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酒慧君)
2.道虚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根据译文,注释和教师的讲解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
3.能较好地理解“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成语。4.对“道”是“虚”的这一特性以及万物平等的思
想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道”是“虚”的这一特性以及万物平等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老子《道德经》的第一课,道,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老子心目中的“道”
是玄妙不可测的,“无”让我们洞悉了造化的微妙,“有”体察了自然的极限,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谈论老子
的“道”是什么的问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1.一生朗读课文。2.评价,师小结正音,划分节奏。3.听课件朗读课文。4.全班齐读课文。5.师生对读,
男女对读等形式朗读。
三.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1.导学提示一:小组讨论:老子认为“道”如何可能产生万物呢?
师小结:老子认为“道”具有“虚”的特性,(板书)他认为天地之间犹如冶炼的风箱一般,中间是虚
空的。,但是虚空的状态并不意味着没有,彻底的不存在,而是在不断的运动中产出万事万物。联系第一课
我们知道这里的“虚”也是老子所说的“无”。
2.导学提示二:思考:这里的“道”,还具有怎样的特征?
师点拨:“道”才善于施于万物,并使之完成,在“道”中万物都是平等的,(板书)而且是遵循万物
的自然规律的,比如该发芽时就会冒出嫩芽,该开花时就开花,该结果时就结果。
师提问: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什么一样?
生反馈:刍狗。师:什么是“刍狗”请看视频。师:有什么想分享的吗?生反馈。
师:有关于狗的神奇汉字视频播放。
3.导学提示三:思考:老子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有什么建议呢?
生反馈。
师点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板书)
言:统治者颁布的政令。多言:政令繁多。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酒慧君)
2.道虚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根据译文,注释和教师的讲解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
3.能较好地理解“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成语。4.对“道”是“虚”的这一特性以及万物平等的思
想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道”是“虚”的这一特性以及万物平等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老子《道德经》的第一课,道,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老子心目中的“道”
是玄妙不可测的,“无”让我们洞悉了造化的微妙,“有”体察了自然的极限,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谈论老子
的“道”是什么的问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1.一生朗读课文。2.评价,师小结正音,划分节奏。3.听课件朗读课文。4.全班齐读课文。5.师生对读,
男女对读等形式朗读。
三.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1.导学提示一:小组讨论:老子认为“道”如何可能产生万物呢?
师小结:老子认为“道”具有“虚”的特性,(板书)他认为天地之间犹如冶炼的风箱一般,中间是虚
空的。,但是虚空的状态并不意味着没有,彻底的不存在,而是在不断的运动中产出万事万物。联系第一课
我们知道这里的“虚”也是老子所说的“无”。
2.导学提示二:思考:这里的“道”,还具有怎样的特征?
师点拨:“道”才善于施于万物,并使之完成,在“道”中万物都是平等的,(板书)而且是遵循万物
的自然规律的,比如该发芽时就会冒出嫩芽,该开花时就开花,该结果时就结果。
师提问: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什么一样?
生反馈:刍狗。师:什么是“刍狗”请看视频。师:有什么想分享的吗?生反馈。
师:有关于狗的神奇汉字视频播放。
3.导学提示三:思考:老子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有什么建议呢?
生反馈。
师点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板书)
言:统治者颁布的政令。多言:政令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