的检测手段,但因诊
断医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诊断结果可靠性差以及本手段为
有创性检查,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患者难以接受等局限
性,难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故临床医生希望能够通过无创检查比
如血清学指标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代替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
ln、ha以及iv- c等血清学指标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肝纤维化程
度评价指标,能从多方面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发生发
展的病理生理过程[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入选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的ln、ha以及ⅳ-c检测水平在不同病情组中均表现出显
著性差异(p均<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三项
血清学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轻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均<0.05);同时ln、ha以及ⅳ-c在肝纤维化的s2、s3、s4三个
病理分期中与s0及s1期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且随着
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经统计学线性相关分析,ln、
ha以及ⅳ-c等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存在显著相
关性(p均<0.05)。
上述结果表明,ln、ha以及ⅳ-c等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水平随
着病情的加重和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对
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形成和诊断肝硬化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俞纯山.肝纤维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检验杂
志,2001,24(3).
[2] 李静.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测定及其临床价值[j].现代医
药卫生,2006,22(20).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由博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与慢性乙肝患者
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n、ha及ⅳ-c,
与肝活检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ha、ⅳ-c随纤维
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血
清ln、ha以及ⅳ-c检测可准确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
程度。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
(2011)-07-023-01
chronic hepatitis b serological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ological
markers of liver fibrosi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he level of liver fibrosis. methods of serum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ln, ha and ⅳ-c, and liver biopsy
fibro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of ln, ha, ⅳ-c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ibrosi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p <0.0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损害可使肝脏星状细胞分泌细胞间
质,从而导致肝脏纤维化,最终造成肝硬化,进而引起腹水、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造成预后不良。
肝脏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它是
一个可逆过程,如能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早期抗纤维化治疗、逆转纤
维化过程、改善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然而目前对肝纤维化诊断
的金标准是具有创伤性的肝脏活检,具有较重并发症,同时病理医
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寻找一种无创诊断方法是必要的。笔者对
血清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
与肝脏活检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其中
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2.4±11.3)
岁,病程1-5年,其中轻度患者32例,中度者30例,重度者28
例,已有肝硬化者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第10
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
型肝炎、戊型肝炎等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且无非病毒性肝炎及其
他各种急慢性疾病所致的肝纤维化,无严重心血管系统合并症、造
血系统疾病以及严重肾功能损伤。
1.2 方法 ①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
并于-20℃条件下冻存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n、ha及
ⅳ-c,仪器为cxⅳ型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上海贝西
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②肝脏活检:
通过经皮肝穿刺的方法收集肝脏活组织标本,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
程进行多位点采样,所采集肝脏活组织长度为1.5-2.0cm,石蜡包
埋后分别行常规he染色以及网状纤维gomori染色,尚有部分标本
需行胶原纤维的masson染色,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病理诊断由我院
两名有经验病理科副主任医师阅片诊断,将肝纤维化程度根据慢性
肝炎病理分期分级标准分为四期:s0期:肝脏组织尚未发生纤维组
织增生;s1期:虽然已经存在纤维组织增生,但增生的纤维组织仅
仅局限在肝脏汇管区内;s2期:肝脏组织有纤维组织增生,且不再
局限于肝脏汇管区,已开始向肝小叶伸入;s3期:肝脏纤维组织增
生已侵犯肝小叶,并在小叶内形成纤维间隔;s4期:肝脏纤维化导
致肝假小叶形成。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a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血清学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轻重程度及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
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学标志物:经上述方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的血清学
肝纤维化标志物ln、ⅳ-c及ha在轻度组中分别为:96.8±
18.6ug/l,85.7±22.3ug/l,91.4±19.6ug/l;中度组分别为:218.9
±23.7ug/l,105.7±21.1ug/l,132.5±19.8ug/l;重度组分别为:
387.4±32.3ug/l,148.8±45.3ug/l,196.4±30.5ug/l;肝硬化
组分别为:697.1±71.6ug/l,189.4±43.2ug/l,233.2±46.8ug/l,
各项指标在不同病情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血
清学指标均随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上升趋势,三项血清学指标与病
情的轻重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
2.2 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经病理科医师
诊断分析,肝纤维化各分期病例数:s0期4例,s1期34例,s2期
29例,s3期24例,s4期9例。ln、ⅳ-c、ha在 s0期分别为:79.2
±50.3ug/l,71.3±12.4ug/l,54.6±23.1ug/l;s1期:82.9±
52.8ug/l,87.8±16.7ug/l,62.4±32.3ug/l;s2期149.7±
57.3ug/l,112.6±39.9ug/l,113.7±35.7ug/l;s3期:189.8±
41.2ug/l,121.1±38.9ug/l,123.6±47.2ug/l;s4期:431.8±
42.8ug/l,127.3±41.6ug/l,182.3±48.1ug/l。经统计学分析,
s2期、s3期及s4期三个分期的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与s0期及s1期
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并且血清学标志物水平随着
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表现出升高趋势,血清学标志物与肝纤维
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均<0.05)。
3 讨论 肝纤维化从本质上讲是机体对肝脏细胞损伤的一种修
复过程。在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若能早期合理
抗纤维化治疗,将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因此如何对肝纤维化
程度进行评估对抗纤维化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肝脏纤维化
的评估,肝脏或组织病理检查无疑是最为可靠的检测手段,但因诊
断医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诊断结果可靠性差以及本手段为
有创性检查,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患者难以接受等局限
性,难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故临床医生希望能够通过无创检查比
如血清学指标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代替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
ln、ha以及iv- c等血清学指标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肝纤维化程
度评价指标,能从多方面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发生发
展的病理生理过程[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入选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的ln、ha以及ⅳ-c检测水平在不同病情组中均表现出显
著性差异(p均<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三项
血清学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轻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均<0.05);同时ln、ha以及ⅳ-c在肝纤维化的s2、s3、s4三个
病理分期中与s0及s1期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且随着
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经统计学线性相关分析,ln、
ha以及ⅳ-c等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存在显著相
关性(p均<0.05)。
上述结果表明,ln、ha以及ⅳ-c等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水平随
着病情的加重和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对
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形成和诊断肝硬化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俞纯山.肝纤维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检验杂
志,2001,24(3).
[2] 李静.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测定及其临床价值[j].现代医
药卫生,2006,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