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发(作者:悟修德)
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
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 0.2T开放型永磁磁共振扫描仪,对到
我科行颅脑检查的2200例患者均观察其鞍区垂体的情况,对可疑空蝶鞍患者加
扫矢状位、冠状位T1WI。回顾性分析72例经MRI诊断空蝶鞍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空蝶鞍的发生率约3.3%,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女性为
5.07 %。空蝶鞍患者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垂体高度小于3mm,变扁紧贴于鞍
底,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蝶鞍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
典型的长T l 、长T2脑脊液信号。结论:空蝶鞍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
是空蝶鞍的最佳影像诊断方法。
标签:空蝶鞍 磁共振成像
空蝶鞍是指鞍上的蛛网膜下腔经鞍隔疝入蝶鞍内,其中为脑脊液填充,
使蝶鞍扩大变形,垂体受压变扁。空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ESS)
是指由于脑脊液进入鞍内以及脑脊液搏动致蝶鞍扩大,鞍内垂体组织被挤压而出
现的症候群,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脑脊液鼻漏、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肥
胖等。现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行颅脑检查而发现的空蝶鞍情况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临床提供的2200例颅脑行常规MRI
检查,男性1253例,女性947例,年龄10月~95岁,共发现空蝶鞍患者72例,
其中男性24例,女性48例;年龄6~95岁,平均56.8岁。
1.2检查方法
应用美国G E公司生产的Signa Profil 0.2T永磁开放型磁共振扫描仪,颅
脑常规扫描为横轴位SET1WI、FSET2WI、FLAIR序列,对每一例颅脑扫描患者
均观察矢状定位像及颅脑横轴位鞍区垂体情况,对可疑空蝶鞍者,加扫矢状面
T1WI、冠状面T1WI:TR/TE450/14ms,FOV20×20cm,矩阵256×160,NEX3
次,层厚5mm,层间距1mm。
1.3诊断标准
MRI表现:(1)垂体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高度≤3mm,垂体柄延长直
达鞍底。(2)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3)蝶鞍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典型的长
T l 、长T2脑脊液信号。
结果
2200例颅脑MRI检查,男性1253例,女性947例,共发现空蝶鞍患者72
例,空
蝶鞍发生率约3.27%(72/2200),其中男性24例,女性48例,男女之比为
1:2,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24/1253),女性为5.07 %(48/947)。
对72例空蝶鞍分别测量其高度,其最大值为3mm,最小值为1.1mm,双侧
95%的
界限值为2±0.9。
空蝶鞍的MRI征像:(1)垂体高度小于3mm,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柄延
长直达鞍底,矢状位呈弯
月或弧线形,冠状位呈“锚”形,T1WI横轴位在类圆形低信号脑脊液影中6
点钟位置见点状高信号之垂体柄影,称为“点”征;(2)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3)
鞍区增大、鞍底下陷;(4)蝶鞍内为典型的长T l 、长T2脑脊液信号。
3讨论
空蝶鞍为一解剖与影像学概念,1951年由Bush[1]首次命名,指蝶鞍内
被脑脊液充填,蝶鞍扩大,垂体变扁紧贴鞍底的解剖影像学改变。1969年Colby
提出空蝶鞍综合征(ESS)。ESS是指由于脑脊液进入鞍内以及脑脊液搏动致蝶
鞍扩大,鞍内垂体组织被挤压而出现的症候群,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脑脊液鼻
漏、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肥胖等。并非所有的空蝶鞍都会引起不适症状,
空蝶鞍的发生率在尸检报告中为5%~20%,国外健康志愿者的MRI检出率为
4%[2]。ESS的诊断应具备空蝶鞍以及由空蝶鞍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因此,
ESS应为一临床诊断,影像学以诊断空蝶鞍为妥。
空蝶鞍的发生原因较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鞍隔的先天性解剖
