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发(作者:机原)
2018年3月
总第33卷第3期
社科纵横
SOCIAL杂悦陨耘晕悦耘杂砸耘灾陨耘宰
Mar,2018
灾韵蕴.33晕韵.3
关于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几点思考
耿静波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内容摘要】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旨趣最为契合之处,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
作为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心性论思想在这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笔者试就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至六祖
慧能几代禅师所倡禅法的变化,对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发展、演变作相关分析;在诸师所提倡的修习实践方面,试着
提出几点看法;并认为慧能的“自性是佛”等顿悟法门是在修正道信、弘忍,以及神秀等禅师有关心性论基础上,对
《楞伽经》所崇奉之“如来禅”的本源回归。由此,以期为更客观、深层次理解禅宗早期心性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视
角;为理清与早期禅宗心性论有关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性论楞伽经菩提达摩神秀慧能
中图分类号:B9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8)03-0085-04
自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倡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禅法,以至弘忍重视凭据经典,重视整体禅
法为禅宗发展初期;由慧能主张超越文字义理,提
倡“自性清净”、“顿悟成佛”,标志着中国化禅宗正
式形成。笔者认为,从中土禅宗几代禅师所倡之不
同经典来看,菩提达摩至慧能之间的诸师的心性
论存在明显差别;然而,学界对此问题一直少有关
注,大多将上述几代禅师的心性论思想看作一体,
把其与五家七宗后的禅宗诸宗派区别看待。鉴于
此,笔者就达摩至道信、弘忍心性论的差别,弘忍
授法慧能之缘由作具体分析,对神秀的“观心论”,
慧能的“自心是佛”、“自性顿悟”等心性思想,以及
慧能禅法与《楞伽经》的联系作重点诠释,希望能
引起对此问题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一、达摩至道信几代禅师心性论之差别
关于禅宗的早期传承,据现存资料对菩提达
摩(?-536)、慧可(487-593)、僧璨(?-606)三位禅
师的记载,其共同点在于,三代禅师皆崇奉四卷本
《楞伽经》,并以之作为禅修的指导与印证。其思
想、宗风一脉相承,称为楞伽师。《楞伽经》对三代
禅师的影响表现在:其一,《楞伽经》云:“谓我二种
[1](P503)
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相
对于运用文字语言以说法教化的“言说”而言,楞
伽师更注重脱离语言名相,而依靠修行者自悟自
证,进而通达佛性玄奥的“宗通”;其二,由于四卷
本《楞伽经》只讲如来藏说,认为自性清净的如来
藏是人心本性,故三代禅师亦皆传此“如来藏法
门”,即将“佛性”与“人心”视为一体,视作“一心”;
而对于证悟成佛的修习途径而言,倡导主要靠自
心内力的悟解与行证。
关于达摩的禅法思想,据日本学者柳田圣山
[2](P59)
校编的《达摩的语录———二入四行论》“众生,
如果迷惑‘自心现量’,便不知‘境界从自心起’,产
[2](P65)
生有无之见”“是妄想颠倒,,不了自心现境界,
[2](P65)[2](P65)
名为波浪心。”“心体无体,是法体。”达摩认
为,作为人之心体的法体,本源清净,自性圆满。然
而,众生如果被“自心现量”所惑,则会陷入时而将
心体看作“菩提心”,时而又看作“波浪心”的两难
*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佛教心性论与北宋五子心性论关系研究”(项目号:2014M5611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耿静波(1983—),男,哲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博士后研究
人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及禅宗方向的研究。
85
境地。关于慧可的心性思想,见慧可《答向居士
书》:“说此真法皆如实,契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
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殊。无明智慧等无异,当
知万法即皆如。破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意作斯
书。观身与佛无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3](P142)
及慧
可对于弟子“佛法”之问的回答,“是心是佛,是心
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4](P220)
慧可以“摩尼珠”、
“瓦砾”为喻,认为人生自觉圣智目标的实现,惟赖
于自省察觉,主体自我本具佛性,无需外在因缘之
推动;又,若体会到人之自心乃成佛内在依据,则
“佛、法、僧”三宝无异。僧璨亦在《信心铭》中表达
了类似上述二师之依靠众生内心自悟的成佛解脱
思想。“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5](P376)
“不用求真,唯须
息见。”
[5](P376)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