发育变异,鞍隔不完整或缺如,在搏动性脑脊液压力持续作用下使蛛网膜下腔疝
入鞍内。(2)脑脊液压力,尤其是慢性颅内压增高使鞍隔下陷。(3)鞍区蛛网膜
粘连,国内报道ESS中鞍区粘连约占50%。(4)内分泌因素,在妊娠期垂体生
理性增大,可能把垂体窝及鞍隔孔撑大,而分娩后垂体逐渐萎缩,使鞍隔孔及垂
体窝留下较大空间,有利于蛛网膜下腔疝入鞍内。(5)年龄因素,40岁以后随
年龄的增加空蝶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
40岁以后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男性[3]。空蝶鞍的发生
率大约5%左右,且随年龄增加有不断上升的趋势[4]。本组2200例颅脑常规
扫描中,对每一例颅脑扫描患者均观察矢状定位像及颅脑横轴位鞍区垂体情况,
对可疑空蝶鞍者,加扫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其空蝶鞍的发生率约为
3.27%,平均年龄56.8岁,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女性为5.07 %。
本病女性高发可能与女性的妊娠、哺乳等因素有关。Bush[1]报道中年肥胖女
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蝶鞍,成年人大多为椭圆形,小儿多为圆形,蝶鞍中部下凹为垂体窝,
其内容纳垂体,垂体窝的底为鞍底,其下方为薄的骨质分隔的蝶窦。蝶鞍前后径
约8~16mm(平均11.5mm),深径约7~14mm(平均9.5mm);垂体高度为2~
8.4mm(平均4.5mm)。鞍隔为颅底硬脑膜覆盖于垂体窝上方的膈膜状结构,封
闭垂体窝,分隔蝶鞍与颅腔,中央有一小孔,称为鞍隔孔,直径常小于3mm,
为垂体柄通过。
影像学检查在空蝶鞍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X线或体层摄影,可
显示蝶鞍不同程度扩大,常伴前后床突翘起或鞍背骨质吸收变薄,气脑造影可见
鞍内充气。C T可显示在扩大的垂体窝内萎缩变扁的垂体和低密度的脑脊液,形
成特征性“ 漏斗征”,但受颅底伪影影响较大。MRI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及多方位、
多参数成像的优点,同时可以避免颅骨伪影的影响,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
描均可清晰显示鞍区解剖结构及信号变化,对空蝶鞍的显示和诊断具有极高的准
确性。空蝶鞍综合症MRI表现:(1)蝶鞍体积增大,鞍底下陷;(2)鞍内充满
显著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与鞍上池蛛网膜下腔相通;(3)垂体受压变扁,
高度多<3 mm,紧贴鞍底,矢状位呈弯月或弧线形,冠状位垂体柄与受压变扁变
平的垂体构成“锚”形,视交叉、垂体与中间的垂体柄构成“工”字形,T1WI横轴
位在类圆形低信号脑脊液影中6点钟位置见点状高信号之垂体柄影,称为“点”
征。本组垂体高度最大值为3mm,最小值为1.1mm,双侧95%的界限值为
2.0±0.9mm,矢状面垂体上缘凹陷,呈新月形或薄的弧线形,垂体向前后延展,
冠状面呈“锚”形、“工”字形,可见垂体向左右延展,横轴位呈“点”征。(4)平扫
及增强扫描垂体信号无异常。(5)垂体柄延长至鞍底,位置居中或略后移。由于
鞍区压力不断增高,垂体长期受压,使其上下径明显变小,前后径及左右经明显
增大并与正常志愿者间有显著差异[5]。笔者认为空蝶鞍的MRI诊断以蝶鞍内
脑脊液信号,垂体形态改变,即高度减低,变扁变薄并向四周延展为主要诊断依
据,特别是后者,即垂体向四周延展变扁,可与病理性垂体萎缩鉴别。
随着MRI的普及和应用,空蝶鞍的发现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诊断原发性
空蝶鞍综合征并进行鼻内窥镜外科治疗的也越来越多,要提高空蝶鞍的发现率,
需要影像科诊断医师及扫描技师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扫描技师在检查阶段对每一
例颅脑扫描的患者,皆要观察蝶鞍情况,对可疑空蝶鞍者,进行鞍区矢状、冠状
T1WI的个性化扫描。目前,MRI已取代传统X线、CT,成为空蝶鞍的准确、
可靠的检查手段,在空蝶鞍的发现、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BUSH W. Die morphologic der sella turetca and ihre beziehungen zur
hypophyse[J].Virchow Arch Path Anat,1951,320(2):437-458.
[2] De Marinis L,Bonadonna S,Bianchi A,et al.Primary empty sella[J].The
Joum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5,90:5471-5477.
[3] 王满,魏少波,蔡幼铨,等.空蝶鞍与年龄改变的MR I 研究[J].医学影像
学杂志,2002,12(2):128-130.
[4] Bjerre P. The empty sella[J].Acta Neurol Scand, Suppl,1990,82:21-25.
[5] 胡卫东,王秀荣,张韶斌,等.空蝶鞍综合征MR I 研究[ J].现代医用影像
学,2007,16(6):250-252.
2024年10月13日发(作者:悟修德)
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
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 0.2T开放型永磁磁共振扫描仪,对到
我科行颅脑检查的2200例患者均观察其鞍区垂体的情况,对可疑空蝶鞍患者加
扫矢状位、冠状位T1WI。回顾性分析72例经MRI诊断空蝶鞍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空蝶鞍的发生率约3.3%,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女性为
5.07 %。空蝶鞍患者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垂体高度小于3mm,变扁紧贴于鞍
底,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蝶鞍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
典型的长T l 、长T2脑脊液信号。结论:空蝶鞍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
是空蝶鞍的最佳影像诊断方法。
标签:空蝶鞍 磁共振成像
空蝶鞍是指鞍上的蛛网膜下腔经鞍隔疝入蝶鞍内,其中为脑脊液填充,
使蝶鞍扩大变形,垂体受压变扁。空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ESS)
是指由于脑脊液进入鞍内以及脑脊液搏动致蝶鞍扩大,鞍内垂体组织被挤压而出
现的症候群,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脑脊液鼻漏、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肥
胖等。现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行颅脑检查而发现的空蝶鞍情况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临床提供的2200例颅脑行常规MRI
检查,男性1253例,女性947例,年龄10月~95岁,共发现空蝶鞍患者72例,
其中男性24例,女性48例;年龄6~95岁,平均56.8岁。
1.2检查方法
应用美国G E公司生产的Signa Profil 0.2T永磁开放型磁共振扫描仪,颅
脑常规扫描为横轴位SET1WI、FSET2WI、FLAIR序列,对每一例颅脑扫描患者
均观察矢状定位像及颅脑横轴位鞍区垂体情况,对可疑空蝶鞍者,加扫矢状面
T1WI、冠状面T1WI:TR/TE450/14ms,FOV20×20cm,矩阵256×160,NEX3
次,层厚5mm,层间距1mm。
1.3诊断标准
MRI表现:(1)垂体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高度≤3mm,垂体柄延长直
达鞍底。(2)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3)蝶鞍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典型的长
T l 、长T2脑脊液信号。
结果
2200例颅脑MRI检查,男性1253例,女性947例,共发现空蝶鞍患者72
例,空
蝶鞍发生率约3.27%(72/2200),其中男性24例,女性48例,男女之比为
1:2,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24/1253),女性为5.07 %(48/947)。
对72例空蝶鞍分别测量其高度,其最大值为3mm,最小值为1.1mm,双侧
95%的
界限值为2±0.9。
空蝶鞍的MRI征像:(1)垂体高度小于3mm,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柄延
长直达鞍底,矢状位呈弯
月或弧线形,冠状位呈“锚”形,T1WI横轴位在类圆形低信号脑脊液影中6
点钟位置见点状高信号之垂体柄影,称为“点”征;(2)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3)
鞍区增大、鞍底下陷;(4)蝶鞍内为典型的长T l 、长T2脑脊液信号。
3讨论
空蝶鞍为一解剖与影像学概念,1951年由Bush[1]首次命名,指蝶鞍内
被脑脊液充填,蝶鞍扩大,垂体变扁紧贴鞍底的解剖影像学改变。1969年Colby
提出空蝶鞍综合征(ESS)。ESS是指由于脑脊液进入鞍内以及脑脊液搏动致蝶
鞍扩大,鞍内垂体组织被挤压而出现的症候群,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脑脊液鼻
漏、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肥胖等。并非所有的空蝶鞍都会引起不适症状,
空蝶鞍的发生率在尸检报告中为5%~20%,国外健康志愿者的MRI检出率为
4%[2]。ESS的诊断应具备空蝶鞍以及由空蝶鞍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因此,
ESS应为一临床诊断,影像学以诊断空蝶鞍为妥。
空蝶鞍的发生原因较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鞍隔的先天性解剖
发育变异,鞍隔不完整或缺如,在搏动性脑脊液压力持续作用下使蛛网膜下腔疝