不心。”“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
恼。”
[5](P376)
即主张不生“分别心”,将人自心冥合至
道,便可断绝烦恼,恢复人心之原初状态,任运自
在。总体而言,前三祖对于心性及其修习途径大致
是一致的。然而,至四祖道信之时,虽其仍对前三
代禅师所主张的“宗通”、“自心”有所持守,然据笔
者看来,道信对证悟成佛的修习途径,已由前师所
主张之主要靠众生自心体证,转至《文殊说般若
经》的“念佛”法门。正如其在《入道安心要法门》中
所云:“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
《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
是凡夫。”
[6](P1286)
道信的禅法,在继承前三代禅师注
重《楞伽经》基础上,亦重视《文殊说般若经》。而
《文殊说般若经》的重要思想便是其“一行三昧”的
“念佛”思想,即让人在禅观中观察世界万有平等
无别的“一相”,进而静心入定,专心观想一佛,称
念佛号,念念相续,便可见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
《大乘起信论》对此“一行三昧”也有介绍,“依是三
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
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
[7](P284)
可见,由于所据经
典的改变,道信的禅法已出现明显变化。即较之于
前三师注重“一心”,依“自心”内在愿力解悟,转向
倡导依靠修持“一行三昧”,称念佛号,观想诸法实
相,以致最终成佛的思维理路(吕澂先生在其《中
国佛学源流略讲》
[8](P206)
中提到,道信曾于庐山大林
寺住十年,此寺为三论宗兴皇法朗弟子智锴所创
86
建,智锴曾向天台问过止观,故道信禅法的变化可
能通过智锴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此说有一定道理,
故亦可将其看作另一影响因素。)
二、道信、弘忍至神秀、慧能诸师心性论之嬗变
道信、弘忍所创立的“东山法门”有其共同的
宗风,但总体来看,与道信重视《楞伽经》与《文殊
说般若经》不同,弘忍则更重视《楞伽经》与《大乘
起信论》,故二师在修习法门及具体途径方面,实
存在明显差异。第一,在自心体性方面,《修心要
论》云:“众生者,依妄识波浪而有,体是虚妄,了然
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9]
如云底日,但了然守
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所
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镜,尘尽明
自然现。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若能
了然不失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虽言
真学,竟无所学。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
无二无一,故无所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
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
[9]
弘忍认为,众生自心本
性乃清净圆满,不生必灭,但却因妄想所惑,以致
妄念生起,云雾遮覆,故需凝然守心,回归正念,祛
除妄心,使清净心自然呈现。在此,较之达摩至道
信四师,弘忍已在据《大乘起信论》真心、妄心基础
上,将心分为“净心”、“染心”,此举可以说对当时
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据笔者看来,
相对于前几代禅师,弘忍又对道信所倡通过“念
佛”以解脱成佛思想回归至达摩、慧可、僧璨所主
张的,依靠众生“自心”之内在愿力以自证自悟的
思维理路。《最上乘论》云:“夫修道之体,须识当身
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
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9]
笔者认为,此
之
而论,与道信相比,弘忍更注重“了然
守心”、“守本真心”,以使妄想不生,息灭妄缘。对
于《大乘起信论》“一心”之“真如门”,弘忍主张通
过“守心”“、看心”的方式加以落实,从而改变了道
信依“念佛”以证悟的外力法门,并重新回归至前
三代禅师所倡导的“自力”理路。不过,这里需说明
一点,与达摩壁观冥道的修习方式相比,弘忍更注
重人“自心”对佛理的体悟与修证。
“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
“乃胜念十方諸佛”明显针对道信“念佛净心”
“念佛三昧”
弘忍之后,作为禅宗北宗、南宗的代表人物,
神秀与慧能分别对其心性论作了全面继承与发
展。笔者认为,其一,在证悟成佛之修习途径上,较
之于前几代禅师笼统地倡导依靠众生“自心”愿力
的观点,神秀与慧能对众生根器作了更多的探讨,
故其分别所倡之“观心”、“看净”之渐悟,与“即心
是佛”“、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之顿悟思想,是在更
多虑及众生具不同根器基础之上,依靠其“自力”
以证悟成佛的修习法门。《观心论》云:“三界业报,
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于三界中则出三界。……但
能摄心内照,觉观常明,绝三毒心,永使消亡;闭六
贼门,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量法
门,一一成就。”
[2](P121)
《坛经》云:“人有两种,法无两
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
自净其心。……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
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
遥如何得达?”
[10](P352)
神秀认为,众生的无明之心皆
以贪、嗔、痴“三毒”为本源,而“三毒”又以“六根”
的形式体现出来,故众生应摄心内照,自证其心,
最终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根”为六波罗蜜,
彼时则即身成佛。慧能则认为迷人、悟者之别,关
键在于众生“自心”觉悟的不同,故上智之人与中
下根之人应同修“自净心”顿悟法门,迷悟只在刹
那。其二,对于心体本身而言,较之弘忍,神秀与慧
能则发生明显分歧。《观心论》云:“云何为二?一者
净心,二者染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
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此两种心,自然本来俱
有。虽假缘和合,互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心常
思恶业。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
远离诸苦,证涅槃乐。所遂染造恶,受其缠覆,则名
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2](P117)
《坛经》则
语:“即烦恼是菩提”
[10](P352)
,“自色身中,邪见烦恼。
愚痴名妄,自有本觉性。”
[10](P352)
“,净性在妄中”
[10](P352)
[10](P352)
,可见,如同弘忍重视《大
乘起信论》,神秀亦对此论十分重视。故其依照人
先天本来纯洁清净之心与后天被情欲妄念染污之
心,将心分为“净心”“、染心”,其所谓“观心”法门,
即通过“了心”断除“无明之心”覆障,彰显真如之
心的过程;慧能则是倡导“一心”,人人皆具佛性本
心,此“心”本来清净,为世界万有的本体和本源;
同时,慧能还认为体用一体,真妄不二,菩提与烦
恼亦不一不二,关键在于众生“自心”所悟,故众生
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应即妄存真,呈自本心,或
者说,净心即在妄心之中。较之于神秀的对前代禅
师的守成,笔者认为,慧能的“自性本心”可以说对
弘忍乃至前几代禅师的禅法作了较大突破与创
新。第一,慧能之“顿悟”是在泯除众生“上、中、下”
三根区分基础上所立,是对人深层次主观意识的
尊重,以及对人之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第二,“自我
净心”“、一念成佛”思想对人之证悟成佛的思维基
点,以及思想境界无形之中进行了拔高。第三,慧
能所倡导之人的“自性清净”最初完美意识形态,
以及与后天的一贯实质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
的“性善论”思想,其赋予人心“自体”以“本性实
体”与“道德实体”的双重属性。第四,“即妄求真”、
的修习实践,既是对达摩“二入四
行”法门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将这种宗教实践与日
用常行、道德修养成功贯为一体,使修行实践更人
伦化、世俗化。这种即体即用,修习不离实践的修
行方式,对后期禅宗的发展与兴盛都起到巨大影
响。第五,慧能顿悟法门使宗教实践更加简单易
行,并使修行者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
为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在笔者看
来,以上几点,亦是弘忍为何最终决定将衣钵传于
慧能的原因所在。由此,经过达摩至弘忍几代禅师
的努力,至慧能之时,中国化禅宗心性论体系的创
建已完成。
三、慧能禅法对《楞伽经》“如来禅”的回归
后世禅宗把达摩的禅法称为“祖师禅”,并将
此禅法等同于《楞伽经》中所说的“如来禅”
[2](P51)
,结
合《楞伽经》对“如来禅”的描述,以及由达摩以至
慧能诸师的禅法传承来看,笔者认为,道信、弘忍
以及神秀的禅法皆有所偏颇,而正是慧能依靠其
之顿悟、不二法门,使诸师由对“如来
禅”的偏离,回归此经所倡导的体悟佛的内证境界
之最高禅法———如来禅,并对后来宋明理学心性
论的形成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楞伽经》云:“有四种禅,云何为四?一者、愚
痴凡夫所行禅;二者、观察义禅;三者、念真如禅;
四者、诸佛如来禅。何者愚痴凡夫所行禅?谓声闻、
87
“烦恼即菩提”
“淫性本是清净因”“自性是佛”
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自相共相骨锁无
常、苦、不净相,执着为首。如是相不出灭,是名愚
痴凡夫所行禅。……何者观察如来禅?谓如实入如
来地,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行故;能成办众
生所作不可思议,是名观察如来禅。”
[11](P533)
《楞伽
经》根据诸禅法所倡导的修习法门、思想境界以及
受众情况,将禅法分为痴凡夫所行禅、观察义禅、
念真如禅、如来禅四种,并将“如来禅”奉为最高禅
法;心的本体是清净的如来藏,修此禅法之人,以体