入鞍内。(2)脑脊液压力,尤其是慢性颅内压增高使鞍隔下陷。(3)鞍区蛛网膜
粘连,国内报道ESS中鞍区粘连约占50%。(4)内分泌因素,在妊娠期垂体生
理性增大,可能把垂体窝及鞍隔孔撑大,而分娩后垂体逐渐萎缩,使鞍隔孔及垂
体窝留下较大空间,有利于蛛网膜下腔疝入鞍内。(5)年龄因素,40岁以后随
年龄的增加空蝶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
40岁以后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男性[3]。空蝶鞍的发生
率大约5%左右,且随年龄增加有不断上升的趋势[4]。本组2200例颅脑常规
扫描中,对每一例颅脑扫描患者均观察矢状定位像及颅脑横轴位鞍区垂体情况,
对可疑空蝶鞍者,加扫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其空蝶鞍的发生率约为
3.27%,平均年龄56.8岁,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女性为5.07 %。
本病女性高发可能与女性的妊娠、哺乳等因素有关。Bush[1]报道中年肥胖女
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蝶鞍,成年人大多为椭圆形,小儿多为圆形,蝶鞍中部下凹为垂体窝,
其内容纳垂体,垂体窝的底为鞍底,其下方为薄的骨质分隔的蝶窦。蝶鞍前后径
约8~16mm(平均11.5mm),深径约7~14mm(平均9.5mm);垂体高度为2~
8.4mm(平均4.5mm)。鞍隔为颅底硬脑膜覆盖于垂体窝上方的膈膜状结构,封
闭垂体窝,分隔蝶鞍与颅腔,中央有一小孔,称为鞍隔孔,直径常小于3mm,
为垂体柄通过。
影像学检查在空蝶鞍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X线或体层摄影,可
显示蝶鞍不同程度扩大,常伴前后床突翘起或鞍背骨质吸收变薄,气脑造影可见
鞍内充气。C T可显示在扩大的垂体窝内萎缩变扁的垂体和低密度的脑脊液,形
成特征性“ 漏斗征”,但受颅底伪影影响较大。MRI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及多方位、
多参数成像的优点,同时可以避免颅骨伪影的影响,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
描均可清晰显示鞍区解剖结构及信号变化,对空蝶鞍的显示和诊断具有极高的准
确性。空蝶鞍综合症MRI表现:(1)蝶鞍体积增大,鞍底下陷;(2)鞍内充满
显著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与鞍上池蛛网膜下腔相通;(3)垂体受压变扁,
高度多<3 mm,紧贴鞍底,矢状位呈弯月或弧线形,冠状位垂体柄与受压变扁变
平的垂体构成“锚”形,视交叉、垂体与中间的垂体柄构成“工”字形,T1WI横轴
位在类圆形低信号脑脊液影中6点钟位置见点状高信号之垂体柄影,称为“点”
征。本组垂体高度最大值为3mm,最小值为1.1mm,双侧95%的界限值为
2.0±0.9mm,矢状面垂体上缘凹陷,呈新月形或薄的弧线形,垂体向前后延展,
冠状面呈“锚”形、“工”字形,可见垂体向左右延展,横轴位呈“点”征。(4)平扫
及增强扫描垂体信号无异常。(5)垂体柄延长至鞍底,位置居中或略后移。由于
鞍区压力不断增高,垂体长期受压,使其上下径明显变小,前后径及左右经明显
增大并与正常志愿者间有显著差异[5]。笔者认为空蝶鞍的MRI诊断以蝶鞍内
脑脊液信号,垂体形态改变,即高度减低,变扁变薄并向四周延展为主要诊断依
据,特别是后者,即垂体向四周延展变扁,可与病理性垂体萎缩鉴别。
随着MRI的普及和应用,空蝶鞍的发现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诊断原发性
空蝶鞍综合征并进行鼻内窥镜外科治疗的也越来越多,要提高空蝶鞍的发现率,
需要影像科诊断医师及扫描技师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扫描技师在检查阶段对每一
例颅脑扫描的患者,皆要观察蝶鞍情况,对可疑空蝶鞍者,进行鞍区矢状、冠状
T1WI的个性化扫描。目前,MRI已取代传统X线、CT,成为空蝶鞍的准确、
可靠的检查手段,在空蝶鞍的发现、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BUSH W. Die morphologic der sella turetca and ihre beziehungen zur
hypophyse[J].Virchow Arch Path Anat,1951,320(2):437-458.
[2] De Marinis L,Bonadonna S,Bianchi A,et al.Primary empty sella[J].The
Joum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5,90:5471-5477.
[3] 王满,魏少波,蔡幼铨,等.空蝶鞍与年龄改变的MR I 研究[J].医学影像
学杂志,2002,12(2):128-130.
[4] Bjerre P. The empty sella[J].Acta Neurol Scand, Suppl,1990,82:21-25.
[5] 胡卫东,王秀荣,张韶斌,等.空蝶鞍综合征MR I 研究[ J].现代医用影像
学,2007,16(6):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