悟佛的自心觉悟境界为中心内容,至于众生根器问
题,此经概而不论。达摩在《二入四行论》中提到“修
道”快慢问题,“利根人知即心是道,修道便快”
[2](P66)
不知道处,又不知即心自是阿
菩提,便修道慢”。
[2](P66)
达摩认为,人有钝利之分但
法无二体之别。故其提倡“二入”、“四行”禅法,认
为修行者皆应从禅观和实践两方面入手,以达觉
悟解脱。
道信、弘忍之禅法却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这
在《入道安心要法门》及《最上乘论》中分别有所体
现,“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
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
是凡夫。《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
云何名一行三昧佛?’‘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
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
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便所,
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尽
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夫身心方寸,举足下
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6]
“既体知众
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
念云尽,慧日即现。……譬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
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若能了然不失
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虽言真学竟无
所学,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
故无所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
生。我所心灭。”
[9](P377)
道信所重之《文殊说般若经》的
禅法,即是倡导众生静心入定,观心念
佛,念念相续,觉观万有的无差别之“相”,最终渐
88
悟世界之“空寂平等”思想;弘忍主张在明“自性清
净”的前提下,却依《大乘起信论》关于真如门、生
灭门相关思想,将“自心”分为“真心”、“妄心”,认
为通过持久“守心”修行,断除妄念,便可最终云去
日月现,秽去明镜现。慧可之“本迷摩尼谓瓦砾,豁
然自觉是真殊。”
[3]
以及僧璨“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5]
“心若不生,万法一如。”
[5]
等思想,虽皆在讲“了自心”,但未明指众生证悟迟
速、先后问题,故暂不论。神秀“观心”法门之“除三
毒”、“净六根”,由“染污之心”逐渐返至“真如之
心”的“修心”途径,可以说既包含道信的“念佛”渐
修法门,又是对弘忍诸师“二心”思想的全面继承;
而慧能则不同,区别于前几代禅师及神秀的“渐
修”法门,其倡导单刀直入,直彻本源,顿悟自性。
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惠众生
佛。”
[10](P344)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
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
……常行平直,到如弹指,
便见弥陀。”
[10](P352)
这种真妄不二、无凡无圣、一念即
佛之“顿教”禅法所体现的觉悟境界,以及众生“自
性具足”之思维基点与道信、弘忍,及神秀明显不
同。故笔者认为,慧能的这种顿悟禅法,既标志着
中国化禅宗的心性论体系也最终完成,亦正是对
所倡之“凡圣无别”、“行自觉圣智”、“三
种乐住”之最高境界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第16册.
2]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念佛三昧宝王论》,《大正藏》第47册.
4]《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册.
5]《信心铭》,《大正藏》第48册.
6]《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
7]《大乘起信论义记》,《大正藏》第44册.
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最上乘论》,《大正藏》第48册.
10]《坛经》,《大正藏》第48册.
11]《楞伽经》,《大正藏》第16册.
(责任编辑:丁芳琴)
“迷即佛众生,
“钝根人处处求道,
《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楞伽经》
[
[
[
[
[
[
[
[
[
[
[
“一心三昧”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机原)
2018年3月
总第33卷第3期
社科纵横
SOCIAL杂悦陨耘晕悦耘杂砸耘灾陨耘宰
Mar,2018
灾韵蕴.33晕韵.3
关于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几点思考
耿静波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内容摘要】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旨趣最为契合之处,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
作为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心性论思想在这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笔者试就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至六祖
慧能几代禅师所倡禅法的变化,对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发展、演变作相关分析;在诸师所提倡的修习实践方面,试着
提出几点看法;并认为慧能的“自性是佛”等顿悟法门是在修正道信、弘忍,以及神秀等禅师有关心性论基础上,对
《楞伽经》所崇奉之“如来禅”的本源回归。由此,以期为更客观、深层次理解禅宗早期心性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视
角;为理清与早期禅宗心性论有关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性论楞伽经菩提达摩神秀慧能
中图分类号:B9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8)03-0085-04
自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倡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禅法,以至弘忍重视凭据经典,重视整体禅
法为禅宗发展初期;由慧能主张超越文字义理,提
倡“自性清净”、“顿悟成佛”,标志着中国化禅宗正
式形成。笔者认为,从中土禅宗几代禅师所倡之不
同经典来看,菩提达摩至慧能之间的诸师的心性
论存在明显差别;然而,学界对此问题一直少有关
注,大多将上述几代禅师的心性论思想看作一体,
把其与五家七宗后的禅宗诸宗派区别看待。鉴于
此,笔者就达摩至道信、弘忍心性论的差别,弘忍
授法慧能之缘由作具体分析,对神秀的“观心论”,
慧能的“自心是佛”、“自性顿悟”等心性思想,以及
慧能禅法与《楞伽经》的联系作重点诠释,希望能
引起对此问题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一、达摩至道信几代禅师心性论之差别
关于禅宗的早期传承,据现存资料对菩提达
摩(?-536)、慧可(487-593)、僧璨(?-606)三位禅
师的记载,其共同点在于,三代禅师皆崇奉四卷本
《楞伽经》,并以之作为禅修的指导与印证。其思
想、宗风一脉相承,称为楞伽师。《楞伽经》对三代
禅师的影响表现在:其一,《楞伽经》云:“谓我二种
[1](P503)
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相
对于运用文字语言以说法教化的“言说”而言,楞
伽师更注重脱离语言名相,而依靠修行者自悟自
证,进而通达佛性玄奥的“宗通”;其二,由于四卷
本《楞伽经》只讲如来藏说,认为自性清净的如来
藏是人心本性,故三代禅师亦皆传此“如来藏法
门”,即将“佛性”与“人心”视为一体,视作“一心”;
而对于证悟成佛的修习途径而言,倡导主要靠自
心内力的悟解与行证。
关于达摩的禅法思想,据日本学者柳田圣山
[2](P59)
校编的《达摩的语录———二入四行论》“众生,
如果迷惑‘自心现量’,便不知‘境界从自心起’,产
[2](P65)
生有无之见”“是妄想颠倒,,不了自心现境界,
[2](P65)[2](P65)
名为波浪心。”“心体无体,是法体。”达摩认
为,作为人之心体的法体,本源清净,自性圆满。然
而,众生如果被“自心现量”所惑,则会陷入时而将
心体看作“菩提心”,时而又看作“波浪心”的两难
*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佛教心性论与北宋五子心性论关系研究”(项目号:2014M5611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耿静波(1983—),男,哲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博士后研究
人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及禅宗方向的研究。
85
境地。关于慧可的心性思想,见慧可《答向居士
书》:“说此真法皆如实,契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
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殊。无明智慧等无异,当
知万法即皆如。破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意作斯
书。观身与佛无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3](P142)
及慧
可对于弟子“佛法”之问的回答,“是心是佛,是心
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4](P220)
慧可以“摩尼珠”、
“瓦砾”为喻,认为人生自觉圣智目标的实现,惟赖
于自省察觉,主体自我本具佛性,无需外在因缘之
推动;又,若体会到人之自心乃成佛内在依据,则
“佛、法、僧”三宝无异。僧璨亦在《信心铭》中表达
了类似上述二师之依靠众生内心自悟的成佛解脱
思想。“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5](P376)
“不用求真,唯须
息见。”
[5](P376)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
不心。”“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
恼。”
[5](P376)
即主张不生“分别心”,将人自心冥合至
道,便可断绝烦恼,恢复人心之原初状态,任运自
在。总体而言,前三祖对于心性及其修习途径大致
是一致的。然而,至四祖道信之时,虽其仍对前三
代禅师所主张的“宗通”、“自心”有所持守,然据笔
者看来,道信对证悟成佛的修习途径,已由前师所
主张之主要靠众生自心体证,转至《文殊说般若
经》的“念佛”法门。正如其在《入道安心要法门》中
所云:“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
《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
是凡夫。”
[6](P1286)
道信的禅法,在继承前三代禅师注
重《楞伽经》基础上,亦重视《文殊说般若经》。而
《文殊说般若经》的重要思想便是其“一行三昧”的
“念佛”思想,即让人在禅观中观察世界万有平等
无别的“一相”,进而静心入定,专心观想一佛,称
念佛号,念念相续,便可见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
《大乘起信论》对此“一行三昧”也有介绍,“依是三
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
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
[7](P284)
可见,由于所据经
典的改变,道信的禅法已出现明显变化。即较之于
前三师注重“一心”,依“自心”内在愿力解悟,转向
倡导依靠修持“一行三昧”,称念佛号,观想诸法实
相,以致最终成佛的思维理路(吕澂先生在其《中
国佛学源流略讲》
[8](P206)
中提到,道信曾于庐山大林
寺住十年,此寺为三论宗兴皇法朗弟子智锴所创
86
建,智锴曾向天台问过止观,故道信禅法的变化可
能通过智锴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此说有一定道理,
故亦可将其看作另一影响因素。)
二、道信、弘忍至神秀、慧能诸师心性论之嬗变
道信、弘忍所创立的“东山法门”有其共同的
宗风,但总体来看,与道信重视《楞伽经》与《文殊
说般若经》不同,弘忍则更重视《楞伽经》与《大乘
起信论》,故二师在修习法门及具体途径方面,实
存在明显差异。第一,在自心体性方面,《修心要
论》云:“众生者,依妄识波浪而有,体是虚妄,了然
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9]
如云底日,但了然守
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所
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镜,尘尽明
自然现。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若能
了然不失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虽言
真学,竟无所学。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
无二无一,故无所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
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
[9]
弘忍认为,众生自心本
性乃清净圆满,不生必灭,但却因妄想所惑,以致
妄念生起,云雾遮覆,故需凝然守心,回归正念,祛
除妄心,使清净心自然呈现。在此,较之达摩至道
信四师,弘忍已在据《大乘起信论》真心、妄心基础
上,将心分为“净心”、“染心”,此举可以说对当时
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据笔者看来,
相对于前几代禅师,弘忍又对道信所倡通过“念
佛”以解脱成佛思想回归至达摩、慧可、僧璨所主
张的,依靠众生“自心”之内在愿力以自证自悟的
思维理路。《最上乘论》云:“夫修道之体,须识当身
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
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9]
笔者认为,此
之
而论,与道信相比,弘忍更注重“了然
守心”、“守本真心”,以使妄想不生,息灭妄缘。对
于《大乘起信论》“一心”之“真如门”,弘忍主张通
过“守心”“、看心”的方式加以落实,从而改变了道
信依“念佛”以证悟的外力法门,并重新回归至前
三代禅师所倡导的“自力”理路。不过,这里需说明
一点,与达摩壁观冥道的修习方式相比,弘忍更注
重人“自心”对佛理的体悟与修证。
“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
“乃胜念十方諸佛”明显针对道信“念佛净心”
“念佛三昧”
弘忍之后,作为禅宗北宗、南宗的代表人物,
神秀与慧能分别对其心性论作了全面继承与发
展。笔者认为,其一,在证悟成佛之修习途径上,较
之于前几代禅师笼统地倡导依靠众生“自心”愿力
的观点,神秀与慧能对众生根器作了更多的探讨,
故其分别所倡之“观心”、“看净”之渐悟,与“即心
是佛”“、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之顿悟思想,是在更
多虑及众生具不同根器基础之上,依靠其“自力”
以证悟成佛的修习法门。《观心论》云:“三界业报,
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于三界中则出三界。……但
能摄心内照,觉观常明,绝三毒心,永使消亡;闭六
贼门,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量法
门,一一成就。”
[2](P121)
《坛经》云:“人有两种,法无两
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
自净其心。……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
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
遥如何得达?”
[10](P352)
神秀认为,众生的无明之心皆
以贪、嗔、痴“三毒”为本源,而“三毒”又以“六根”
的形式体现出来,故众生应摄心内照,自证其心,
最终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根”为六波罗蜜,
彼时则即身成佛。慧能则认为迷人、悟者之别,关
键在于众生“自心”觉悟的不同,故上智之人与中
下根之人应同修“自净心”顿悟法门,迷悟只在刹
那。其二,对于心体本身而言,较之弘忍,神秀与慧
能则发生明显分歧。《观心论》云:“云何为二?一者
净心,二者染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
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此两种心,自然本来俱
有。虽假缘和合,互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心常
思恶业。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
远离诸苦,证涅槃乐。所遂染造恶,受其缠覆,则名
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2](P117)
《坛经》则
语:“即烦恼是菩提”
[10](P352)
,“自色身中,邪见烦恼。
愚痴名妄,自有本觉性。”
[10](P352)
“,净性在妄中”
[10](P352)
[10](P352)
,可见,如同弘忍重视《大
乘起信论》,神秀亦对此论十分重视。故其依照人
先天本来纯洁清净之心与后天被情欲妄念染污之
心,将心分为“净心”“、染心”,其所谓“观心”法门,
即通过“了心”断除“无明之心”覆障,彰显真如之
心的过程;慧能则是倡导“一心”,人人皆具佛性本
心,此“心”本来清净,为世界万有的本体和本源;
同时,慧能还认为体用一体,真妄不二,菩提与烦
恼亦不一不二,关键在于众生“自心”所悟,故众生
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应即妄存真,呈自本心,或
者说,净心即在妄心之中。较之于神秀的对前代禅
师的守成,笔者认为,慧能的“自性本心”可以说对
弘忍乃至前几代禅师的禅法作了较大突破与创
新。第一,慧能之“顿悟”是在泯除众生“上、中、下”
三根区分基础上所立,是对人深层次主观意识的
尊重,以及对人之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第二,“自我
净心”“、一念成佛”思想对人之证悟成佛的思维基
点,以及思想境界无形之中进行了拔高。第三,慧
能所倡导之人的“自性清净”最初完美意识形态,
以及与后天的一贯实质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
的“性善论”思想,其赋予人心“自体”以“本性实
体”与“道德实体”的双重属性。第四,“即妄求真”、
的修习实践,既是对达摩“二入四
行”法门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将这种宗教实践与日
用常行、道德修养成功贯为一体,使修行实践更人
伦化、世俗化。这种即体即用,修习不离实践的修
行方式,对后期禅宗的发展与兴盛都起到巨大影
响。第五,慧能顿悟法门使宗教实践更加简单易
行,并使修行者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
为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在笔者看
来,以上几点,亦是弘忍为何最终决定将衣钵传于
慧能的原因所在。由此,经过达摩至弘忍几代禅师
的努力,至慧能之时,中国化禅宗心性论体系的创
建已完成。
三、慧能禅法对《楞伽经》“如来禅”的回归
后世禅宗把达摩的禅法称为“祖师禅”,并将
此禅法等同于《楞伽经》中所说的“如来禅”
[2](P51)
,结
合《楞伽经》对“如来禅”的描述,以及由达摩以至
慧能诸师的禅法传承来看,笔者认为,道信、弘忍
以及神秀的禅法皆有所偏颇,而正是慧能依靠其
之顿悟、不二法门,使诸师由对“如来
禅”的偏离,回归此经所倡导的体悟佛的内证境界
之最高禅法———如来禅,并对后来宋明理学心性
论的形成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楞伽经》云:“有四种禅,云何为四?一者、愚
痴凡夫所行禅;二者、观察义禅;三者、念真如禅;
四者、诸佛如来禅。何者愚痴凡夫所行禅?谓声闻、
87
“烦恼即菩提”
“淫性本是清净因”“自性是佛”
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自相共相骨锁无
常、苦、不净相,执着为首。如是相不出灭,是名愚
痴凡夫所行禅。……何者观察如来禅?谓如实入如
来地,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行故;能成办众
生所作不可思议,是名观察如来禅。”
[11](P533)
《楞伽
经》根据诸禅法所倡导的修习法门、思想境界以及
受众情况,将禅法分为痴凡夫所行禅、观察义禅、
念真如禅、如来禅四种,并将“如来禅”奉为最高禅
法;心的本体是清净的如来藏,修此禅法之人,以体
悟佛的自心觉悟境界为中心内容,至于众生根器问
题,此经概而不论。达摩在《二入四行论》中提到“修
道”快慢问题,“利根人知即心是道,修道便快”
[2](P66)
不知道处,又不知即心自是阿
菩提,便修道慢”。
[2](P66)
达摩认为,人有钝利之分但
法无二体之别。故其提倡“二入”、“四行”禅法,认
为修行者皆应从禅观和实践两方面入手,以达觉
悟解脱。
道信、弘忍之禅法却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这
在《入道安心要法门》及《最上乘论》中分别有所体
现,“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
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
是凡夫。《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
云何名一行三昧佛?’‘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
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
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便所,
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尽
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夫身心方寸,举足下
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6]
“既体知众
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
念云尽,慧日即现。……譬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
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若能了然不失
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虽言真学竟无
所学,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
故无所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
生。我所心灭。”
[9](P377)
道信所重之《文殊说般若经》的
禅法,即是倡导众生静心入定,观心念
佛,念念相续,觉观万有的无差别之“相”,最终渐
88
悟世界之“空寂平等”思想;弘忍主张在明“自性清
净”的前提下,却依《大乘起信论》关于真如门、生
灭门相关思想,将“自心”分为“真心”、“妄心”,认
为通过持久“守心”修行,断除妄念,便可最终云去
日月现,秽去明镜现。慧可之“本迷摩尼谓瓦砾,豁
然自觉是真殊。”
[3]
以及僧璨“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5]
“心若不生,万法一如。”
[5]
等思想,虽皆在讲“了自心”,但未明指众生证悟迟
速、先后问题,故暂不论。神秀“观心”法门之“除三
毒”、“净六根”,由“染污之心”逐渐返至“真如之
心”的“修心”途径,可以说既包含道信的“念佛”渐
修法门,又是对弘忍诸师“二心”思想的全面继承;
而慧能则不同,区别于前几代禅师及神秀的“渐
修”法门,其倡导单刀直入,直彻本源,顿悟自性。
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惠众生
佛。”
[10](P344)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
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
……常行平直,到如弹指,
便见弥陀。”
[10](P352)
这种真妄不二、无凡无圣、一念即
佛之“顿教”禅法所体现的觉悟境界,以及众生“自
性具足”之思维基点与道信、弘忍,及神秀明显不
同。故笔者认为,慧能的这种顿悟禅法,既标志着
中国化禅宗的心性论体系也最终完成,亦正是对
所倡之“凡圣无别”、“行自觉圣智”、“三
种乐住”之最高境界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第16册.
2]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念佛三昧宝王论》,《大正藏》第47册.
4]《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册.
5]《信心铭》,《大正藏》第48册.
6]《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
7]《大乘起信论义记》,《大正藏》第44册.
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最上乘论》,《大正藏》第48册.
10]《坛经》,《大正藏》第48册.
11]《楞伽经》,《大正藏》第16册.
(责任编辑:丁芳琴)
“迷即佛众生,
“钝根人处处求道,
《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楞伽经》
[
[
[
[
[
[
[
[
[
[
[
“一心三昧”